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電 題:從宜興到荷蘭:家鄉手工藝的出海之旅
作者 劉洋
在荷蘭世界博物館內,一場以“中國製造”為主題的展覽正面向公眾開放。胡萱作為展覽的(中國)文化顧問將家鄉宜興的竹藝品和紫砂壺帶到了展覽上。胡萱與中新社記者連線分享了她助力家鄉傳統手工藝出海的故事。
胡萱在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修讀第二個碩士學位文化經濟學,學余時間策劃舉辦了多場中國非遺相關展覽。2023年,荷蘭世界博物館的策展團隊找到胡萱,詢問中國的竹藝。胡萱的家鄉宜興恰巧有“竹的海洋”之稱,許多村民製作竹椅、竹凳、竹扇等謀生。她邀請策展團隊前往宜興,探訪當地手工藝人。
胡萱說,宜興起初並不在策展團隊的展覽計劃裡。在聽完她的介紹後,策展團隊決定去實地一探究竟。荷蘭策展團隊先後拜訪了竹扇製作技藝傳承人湯忠財、紫砂工藝美術師蔣麗雯等,並拍攝他們製作工藝品的過程。製成一把玉竹扇需80多道工序、製作紫砂壺需嚴格控制泥坯的乾濕度,這是對手藝人技藝和耐心的雙重考驗。展覽將工藝品、製作工具和過程視頻呈現給觀眾,直觀展現中國傳統工藝的紛繁複雜。
湯忠財與上海長三角畫院副院長支欽共同創作的《拱棱古方玉竹扇》被荷蘭世界博物館永久收藏。“接到荷蘭世界博物館的收藏證書時,湯忠財擦了擦手,還去換了件衣服。他從未想過自己的作品能登上國際舞台。”胡萱還記得初見湯忠財時的情景。
此前,胡萱也在荷蘭為宜興紫砂壺單獨舉辦了一場展覽。她選取了12祗當代宜興紫砂壺,以及3祗由17世紀荷蘭陶藝家仿製的宜興茶壺,讓觀眾瞭解紫砂壺製作工藝和中外工藝交流歷史。
談及為何要助力家鄉手工藝出海,胡萱表示這一想法源於上學時教授的“刨根問底”。她常被教授追問:你想要做什麼?你想做的策展內容與你之間有何聯系?
這些問題讓胡萱重新審視她與故鄉間的聯繫。宜興因陶而興。小學春遊時,學校常組織學生遊覽紫砂博物館。“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手藝人們從丁蜀鎮附近山上採集礦石,將其研磨成粉末、製成泥塊後封存,再用工具雕刻並浴火上色製成紫砂壺。紫砂壺泡出的茶湯醇郁芳馨,受世人喜愛。17世紀歐洲人對茶葉的熱愛帶動了陶瓷貿易,紫砂壺隨之流行於歐洲。如今仍有不少荷蘭學者關注宜興紫砂壺製作工藝。“沒想到家鄉常見的紫砂壺在海外受到如此關注。我何不以我最熟悉的紫砂壺為起點,將家鄉的文化帶向世界呢?”胡萱說。
一路上,胡萱也遇到了良師益友。她剛到荷蘭時結識了一位華人阿姨。阿姨同樣姓胡,7歲時隨家人移居荷蘭。胡阿姨開設了多個工作坊,教授毛筆字等中國傳統文化。胡阿姨的經歷帶給胡萱很多靈感。一次交談中,二人一拍即合促成了紫砂壺在荷蘭的展覽。
胡萱說,她常反問自己當前的展出方式能為家鄉的手工藝人們帶來什麼?如果將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並展映給海外觀眾,是否能為手工藝人們帶來更多回饋?在這些問題上,胡萱還未得出答案,她希望通過一步步實踐,讓家鄉的手工藝真正出海。(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