- 创造新的审美范畴
- 构建新的美学体系
- 引领与走向文艺未来
- 获得更大的自由与广阔空间
非常了不起的学术“底气”
《“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发言
王镛
王 镛
非常高兴,参加吕国英先生原创艺术理论专著《“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
在这之前,他曾经给我寄过一本,我浏览了一下,但是很多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最近说参加研讨会,我又看了一遍。我觉得吕国英先生《“气墨灵象”艺术论》主要的贡献,是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创造新的审美范畴。
吕国英 著《“气墨灵象”艺术论》
一、创造新的审美范畴
我觉得这一点,可能是他这本著作艺术论,最主要的成就。传承中华美学,创造新的审美范畴,这个美学实际上是从西方引进的学科。最早是1750年美学,当时又称作感性学。它的主要理念,就是完善。我发现吕国英先生也梳理了一下,西方美学从十八世纪中叶一直到当代发展脉络,确实对中西美学中发展脉络都比较熟悉。黑格尔就认为“美学”规范命名,应该叫艺术哲学,或者说是美的艺术哲学。大家都熟悉它的中心观点,就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出现了美学热。当时我正好是在北京大学南亚所硕士研究毕业,分配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李泽厚先生当时是美学研究所的主任,我是在现代研究所工作。跟李泽厚先生,也经常见面交谈。而且可以说,李泽厚先生,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研究人员的偶像。
我觉得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美学热,一个突破的特点,就是大量的引进西方美学。从古典美学,一直到现当代美学的理论。我记得我在北京大学,1962年上北京大学,1963年读艺术哲学,当时如获至宝。因为当时美学艺术哲学著作太少了,零零散散看见俄罗斯一些文学美学评论。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不一样了,李春泽厚献身就主持了一个西方美学,我这个北大的同学翻译了很多美学著作。当时是我在哲学所,我们总讨论还不是看古典美学,而是存在美学,当时年轻人更喜欢现代的美学理论。但是对李泽厚先生的一个很大的努力,就是要创建中国的美学理论体系。这一点,给我们印象非常深刻。
李泽厚的“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尤其是《美的历程》,是我们经常读的一个目录。在李泽厚先生等人,可以说在开创中国美学体系当中,其中一个突出的成就,就是创造新的审美范畴。大家比较熟悉,有原始积淀,这就是李泽厚自己著作的新的审美范畴,他也借鉴有艺术的形式观念,但是他更多的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原始艺术一直到历代历史实践当中,提存出来新的范畴。所以我以后在读有关的美学著作的时候,也特别关注他们对审美范畴,是怎么阐释的。我觉得中国美学家的现代中国美学家构建,美学体系的时候,他们创造的审美范畴,大约是分两种。
一种是对传统的审美范畴进行现代阐释,比较典型的就是意境。大家知道,意境是从古代佛经借用过来的。后来王昌龄提到意境。但是真的使意境成为一个大家普遍接受和运用的审美范畴,还是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和宗白华的《美学散布》奠定的。以及到现在,我们在讨论中国艺术的时候,往往运用这个意境范畴。
《“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LOGO)
二、构建中国美学理论体系
再一个,中国美学家个人独创审美范畴。刚才我举的例子就是李泽厚的积淀,类似这样的范畴,给我们当代中国美学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元件。我读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艺术论》感到,他就是在有意识的传承中华传统的美学精神。而且尝试创造新的个人审美范畴。特别是“气墨灵象”,他说“美是‘气墨灵象’”,这是他自己的革新理念。“气墨灵象”内容是创造之美,而且从吕国英先生的整个著作和行文来看,他是广泛吸收了中国古代的书论的一系列术语概念。而且我发现,理论行文可能很大程度受到了交融的影响,成了一些具体的篇章,都好像有一种比较密切的联系。同时,他也借鉴了西方的古典,和现代美学的理论。我看他很多举的例子,他说的是“气墨灵象”,实际上他举的很多例子,都是西方古典美学,或者现代美学一些。他就是可以说把中国古典的传统美学元素、西方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的一些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应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范畴,构建中国的美学理论体系。
虽然对《“气墨灵象”艺术论》,我只读了两遍,我理解的不是太深,需要一个继续思考和领会。而且我认为,对新术语、新概念、新范畴的接受,恐怕需要一个较长实践检验的过程。因为李泽厚提出“积淀说”,当初也有人觉得值得商榷,认为他说的并不准确。可是现在经过几十年学术界也可以说积淀,“积淀说”已经被美学界、艺术界普遍接受,频繁使用。甚至我写文章,经常用“积淀”这个词汇。传统艺术积淀中国文化深层之中,事实就是这样的。
我举自己的例子。我在中国美术界有一个比较反复强调的一个观念,衡量现代的艺术标准特征,我认为东西方,现在艺术有两个特征,一个叫强化个性,一个叫简化形式。而且我在几十次的研讨会和十几篇论文当中,反复深入此观点。结果有的理论家和画家表示认同,特别是像北京画院,画墨法的老贾,他就特别认同。但是也有艺术家表示置疑。我认为在理论的探索,或者说创建上,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有利于推进理论思考的深入和理论体系的完善。
所以,我觉得吕国英的“气墨灵象论”,可能美术界或者美学界,会有不同的争议和讨论,这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现象。而且我看吕国英“气墨灵象论”,就像许向群先生刚刚讲的,理论建构、自成体系、逻辑严密,百家争鸣中不失一家,而且对我们从事美学研究、艺术研究的同行来说,有很深刻的启发。
再一点,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老前辈,王朝闻先生。我是从1983年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王朝闻先生跟我就住一个楼,对他的美学著作我应该说比较熟悉。他的美学理论,被称作为艺术家的美学,他是非常注重艺术实践。本身就是一个雕塑家,塑造过毛泽东选集头像等等。而且他精通艺术辩证法,他提出许多审美范畴和审美观念。一以当十、不到顶点,就是在快要到达顶点,没到顶点的时候,这种张力最能感人。这时候最有张力,最有感染力。
一以当十、不到顶点这些概念,我觉得非常的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用现在话讲、非常接地气,不是特别玄奥、抽象的理论。而且充满着艺术,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今人的经验,包括王朝闻艺术家本人的经验,所以产生了特别广泛的影响。至少他去世之后,我们开过好几次王朝闻美学思想的研讨会,大家对他的理论还是非常的钦佩。我觉得我们晚辈,对于王朝闻先生的艺术思维和写作方式,也应该认真思维和传承,在建构我们自己的艺术理论的时候。
《“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现场
三、引领与走向文艺未来
我看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艺术论》,这两个核心范畴,我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可能主要还是从绘画本体论出发,但是我看整部书,并不止是谈绘画。“气墨”的“墨”,也不单纯指中国画的水墨,油彩、墨彩等创作元素,包括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灵象”的“象”,涵盖的范围更宽阔了,但是基本上还是,从绘画本体论,引申到各个门类,包容各种艺术形式和理念系统的理论。再有我读他的《“气墨灵象”艺术论》时感到,他是把中国古典画论或者文论熟悉的概念“陌生”化。说到中国画,我自然就想到中国画。“墨”我也想到的是笔墨,“气”想到气韵。
可是他不是这么简单,他有自己的新知,也是非常深刻、非常有意义的东西,是把看似熟悉的概念陌生化,把“墨”从线墨、意墨、泼墨、朴墨,最后才过渡到最高的“气墨”,我觉得这是他的底气,学养的底气、概括与抽象的底气,尤其眺瞻艺术未来的底气,非常不简单、了不起,这是他所创造的独特的思想理念与命名方式,既将熟悉的概念陌生化、归一系,即“气墨灵象”美学体系,更将历史的文化艺术源流通渠远方。这样使他的理论,脱离了古典画论、与艺术哲学的规范,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与广阔的空间,更容易和当代审美观念接轨、融合,引领与走向未来。我觉得这是对我们从事美学和艺术研究,特别有启发的,也是非常值得关注与思考的。
《“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海报
四、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再一点,我非常感兴趣或者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他最后一个篇章“超越篇”。他谈到了艺术创造10大命题,我读他这个这一篇,感觉有点像读王朝闻先生的文艺理论。而且谈的抽象观念和艺术创作实践,联系更加紧密。而且,也往往就是我思考的问题。
比如“简”和“繁”的问题。至“简”难,至“繁”更难。我们强调现代艺术,就是要简化形式。但是简化形式,最后就走向抽象。同时我还强调,强化个性,这个形式倒是极端简化,纯抽象的东西消失了,所以他也就没有了现代艺术理论、现代性。所以希望极简主义,标志着现代艺术的终结。他提到的“至‘简’难,至‘繁’”更难。实际上他提倡的,是一种丰富的单纯、一种有意义的博大。无论“简”也好“繁”也好,艺术的内涵都要,也必须要相当的丰富与厚重。
再举一个例子,我估计吕国英先生,可能还不是一个职业画家。所以他这个理论,又能够和具体艺术创作联系密切,所以我建议吕国英先生除了继续在深耕细作他的这几个原创概念之外,他的《“‘气墨灵象’艺术论”》,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超越篇”,这种艺术创作的“十大命题”。这恐怕对我们当代的艺术创作和美学研究,会有更大的启发。因为现在的美学、当代美学,已经不像以前老探讨的美的定义、美的本体,而探讨的主要是一些方法问题。尤其是和实践密切联系的一个方法。所以我觉得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艺术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可以继续向深处开掘,真正的构建起当代中国的崭新的一种美学理论体系。
《“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部分专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