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電 題: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永不完結的故事
——專訪波蘭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格澤高滋·科勒德克
中新社記者 崔白露 王宗漢
當今世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但如何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依舊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波蘭華沙科茲明斯基大學轉型、一體化和全球化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格澤高滋·科勒德克(Grzegorz W. Kolodko),於1994年至1997年、2002至2003年擔任波蘭副總理兼財政部長,任職期間帶領波蘭經濟走上快車道。近日,他在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表示,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永不完結的故事,中國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重要貢獻,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任波蘭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期間,您帶領波蘭經濟快速發展。在您看來,成功得益於什麼?
格澤高滋·科勒德克:我是一名經濟學教授,研究興趣為宏觀經濟學、經濟政策和國際政治經濟學。我的研究領域偏政策導向,因此多次受邀從政,擔任波蘭中間偏左政府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
波蘭的成功,來自基於知識的政策和參與全球化。
波蘭經濟自由開放,與世界共享全球化成果。決定加入歐盟後,波蘭通過結構性改革和制度建設達到歐盟規則和法律框架要求。這些改革使波蘭取得了成功,在中東歐經濟體中表現優異,成為歐盟經濟增速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但這已是歷史了。當前波蘭有了新挑戰,如通脹壓力、移民問題等。作為一名社會科學領域學者,我希望有更多基於知識的政策出台。這並不容易。要成為先進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社會市場經濟,波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
格澤高滋·科勒德克:首先應理解什麼是現代化。過去,人們談論改革、結構性變革和制度建設,現在有了“現代化”這一全面術語,它包含了技術、制度和經濟政策的現代化。
此外,還應理解什麼是現代化的目標。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我認為有兩個方面,一是在全球化下保持甚至提高中國經濟的長期競爭力,二是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意味著既要使中國在全球範圍內具有競爭力,又要讓國內社會感到滿意,兩者缺一不可。中國的現代化可能在某些方面啟動得較晚,比如討論環境保護議題。但現在也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重要的是,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與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協同作用,能使中國更好地協調政策應對挑戰。
中國式現代化與我提出的新實用主義理論契合,即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相結合。經濟、社會和生態相互聯系,如果三者動態平衡,現代化將更成功。
中新社記者:當前,不少學者認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落實情況不甚理想。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面臨哪些困難?各國應該怎麼做?
格澤高滋·科勒德克:2000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MDGs)啟動,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2015年,聯合國又更進一步,提出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這一目標更全面,擺脫了狹隘的生產最大化思想,著眼於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平衡和持續發展。
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之一,中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中國完成了很多工作,甚至超過西歐、北美的一些富裕國家。
這些全球目標促使我們關注到那些可能被忽視的問題,如性別平等、清潔水源、衛生健康等。不幸的是,當前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人比幾年前更多。因此,各國應在聯合國和地區性框架中協調行動,如在金磚國家、歐盟、南方共同市場、東盟等機制中討論這些議題。
到2030年,也許聯合國會宣佈205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我也是一名馬拉松運動員,馬拉松會有終點,但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永不完結的故事。譬如,人類一邊污染環境,一邊改善環境;一邊面臨老齡化和疾病,一邊推動醫療發展。中國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重要貢獻,其他國家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可以借鑒中國的經驗。
中新社記者:您怎麼看待綠色轉型和經濟增長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
格澤高滋·科勒德克:如果沒有矛盾,就不需要經濟學家了。綠色轉型、保護環境代價高昂,會對收入分配、稅收和失業率造成影響。作為一門科學,經濟學要考慮如何為政策制定者管理和協調政策提供支持。所有人都知道應向可再生能源過渡,但其費用不菲。我認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是促進經濟向綠色轉型的有效工具,即政府與私營部門合作,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公共項目建設和運營。
中國在綠色經濟方面取得了顯著發展。在上海、西安或北京街頭,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綠色車牌的電動車,以及許多花、灌木和樹。
很多國家討論了綠色能源的必要性,包括一些國家決定2030年或2035年不再生產新的燃油車,但現在也在試圖推遲這個日期。由於中國在電動車製造業方面取得了驚人發展,一些西方工業製造國無法與其競爭,因此便出現一些“脫鈎”“去風險”“產能過剩”等言論。這些國家應與中國進行積極而有建設性的互動與合作,而不是搞貿易戰和“去風險”。
如果西方國家要與中國公平、誠實地展開競爭,唯一方法是加速現代化進程。從更長遠角度看,過去25年全球化進程裡中國發展迅速,也給富裕的西方國家帶來好處。但政治邏輯不同於經濟邏輯。這也是我為什麼呼籲以知識為基礎的政策,提出以政策為導向的新實用主義經濟理論。
中新社記者:中歐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如何推動中歐之間更好務實合作?
格澤高滋·科勒德克:歐中合作雙方互有利,這種合作也將繼續下去。但這並非一條坦途,大多數時候有好消息,有時也會出現問題,或來自誤解,或來自利益衝突。
如果存在利益衝突,正確的解決方式是談判。談判實際上是誠實地說出各自想法,並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協,而不是使用關稅、制裁或貿易戰,因為這些行為會引發連鎖反應,貿易戰中沒有贏家。
而媒體、學界需要向民眾解釋為什麼事情會如此發展,因為事情遠比單純說誰對誰錯複雜得多。歐中間的正常利益衝突是可解決的。從長遠看,歐中關係將得到改善。
中新社記者:作為一名經濟學家,您怎麼看文化的力量?如何促進國家間的文化交流?
格澤高滋·科勒德克:文化交流是基礎,不僅因為文化本身是一種價值,還因為它能為經濟發展創造和平環境。
以共建“一帶一路”為例,它不僅包括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投資,還包括人力資本投入。我現在也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教授經濟發展中的地緣政治變化相關課程,課堂的90名學生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也是一種文化交流方式。此外,我最近在波蘭的中國電影節上看了中國電影,也欣賞了中國樂團的音樂表演。
中國進一步放寬了簽證政策,人們能更便捷地前往中國。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相互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樣性,進而實現經濟合作,在國際事務中採取合理政策。
不過,如果你去紐約、柏林或華沙的書店,會發現並沒有很多中國當代文學譯著,西方社會翻譯的中國作品不够多,聽的當代中國音樂不够多。在學生培養方面,歐中之間取得很大進展,在波蘭也有一些中國學生,但我希望能有更多。如果人們祗看某些媒體呈現的畫面,很容易產生偏見。有時理解彼此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對方國家旅行、觀察、接觸和討論。因此,我們應更加重視文化交流。
我個人非常關註文化交流,它有助於人們相互瞭解。作為一名教師,我想教大家尊重差異。人們有不同的訴求、想法和行為習慣,而差異大多數時候是一種創造性力量。文化交流,是觀察、理解和欣賞差異的重要途徑。(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