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看了這篇遊記之後(社會小說)

作者:鄭建國

“果洛是個什麼情況啊?請準備份介紹它的最新資料,讓我大致先瞭解一下”。領導在送呈的近日調研青海等地行程表上“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的“果洛”二字下,重重地劃了條紅線,然後把這張行程表推給了辦公桌對面肅立等候他發話的秘書。秘書邊趕緊收起行程表,邊輕聲應了句,“我立即去辦”。一會兒回到辦公室的秘書,遞上來個已打開的紅色檔夾,內中攤著一張明顯是份報紙的兩個版面。領導接過來看了一眼,微微一笑,“還是繁體字啊?我們這邊的報刊上沒登嗎?”秘書小心翼翼地回答道,“青海的同志剛才回復說,他們資料室近一年報道果洛的報刊,只找到香港的《中華時報》去年8月的一篇《雪域淨土藏漢情》。作者還是我們上海一退休的區縣教育局局長。他在隨旅遊團在果洛兜了一圈回去後,寫了那篇文章給報社得以發表。文章內容還是有點正能量,涉及方面也比較全,所以就讓他們發過來給您參閱”。“好的,”領導含笑贊許地點了點頭,“這篇文章我就自己看一下吧,這樣印象更深一點”。

兩天後的6月18號下午,領導一行按計畫在青海省委負責人的陪同下,來到西寧市的果洛西寧民族中學進行調研。領導得知眼前的這所設施完善功能齊全耳目一新的現代化中學,是由上海援建的,便當著眾人之面,對那位在旁邊始終引導參觀學生宿舍、食堂、教室等的上海籍校長,不吝肯定褒揚鼓勵之辭…不僅如此,領導在一教室中聽一名叫尼東拉毛的女孩介紹自己畫作並稱自己來自果洛州的班瑪縣,以及另位高個子男生發言中說他家鄉是果洛州的久治縣時,他臉上的神色始終很平靜,似對那兩個地名並不感意外一般。緊隨領導身後的秘書很明白:領導一定將那篇遊記看的很仔細。他記得該文曾對那兩個地方的相關介紹,花了不少的筆墨。第二天上午,在西寧的省政府會議廳聽取黨政負責人工作彙報的間隙,領導插了幾次話。他似不經意間特別提到昨下午的民族中學考察的感受。他稱這是東西部對口援助成功的典範,要求青海同志接下去好好總結這方面成績取得的經驗,並順勢點了下宣傳在促進一地一國整體發展中的作用。他坦誠地囑託大家要加強宣傳,要學會“自我吆喝”、“借他人之口吆喝”,要讓國內外更多的人瞭解青海,曉得青海種種之“好”。

領導6月18日在果洛西寧民族中學考察的鏡頭畫面,當晚就在央視的新聞聯播中出現了。三天後,新華社關於領導此次青海寧夏調研的長篇報導,也出現在全國主流媒體的要聞版上,並都強調或說突出了這所學校是上海援建、且按上海的教育理念進行教學和管理的。報導中,還引述了領導多次正面肯定的詞語。

所有的這些報導消息傳到了上海後,令上海的黨政幹部很受鼓舞大為振奮。6月21號下午市委常委專門召開了會議,學習和傳達領導在青海考察時的重要講話,自然有關上海的內容是這次會議的重要事項。會上也有人提到了領導考察前專門看了關於果洛的那篇遊記。據一列席會議的幹部透露說,主持會議的那負責人還說了:代表上海出面援建那所學校的是黃浦區大同教育集團,直接向領導介紹校情的那位常校長,也是由黃浦區內一學校書記崗位上派去擔任的。不過,寫下那篇讓領導看到遊記的作者,雖不是香港人,是我們上海人,卻是位非黃浦區的區縣教育局退休副局長。他是隨一航空公司赴果洛作首航活動,在那兜了一圈後寫成發表的。負責人接下去要求黃浦區、大同教育集團,繼續加大提升對青海對果洛的幫助支持,要形成合力。“同時”,負責人環視了下全場,繼續說道,“我們上海和全國各地許多地方,都有這種那種對口支援幫助的任務,我們也應借領導這次青寧考察指示學習的機會,借領導對我們上海在對口幫助上作了很高評價的這股東風助推下,再對照檢查兄弟省市在這些方面出彩的地方,努力繼續提高”。最後在會議快結束時,該負責人微笑地提醒大家:我們還是要隨時做好工作記錄及時宣傳報導,讓領導能第一時間準確瞭解你的工作、成績包括環境等”……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