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入侵烏956天:烏報復狂襲 俄多地油廠、電廠烈焰沖天 俄續發展三位一體核力量 韓國召見俄大使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個年頭,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此次入侵導致雙方數十萬人傷亡,並帶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這場戰爭將如何發展?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做出怎樣的應對?和平何時到來?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956天。

資料照片:烏軍在烏克蘭東部的頓內茨克州使用美國提供的M777榴彈砲轟擊俄軍陣地。 (2022年6月18日)

2024年6月22日最新進展: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22日訊)烏克蘭官員表示,俄羅斯今天凌晨發動新一輪飛彈和無人機攻擊,破壞烏克蘭東南部和西部能源設施,造成至少兩名設施員工受傷。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空軍表示,在俄羅斯本週第2波大規模空襲中,烏克蘭防空系統擊落俄方發射16枚飛彈中的12枚,以及全部13架無人機。烏克蘭遇襲地區的空襲警報在半夜持續鳴響了數小時。

烏克蘭國家能源公司(Ukrenergo)表示,位於東南部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和西部利維夫州(Lviv)的設施設備在空襲中受損,札波羅熱州兩名員工受傷送醫。

札波羅熱州州長費多羅夫(Ivan Fedorov)說,當地一座能源基礎設施發生火災,維修大隊和急救人員應處這波攻擊之際,進一步災損評估也正在進行。

俄羅斯先前表示,空襲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是為了報復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國領土。

烏克蘭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近期頻繁出動無人機轟炸俄羅斯的煉油廠及電廠,打擊重要戰略價值目標,同時,美國保證會將愛國者飛彈優先供給烏克蘭;另外,在俄羅斯與北韓簽訂「全面戰略夥伴協議」後,南韓放話考慮要直接援助烏克蘭致命性武器,俄羅斯總統普京則警告,會是嚴重錯誤。韓國政府本周五召見俄羅斯大使格奧爾基·季諾維也夫,抗議普京和金正恩周三宣布的俄羅斯與朝鮮之間的共同防禦協議。

濃濃黑煙不斷向上竄,火勢猛烈,俄羅斯多地都有煉油廠燃起熊熊大火

目擊民眾:「在DNM大橋上那邊一直在燃燒,剛剛才爆炸的樣子,就在剛剛幾乎整棟建築物都毀了。」

從黑夜燒到白天,這可說是烏克蘭最新一波攻擊成果。

CNN主播:「莫斯科表示在佔領的及俄羅斯南部地區,遭到烏克蘭一批無人機攻擊,官員表示,在克拉斯諾達爾區的一間煉油廠遭到攻擊,造成至少一人死亡6人受傷。」

俄羅斯聲稱擊落烏克蘭18架無人機及6艘無人船,而烏克蘭這波攻擊都瞄準俄羅斯油廠和電廠,俄羅斯則在前線報復。

以自走砲加大火力,烏克蘭哈爾科夫外圍,仍有激烈交火,當地一間家具大賣場就被3枚砲彈擊中。

哈爾科夫賣場員工:「我感覺到爆炸就像彗星一樣飛過去,我再次摀住我的頭和臉,卻就沒聽到聲音了。」

整座賣場都已經燒到焦黑,這讓烏克蘭更加大呼籲,要有更多武器保護領空。像是美國的愛國者飛彈,現在就獲得白宮保證,所有美製愛國者飛彈會優先提供烏克蘭。

CNN記者Clare Sebastian:「有資深白宮官員表示,現在他們針對關鍵防空能力,將烏克蘭的國家順位往上移,這意味著應該會有更多防空系統,在今年夏天左右會抵達(烏克蘭)。」

眼看烏克蘭的武器需求陸續到位,俄羅斯總統普欽與北韓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協議」,也等於是為了確保日後彈藥供應無虞,還互相承諾,只要有任一方遭到侵略都會援助,這讓南韓相當不滿。

南韓國家安保室長張虎鎮:「之後總共會有1402個品項,被列進(對俄羅斯)制裁名單中,(政府)會重新考慮是否軍援烏克蘭。」

南韓隨即就宣布,重新考慮直接軍援烏克蘭,這讓普京也撂下狠話。

俄羅斯總統普京:「至於(南韓)要對烏克蘭戰區提供致命性武器,那會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我希望此事不會發生。」

事實上,儘管南韓法律禁止對衝突中的國家提供武器,但在去年4月,南韓總統尹錫悅出訪美國前夕,就曾暗示「考慮直接軍援烏克蘭」,而且在去年4月12日南韓及美國媒體都曾報導,南韓與美國已經達成協議,出借美方50萬發155公厘口徑砲彈,使得美國在提供烏克蘭彈藥上有更多彈性,而且南韓力拚國防輸出,丹麥、挪威、波蘭等北約成員國都是南韓軍武大買家,如今俄羅斯與北韓關係升級,南韓更氣到召見俄羅斯駐南韓大使。

記者vs.俄羅斯駐南韓大使Georgy Zinoviev:「大使好對於(南韓)軍援烏克蘭,您有什麼看法?各位記者們大家好。」

只是普京此行,就是要拉攏盟友與歐美對抗。

俄羅斯總統普京:「北約正向那裡(亞洲)移動,把此地當作永久駐地,這對區域內國家造成威脅,包含俄羅斯。」

批評北約手已經伸向亞洲,威脅到俄羅斯,美國也沒在客氣。派出AC-130J砲艇機與南韓空軍F-16實彈演練,向地面目標發射GBU-12雷射導引炸彈和AGM-114空對地飛彈,互不退讓,俄羅斯則持續以各種名目抓捕在俄羅斯的美國人,一名美國與俄羅斯雙重國籍的芭蕾舞者,克欣亞,就被控犯下叛國罪。

CNN旁白:「在美國她是一名美容師及業餘芭蕾舞者,被指控捐助一間烏克蘭慈善機構約50多美元。」

只因為向援助烏克蘭捐款51.8美元就被俄羅斯逮捕,可能重判20年,還有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也被控從事間諜罪。

普京稱準備與北約討論構建歐亞安全體系 俄續發展三位一體核力量

普京與高等軍事院校畢業生會面,並發表講話。(路透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準備與上合組織、獨聯體、金磚國家,甚至包括歐洲及北約在內的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就構建歐亞安全體系的問題展開廣泛討論,又指俄羅斯會進一步發展三位一體的核武力量,作為戰略威懾和維持全球軍事力量平衡的保障。

報道指,三位一體的核武力量,即是同時具備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和戰略轟炸機三種核打擊方式的能力。

普京與高等軍事院校畢業生會面時又提到,鑑於複雜的國際形勢,以及新挑戰和新風險的出現,俄羅斯會進一步全面加強軍隊建設,制定基於先進技術的國防政策,亦會致力改善目前大規模量產的其他現代高科技武器和裝備。

佩斯科夫提到,總統普京已表明俄方準備好與美國對話,但對話應該是廣泛和全面。(法新社資料圖片)

克里姆林宮21日表示,俄羅斯認為,俄方迫切需要與美國展開安全談判,但談判必須是「全面」,且包括烏克蘭問題。

路透報導,當被問及俄羅斯是否準備好與美國討論核風險時,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說:「不可能從累積的問題中剔除任何單獨的部分,我們也不會這樣做。 」

他表示:「我們對於對話持開放態度,但要廣泛、全面的對話,涵蓋所有方面,包括當前與烏克蘭周邊衝突有關的方面,與美國直接捲入這場衝突有關的方面。」

美國則否認俄羅斯的說法,即透過武裝烏克蘭,美國已成為一場旨在對莫斯科造成毀滅性「戰略失敗」戰爭中的直接參戰者。美國表示,任何有關戰爭的談判都是烏克蘭的事。

正如佩斯科夫所述,俄羅斯的立場並無新意。但他告訴記者,俄羅斯和美國需要討論的議題清單正在增加。

佩斯科夫說,「整體來說,這種對話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問題正在堆積,而且有很多問題與全球安全架構相關。」從美方角度來看,在烏克蘭戰爭的第3年裡,俄羅斯總統普亭為安全問題的清單增添更多色彩。

:

五角大廈改變烏克蘭使用美援武器越境打擊俄羅斯的言辭

五角大廈說,烏克蘭可以使用美國提供的武器反擊任何從俄羅斯境內發動的越境攻擊,只要其不使用遠程彈藥打擊俄羅斯境內縱深領土即可。

五角大廈發言人帕特·萊德(Pat Ryder)少將星期四(6月20日)對記者們說:「烏克蘭使用美國提供的彈藥反擊那些地面部隊的能力,–這是自衛,所以他們能夠這樣做是合乎情理的。 」

當被問到這種許可是否延伸到哈爾科夫州以外時,萊德回答說:「對。 」(ATACMS)或遠程飛彈攻擊俄羅斯境內的政策沒有改變。

喬·拜登(Joe Biden)總統最初在上月末放鬆了對使用美國提供的彈藥的限制,允許烏克蘭打擊俄羅斯本土境內。這項改變是為了回應俄軍從俄羅斯領土越境攻擊烏北地區哈爾科夫。在改變政策之前,烏克蘭不能用美國提供的武器對位於俄羅斯境內的攻烏出發地點進行反擊。

在星期四之前,五角大廈一再對記者說,美國放鬆許可的做法只限於保衛哈爾科夫州。

上個星期,美國之音(VOA)詢問烏克蘭是否能夠在哈爾科夫地區之外的地方打擊從俄境內向烏發動進攻的俄軍時,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回答說:「烏克蘭要求允許使用美國武器在哈爾科夫地區進行反擊,拜登總統批准了他們這樣做。」

他補充說:「在哈爾科夫地區這種近距離作戰中進行反擊的能力,- – 這完全是關於這一點,我的預期是,烏克蘭方面將會很好地加以利用。

她說:「你提到的政策改變–那是在上週宣布的,更多的是關於在哈爾科夫地區內的交火。」

本月早些時候,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出人意料地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對話露面時,感謝美國改變政策。按照他的描述,這是允許烏克蘭「在哈爾科夫州對邊界領土使用『海馬』(HIMARS)」。但他強調,這種政策改變還不夠。

他說:「我之前舉過一個例子,俄羅斯從機場起飛轟炸烏克蘭,知道烏克蘭無法作為回應而去轟炸他們。」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彪(Jens Stoltenberg)6月7日說,限制烏克蘭打擊俄羅斯境內的「合法軍事目標」等同於請求烏克蘭人「在把自己的一隻手綁在背後的情況下來試圖自衛」。

「自衛不是升級,」他補充說。 「邊界和前線基本上是一回事。」

前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退役海軍陸戰隊上將弗蘭克·麥肯錫(Frank McKenzie)6月10日對美國之音說,烏克蘭方面應當能夠向任何攻擊烏克蘭的俄羅斯境內軍事目標開火,同時“有某些限制”,例如不要針對有核能力的俄羅斯設施,但不是特定的地理區域限制。

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接受公共廣播公司新聞(PBS News)採訪時證實有關美援武器的許可政策顯然得到了延伸,烏軍如今獲準打擊在任何地方試圖入侵的俄軍。

沙利文說:「它延伸到俄軍從俄羅斯一側進入烏克蘭一側以試圖攻占更多烏克蘭領土的任何地方。」他補充說,這「不是關於地理,而是關於常識」。

國家安全委員會歐洲事務資深主任邁克爾·卡彭特(Michael Carpenter)5月31日對美國之音烏克蘭語組說,美國的政策改變適用於攻擊俄羅斯“就部署在邊境另一側的反擊火力,”但不是具體地把烏克蘭的打擊目標局限於哈爾科夫地區。

他對美國之音說:「這意味著烏克蘭方面能夠自衛,反擊否則會成為俄羅斯庇護所的目標。」

美國顯然沒有對烏軍打擊俄羅斯領空的任何軍事目標施行過限制。

本月早些時候,白宮國家安全發言人約翰·科比(John Kirby)對記者們說,美國「從未」限制烏方擊落敵機,「即使這些飛機不一定是在烏克蘭領空。」

他說: “他們可以擊落構成緊迫威脅的俄羅斯飛機,戰爭開始以來他們就這樣做了。”

韓國召見俄羅斯大使,抗議朝俄新防禦條約

韓國政府本周五召見俄羅斯大使格奧爾基·季諾維也夫,抗議普京和金正恩周三宣布的俄羅斯與朝鮮之間的共同防禦協議。

首爾呼籲莫斯科立即終止與平壤的所有軍事合作。周五早些時候,朝鮮領導人的妹妹金與正威脅韓國進行報復。這一威脅是在韓國活動分子將攜帶反平壤傳單的氣球飛過邊境之後發出的,韓國軍方表示前一天進行了警告性射擊以擊退朝鮮士兵。

兩天前,莫斯科和平壤簽署了一項協議,承諾在任一國家遭受襲擊時提供共同防禦援助。

對此,韓國政府表示將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以對抗俄羅斯的入侵。

儘管莫斯科和平壤的關係日益密切,但作為亞洲主要政治力量的中國目前似乎仍保持着距離。

專家表示,這項新協議可能會導致北京失去對朝鮮的影響力。

中國尚未對該協議發表評論,只是重申希望維護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亞洲和韓國主席高級副總裁車維德表示,北京的反應“非常軟弱”。他補充說,這可能表明中國政府還不知道應該做什麼。

他補充說,“所有的選擇都對他們不利”。 “他們要麼因為意見分歧而無法做出決定,要麼就是不知道如何評估局勢。”

俄國、朝鮮簽戰略協定 南韓揚言提供烏克蘭武器

俄羅斯總統普京本周的亞洲快閃行雖僅為期兩天,但顯然觸動多國的敏感神經。

南韓政府除了強烈譴責朝鮮與俄羅斯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定,更揚言將重新考慮提供武器給烏克蘭。另外,普京前腳剛離開越南,美國隨即就派出高階外交官員,訪問這個東南亞國家。

路透報導,南韓向烏克蘭提供了包括掃雷設備在內的非致命性援助,但迄今一直拒絕基輔提出的武器援助要求。韓聯社21日報導,南韓總統室警告,南韓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程度,取決於俄羅斯今後的態度。南韓外交部也召見俄羅斯駐南韓大使,就朝鮮與俄羅斯簽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定,傳達韓方的立場。

俄羅斯總統普京20日則回應,如果首爾武裝基輔,將犯下「一個大錯」。他同時警告,如果美國與盟邦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莫斯科願意武裝平壤。

此外,華府宣布國務院主管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21日將抵越南展開兩天的訪問,以強調美方與越南合作的承諾,確保印度太平洋地區「自由開放」。

分析:

俄朝共同防禦條約給北京帶來更多麻煩 紐時還稱習近平是最大的輸家

普京與金正恩簽署新的《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條約》,承諾將在任何一方遭受侵略時互相幫助。(路透社資料圖片)

在全球敘事的較量中,中國一直試圖將自己描繪成一個反對將世界畫分為敵對陣營的和平國家。相比之下,它指責美國拉幫結派,將世界推向新的冷戰。然而,俄羅斯和朝鮮締結的共同防禦條約要求兩國在發生戰爭時立即向對方提供軍事援助,這正是中國指責美國的拉幫結派之舉。中國最親密的戰略夥伴與唯一的條約盟友——也就是俄羅斯與朝鮮——現在成為了令東北亞地區出現冷戰式對抗風險加劇的兩個國家。

據紐約時報今天報道稱,該條約也給北京帶來了更多麻煩,因為它似乎加深了中國、俄羅斯和朝鮮三邊軸心的印象,而這是北京方面一直極力避免的。“北京一直非常小心地避開中國-俄羅斯-朝鮮軸心的形象。”華盛頓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說,“中國希望給自己保留選擇餘地。”

日本、韓國和美國現在也許會認定,俄羅斯和朝鮮的防務條約所構成的威脅導致它們需要在中國周邊地區增兵或加強防禦能力,以此強化去年在戴維營宣布的三方安全安排。

出於這些原因,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可能不樂於見到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之間萌生的兄弟情誼。普京和金正恩周三在平壤會晤時,將這個防務協議視為兩國關係新時代的開始。

分析人士認為,這份協議還暴露了中國與兩國夥伴關係的局限性。

習近平宣布與普京建立“無止境”的關係,並承諾“堅定不移地”支持朝鮮——與兩個志同道合的威權國家聯合起來,反擊它們所認為的美國在世界各地的霸凌行為。

但與兩個遭到國際社會孤立的國家結盟,習近平也有可能面臨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不可預測的舉動所帶來的後果。普京入侵烏克蘭嚴重損害了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它們指責北京未採取足夠行動來制止俄羅斯。而金正恩的核威脅促使兩個關係緊張的鄰國,即日本和韓國,與美國建立了三邊防務夥伴關係。

外界已經開始擔心俄羅斯有可能向朝鮮提供技術,加強平壤的核武器計畫,從而換取用於在烏克蘭戰爭的彈藥。

需要扭轉中國經濟困境的習近平無法承受更多的意外。儘管他對西方的態度越來越敵對,但仍然致力於維護中國在當前全球經濟秩序中的地位。

“普京和金正恩之間的新協議對北京來說不是好消息,”首爾延世大學研究中國問題的教授魯樂漢(John Delury)說。“習近平和這個任性的朝鮮王朝關係一直不好,現在越來越有理由擔心普京會鼓勵金正恩的好鬥傾向。”

魯樂漢表示,烏克蘭戰爭再加上朝鮮半島爆發衝突的風險“讓普京和金正恩成了不穩定因素,而此時此刻,中國需要的是平穩的環境。”

中國試圖與這個新協議保持距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周四拒絕發表評論,稱這是俄羅斯和朝鮮的問題。

紐約時報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時殷弘表示,實際上在中國看來,俄朝條約加上美日韓聯盟“大大加劇了”該地區出現“對抗、競爭或衝突”的風險。時殷弘表示,朝鮮半島和平是中國的頭等要務之一,該地區的日益軍事化使“中國的一個核心利益受到威脅”。

中國仍然對俄羅斯和朝鮮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美國認為,如果中國不從俄羅斯購買大量石油,或向俄羅斯提供消費品和芯片、機床等軍民兩用技術,為俄羅斯戰爭機器提供動力,克里姆林宮將無法維持在烏克蘭的戰爭。與此同時,朝鮮幾乎所有的貿易都依賴中國,包括食品和能源。

這種對莫斯科和平壤的影響力增強了北京的重要性。其他國家曾呼籲中國利用其影響力來遏制朝鮮的核建設或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這種呼籲並未成功。

然而,普京對金正恩的拉攏讓北京在影響朝鮮方面有了新的競爭對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的外交與安全分析師丹尼·拉塞爾表示,這給“金正恩帶來一筆意外之財,卻讓習近平頭痛不已。”

拉塞爾說,“對平壤來說重要的是,與普京的夥伴關係——雖然不是無止境的——產生了對抗北京的寶貴籌碼。”拉塞爾稱,“挑撥大國之間的對抗是朝鮮歷史上的經典戲碼,近幾十年來,對中國的嚴重依賴一直是金正恩迫切想解決的一個軟肋。”

他認為,“到目前為止,朝鮮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國有可能是最大的輸家。”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