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2月19日電 (記者 鄭瑩瑩)中國大模型火出圈後,對行業有何影響?截至2024年年底,上海已有約60款大模型通過中國相關部門備案,數量位居中國第二。記者近日就相關話題走訪了滬上多家企業。
影響之一:更高水平的大模型“飛入尋常百姓家”。
此前的大模型使用是有一定“門檻”的。用上海稀宇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劉華的話說,開源提高了AI(人工智能)的滲透率,讓更多人免費接觸到了高水平的大模型。
“過去,大家可以免費接觸到的大模型可能水平較低,大眾體驗完感覺不過爾爾。現在,越來越多AI企業選擇開源,這對擴大行業滲透率非常有好處。”他說。
而讓更多用戶經歷了“大模型真香”的體驗後,無疑也反過來開拓了大模型企業的業務,甚至讓一些頭部企業通達“人在家中坐,業務送上門”的理想境界。
影響之二:“士氣”漲,業界期待共拓技術邊界。
大模型技術的迭代很快。每隔幾個月,國際上就會湧現新的重要突破。
中國大模型飛速發展的這幾年,儘管有“百模大戰”的陣勢,但中國AI企業難免時不時被追問:中國什麼時候能做出自己的ChatGPT、自己的Sora?
而此番中國大模型火出圈,極大地提升了行業“士氣”。
“這次實際上是把海外對中國大模型的認知刷新了,以前大家可能覺得中國做不出好的大模型,這回一下子把中國大模型‘品牌’打響了。”劉華說。
就在2月18日,上海階躍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階躍星辰)宣佈把兩款多模態大模型向全球開發者開源。
這也是階躍星辰首次開源其 Step系列基座模型。階躍星辰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姜大昕說:“我們相信多模態模型是實現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經之路,但它(多模態模型)目前尚處於早期階段,我們期待與開發者共同拓展模型技術的邊界並推動產業落地。”
“前兩年,很多時候新技術要讓大家感知,需要耗費很多教育成本,此番中國大模型火出圈,吸引更多人嘗試AI、體驗AI,探索其邊界和落地應用,這對整個行業生態來說是非常好的消息。”上海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總監賈安亞說。
她表示,隨著行業整體訓練和推理成本的大幅降低,企業可以在相同的硬件上部署更大、更通用的模型。(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