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財長會議聯合聲明 強調中國產能過剩危害

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週六在意大利北部斯特雷薩舉行,會議結束後發表了一份公報。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26日訊)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週六在意大利北部斯特雷薩舉行,會議結束後發表了一份公報,其中點明瞭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名字,並指責該國損害了其貿易伙伴的經濟。

他們表示:“在重申我們對平衡和互惠合作的興趣的同時,我們對中國全面利用非市場政策和做法表示擔憂,這些政策和做法損害了我們的工人、產業和經濟彈性。” “我們將繼續監測產能過剩的潛在負面影響,並將考慮採取措施確保公平的競爭環境。”

在發出這些警告之前,拜登政府於週五晚間宣佈對數百種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重新徵收關稅。如果特朗普在今年晚些時候的美國大選中重新入主白宮,言論升級可能只是進一步緊張局勢的前奏。

據路透社報道,在七國集團財長會議的第一天,一些與會部長就對美國加徵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可能導致一場貿易戰一事表達了關切。但是德國、法國和東道主意大利的財長表示需要結成統一戰線,以應對中國愈來愈強的出口能力。

耶倫對路透社表示,“我認爲一個普遍的看法就是我們應該向中國表達共同的關切,”“主要是中國的宏觀經濟戰略令人擔心,而且會有負面的外溢。”

彭博社的報道說,華盛頓仍然是向中國施壓的主要角色,儘管本週早些時候,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強調,來自德國、法國和歐盟的七國集團參與者也心存不滿。 法國經濟財政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是敦促統一戰線的與會者之一。

會議主席、意大利經濟部長喬爾蓋蒂(Giancarlo Giorgetti)在最後一次新聞發佈會上對記者表示:“對中國徵收關稅問題是客觀事實,而不是政治選擇。”“當美國通過其《通貨膨脹削減法案》開始實施此類政策時,這迫使歐盟內部也反思如何在這些情況下采取行動。”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週五宣佈,美國將延長部分對中貿易關稅豁免期限。

本週早些時候,中國表示準備對大型發動機進口汽車徵收高達25%的關稅,突顯了圍繞汽車這一歐洲最大產業之一在當前的爭端中顯得尤爲突出。

中國製造商比亞迪公司去年取代特斯拉公司成爲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並計劃明年將其海鷗掀背車引入歐洲。七國集團公報中的措辭暗示了該集團可能採取的反制措施。

部長們表示:“我們將努力使我們的供應鏈更具彈性、可靠、多元化和可持續,並應對有害做法,同時保護關鍵和新興技術。” “必要時我們將考慮採取適當措施,促進供應去風險和多元化。”

然而對於全球貿易領域的升溫,七國集團內部仍存在多種觀點。英國財政大臣亨特(Jeremy Hunt)在接受彭博電視臺採訪時表示,英國不會急於採取措施。

“世界不會無意中重新陷入保護主義,這一點非常重要,”他說。 “我們的出發點是,在徵收關稅或貿易救濟措施之前,我們確實要認真考慮。但我們仍在進行作出決定之前所需的詳細工作。”

喬爾蓋蒂本人也承認該組織內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擔憂。

中方早前表示,中國產能過剩是偽命題,以產能過剩為由採取貿易保護措施,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好,只會破壞產供鏈的穩定暢通,中方希望相關國家堅持公平競爭,打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經貿合作環境,與中國一起實現互利共贏,推動經濟全球化向更普惠包容的方向發展。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