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入侵烏943天:澤連斯基指俄軍於哈爾科夫行動失敗 俄國防部稱摧毀敵方彈藥庫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個年頭,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此次入侵導致雙方數十萬人傷亡,並帶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這場戰爭將如何發展?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做出怎樣的應對?和平何時到來?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943天。

哈爾科夫地區戰火連天,俄烏激烈交火。(路透社)

2024年6月9日最新進展: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9日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表夜間講話,指東部哈爾科夫前線力量已經加強,俄羅斯在哈爾科夫的行動遭遇失敗,對烏方來說是非常重大的成果。

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就在戰報中指出,前線地區在當地星期六發生60多次交戰,集中在東部頓涅茨克州的庫拉霍夫及波克羅夫斯克地區,烏軍在庫皮揚斯克及波克羅夫斯克地區,擊退及攔截俄軍多次進攻,雙方仍在部分地區交戰。

俄羅斯國防部就說,南部集團軍各部隊改善了前線局勢,摧毀敵方兩個彈藥庫,烏軍損失400多名軍事人員及一架步兵戰車,又指俄軍北部集群繼續推進,擊退敵方6次反攻,並在其他方向持續打擊烏軍;黑海艦隊擊沉烏軍5艘無人艇,防空系統擊落一架烏軍直升機及70多架無人機,攔截多枚導彈和火箭彈。

:

拜登在愛麗舍宮重申持續支持烏克蘭,強調不會讓普京得逞

法國總統馬克宏伉儷8日在巴黎凱旋門舉辦隆重軍禮儀式,歡迎正進行5天國是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伉儷。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周六在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接待他進行國事訪問時誓言,華盛頓將與烏克蘭“堅定地站在一起”。

拜登在本周早些時候紀念諾曼底登陸80周年後發表講話,反覆強調了美國與歐洲作為盟友的價值。戰爭已過去兩年多,烏克蘭仍在努力抵禦俄羅斯的入侵,急需西方國家提供更多軍事援助。拜登堅稱,在他的領導下,美國將毫不退縮地提供支持。

拜登在愛麗舍宮與馬克龍會談後向媒體表示:“普京不會止步於烏克蘭”,並指如果普京在烏克蘭獲勝“那麼整個歐洲都將受到威脅,我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拜登強調:“美國堅定地支持烏克蘭。我再說一遍,我們不會走開”。

馬克龍強調了在拜登領導下美國與歐洲的團結,並就拜登本人對歐洲的承諾表示感謝。馬克龍說:“總統先生,我感謝您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總統,並以熱愛和尊重歐洲人的忠誠態度履行職責”。

自俄羅斯於2022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以來,美法兩國是基輔的兩個主要西方支持者。在巴黎溫暖的六月午後,拜登在愛麗舍宮與馬克龍舉行會談,人們看到兩人在愛麗舍花園遮陽傘下的一張桌子旁一對一地交談。

回顧美國獨立歷史,拜登談到“法國是我們的第一個朋友”,並補充說:“現在仍然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之一”。周六上午在巴黎舉行的歡迎儀式上,馬克龍和拜登向凱旋門的無名戰士墓敬獻了花圈,並重新點燃了墓前的火焰。隨後,他們在140匹馬和38名摩托車手的簇擁下,乘車穿越布滿法美兩國國旗的香榭麗舍大街來到愛麗舍宮。

馬克龍夫婦和拜登夫婦稍後將參加在愛麗舍宮舉行的國宴。這一周的高調活動為拜登和馬克龍提供了一個在選民心目中提升形象的機會。

法美總統聯合發表路線圖承諾努力推動利用被凍結俄資產協助烏克蘭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愛麗舍宮與國事訪法的美國總統拜登會談,期間討論到烏克蘭戰事。拜登說一旦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烏戰事中取得成功,他不會就此罷手,到時不單止是烏克蘭的問題,整個歐洲都將受到威脅,美法不會坐視不理,強調美國會與烏克蘭及盟友並肩。

兩國總統在法美各自支持烏克蘭及反對俄羅斯方面,保持一致,並聯合發表路線圖,承諾努力推動利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協助基輔。

美國白宮發布聲明,指美國及法國領袖一致認為,俄羅斯的戰爭危及大西洋彼岸的更廣泛安全,雙方會在烏克蘭防務聯絡小組的框架下,共同領導一個與武器有關的聯盟,採取新措施向烏克蘭提供現階段及長期的必要支持,又重申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政治、安保、人道主義及經濟援助的承諾。

歐盟:烏克蘭與摩爾多瓦準備啟動入盟談判

圖為歐洲議會前懸掛烏克蘭國旗。(圖取自歐洲議會網頁www.europarl.europa.eu)

歐盟執委會今天表示,烏克蘭與摩爾多瓦已達所有必要條件,可正式展開有關加入歐盟的談判。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Denys Shmyhal)希望能於本月內啟動談判。

路透社報導,負責擴張事務的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發言人皮索內羅(Ana Pisonero)說:「我們確認,執委會方面認為兩國已滿足所有步驟。」

她說:「現在將交由成員國決定,由他們來通過談判架構…這一步完成後,歐盟主席國就有權召開跨政府會議,正式展開談判。」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邁入第3年,俄軍正在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州(Donetsk)推進,並在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州(Kharkiv)開闢新戰線。若烏克蘭能在此時與歐盟展開入盟談判,將鼓舞烏方士氣。

什米哈爾在通訊應用程式Telegram上說:「現在期盼歐洲夥伴們邁向下一步,於本月啟動加入歐盟的談判。」

工作小組的專家將討論歐盟執委會的評估,歐盟各國大使也將於下週討論。現有27個成員國必須通過所謂談判架構一致同意展開談判,接下來可能還要花數年才有結果。

歐盟現任輪值主席國比利時與歐盟執委會都急切地希望在本月達成協議,因為比利時的輪值任期只到本月30日為止,隨後匈牙利將於7月1日接手到今年底,而歐盟外交人員預期匈牙利會把整個程序拖到2025年。

分析:

閻學通:俄烏戰爭讓歐洲更向美國靠攏

北京學者閻學通近日指出,俄烏戰爭改變了歐洲國家原先「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的戰略平衡,將「經濟安全」也納入「安全靠美國」。他研判,未來10年仍是逆全球化趨勢。

鳳凰衛視「問答神州」節目4日在微信公眾號發布對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的專訪。

閻學通在2022年曾表示,俄烏戰爭對中國「沒有好處、只有壞處」。今年再次受訪,他表示當初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戰爭讓歐洲國家形成了「經濟安全」的強烈概念,導致歐洲在中美戰略競爭中大幅向美國傾斜。

他指出,歐洲國家原先在2010年以後形成的「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的全球性戰略平衡被破壞掉了。不僅歐盟,其他國家甚至一些東協國家都放棄了對沖戰略(避險戰略,hedging strategy),它們把「經濟靠中國」裡的「經濟安全」抽出來,納入了「安全靠美國」,也就是「經濟安全」也要靠美國。

但閻學通認為,歐洲人還沒有意識到「經濟安全」政策會傷害「經濟增長」的嚴重性,「不超過3年」他們對此就會有切身感受。

被問到如何看待未來5到10年的國際局勢時,閻學通預測,今後的5年裡,逆全球化、民粹主義仍然是上升趨勢,國際規範遭到破壞的現象仍然呈增加趨勢,而這三者都指向國際秩序會往更加動蕩變化。

他研判,不排除到未來10年末尾的時候,逆全球化的趨勢可能會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上,掉頭重回全球化的可能不大。

閻學通說,美國的政策很明確,全球化(globalization)這個詞在政府文件中已經不使用了,改成了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因為3個國家合作就算是國際合作;全球化是指與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合作,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他說,如果歐盟也不願意繼續全球化,政治上不想繼續全球化,中歐合作就很困難。中國對歐洲政策的重點大概還是側重雙邊關系,根據每個國家的具體情況來決定跟這個國家怎麼發展雙邊關係。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