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博會預演低空經濟新圖景

中新社海口4月15日電 題:消博會預演低空經濟新圖景

中新社記者  劉亮

“未來在海南,我們希望讓更多遊客坐著載人飛艇環島遊。”

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簡稱“消博會”)正在海南海口舉辦,本屆消博會首次設立低空經濟展示專區。接受記者採訪時,深圳英招航空副總經理辛國中展望低空經濟在海南的發展。

流線型氣囊,兩頭尖、中間圓,“祥雲”AS700民用載人飛艇的模型造型很是吸睛。辛國中說,與乘坐其他飛行器觀光相比,飛艇最大優勢是滯空時間長,可空中懸停,遊客在飛艇上能享受低空視角的山川美景,極大提昇觀光體驗。

4月15日,在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展示的載人飛艇模型。中新社記者  劉亮  攝

近年來,中國低空經濟步入快速成長階段。據機構測算,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超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今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預計達1.5萬億元。

除了深圳英招航空,今年消博會還匯聚億航智能、聯合飛機、小鵬匯天、中國通航等多家企業,貫穿無人機裝備製造、立體交通管控系統、飛行培訓、低空場景應用等產業鏈中下游,多款“首證”產品、“新品”集中亮相,為公眾預演未來生活圖景。

億航智能展台,正展出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航空器可應用在載人交通、空中游覽、空中物流、醫療應急響應等場景。其續航時間可覆蓋空中直線距離30公里,可實現空中點對點出行,避免道路擁堵,出行效率較高。

4月13日,以“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海口開幕。圖為小鵬匯天陸行“母艦”亮相消博會現場。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走到小鵬匯天展台,獨特的搭配讓人眼前一亮。今年小鵬匯天帶來全球首款即將量產的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它既是全球唯一後尾艙能裝下“飛機”的汽車,也是全球唯一能塞進汽車後尾艙的“飛機”,主要解決傳統飛機“移動難”“儲存難”兩大核心痛點,使用場景除滿足日常通勤需要,還拓展至戶外越野、低空旅遊、應急服務等場景。

作為消博會舉辦地,海南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受到與會人士關注。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江洪日前在一場活動上介紹,2024年海南低空飛行業務規模居全國第四;從業務類型看,空中游覽和空中跳傘是兩大亮點,起降架次佔全國比重均接近一半,居全國第一。與此同時,不少企業這幾年也在海南積極佈局低空經濟的發展。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理事長助理孫衛國指出,海南發展低空經濟有自身特色和優勢。一是海南空域資源有保障。海南全年可飛行天數超過300天,是低空空域改革試點和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試點省份,也是全國唯一的“低空空域空管服務保障示範區”。二是通航產業有基礎。海南本地註册的通航企業超過160家,常駐外地企業近50家,發揮了較好產業集聚效應。三是自然環境有優勢。豐富的熱帶雨林、海岸線和海洋資源為開發多樣性低空經濟提供了天然場景。

在安永大中華區咨詢服務合夥人于燕看來,低空經濟在海南的旅遊消費、海洋經濟、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領域有良好的場景切入點。此外,海南自貿港今年將封關運作,低空經濟在安全保障、巡查巡檢、跨海物流等領域將有機會施展拳腳,可圍繞上述領域探索更多場景應用。(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