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長王毅,在全國人大會議期間舉行中外記者會。王毅在1個多小時的記者會上共回答23個問題,約3分之1是直接提到美國。回應如何看芬太尼成為新一輪加徵關稅的導火線,王毅指美方應自行解決問題,不應以怨報德,無端加稅,又反問加徵關稅對美方有何益處。另外,王毅先後2次談到臺灣,重申一箇中國的原則。指責把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說成不等於一箇中國原則的論調。

王毅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美國應該覆盤一下,你們從這些年的關稅戰、貿易戰中得到了什麼?貿易逆差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製造業的競爭力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通脹是好轉了,還是惡化了?民眾的生活是變好了,還是變糟了?中美經貿關係是相互的、對等的。如果選擇合作,將實現互利共贏;如果一味施壓,中國必將堅決反制。”
王毅:在芬太尼問題上美國不能以怨報德,無端加稅
王毅強調,相互尊重是中美關係的重要前提,一邊打壓一邊要發展關係的“兩面人”做法,不能建立互信。王毅回應其他與美國相關的問題,也多采取批評的態度。
他說,相互尊重是中美關係的重要前提,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幻想一邊打壓中國,一邊又與中國發展良好關係,這種「兩面人」的做法,不利雙邊關係穩定,亦無法建立彼此互信。
王毅說,芬太尼在美國的濫用是美方自身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中方本著人道主義提供各種協助,美國不能以怨報德,無端加稅。
他又強調,全球南方將成世界穩下來,好起來的關鍵。
王毅:「以台制華」無異於螳臂擋車 中國最終必將統一
王毅在記者會回應烏克蘭危機時強調,談判桌是衝突的終點,也是和平的起點,中方歡迎並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
在台灣問題上,王毅強調,「台獨」分裂只會玩火自焚,「以台制華」無異於螳臂擋車,中國最終必將統一。
對於近期東南亞電詐園區問題,王毅說,正同周邊國家合力打擊,臨近邊境的緬北電詐園區已經清除。
對美求和對俄現暗湧 與南方國家結盟成中國外交新出路
中國獨立學者陳道銀表示,王毅的表現顯示中方是選擇性的戰狼,對日本和菲律賓直接訓話和警告,對美採取語帶批評和諷刺代替戰狼,突顯中方要為中美關係降溫的態度。他又說,王毅談到中俄關系時予人存在變數的感覺。
2025年3月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全國人大會議新聞中心召開記者會。 (Ng Han Guan/美聯社)
陳道銀說:“中美之間已經回不到過去了,雙方都彼此很清楚,所以採取了相對比較緩和的語調,還是以求和的姿態向美國示好。中歐之間也會回不去,最大的變數就是中俄關系,在於美國因素。中俄關系是中國處理國際關係,或者中國處理自身與外界關係的一個最大的不確定性。在這個戰略佈局上,中國的重心可能避開和美國直接對抗,採取一個迂迴和包抄的外交突破,而這個突破口就放在南方國家,就是要開闢主場外交,形成自己能夠主導的外交場,給中國提供機會。”
王毅嗆聲姿態多於實際 關稅如何應戰中方未能給予答案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形容,王毅回應對美問題時,比早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要奉陪到底的態度更軟化,像站得很遠向對手指手畫腳在嗆聲、在擺姿態一樣,對於關稅戰的答案欠清晰,難以回應國際上的期待。
莊嘉穎說:“王毅是‛酸’了一大堆是沒錯,言語也有戰狼的味道,可是實質上他沒有一個明確的對應方案讓美國不對你提升關稅。從王毅的講法(中方)似乎很被動,其實中國現在是有機會的,因為美國跟它的傳統盟友關係鬧得比較僵,退出很多的國際事務,這個空間中國是可以充分去發揮。不過至少到現在它(中國)並沒有這樣的做,而讓人覺得有點疑惑。大家說習近平他有多少魄力和什麼本事,至少在外交方面還沒有看到。”
中方沒有籌碼回擊關稅戰 借臺灣問題製造新焦點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表示,在關稅問題上中國並沒有籌碼對美國長期進行反制,中方在騎虎難下之下,只能含糊帶過,王毅甚至違反外長儘量不談臺灣問題的慣例,也要用借臺灣問題製造新焦點。
宋國誠說:“因為美國現在官網刪除了不支持臺獨這樣的表述,中共當然很著急,擔心臺灣問題的國際化,很擔心2758號決議成為一種國際的共識,接下來是不是一中原則也沒了,就慢慢的解構了?我覺得它(中國)是基於恐懼和擔憂,所以才在這個場合裡面大談這個(臺灣)問題。想要用這種反扭曲的方式來掩蓋真實的情況。”
宋國誠表示,王毅就臺灣問題的表態只能對內起到宣傳作用,這種扭曲事實的說法無助爭取國際支持,這種大外宣最終只會失敗。
臺灣外交部回應,聯大第2758號決議全文既未提及臺灣,當然也不可能聲明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在法理上更未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代表臺灣及臺灣人民。中華民國(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臺灣從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民主臺灣與專制中國互不隸屬是當前臺海現狀,也是國際長期公認的客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