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15日訊)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總書記習近平向全會作工作報告,會議為期四日,將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外界預期,這個旨在確定中國未來5年主要經濟方針的會議,將通過宣布改革來安撫市場。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消費處於半衰期,給這次會議蒙上了陰影,外界等待安撫市場的新措施。
新華社刊登特稿,以改革家習近平為題,指出習近平帶領全黨全國,踏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文章又提到,習近平執政的新時代,亦是改革的新時期,中國綜合實力持續增長,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面對各種機遇挑戰,現在到了新一輪改革提速的關鍵期。
香港股市對此反應平平,未如外界此前預料將會受惠於大會的召開。
港股早上9時30分開盤後3分鐘,恆生指數報18225點,下跌68點或0.37%。此前股市分析師普遍預期,三中全會的召開可以為港股帶來憧憬,刺激恆指翻升。
綜合各方報導,本屆三中全會討論的焦點包括深化改革、促進新質新產力等,甚至可能涉及香港與中國大陸發展的融合。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文章
明日出版的《求是》雜誌就發表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是習近平2013年1月至今年3月期間有關重要論述的節錄。文章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好,強調中國的發展前景光明。
文章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文章說,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好;堅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制度成熟而持久。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制度必將越來越成熟,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將進一步顯現,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中國發展道路對世界的影響必將越來越大。中國發展前景光明,有這個底氣和信心。
外界等待安撫市場的新措施
據國家統計局(NBS)在這次會議開始前不久公布的數據,中國經濟第二季度增長同比放緩至 4.7%,因此,安撫市場的任務看起來十分艱巨。
這一增速低於分析師的預期和第一季度增速(5.3%),也是自 2023 年初,中國取消對冠狀病毒(Covid-19)嚴厲限制以來的最慢增速。
主要反映家庭消費的零售額令人失望,6 月份同比增長 +2%,是自 2022 年 12 月以來的最慢速度,而工業生產也停滯不前,6 月份同比增長率為 5.3%,低於前一個月的 +5.6%。
中國國家統計局承認,必須鞏固經濟健康復蘇和增長的基礎。
調整
自疫情大流行結束以來,中國在房地產危機、消費支出疲軟和高失業率(尤其是年輕人的失業率)的拖累下,一直努力要恢復元氣。
外部環境也是陰雲密布,歐盟(EU)和美國正在增加貿易壁壘,以保護其市場免受中國產品和被視為不公平競爭的產品的衝擊。
在過去,中共的三中全會通常會引發經濟政策的重大變化。據麥格理銀行的經濟學家 Larry Hu 說:”這是一次關於政策的會議(……),而不是關於解決具體經濟問題的會議。
儘管如此,許多經濟分析師仍期待中共採取措施支持經濟活動。
羅奇(Stephen Roach)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洲區前主席,曾任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師、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管理學院高級講師。現在擔任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Paul Tsai China Center)高級研究學者。
他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表示,在研究今天登場的中共20大三中全會走向的早期跡象時,他盡可能多閱讀中共刊物「求是」雜誌,發現三中全會重點似乎會更集中在供給,而不是需求。
羅奇認為這是重要的。他指出,尤其是習近平不斷強調以發展新質生產力來推動高品質發展,目的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羅奇表示,但三中全會估計會忽略同樣重要的需求,特別是目前私人消費只占中國GDP的40%以下。「我認為這是2013年18大三中全會沒有處理的嚴峻挑戰,我希望這會在20大三中全會得到更多關注。」
對於中國如何由投資帶動經濟逐步轉型為以服務和消費帶動經濟,羅奇表示,目前主要的障礙是缺乏強大的社會保障安全網,尤其是醫療及退休方面。
他表示,民眾儲蓄過剩反映了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經濟學家稱之為預防性儲蓄。這是因為社會保障不足,特別是隨著現在工人的年齡漸長,對許多人來說這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他表示,解決社會保障不足的其中一個方法,是戶口改革。目前有近3億農民工在工作的城市缺乏社會福利,導致這些勞動人口因恐懼而過度儲蓄。
對於外界預料三中全會會觸及如土地改革、能源系統改革、企業管治、科技自給自足及稅制改革等議題,羅奇直言,自己對三中全會改革的關注點非常狹隘,希望全會聚焦於2個目的,就是提高私人消費及習近平強調的「全要素生產率」。
羅奇說,「全要素生產率」是體現了創新、科技改革、新產業的出現、企業家精神等結合而成的經濟成果,超出傳統透過增加土地、勞動力及資本所產生的經濟成果。
羅奇說,若要有一個較平衡的經濟增長,「全要素生產率」及私人消費均需提高,而他希望中國私人消費占GDP高過45%。
羅奇又指,18大三中全會的失敗更多在於需求面的結構,私人消費占GDP的比例極低,此種現象仍存在,而且是中國結構性改革的長期問題。
中國前總理溫家寶於2007年3月時曾提到,中國經濟存在「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這些問題迄今仍未解決。
效果有限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的薩拉-譚(Sarah Tan)和哈里-墨菲-克魯斯(Harry Murphy Cruise)等一些分析師寄望於中共為發展高科技產業而進行的”調整”,以及宣布”一些支持房地產行業的措施”。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在上周強調,”改革不是改變方向”。
1978 年,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召開三中全會,頒布了改革方案,通過向世界開放,使中國走上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經濟增長之路。
法新社說,就全年而言,現在中國政府的增長目標是”5%左右”,這在許多國家都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增長率,但與中國近幾十年來兩位數的增長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多年來,當局一直希望將增長建立在創新、高科技和國內消費的基礎上,而不再依賴於國家對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資。但不確定的經濟形勢正在抑制家庭支出。
“承認失敗”
房地產行業的過度負債仍然對經濟活動造成不利影響,房地產行業是中國傳統的增長支柱,但許多開發商卻陷入財務困境。
迄今為止,北京對該行業的支持措施效果有限。因此,許多分析師呼籲當局採取積極措施,理由是在取消嚴格的疫情限制一年半後,經濟仍未出現反彈。
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周一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需要有新的支持措施。
但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的薩拉-譚(Sarah Tan)和哈里-墨菲-克魯斯(Harry Murphy Cruise)警告說,中國領導人正在走鋼絲,因為”重大政策變化可能被視為承認其當前的措施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