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與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72天。

2025年5月11日最新進展:
♦兩名西方安全官員和1名地區官員透露,伊朗準備於不久後運交Fath-360飛彈的發射架給俄羅斯。美國表示,伊朗去年已經把這款短程彈道飛彈交付給俄方。伊朗否認有此類計畫,並駁斥這想法「極其荒謬」。
♦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天提議於5月15日在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堡(Istanbul)與烏克蘭舉行直接會談;基輔和歐洲領袖數小時前呼籲從12日開始無條件停火30天。
♦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天並未回應歐洲各國在無條件停火30天的提議,而是提出5月15日在伊斯坦堡與烏克蘭直接會談,並說會談應著眼於帶來持久和平、消弭戰爭根源。
♦烏克蘭及英國、法國、德國和波蘭等4個歐洲國家領導人今天施壓俄羅斯,要求俄方接受自12日起實施30天無條件停火,並警告若莫斯科不遵守,將對俄方祭出大規模制裁。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提議於5月15日在伊斯坦布爾與烏克蘭舉行“無先決條件”的直接會談,以實現“持久和平”並“消除”這場持續三年衝突的“根源”。
消息人士:伊朗即將交付飛彈發射架給俄國
路透社報導,Fath-360飛彈發射架一旦運交,將有利於俄國在其鄰國發動的進攻行動,同時再度證明了俄國與伊朗之間日增的安全關係。
分析人士表示,射程120公里的Fath-360,給了俄軍一個新武器來攻擊烏克蘭前線部隊、附近軍事目標,以及鄰近俄國邊境的人口集中區。
美國去年9月表示,伊朗不顧制裁,透過9艘懸掛俄國國旗的船隻把飛彈運送給俄方。當時有3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當中並不包括發射架。
婉拒具名的西方安全官員和區域官員表示,Fath-360的發射架即將交運。
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駁斥這項說法,說這項針對德黑蘭的指控「毫無根據」。
普京未回應烏克蘭停火通牒 提議5/15在伊斯坦堡直接會談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普京(Vladimir Putin)在克里姆林宮深夜發表的聲明中告訴媒體:「我們下定決心以嚴肅談判…消除衝突的根源。」
他補充說:「我們不排除在這些談判中,達成若干全新停火協議的可能性。」但他沒有直接回應烏克蘭、英國、法國、德國和波蘭領導人敦促12日開始停火的呼聲。
普京拋15日在伊斯坦堡會談 基輔尚未回應
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烏克蘭及英國、法國、德國和波蘭的領導人施壓俄羅斯,要求俄方接受自12日起實施30天無條件停火,並警告若莫斯科不遵守,將對俄方祭出大規模制裁。
普京(Vladimir Putin)並未直接回應上述要求,而是在俄國今天凌晨1時發布聲明,提出俄烏直接會談,「我們提議基輔有關當局恢復他們2022年中斷的談判,我強調,沒有任何先決條件」。
他說:「我們提議基輔當局5月15日星期四在(土耳其)伊斯坦堡(Istanbul)展開(協商)。」
普京表示會談目的在於「消除衝突根源」與「恢復長遠持久的和平」。
俄方提到的衝突「根源」,通常指的是俄羅斯對烏克蘭與西方諸多不滿之處,並以此作為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的理由。
當中包括矢言要將烏克蘭「去納粹化」、保障烏東的俄語族群、抵制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擴張,以及阻止烏克蘭地緣政治向西靠攏。
基輔當局和西方各國不接受上述說法,直言俄國侵烏的行動無非是帝國主義形式的攻城略地。
普京表示將於今天稍晚與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談話,推動會談事宜。他說會談有可能促成停火。
普京指出,「我們的提議已如他們所說的攤在檯面上,決定權現在是在烏國當局及背後指揮者的手中,而驅使他們的似乎是個人政治野心,而非人民利益。」
基輔方面尚未立即回應普京的提議。
烏克蘭與英法德波蘭4國最後通牒 俄若拒30天停火將大規模制裁

法新社報導,英國、法國、德國及波蘭領導人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在基輔進行會談後,對俄羅斯提出前述最後通牒。
他們表示,美國及其他國家也支持這項停火提議。
克里姆林宮(Kremlin)發言人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莫斯科當局將「認真考慮」這項提議,但強調「存在許多問題」,且俄國「抗拒任何形式的施壓」。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未立即發表評論。
4個歐洲國家領袖首次聯合訪問烏克蘭,此舉前所未見。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記者會表示:「我們剛剛…決定支持自下週一(12日)起展開停火,不設任何先決條件。」
馬克宏還說:「若有違反本次停火的情況,我們已同意歐洲和美國將準備並協調實施大規模制裁。」
普京提議5月15日在伊斯坦布爾舉行俄烏直接會談
普京在講話中未直接回應這一呼籲,但譴責了歐洲的“最後通牒”和“反俄言論”,隨後提出重啟俄烏談判的反提案。
“我們建議基輔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恢復直接談判,”俄羅斯總統告訴記者,“我們提議基輔當局於週四在伊斯坦布爾重啟談判。 ”
普京表示,他將在周日晚些時候與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商討促成會談事宜。
烏克蘭方面尚未立即回應該提議。
但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此前表示,他準備好進行和平談判,但前提是必須先實現停火。

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已導致數十萬士兵喪生,並引發自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以來俄羅斯與西方最嚴重的對抗。
俄烏談判代表在衝突爆發初期曾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直接會談,但未能就停止戰鬥達成協定。
普京表示,俄羅斯提議重啟談判是為了“消除衝突根源”並“實現長期持久和平的恢復”,而非單純為重新武裝爭取時間。
“我們不排除在這些談判中可能就新的停火協議達成一致,”他補充道。
儘管過去一年俄軍取得進展,但普京面臨來自特朗普日益增加的公開及私下壓力,以及歐洲大國要求結束戰爭的警告。
但他鮮少讓步,始終堅持其結束戰爭的條件。
2024年6月,普京稱烏克蘭必須正式放棄加入北約的野心,並從俄羅斯宣稱擁有的四個烏克蘭地區全部撤軍。
俄羅斯官員還提議美國承認俄方對約五分之一烏克蘭領土的控制權,並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不過莫斯科表示不反對基輔加入歐盟的意願。
普京特別提到2022年俄烏在俄羅斯入侵后不久協商的協定草案。
根據該草案,烏克蘭應同意永久中立,以換取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提供的國際安全保障。
“2022年中斷談判的不是俄羅斯,而是基輔,”普京說,“俄羅斯已準備好無任何先決條件地進行談判。 ”
他感謝中國、巴西、非洲和中東國家以及美國為調解所做的努力。
普京補充說,俄羅斯曾多次提議停火,包括暫停打擊能源設施的禁令、復活節停火,以及最近為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實施的72小時休戰,但指責烏克蘭屢次違反停火協定。
他表示,在五月的停火期間,烏克蘭使用524架空中無人機、45艘海上無人機及多枚西方導彈對俄羅斯發動攻擊,而俄方成功擊退了針對其邊境地區的五次襲擊。
烏克蘭方面同樣指控俄羅斯多次違反己方停火協定。
週六早些時候,澤連斯基稱法國、德國、波蘭和英國領導人訪問基輔傳遞了“極其重要的信號”。
五國領導人在會晤後發表聯合聲明,呼籲自週一起實施“至少持續30天”的停火,為通過外交途徑結束戰爭創造空間。
聲明強調:「無條件停火顧名思義不應附加任何條件。 若俄羅斯提出此類要求,只能視為企圖延長戰爭、破壞外交努力。 ”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美國將在歐洲國家支援下主導監督擬議停火,並警告若俄羅斯違反停戰協定,將實施「歐美共同準備並協調的大規模制裁」。
與此同時,特朗普任命的烏克蘭問題特使、退役陸軍中將基思·凱洛格週六指出,涵蓋海陸空及基礎設施攻擊的“全面”30天停火,“將啟動結束二戰以來歐洲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戰爭的過程”。
自稱希望以和平締造者留名史冊的特朗普多次表示要終結烏克蘭戰爭的“大屠殺”,其政府將這場戰爭定性為美俄之間的代理人戰爭。
美國前總統拜登、西歐各國領導人及烏克蘭方面則將此次入侵視為帝國式領土掠奪,並多次誓言擊敗俄軍。
普京則將戰爭描述為莫斯科與西方關係的分水嶺,指責西方通過北約東擴和侵蝕包括烏克蘭在內的俄方勢力範圍,在1991年蘇聯解體后羞辱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