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傭兵瓦格納集團演出一場短暫的兵變,引起了全球的注意。普京啟動“莫斯科保衛戰”模式,萬不得已打電話求助白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態度非常保留,可見有事時普京朋友並不多。至於“中俄友誼無上限”的中國,也很勉強,“在觀望”,只是等到兵變逆轉,才作出反應。外媒分析稱,由於事件很快平息,北京方面鬆了一口氣。因為這場兵變一度有可能動搖中俄為對抗西方而締結的最親密夥伴關係,而這正是中國政府對於俄烏戰爭最擔心的風險。
《華爾街日報》認為,即使在瓦格納集團控制的部隊停止向莫斯科推進後,北京方面仍心有餘悸。儘管瓦格納兵變已暫時平息,但這場危機仍被識為普京23年統治遭遇的最嚴重挑戰,也是未來中俄關係一個不確定時刻,畢竟中俄關係是對抗美國在全球影響力的堡壘,習近平與與普京的個人關係則是這個堡壘的核心。
現在俄羅斯陷入混亂,普京的權威似乎被削弱了。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研究員烏瑪洛夫(Temur Umarov)說:「這正是普京開始攻打烏克蘭時,中國所擔心的那種情境,因為普京動武的決定最終會破壞俄羅斯政權的穩定。」
報導指出,中國官方媒體對這場叛亂的報導很有限,與多數西方媒體的深度報導形成鮮明對比。《新華社》簡要地報導了普京的講話,以及莫斯科等城市採取反恐措施。中共軍方的一個社交媒體帳戶發表一篇毛澤東在1927年改編共軍的文章,該次改革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許多人認為該文有影射俄羅斯的事件的意味。隨後社交媒體上有關瓦格納叛變事件成為最熱門的話題。
報導表示,微博上「清君側」一辭與相關文章都遭到屏蔽,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王義桅說,很多中國老百姓擔心普京的政治地位不穩,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鄰國,俄羅斯的政治動盪可能會影響到中國。
眾所周知,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習近平和普京多次會晤,重申中俄夥伴關係和不斷深化的經濟聯繫。俄羅斯向中國大量出口石油和天然氣,並從中國獲得包括汽車與手機等工業製品,以及可以用於戰場的民用小型無人機,以彌補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造成的缺口。
報導說,瓦格納兵變對普京政府和俄羅斯的政治穩定造成了巨大衝擊,帶來深刻的不確定性。
國際媒體注意到了這一微妙的變化。法國世界報在其社評『普京在全世界面前貶值』中特別指出,對理論上被認為重視與莫斯科關係的如同哈薩克斯坦一樣的國家,在兵變形勢逆轉前的冷淡反應一點也不應驚訝,克里姆林宮認為有權利要求中國的支持,而中國方面只發表了相當簡略的聲明。
該報在另一篇題為“中國淡化瓦格納事件”的報道中說,人們不得不等到當地時間6月26日凌晨,北京當局才對中國外交部所定義的 “瓦格納集團事件 “做出反應。中國外交部在一份簡短的新聞稿中,首先稱剛剛在俄羅斯發生的事情是“俄羅斯內政”,接著說,“作為友好鄰邦和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中國支持俄羅斯維護國家穩定,實現發展繁榮。”
周日稍早些時候,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在北京會晤了中國外長秦剛。中國外交部僅表示,秦剛“同他就中俄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網上有評論稱:“人家都找上門來了,中國不得不做出反應,但反應的一點都不像老朋友的樣子”。
在普里戈津與白俄總統盧卡申科達成瓦格納武裝停止向莫斯科前進協議之前,習近平的中國沒有公開對普京表示支持,這一點與土耳其完全不同。
對如此強大的普京統治的俄羅斯突然遭遇兵變,北京似乎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周一,官媒『人民日報』照本宣科,簡單轉載了外交部的簡短新聞稿。『解放軍報』則語焉不詳,沒有提及“瓦格納集團事件”。
曾深信俄國人幾周就會“解決烏克蘭危機”,然後又以為西方不久就會被這場危機的連鎖反應“削弱”,現在,習近平的中國必須面對不曾預料的局面:一部分俄羅斯民族主義者破壞俄羅斯的穩定,削弱普京的實力。
北京當局沒有及時“指導”,一些曾被視為親俄的評論家們第一時間也“轉向”了,甚至對普京“不太友好”。在微博公布的一段視頻中,人民大學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聲稱:瓦格納的叛亂“對烏克蘭前線不利,對俄羅斯的穩定不利,對普京的權威不利”。
世界報還援引另一位中國專家劉雲稱,普京與瓦格納集團首領普里戈津達成的妥協,“標誌着俄羅斯總體危機的開始”,並指出,只有聯合國批準的戰爭才是合法的,而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並非如此。
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也有點悲哀,於6月24日撰文稱,兵變對普京政府造成巨大衝擊,接下來“什麼都可能發生”。“現在看來,局面在朝着西方和烏克蘭最想看到的方向移動了,但最終結局尚未可知。”不過,胡錫進到底是胡錫進,變得非常快,周一又改口稱,不要小看普京處理複雜局勢的能力。
觀察人士指出,習近平一開始選擇站在老朋友普京一邊,一切都要“無上限”,現在這個老朋友正在駕馭着一輛瘋狂的戰車,而且戰車上的人員開始分裂、動搖,習近平怎麼辦?這次北京對俄羅斯兵變不知所措的反應,大概反應了習近平某種騎虎難下甚至擔心危機自身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