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與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jpg)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45天。

2025年4月14日最新進展:
烏克蘭東北部城市蘇梅週日(4月13日)遭俄軍飛彈襲擊,造成至少34人死亡、117人受傷,其中包括兩名兒童。這輪空襲是烏克蘭個多月來遭受的最嚴重針對平民的攻擊,歐美多國領導人紛紛嚴厲譴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呼籲對莫斯科施加「更強大的壓力」。
烏克蘭救援部門表示,蘇梅市中心週日上午被俄羅斯飛彈擊中,事發時街道上人流密集。官方在當地時間18時發布的最新通報中確認,襲擊已造成至少34人死亡,包括兩名兒童,另有117人受傷,其中15人受傷。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於社群媒體表示:「如果沒有真正的強大壓力,沒有對烏克蘭的適當支持,俄羅斯將繼續拖延這場戰爭。」
他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無視美國提出的全面無條件停火提議,已經過了兩個月時間。
澤倫斯基還提及:「不幸地,在莫斯科的他們自信有能力繼續殺戮。我們需要採取行動來改變這種局面。」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烏克蘭緊急救難當局表示,蘇米市遭空襲的死亡總數已增至32人,其中包含2名孩童,另有84人受傷,包括10位孩童,緊急救援行動仍繼續進行。
國際反應: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致命攻擊 世界領袖強烈譴責
法新社報道,烏克蘭救援部門表示,蘇梅市中心週日上午被俄羅斯飛彈擊中,事發時街道上人流密集。官方在當地時間18時發布的最新通報中確認,襲擊已造成至少34人死亡,包括兩名兒童,另有117人受傷,其中15人受傷。
社群媒體和官方發布的畫面顯示,現場街頭滿布屍體與傷者,慘烈程度令人震驚。當地政府宣佈為罹難者哀悼三天。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目擊者告訴法新社,攻擊波及到一所經濟學校週邊區域,「這裡屍體遍地…簡直瘋狂」。
蘇梅州與俄羅斯接壤,隨著俄軍將烏軍從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邊界線附近大規模擊退,該地區所受軍事壓力不斷上升。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西爾斯基本週指出,俄軍已在蘇梅州和東北部哈爾科夫州發動新攻勢,意圖建立緩衝區,防止烏軍反攻。
攻擊發生在聖枝主日澤連斯基譴責“喪盡天良”
這次攻擊發生在西方基督教聖枝主日,是復活節前夕的重要宗教節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嚴厲譴責俄軍節日之際發動攻擊稱,「這是人們走進教堂的日子……這樣的暴行,唯有毫無人性的惡徒才會幹得出來」。
澤倫斯基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呼籲對莫斯科施加“更強大的壓力”,並指責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美國提出的全面、無條件停火提案”。
美國烏克蘭事務特使凱洛格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這次攻擊「令人無法接受,突破了基本人性底線」。
多國領導人也紛紛譴責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形容是野蠻行為,由於事發在民眾聚集慶祝節日的時刻,使這次襲擊變得更加卑鄙,”這次襲擊再次證明,俄羅斯過去與現在都是侵略者”。
德國總理朔爾茨譴責這是一場“野蠻攻擊”;義大利總理梅洛尼痛斥俄軍的行為“懦弱且可恥”,“違背了任何真正追求和平的承諾”。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X平台發文稱:“這場戰爭,世人皆知是俄羅斯單方面挑起的。今天更加明確,是俄羅斯在單方面選擇繼續戰爭。”他呼籲採取“有力措施”,迫使莫斯科停火。
英國首相史塔默則表示“深感震驚”,並敦促普丁「立即、無條件地接受停火」。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稱這次襲擊“駭人聽聞”,並向遇難者家屬表達哀悼。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的發言人杜雅里克(Stephane Dujarric)說,古特瑞斯對這次攻擊「深感震驚和不安」,這凸顯「最近幾週烏克蘭城鎮遭受類似攻擊的毀滅性模式」。
分析:
烏克蘭日托米爾地區鈦礦的工人(法國媒體)
稀土協議:華盛頓如何試圖讓烏克蘭屈服
艾哈邁德·穆罕默德·法爾
在烏克蘭和美國外交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一項擬議的礦產協議成為深度爭端的焦點,威脅到兩國關係的未來。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發表尖銳言論,稱川普政府對該協議提出的修正案“不可接受”,反映出人們越來越擔心這些修正案會破壞烏克蘭主權,並削弱其加入歐盟的機會。
這場危機發生在一系列熱點事件之後,從2月份的外交爭端導致協議簽署暫停,到3月份基輔收到修訂版,該修訂版最初遭到拒絕,並且公眾也持保留狀態。
在此背景下,雙方都試圖從區域和全球層面的安全、經濟和政治考量出發,在不發生直接對抗的情況下平衡利益。
華盛頓提出的有爭議的修正案的具體內容是什麼?這會如何影響烏克蘭的主權?在圍繞稀有礦產資源的地緣政治鬥爭背景下,修訂後的協議條款揭示了什麼?
協定路徑
華盛頓於2月28日開始努力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但由於美烏總統在白宮會晤期間發生外交爭端,談判急劇受阻,澤連斯基憤然離開華盛頓,而川普宣布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這標誌著美國局勢升級,徹底擾亂了協議談判。
川普的決定迫使澤連斯基接受無條件停火並宣布準備簽署礦產協議。
隨著政治和安全壓力不斷增大,澤倫斯基後來被迫讓步,同意無條件停火,並表示願意重返談判桌簽署協議。
然,川普政府提出的新版本包括了徹底的改變,因為制定該協議的目的是確保美國實現單方面的利益,包括按照華盛頓自己的計算,在2022年收回自戰爭開始以來在烏克蘭花費的所有資金。
3月28日,澤倫斯基宣布烏克蘭已收到該協議的修改版本,但他指出,除了先前被否決的觀點外,協議中還包括許多先前未曾討論過的內容。
澤倫斯基在《基輔獨立報》網站上發表的聲明中確認,烏克蘭不會簽署任何威脅其加入歐盟道路的協議,並補充道,烏克蘭憲法明確規定了國家走向統一的方向,任何與這一方向相悖的修正案都不能被接受。
澤倫斯基:烏克蘭收到了協議的修訂版本,但其中包含許多先前未討論過的條款(阿納多盧通訊社)
烏克蘭媒體引述澤倫斯基的話說:美國正在「不斷」修改擬議協議的條款,並宣布組建一個由律師和專家組成的團隊,負責研究美國的修正案,並將其與先前的版本以及烏克蘭的相關立法進行比較,以確保其不與烏克蘭法律相抵觸,然後對其進行全面評估,以便烏克蘭確定對美國修正案的回應。
《歐洲真理報》引述烏克蘭外交部長安德烈·西比加的話稱,任何與烏克蘭加入歐盟道路相違背的協議都會被原則上拒絕。
法國《費加羅報》在題為「美國礦產協議越過烏克蘭所有紅線」的報道中認為,美國在與基輔就擬議的金屬協議進行的談判中採取了強硬立場。
《費加羅報》還稱,烏克蘭必須在「本週末」之前回應,並指出許多烏克蘭議會議員和烏克蘭人士認為,美國人已經越過了所有紅線。
法新社引述一位烏克蘭高級官員的話說:烏克蘭的回應肯定不會符合美國的願望,因為他們尋求盡快達成協議。
烏克蘭報紙《烏克蘭真理報》報道稱,「川普團隊已經放棄了一個月前達成的所有妥協」。
安德烈·西比加:任何與烏克蘭加入歐盟道路相悖的協議都會被原則上拒絕(蓋帝圖像)
不平衡的協議
美國修正案的文本尚未公開,充滿神秘色彩,但根據一些可靠媒體披露,修改後的協議大綱似乎只對美國有利。
根據彭博社報道,美國人提議設立一個投資基金,迫使烏克蘭償還華盛頓自俄羅斯戰爭開始以來提供的所有援助。
該通訊社補充說,新修正案要求烏克蘭將其未來所有開發自然資源(如主要礦產、天然氣和石油)的新項目收入的一半上交給美國。
另一方面,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報導稱,美國提出的最新版本協議包括一些條款,將使華盛頓能夠透過一個由烏克蘭未來貴金屬開採利潤資助的聯合投資基金,對烏克蘭的自然資源進行前所未有的控制。
川普和澤連斯基在白宮發生口角的後果
英國《金融時報》證實,基輔從華盛頓收到的新草案與澤連斯基訪問華盛頓期間簽署的第一份協議的內容有很大不同。新修正案涵蓋烏克蘭所有礦產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和烏克蘭境內的主要能源資產。
《費加羅報》的報告指出,除了新的基礎設施(公路、鐵路、港口)之外,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僅與這些採掘活動有關,或者烏克蘭的任何舊的或新的基礎設施是否全部或部分與這些採掘活動有關,例如港口等。
《費加羅報》引述法國專家、經濟與金融研究所研究主任埃馬紐埃爾·哈什(Emmanuel Hache)的話稱,該協議的不平衡之處在於美國將完全控制即將創建的投資基金。
它將由一個由5名成員組成的董事會(3 名美國人和2 名烏克蘭人)監督,這激怒了烏克蘭人,因為美國人實際上將在該委員會中佔多數,並有權否決任何項目。
《歐洲真理報》在有關該協議的報導中透露,美國將是該計劃基金利潤的唯一受益者,美國人將有權獲得這些開發活動的全部利潤,以支付5000億美元的援助。華盛頓也將對這筆債務徵收4%的利率,直到向烏克蘭提供的軍事和財政援助全部收回。
協議的最新版本包括一些條款,賦予華盛頓透過聯合投資基金對烏克蘭自然資源進行前所未有的控制權(阿納多盧通訊社)
烏克蘭擁有全球5%的礦產資源
路透社報道,烏克蘭擁有大量重要礦產資源,包括稀土金屬,但其具體儲量尚不確定。
稀土金屬在國防技術以及電腦、智慧型手機和電池等設備中具有很高的價值。
《費加羅報》引述法國研究員、《稀有金屬戰爭》一書作者紀堯姆·皮特龍(Guillaume Pitron)的話說:烏克蘭已成為全球礦產壟斷競爭的新受害者,就像剛果民主共和國一樣,其80%的礦產產量出口到中國,而剛果人民卻沒有從中受益。
根據專家皮特龍介紹,烏克蘭正陷入經濟衰退,美國試圖利用這一形勢,對稀土資源的獲取施加不公平的條件,從而在與中國的礦產戰爭中獲得戰略和經濟優勢,到2024年,中國將控制69%的稀土生產市場和約90%的精煉廠。
《費加羅報》透露,烏克蘭集中了全球5%的礦產資源,但並非所有礦產資源都可開採,「約40%至50%的稀土礦位於目前被俄羅斯佔領的地區」。
該報引述專家哈什的話稱,美國試圖透過這場金屬戰爭,取得電動車引擎、轉向技術、甚至是手機電腦系統中使用的磁鐵。
美國禮物是否有毒?
美國前總統拜登領導下提供的援助是當前問題的很大一部分。觀察家認為,川普可能出於對拜登的怨恨而試圖收回所有這些錢,並將其視為必須償還的債務,而澤連斯基則認為這些是不應償還的禮物和捐贈,但他的國家對這些物品的要求卻侵犯了其主權。
根據《歐洲真理報》報道,川普政府在新版金屬協議中規定,烏克蘭必須償還自2022年俄烏全面戰爭爆發以來美國提供的所有援助。
目前令烏克蘭人痛心不已的美國援助包括軍事、人道和預算支持,而這些支持的程度是雙方分歧很大的根源。唐納德·川普估計援助金額為5000億美元,而基輔否認了這一估計,並認為援助金額不超過1140億美元。
阻礙加入歐盟
根據《費加羅報》報道,該協議對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候選資格構成了直接威脅,因為川普政府提出的修正案要求美國對這些未來開採的石油擁有「優先購買權」。
根據商業法相關的概念,這一概念允許美國在與礦產開採業務相關的投資項目以及購買房地產和其他企業中提出優先報價。
根據彭博社報道,美國透過鞏固其存在並控制烏克蘭的礦產資源,直接威脅到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努力,特別是因為該協議目前沒有特定的時間段限制。
彭博社認為,該協議違反了歐盟競爭法,因為它賦予美國政府優先購買烏克蘭所有礦產以及石油和天然氣的權利,無論聯合投資基金是否為該項目提供資金。
美國進一步禁止基輔向被視為華盛頓「戰略競爭對手」的國家出售礦產,其中隱含了歐盟。
路透社引述烏克蘭官員的話稱,新版協議與前版一樣,沒有向烏克蘭提供任何安全保障。根據《費加羅報》報道,這對澤連斯基來說也是不可接受的,他堅持要在協議中增加書面條款,表明在其領土上有軍事存在,或者至少有私人保安服務,以阻止俄羅斯繼續戰爭。
不過,該報引述專家的話稱,從美國控制烏克蘭礦產的那一刻起,無論發生什麼,他們都必須確保基礎設施、生產和運輸的安全。
埃馬紐埃爾·哈什指出:“唐納德·特朗普在其任期內永遠不會看到從烏克蘭開採任何稀土礦物,因為它們的生產至少需要10年時間。因此,他並不押注於近期可能達成的協議,而是押注於未來15年數字、軍事和低碳領域的進步。”
《費加羅報》:新協議對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候選資格構成直接威脅(歐洲通訊社)
基輔有拒絕的選項嗎?
彭博社表示,正在進行的有關該協議修正案的談判非常敏感,因為烏克蘭尋求在對抗俄羅斯的鬥爭中保持美國的支持,同時又尋求加入歐盟。
《費加羅報》則認為,基輔的迴旋餘地非常有限,因為基輔在軍事上依賴美國來對抗俄羅斯,而美國的支持似乎取決於這項協議的簽署。
不過,該報還補充道,烏克蘭正試圖重新平衡該協議,以防止美國篡奪其主權,烏克蘭外交部長安德烈·西比加週二在對《歐洲真理報》的講話中證實了這一點,並表示烏克蘭希望達成一份「雙方都能接受」的文本。
從烏克蘭的角度來看,接受賦予華盛頓對烏克蘭未來所有礦產和碳氫化合物資源以及相關基礎設施開發的控制權的修正案,就等於同意將這些資源的主權轉讓給另一個國家。
但分析人士認為,基輔被迫謹慎行事,避免對川普政府進行任何嚴厲的公開批評,以保留美國對其正在進行的反俄戰爭的「日益減少且感激的」支持。
來源:半島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