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國際法庭命令以色列停止對加沙拉法攻擊

根據以色列官方統計數據,哈馬斯去年10月7日對以國發動史無前例的攻擊行動,造成1170餘人死亡,其中大部分都是平民。哈瑪斯還劫持了約250名人質,估計其中128人仍在加沙、35人據信已經身亡。

根據哈馬斯治下的加薩走廊衛生部,以色列的報復攻勢已造成加薩至少3萬4904人喪生,而且多半是婦孺。

在加沙地帶,大批巴勒斯坦人聚集等候經臨時碼頭運來的援助物資。(路透社資料圖片)
控方與辯方代表24日聽取聯合國最高法院國際法院裁定,國際法院要以色列立即停止在拉法軍事行動。(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25日訊)聯合國最高法院的法官周五命令以色列停止對加沙南部城市拉法赫的軍事攻擊,這是對南非指控以色列犯下種族滅絕罪的案件作出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緊急裁決。

薩拉姆(左)表示,以色列在拉法的軍事行動為加沙地帶人道主義局勢造成災難性後果。(法新社)

國際法庭命令以色列停止對加沙拉法口岸的攻擊。國際法院主席納瓦夫·薩拉姆宣讀了國際法院的裁決,稱自從國際法院上次命令以色列採取措施改善巴勒斯坦局勢以來,巴勒斯坦局勢已經惡化。頒布新的緊急命令的條件已經成熟。

他說:“以色列國應立即停止軍事進攻以及在拉法省的任何其他行動,因為這些行動可能會給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帶來惡劣的生活條件,並可能導致其全部或部分毀滅。”

法庭還命令以色列開放埃及和加沙之間的拉法口岸,以便人道主義援助進入,並表示必須允許調查人員進入被圍困的地區,並在一個月內報告進展情況。

該命令由來自世界各地的 15 名法官組成,以 13 比 2 的投票通過,只有來自烏干達和以色列本國的法官表示反對。

南非和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歡迎裁決,哈馬斯說,法院應進一步制止以色列對包括拉法在內整個加沙地帶的襲擊。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辦公室就發表聲明,反對南非提出以色列在加沙實施種族滅絕的指控,重申以色列的行動是要保衛領土和公民權利,符合道德並遵守國際法,又說以軍在拉法的行動不會以破壞平民生活條件的方式進行。

古特雷斯稱國際法院涉以色列加沙軍事行動裁決具約束力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國際法院涉及以色列在加沙地帶軍事行動的裁決,具有約束力。

古特雷斯透過發言人發表聲明,表示已注意到國際法院頒布關於加沙的臨時措施,根據國際法院規約,國際法院的裁決具有約束力,相信各方將遵守法院的要求。

古特雷斯又說,根據國際法院規約,聯合國秘書長將向安全理事會轉交國際法院頒布臨時措施的通知。

該裁決是在南非指控以色列犯下種族滅絕罪的案件中一周後作出的。

國際法院是聯合國審理國家間爭端的最高機構。其裁決具有終局性和約束力,但過去曾被忽視。該法院沒有執行權。

外面,一小群親巴勒斯坦的示威者揮舞着旗幟,並用音箱播放說唱音樂,支持自由的巴勒斯坦。

以色列一再駁斥該案中關於種族滅絕的指控,稱毫無根據,並在法庭上辯稱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動是自衛,針對的是10月7日襲擊以色列的哈馬斯武裝分子。

以色列政府發言人在周五作出決定前夕表示,“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以色列保護其公民並追擊加沙的哈馬斯”。

本月,以色列對南部城市拉法發動了攻擊,迫使數十萬巴勒斯坦人逃離這座城市,該市已成為約一半巴勒斯坦人(230 萬)的避難所。

位於加沙南部邊緣的拉法也是援助的主要路線,國際組織稱以色列的行動切斷了加沙地帶的聯繫,增加了饑荒的風險。

南非律師上周請求國際法院實施緊急措施,稱必須停止以色列對拉法赫的襲擊,以確保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

對以色列的決定可能會給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政府帶來更大的外交壓力。

國際刑事法院(另一個設在海牙的法院)首席檢察官周一宣布,他已向內塔尼亞胡、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以及哈馬斯領導人發出了逮捕令申請。

檢察官卡里姆·汗指控內塔尼亞胡和加蘭特犯下滅絕人類、以饑餓為武器和蓄意攻擊平民等罪行。以色列強烈否認這些指控,並呼籲盟友抵制該法庭。

南非在國際法院提出的更廣泛訴訟指控以色列策畫了針對巴勒斯坦人民的國家主導的種族滅絕。國際法院尚未就該指控的實質作出裁決。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該法庭還駁回了以色列要求撤銷此案的要求。

在此前的裁決中,法院命令以色列防止對巴勒斯坦人實施種族滅絕行為,並允許援助流入加沙,但並沒有下令停止以色列的軍事行動。

以色列又發現三名人質屍體

以色列軍方聲稱在加沙找到了三名俘虜的屍體,其中一名30 歲的奧里昂·埃爾南德斯 (Orion Hernandez),他擁有法國和墨西哥雙重國籍。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在 X 上發帖,對他去世的消息表達了“巨大的悲傷”。

馬克龍表示:“法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致力於釋放所有人質。”埃爾南德斯的母親居住在法國西南部塔恩- 加龍省一個小鎮上。她告訴法國全天候電視台BFMTV記者,我的兒子和這場戰爭毫無關係,他只不過是和女友去雷姆基布茲附近參加音樂節,逃到了梅法西姆地區,在那裡被武裝分子綁架。這名母親說,她兒子的死讓她萬分震驚。

以色列軍方表示,根據過去一周在加沙戰鬥中發現的“可靠情報”,30歲的奧里昂·埃爾南德斯(Orion Hernandez Radoux)、42歲的哈南‧亞布隆卡(Hanan Yablonka)和59歲的米歇爾‧尼森鮑姆(Michel Nisenbaum)均於2023年10月7日被殺。當天哈馬斯武裝組織對以色列發動了空前規模的襲擊。由於襲擊發生後這三人的下落不明,人們一直錯誤地以為他們還活着。

以色列軍方說,在以軍和情報部門的聯合行動下,他們找到了三名人質的屍體。這三人是在以色列的梅法西姆(Mefalsim)地區被綁架的。哈馬斯恐怖分子去年10月7日在同一地點綁架和謀殺了另外四名人質,他們的屍體上周在賈巴利亞(Jabaliya.)的一個隧道中被發現。

軍方發言人丹尼爾‧哈加里(Daniel Hagari)周五表示,以色列決心帶回仍被扣押在加沙的其餘人質。

“我們不會停止為他們的自由而戰。”他在電視聲明中說,“每個正派的國家都會這樣做。”

《以色列時報》說,拉杜克斯具有法國和墨西哥雙重國籍。他的女友沙尼‧洛克(Shani Louk)的屍體是以軍上周發現的四具屍體之一。

拉杜克斯、洛克和亞布隆卡等人質去年10月7日在參加諾瓦(Nova)音樂節時遭到哈馬斯的襲擊。他們逃到了梅法西姆地區,在那裡被武裝分子綁架。

而另一名人質尼森鮑姆也在梅法西姆地區被綁架。他當時開車要去接孫女。

三人均被哈馬斯殺害,該武裝組織將他們的屍體運往加沙。

國際反應:

以色列宣布切斷西班牙外交機構與巴勒斯坦人聯繫

以色列宣布切斷西班牙外交機構與巴勒斯坦人的聯繫,阻止西班牙駐耶路撒冷領事館向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提供服務。

以色列外長卡茨在聲明表示,措施是回應西班牙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及西班牙第二副首相迪亞斯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言論,但未有說明如何執行相關措施。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日前宣布,西班牙承認巴勒斯坦國,決定將於本月28日生效。挪威和愛爾蘭亦在同天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當日已下令立即召回駐愛爾蘭、挪威和西班牙大使。

要聞解說:

沙利文表示,美方認為巴勒斯坦建國應該通過以巴雙方直接談判實現。(路透社)

挪威、愛爾蘭和西班牙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加深以色列的國際孤立

5月22日,挪威、愛爾蘭和西班牙表示,三國將承認巴勒斯坦國。這是一個歷史性舉動,但主要是象徵性的,這加深了以色列在加沙與哈馬斯進行了七個多月的戰爭後所受到的國際孤立。以色列立即譴責了這些決定,並召回了駐這三個國家的大使。在這些消息被宣布同時,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正尋求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及其國防部長加蘭特發出逮捕令。國際法院也在審理以色列極力否認的“種族滅絕”指控。

巴勒斯坦人對上述歐洲三國的表態予以歡迎,認為這是對他們數十年來在東耶路撒冷、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奪取並仍在控制的領土——建國追求的肯定。除了召回本國大使外,以色列還召見了這三個國家的大使,指責這些歐洲國家獎賞好戰的哈馬斯於去年10月7日發動的血腥襲擊,引發了這場戰爭。

內塔尼亞胡政府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稱只有通過直接談判才能解決衝突,而直接談判在15年前就已破裂。為了強調這一點,以色列極右翼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Itamar Ben-Gvir)周三對耶路撒冷猶太人和穆斯林的聖地進行了挑釁性訪問,此舉可能會使整個地區的緊張局勢升級。

本-格維爾說,這次訪問是對三個歐洲國家此舉的回應。本-格維爾指出:“我們不允許發表關於建立巴勒斯坦國的哪怕是聲明”。位於耶路撒冷舊城的阿克薩清真寺大院是伊斯蘭教第三大聖地,其所在的山頂是猶太人最神聖的聖地,猶太人稱其為聖殿山。

挪威、西班牙和愛爾蘭計畫於5月28日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這些國家與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都有友好關係的記錄,同時長期主張建立巴勒斯坦國。它們將加入多年來承認巴勒斯坦國的約140個國家——超過聯合國三分之二的會員國的行列。美英等國支持建立一個與以色列毗鄰的獨立巴勒斯坦國的想法,但表示這應是談判解決的一部分。

上述三個歐洲國家迅速宣布了這一系列決定。其中挪威曾幫助促成《奧斯陸協議》,該協議在20世紀90年代拉開了中東和平進程的序幕。挪威首相約納斯·加爾·斯特勒(Jonas Gahr Støre)說:“如果不承認,中東就不可能有和平”。

愛爾蘭總理哈里斯(Simon Harris)稱,這是“對愛爾蘭和巴勒斯坦來說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一天”,並表示這些宣布是經過協調的。他稱,“在未來幾周內”其他國家也可能加入。

長期以來,國際社會一直將建立一個與以色列並存的巴勒斯坦國視為解決巴以衝突的唯一現實途徑,在過去幾周里,多個歐盟國家表示計畫承認巴勒斯坦國,以進一步推動這些努力。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ánchez)在西班牙議會上宣布了該國的決定,他已經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歐洲和中東國家進行巡迴遊說,以爭取對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支持,以及對加沙停火的支持。

桑切斯宣稱:“這一承認不是針對任何人,也不是針對以色列人民。這是有利於和平、正義和道德一致性的行為”。他指責稱,內塔尼亞胡顯然“沒有和平計畫”,同時承認以色列“打擊恐怖組織哈馬斯是合法的”。

內塔尼亞胡政府嚴厲譴責了三國的決定。以色列外長卡茨(Israel Katz)召見了三國駐以色列的大使。卡茨說,他們將觀看10月7日襲擊事件的殘酷錄像。卡茨表示:“歷史將銘記西班牙、挪威和愛爾蘭決定向哈馬斯謀殺犯和強姦犯頒發金牌”。他還說,這些宣布將破壞本月早些時候陷入僵局的旨在實現加沙停火和釋放人質的談判。

管理以色列佔領的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領導人阿巴斯(Mahmoud Abbas)對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舉動表示歡迎,稱這將有助於實現兩國解決方案。哈馬斯也對這些決定表示歡迎,並呼籲其他國家“承認我們的合法權利,支持我們人民爭取解放和獨立的鬥爭,結束猶太復國主義對我們土地的佔領”。

哈馬斯被西方國家和以色列視為恐怖組織,不承認以色列的存在,但表示可能會同意在1967年的邊界線上建立一個巴勒斯坦國,至少是臨時性的。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歐洲三國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聲明不太可能對當地產生任何影響。1967年六日戰爭後,以色列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並將後者視為其首都的一部分。在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建立了數十個猶太人定居點,目前有50多萬以色列人在此定居。定居者擁有以色列公民身份,而西岸的300萬巴勒斯坦人則生活在以色列的軍事統治之下。

在加沙,以哈戰爭仍在進行之中,內塔尼亞胡表示,即使哈馬斯戰敗,以色列仍將對該領土保持無限期的安全控制。

挪威外交大臣埃斯彭·巴特·艾德(Espen Barth Eide)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為此舉的重要性進行了辯護,他說,雖然挪威幾十年來一直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國,但其知道承認是“一張只能打一次的牌”。埃斯彭·巴特·艾德說:“我們曾經認為,承認會在一個進程結束時出現。現在我們認識到,承認應該是一種推動,是對一個進程的加強”。

上述歐洲三國對巴勒斯坦國的承認是以色列在與哈馬斯的鬥爭中遭遇的一系列外交挫折中的最新一次。本周二,國際刑事法院表示,正在以涉嫌與加沙戰爭有關的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為由,對三位哈馬斯領導人以及包括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內的兩名以政府高官發出逮捕令。

以色列辯稱,現在單方面承認巴勒斯坦建國將被視為對哈馬斯10月7日襲擊以色列南部的獎勵,在這次襲擊中,約1200人被屠殺,252人被綁架,其中許多人仍在加沙被扣為人質。以色列在加沙地帶清除哈馬斯的軍事行動引發了全世界對巴勒斯坦人的同情,並在一些國家的首都激發了對承認巴勒斯坦建國的支持。

作者:弗林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