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 蘇碧瀅)等候20天,支付兩萬元(人民幣,下同),就能讓“採訪者”把長輩的講述寫成一本回憶錄。這種商業行為是2024年銀髮經濟的一個熱點,引發諸多討論。
“2024高光時刻:我的代寫回憶錄事業蓬勃發展”,小紅書博主“老橘子愛寫作”發文道,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基於對“寫作經驗和客戶需求的深刻洞察”,決定為老人書寫珍貴的歷史,“現在收入水漲船高”。文末是標價出售的代寫自傳學習資料,評論區則有不同年齡的寫手踴躍取經。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康養分會副主任鄭志剛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根據調研,目前行業內缺乏權威統計數據,但十幾年前就有企業開拓這個賽道。
中國老年人才網梳理發現,北京十多年前就興起為老人寫回憶錄的公益項目,以政府購買形式,由社工志願團體提供服務。以團隊“愛行”為例,耗時六年為25名老人撰寫,每份回憶錄耗時一年左右。
然而,在老齡人口數量龐大的中國,如此“效率”似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多家媒體報道稱,不少行業先行者在親友離世後,才意識到“如果我給老人留點什麼就好了”,於是從一個人在社交媒體上打廣告,到發展出代寫回憶錄團隊。
在寫手的業務復盤裡,可以窺見老人一生的喜怒哀樂,有人為參加抗美援朝戰爭自豪,有人想傳授宰殺年豬技藝,有人在城市務工養活了一家人。個體坐標的記憶,似乎使公共記憶更圓滿。“老人在口述時得到療愈,下一代也在看到文字後理解了父母。”
然而,從業者韓萌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稱,目前這類回憶錄的出品沒有標準,從業者的能力、審美差異很大。“更難把控的是文本質量”。一些回憶錄偏重抒情勝於事實,將主人公的個人經歷傳奇化,不過有些回憶錄會更注重事實核查。
有寫手曬出啼笑皆非的經歷。“回憶錄是老人子女掏錢,所以對老人口述不滿意的地方就提醒我删掉。”“用AI(人工智能)轉寫老人的話,結果方言聽不太懂,時間背景也不瞭解,不如自己扒稿快。”
行業規則未至,市場已經分層。媒體報道,有的團隊與高端康養機構合作,拓展客群,審核更嚴謹;有的團隊則瞄準下沉市場,壓低價格至千字一兩百元,讓節儉老人也放心消費。“未來寫一本回憶錄,會像拍婚紗照一樣自然。”
“在一定程度上,回憶錄是有模板的,再加上人工智能、語音識別等系列技術工具合作,可以完成規模化。”鄭志剛說,“但在未來,滿足個性化需求是這個賽道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產業發展趨勢。”
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陳新則表示,海外有公司認可的口述歷史師資格證,這代表從業者需要相關技術訓練。代寫行業還應學習社會心理學、數字人文、媒體剪輯等知識。“也許將來不祗是文本,還有個人紀錄片。”
“現在的主要風險在於該賽道缺乏一定的標準,容易出現難以判定的消費糾紛。”鄭志剛認為,國家大力發展銀髮經濟,將來可能會有相關政策措施。“隨著老年人整體素質越來越高,自我意識越來越強,這一細分領域陸續會出現典型企業。”(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