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入侵烏589天:俄黑海艦隊多艘艦艇撤出克里米亞基地,俄:摧毀31架烏無人機 阻敵軍滲透克里米亞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美軍中央司令部查扣2000多支來自伊朗的AK-47突擊步槍,已交付給烏克蘭。(圖/翻攝自美國國防部)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5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589天。

2023年10月5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3日與盟國、歐盟(EU)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領導人通話,重申美國將繼續對烏克蘭的支援,並警告稱「若支持下降可能會助長俄羅斯的氣焰,引發更廣泛的衝突」,此舉正值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遭罷黜,意味眾院在援助烏克蘭的立場可能會有所改變。《路透》報導,白宮透露拜登與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日本、波蘭、羅馬尼亞、英國和法國,以及北約、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的領導人進行電話會議,期間討論烏克蘭的經濟復甦和糧食安全問題。

♦美國前副總統、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彭斯三日表示,援助烏克蘭是牽制中國在亞洲太平洋地區野心的最佳之道,因為俄羅斯一旦佔領烏克蘭,形同給中國對台灣採取行動開綠燈。

俄:摧毀31架烏無人機 阻敵軍滲透克里米亞

俄羅斯4表示,夜間在西部地區摧毀31架烏克蘭無人機,並表示烏方企圖從海上滲透進入克里米亞(Crimea),遭到俄方飛機阻止。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俄國國防部在通訊平台Telegram表示:「在貝爾哥羅德州(Belgorod)、布揚斯克州(Bryansk)和庫斯克州(Kursk)領空值勤的防空系統攔截並摧毀了31架烏克蘭無人飛行載具。」

俄國國防部沒有提及發生在西部的夜襲企圖是否造成人員傷亡。當地靠近俄國入侵烏克蘭時發生激戰的前線。

自從烏克蘭6月初發起反攻以來,俄國遭受了一波又一波無人機攻擊,包括莫斯科在內,建築遭到破壞的情況偶有發生。

俄國官員淡化了這些攻擊的重要性。

另外,俄國南部布揚斯克州長波戈馬茲(Alexander Bogomaz)在Telegram寫道,烏克蘭軍隊對當地發射了集束彈藥。

波戈馬茲表示,攻擊行動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數間房屋受創。

路透社無法查證相關通報的真實性。基輔當局沒有立即就此評論。

同樣在夜間,俄國國防部表示,俄國空軍「阻止了烏克蘭武裝部隊一支登陸小組滲透克里米亞領土的企圖」。

俄國國防部提到,烏克蘭部隊「搭乘一艘高速軍用船隻和3台水上摩托車,向塔克漢庫克角(Cape Tarkhankut)方向前進」。

俄黑海艦隊多艘艦艇撤出克里米亞基地

據《華爾街日報》10月4日報導, 俄羅斯已將其黑海艦隊的大部分兵力撤出被俄方佔領的克里米亞的主要基地,這有力地證明了烏軍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正在挑戰莫斯科對該半島的控制。據西方官員和經海軍專家驗證的衛星圖像顯示,俄羅斯已將包括三艘攻擊潛艇和兩艘護衛艦在內的強大艦艇從塞瓦斯托波爾海軍基地轉移到俄羅斯和克里米亞的其他港口,以提供更好的保護。俄羅斯國防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此舉標誌着俄總統普京遭遇了重大挫折,2014年普京軍事奪取克里米亞標誌着他打響了控制烏克蘭的第一槍。普京去年發動的全面入侵現在卻適得其反,迫使俄黑海艦隊艦艇撤出沙皇俄國於1783年在葉卡捷琳娜大帝統治下首次宣稱擁有的港口。在從塞瓦斯托波爾撤軍之前,烏克蘭最近幾周發動了一系列襲擊,嚴重破壞了俄羅斯艦艇和俄黑海艦隊總部。

海軍專家說,此舉的直接軍事影響有限,因為艦艇仍可向港口和電網等民用基礎設施發射巡航導彈。烏軍的打擊行動已經打破了俄黑海艦隊對烏克蘭港口的封鎖,使俄方無法進入黑海部分海域,並為烏克蘭運輸經濟上至關重要的穀物開闢了一條新通道。

但是,由於烏軍的反攻在遭受重大損失的情況下進展比預計緩慢,而且美國國會的政治動蕩引發了對基輔驅逐俄羅斯佔領軍的資金來源的質疑,因此俄方的這次撤軍對烏克蘭來說是一次及時的鼓舞。英國國防部武裝部隊部長希佩(James Heappey)本周在華沙舉行的一次會議上稱,俄方艦艇的分散是“俄黑海艦隊功能上的失敗”。

位於莫斯科的防務智庫、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資深分析師巴拉巴諾夫(Mikhail Barabanov)說,美國加州私人地球成像公司——行星實驗室(Planet Labs)提供的10月1日衛星圖像顯示,大部分軍艦被轉移到了俄羅斯黑海港口新羅西斯克(Novorossiysk)。

這些俄方艦艇包括三艘“基洛”級攻擊潛艇、兩艘導彈護衛艦和一艘巡邏艦。巴拉巴諾夫說,包括一艘大型登陸艦、多艘小型導彈艦和新型掃雷艦在內的其他艦艇被轉移到克里米亞半島東部更遠的費奧多西亞港(Feodosia)。

雖然此舉可能只是防止烏方進一步打擊的臨時措施,但轉移俄羅斯最重型艦艇的後勤工作令人頭疼,這凸顯了烏軍打擊能力的威脅。最近幾周,烏軍以克里米亞為目標發射了巡航導彈,嚴重損壞了一艘俄羅斯潛艇和一艘大型登陸艦,以及俄黑海艦隊總部。

分析人士稱,這些襲擊很可能使用了由英國和法國提供的巡航導彈,而英法兩國對這些導彈的使用作出了限制,這意味着它們無法擊中新羅西斯克。巴拉巴諾夫說,“作出這一決定的主要因素是,西方至今一直禁止烏克蘭使用西方的武器裝備在俄聯邦2014年邊界內進行打擊”。今年早些時候,烏軍使用本國生產的無人艦艇成功打擊了新羅西斯克。

海軍專家、博斯普魯斯海峽觀察者(Bosphorus Observer)諮詢公司負責人伊西克(Yoruk Isik)說,衛星圖像顯示,漁網和駁船被放置在費奧多西亞造船廠的入口處,這說明俄方擔心烏克蘭會進一步攻擊該設施。伊西克說,“他們有一些安全顧慮,擔心烏克蘭能在這裡成功開展海軍行動”。

伊西克還證實,圖像顯示俄羅斯軍艦已從塞瓦斯托波爾海軍基地轉移到其他港口。自去年春季戰爭開始時挫敗俄軍奪取敖德薩的希望以來,烏軍儘管缺乏海軍力量,但仍在黑海進行了反擊。去年,烏克蘭用國產反艦導彈擊沉了俄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並奪回了黑海中面積雖小但具有戰略意義的蛇島。

烏特種部隊也一直在克里米亞周圍進行突襲。周三,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稱,其部隊已在克里米亞登陸並襲擊了俄軍士兵。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發言人尤索夫(Andriy Yusov)通過聲明中說:“與俄羅斯入侵者發生了戰鬥”。他說,烏軍給俄軍造成了傷亡,但補充說“不幸的是,烏克蘭守衛者也有損失”。

近幾個月來,隨着俄羅斯在黑海對烏克蘭港口和民用船隻的攻擊升級,烏方加強了對俄黑海艦隊的打擊。俄方於7月退出了由土耳其和聯合國斡旋達成的《黑海穀物倡議》,該協議解除了烏克蘭從奧德薩出口穀物的限制,保證了船隻通過指定海上通道的安全,促進了黑海軍事局勢的緩和,並為烏方提供了一條經濟生命線。

退出《黑海穀物倡議》後,俄羅斯威脅攔截駛往烏克蘭的民用船隻,並對烏克蘭重要的港口和糧食出口基礎設施發動了一系列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烏方的軍事反應限制了俄羅斯海軍在黑海的機動能力。烏克蘭無人艦艇在新羅西斯克港撞擊了一艘俄軍登陸艦,並在開闊水域攻擊了另一艘船。烏軍還使用無人艦襲擊了一艘為俄羅斯空軍運送噴氣燃料的油輪和一座連接俄羅斯大陸與克里米亞的大橋。

烏軍方發言人周三表示,烏軍已將黑海前線推進至距離烏克蘭海岸線至少100海里處。烏克蘭南部司令部發言人休梅尼烏克(Natalia Humeniuk)說,俄方船隻已不再越過克里米亞半島西端的塔爾坎庫特角。休梅尼烏克說:“目前,俄聯邦黑海艦隊的船隻和艦艇實際上並不向烏克蘭領海方向航行”。

俄羅斯在黑海也受到限制,因為土耳其去年決定執行一項國際條約,禁止交戰國派遣更多軍艦通過該地區入口的戰略咽喉土耳其海峽。土方官員援引了1936年的《蒙特勒公約》,禁止俄羅斯從其在世界各地的其他海軍部隊調派軍艦。

此外,烏軍打破俄羅斯在黑海的軍事主導地位也能促進烏克蘭經濟的發展。烏克蘭為往返敖德薩的民用船隻開闢了一條新的海上通道,作為《黑海穀物倡議》的替代方案。新航道沿烏克蘭海岸線行駛,受到烏軍保護,然後進入北約成員國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沿海水域。首艘經由該航道駛離的船隻於8月份啟航,最近幾天,一系列船隻進出該航道的速度不斷加快。烏克蘭海軍表示,截至本周三,另有12艘船隻正等待進入該航道。

美國前副總統、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彭斯三日在一場論壇上表示,援助烏克蘭是遏制中國在亞太地區野心的最佳之道;俄軍一旦攻陷烏克蘭,將給中國對台灣採取行動開綠燈。(美聯社)

國際反應:

烏克蘭戰爭消耗庫存,北約就彈藥短缺發出警告

在西方國家繼續向烏克蘭運送大批軍援以抵抗俄羅斯入侵軍隊之際,北約最高軍事官員警告說,歐洲的彈藥庫存嚴重短缺。

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荷蘭海軍上將羅布·鮑爾(Rob Bauer)說,隨著戰爭進入第20個月,歐洲需要加大生產。

鮑爾週三(10月4日)對華沙安全論壇(Warsaw Security Forum)的與會代表說:「我們現在把武器系統送給烏克蘭,還有彈藥,這是好事,但是它們來自並不充足的武器庫存。我們開始送的時候,歐洲的庫存處在半滿甚至更少的狀況。因此,現在已經可以見底了,我們需要業界加大生產,大力加快節奏。我們需要大批量。」他還說,政治領袖需要加快行動。

鮑爾說:「我們需要來自政治層級的持續支持,因為這不僅僅是資金問題,各國還要採取行動,以形成戰備能力更強的軍隊和我們所需要的能力。其實,如果你看一看戰爭之前的七年,(國防)預算已經增加了,但是業界卻沒有增加生產能力。這在戰前就已經導致更高的價格了。”

大量消耗砲彈

烏軍每天向入侵俄軍發射數千枚砲彈,多數彈藥都是基輔的西方盟國提供的。北約成員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坦克、裝甲車、飛彈和防空系統,還有一系列的其他軍事設備。

歐洲聯盟、英國和美國已經闡述了加大武器生產的計畫。今年早些時候,歐盟撥出22億美元,計劃在2024年初之前,聯合生產並向烏克蘭運交最多達1百萬枚的額外砲彈,另外還額外撥出5.5億美元,以加強歐盟國防產業的彈藥生產能力。

前歐盟防務顧問、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的分析人士西蒙娜·索阿雷(Simona Soare)說,補充庫存和支持烏克蘭同時進行的舉措將要求西方政治領袖們必鬚髮出更加明確的資訊.

「從預算和採購的角度看,盟國各自和集體所做的努力,仍然達不到要求水平,」索阿雷對美國之音(VOA)說。「這必須始於我們的政治和軍事領導層向我們的業界發出絕對明確的要求,集體展開這項努力。我相信,在那個層面,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要去溝通,表明這種努力不是臨時性的激增,而是持續性的,有可能是更長期的努力。」五角大廈發出警告本週,五角大廈在給國會領袖的一封信中警告說,

美軍

用於取代援烏武器的資金正在告罄。

根據美聯社(AP)報道,五角大廈審計長邁克爾·麥克科德(Michael McCord)對眾議院和參議院領袖們說,因為美國一直在向基輔提供軍事設備,國會提供了259億美元用於補充美國軍火庫存,但這筆資金如今只剩下了16億美元,他敦促國會領袖補充資金。

自從俄羅斯在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據估計美國已經向基輔提供了466億美元的軍援。美國國會9月30日在最後一刻通過了臨時支出法案,避免了政府關門,但是法案沒有包括任何新的援烏款項。喬·拜登(Joe Biden)總統已誓言美國將繼續支持烏克蘭。

同時,根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 )的訊息,歐盟已經提供了將近270億美元軍援,英國據估計提供了70億軍援。

加大軍火生產面臨挑戰

索阿雷說,擴大武器生產需要時間。

索阿雷對美國之音說:「平均需要兩到四年為你在烏克蘭所需的軍事設備建立一條新生產線。彈藥也是一樣。我們說的可是幾百、有可能幾千人需要有專門技能來受僱於這項事業。」

她補充說,歐洲必須將生產現代武器所需的關鍵原材料的供應鏈多樣化。

她說:“舉例說,就這些絕對關鍵的稀土而言,有著對單一供應方的重大而長期的依賴關係,稀土價格如今已經是天文數字了。這在可承受性方面影響了戰爭努力。”

拜登稱將就援助烏克蘭問題發表重大演說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將會就援助烏克蘭問題發表重大演說,並將說明為什麼美國和盟友繼續信守承諾至關重要。

拜登又承認,擔心眾議院議長之爭,會危及對烏克蘭援助,但指出國會支持援助烏克蘭的議員仍然佔多數。他又暗示,有辦法不透過國會批准為烏克蘭提供資金。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表示,美方正研究為烏克蘭動用總值3000億美元的俄羅斯被凍結資產,強調俄羅斯應承擔烏克蘭戰後重建的費用,使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可能是其中一種方法。

美軍證實已將繳獲的逾百萬發伊朗子彈移交給烏克蘭

美國中央司令部證實,美國已將一批繳獲的伊朗彈藥交給烏克蘭。

負責中東軍事行動的美國中央司令部表示,在本月2日將110萬發7.62毫米口徑子彈交給烏克蘭,指這批彈藥是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運送給也門胡塞武裝,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去年12月被美國海軍截獲,美國政府在今年7月底獲得這批彈藥的所有權。

美國中央司令部又說,美國決心與盟友一起,通過採用一切合法手段,阻止伊朗致命武器在區內的流動。

分析:

俄羅斯透過北極航線向中國港口運送更多石油

美國正密切關注近期激增的通過北海航線(Northern Sea Route)運往中國港口的俄羅斯原油,這是北京和莫斯科在北極地區加強合作的跡象,而目前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而面臨西方嚴厲制裁。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科比(John Kirby)週二(10月3日)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回答美國之音(VOA)的問題時表示:「沒有人在那裡尋找衝突。我們將盡可能密切關注此事。」

今年,大約有十幾艘載有俄羅斯石油的俄羅斯船隻通過北海航線駛往中國,該航道沿著俄羅斯海岸從巴倫支海延伸到白令海峽。諾德大學高北緯地區物流中心(Center for High North Logistics)的數據顯示,除了2022年底的一次試航外,之前數年並沒有石油通過北極運往中國。

北極研究所(Arctic Institute)創辦人 Malte Humpert)表示,隨著西方經濟制裁減少了對俄羅斯原油的需求,而中國願意購買俄羅斯原油,莫斯科正在向北京打開北極大門。

他對美國之音表示:「以前流向歐洲的資源現在已轉移到亞洲,特別是中國。」

對莫斯科來說,這是一個務實的選擇。通過北海航線的運輸速度比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路線快30%,而且氣候變遷意味著沿途的冰層減少,航行也變得越來越容易。

交通量的增加帶來了更高的環境風險,特別是莫斯科宣布將開始使用非冰級油輪——船體未加強防冰能力的船隻——在北極地區運輸石油。

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極地研究所(Polar Institute)總監麗貝卡·平卡斯(Rebecca Pincus)對美國之音表示:「如果俄羅斯東部北極地區發生石油洩漏,水就會流向美國。石油將漂過國際邊界,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情況。”

與2022年的平均值相比,今年中國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量增加了23%,達到每天40萬桶。

科比敦促北京遵守俄羅斯入侵後西方盟國對俄羅斯石油實施的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然而,交易數據顯示,俄羅斯原油目前售價約為每桶80美元,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上周承認價格上限的有效性可能正在減退。

中俄關係

隨著包括殼牌(Shell)和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在內的西方能源公司因去年的入侵而撤出俄羅斯,莫斯科越來越依賴北京作為能源項目的資金來源,例如亞馬爾液化天然氣接收站(Yamal LNG Terminal)和其他開發北極地區的基礎設施計畫。

對於中國來說,投資俄羅斯計畫可以為其擴大北極角色、增加可用的航線和自然資源以及加強地緣政治影響力的目標鋪平道路。中國沒有北極海岸線,但在2018年宣布自己是一個「近北極」國家。

迄今為止,中國的雄心壯志遭到了莫斯科的遏制,莫斯科的海岸線佔北冰洋海岸線的53%,並且十分保護其在北極地區的主導地位。然而,由於入侵烏克蘭而面臨經濟孤立,俄羅斯的抵抗時期可能即將結束。

平卡斯說:「我們正在觀察莫斯科是否如此絕望,以至於他們願意滿足中國的要求和條件。」人們對莫斯科和北京之間戰略聯盟日益增強的感到關切,然而國

安會發言人科比卻不以為然,他稱兩國在北極的合作主要是「經濟和科學方面的」。

他補充說,拜登行政當局無意遏制俄羅斯在自身領土上的勢力。他說:“我們希望看到一個自由、開放、繁榮的北極地區,所有與北極接壤的國家都能從中受益。”

共有八個國家與北極接壤:美國、俄羅斯、加拿大、丹麥(經格陵蘭)、冰島、挪威、瑞典和芬蘭。它們都是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的成員,這是一個解決氣候變遷、航道和原住民權利等共同挑戰的合作論壇。

在莫斯科入侵烏克蘭後不久,北極理事會暫停了與莫斯科之間的活動。北極高級官員委員會主席莫爾頓·霍格倫德(Morten Høglund)對美國之音表示,該組織在8月達成共識,希望重啟工作小組,這是恢復合作的第一步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