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震: 緬甸地震增至2800多人死亡 曼谷樓塌瓦礫堆下偵測到70多個人體影像 中國駐泰使館:積極配合調查

3月28日緬甸發生規模7.7地震,震央位於中北部實皆市附近,深度僅10公里。死傷人數逾千,首都奈比多、第2大城瓦城嚴重災損,影響所及泰國曼谷一座據報由中國中鐵十局承建的審計大樓倒塌,外界質疑施工品質出問題。東南亞的緬甸1948年脫離英國獨立以來飽經割據、戰亂,如今天災加劇當地苦難。

緬甸3月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地震,泰國曼谷恰圖恰區一棟興建中的30層大樓倒塌。救援人員1日說,經掃描在瓦礫堆下偵測到70多個人體影像。

♦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公布,緬甸大地震已致2886人死亡、4639人受傷,另有373人失蹤。緬甸氣象水文部門最新公布的資料,自上周五中部強烈地震之後,截至當地時間今天早上,共報告54次餘震,其中最高震級為7.5級,最低為2.8級。

♦救援人員昨天上午從首都內比都一座建築救出一名被困約91小時的老人。

♦緬甸地震救援工作持續,國家管理委員會說,內比都一名被困5日的男子成功獲救。緬甸消防部門和土耳其救援隊昨天在內比都一棟倒塌的酒店廢墟中開始救援。被困男子26歲,是酒店工作人員,他今天凌晨零時30分左右獲救。救援人員正在努力搜救其他被困人士。

♦鄰近的泰國也受到影響,泰國曼谷恰圖恰區一處由中國企業中鐵十局興建中的大樓倒塌。救援人員今天說,經掃描在瓦礫堆下偵測到70多個人體影像。中國駐泰國使館昨天表示,會積極配合泰國政府調查。

♦中國駐緬甸使館公使銜參贊曹靜,昨日在仰光會見緬甸紅十字會主席苗紐,轉交中國紅十字會向緬方提供的150萬元人民幣現匯援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人員形容有社區被夷為平地,民眾所受的心理創傷同樣巨大。(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4月2日訊)緬甸紅十字會主席苗紐接受採訪時說,目前救援行動的一大挑戰是災情評估和物流協調。由於現場安全原因,救援組織在物資調配方面遇到很大困難,重型機械尤其短缺。緬甸領導人敏昂萊昨天表示,目前被困人士生還的可能性已經較低,在失蹤者中,大多數被認為已經遇難。

苗紐說,震央及周邊區域遭受大面積破壞,特別是偏遠山區的基礎設施損毀嚴重,導致救援工作進度嚴重滯後。此外,災區氣溫很高,預計會出現大量中暑病例。

泰國「民族報」(The Nation)今天報導,泰國演員、義德善堂基金會(Ruamkatanyu Foundation)幹部斌(Bin Bunluerit)表示,掃描顯示,大樓廢墟有超過70個人或遺體。

然而,他指出,掃描影像無法判定這70個人體影像的位置距離瓦礫堆下有多少公尺。儘管遭受重大破壞,救援人員仍抱有一絲希望,會在偵測到的影像之中找到生還者。

救援人員利用重型機械把混凝土板移出瓦礫堆後,順利偵測到這些人體;同時,其他團隊使用鑽洞機械試圖打洞救出受困者。

緬甸瓦城(Mandalay)附近3月28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8.2地震,距離震央超過1000公里的泰國首都曼谷(Bangkok)興建中的審計局辦公大樓也跟著崩塌。

隨著昨天抬出1具遺體,確認死亡人數增至14人,另有9人受傷、72人下落不明。

斌強調,救援行動的一大阻礙是欠缺這棟興建中大樓的完整藍圖,這使得團隊很難制定救援策略。

此外,這棟建築的厚實側壁也構成進一步挑戰,造成救援人員更難挖掘進入內部來找尋並拉出生還者或遺體。

救援官員計劃部署重型機械,盡快清除更多瓦礫以利搜救善後作業。

斌解釋,大多數的受害者可能受困於17樓與21樓,因為大樓是在午餐過後不久的休息時間倒塌,當時有許多工人在這幾個樓層休息。

他也替救援行動的步調辯護,解釋說,偵測到生命跡象時,救援人員必須優先救出生還者,之後才是尋找遺體。

災民排隊領取食物等救災物資。(路透社)

搜救第五天仍盼找到生還者

搜救工作昨天(4月1日)進入第五天,儘管已超過黃金72小時,曼谷市長查察表示,仍努力找到生還者,「我們還是有希望」。

曼谷市長查察(Chadchart Sittipunt)4月1日下午在現場舉行記者會表示,現在搜救工作進入第二階段,搜救團隊試圖移開大型的建築物殘骸,昨天晚上已出動4台起重機,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生還者的跡象。

到昨天(4月1日)已經超過黃金救援72小時,現場等待的親友也少了許多,但查察表示,救援任務的主要目標仍然是希望找到生還者,「我們還是抱著希望」。

他說,在國際救援專家加入後,今天的進度加快許多,移開一些大型殘骸後救援團隊在建物內又發現多具遺體,但不容易把遺體移出,目前工作目標仍專注在先找到生還者。

查察說,救援專家訪問了那些從建築物中逃出的生還者,很多人是從火災緊急出口逃出,生還者說他們後面還有很多人,因此讓救援團隊覺得有希望,或許緊急出口形成了一個安全空間,裡面可能還有生還者。

媒體詢問是否想過什麼時候要結束搜救任務,查察表示這需要整個團隊一起討論,即使搜救任務延續一週,仍然有希望,「我們要快速地執行任務,但不急著結束任務」。

中國駐泰使館:積極配合調查 

緬甸強震造成泰國曼谷恰圖恰區一處興建中的大樓倒塌,除了極少數媒體點出倒塌大樓背景外,中國媒體幾乎集體消音關鍵字。

中國駐泰國使館昨天以「有關當地媒體就『在泰中國企業事』電話採訪中國駐泰國使館」做回應,通篇的聲明沒有直接講明倒塌的大樓是由「中鐵十局」承辦,而是以模糊的「在泰中國企業」稱呼。

中國駐泰國使館表示,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資企業在國外展開生產經營應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造福當地社會。

中國駐泰國使館又說,此次有關中資企業參與施工的在建樓體在地震中倒塌並造成嚴重人員傷亡,「我們對此深感痛心並再次向遇難人員、傷者和家屬表示哀悼和慰問」。

中國駐泰國使館表示,中方已安排地震救援專家和志願者救援隊伍到泰協助泰國政府組織的救援工作,協調在泰中資企業提供重型起重機等機械設備參與救援。

中國駐泰國使館最後指出,下階段將視泰方需要,繼續全力提供支持和協助並指導有關中資企業積極配合泰國政府進行的調查,相信泰國政府的調查會給出科學公正的結論。

香港特區救援隊消毒營地防疫病

香港特區救援隊正在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救援。保安局表示,當地有餘震,救援隊基地亦感到震動。而由於天氣炎熱,早上更高達42度,救援隊需要定時消毒營地及臨時洗手間,以防瘟疫。

保安局指出,當地出現嚴重蚊患,醫管局隨團醫生特別留意預防登革熱及瘧疾問題。入境處與領事館聯絡,運送蚊帳到營地以防蚊患。當局又說,特區救援隊在連日搜救行動後,分批在外搜救,亦有返回營地休息補充體力。

醫管局表示,4名醫生及護士隨特區救援隊抵達曼德勒後,隨即與隊員協力建立行動基地及醫療帳篷,每日為救援隊成員做健康檢查,並協助執行災區搜救歸來後的清洗消毒工作;而在香港的後勤隊伍亦緊密與醫療隊聯絡,提供適切支援。

 

醫管局提到,醫療隊成員亦與其他救援團隊交流經驗,以提升救援醫療專業能力。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