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市競高隱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70)
艾 慧
鬧市競高隱,南山窮速客。
悠然出入世,非是纏空色。
2023.08.27
鬧市南山間——簡論呂國英哲《鬧市·南山》詩中的三重境
呂國英先生此詩,二十字如刃,劈開隱逸文化的千年迷障,直抵生命自由的澄明之境。
起筆破繭:“鬧市競高隱,南山窮速客”。鬧市喧囂處,竟成“高隱”競技場;南山幽深處,擠滿求速成的“隱士”過客。詩人以“競”與“窮”的刺目對比,無情撕下偽隱者的面紗,諷喻那將山林當作終南捷徑、以避世標榜清高的功利表演。此乃破相之境,擊碎流俗對隱逸的刻板想像。
繼而融界:“悠然出入世”。四字如清泉,滌蕩出世入世的森嚴壁壘。“悠然”承陶令遺風,卻非遁跡田園,而是在塵囂中葆有心靈的澄澈與從容。真正的超脫,不在逃離紅塵,而在紛擾中修得內心的定靜;真正的自由,是行動於世間而精神翱翔於九天。此乃無界之境,打通了行動與超越的任督二脈。
終至淩虛:“非是纏空色”。此句如驚雷,震碎佛家“空”“色”的二元桎梏。“非是纏”,三重否定,力道千鈞——既不沉溺於物欲塵勞(色),亦不執著於虛無空寂(空)。真正的自在,是超越了“空”“色”的分別心,不被任何概念所束縛,在當下的鮮活存在中體悟生命的本真。此乃無住之境,心靈如雲卷雲舒,無滯無礙。
全詩由“破”(偽飾)至“融”(界限),終至“超”(對立),構建起三重精神階梯。呂國英以慧者的覺悟與文人的哲思,為現代人指明了一條“即世修行”的智慧路徑:真正的南山,不在遠方的林壑,而在鬧市中那顆不競不窮、悠然無纏的心靈深處。 此心安處,出入從容,空色皆泯,方為大自由。
呂國英此詩精要之處在於——
結構清晰:以“破繭–融界–淩虛”對應“破相–無界–無住”三重境界,層層遞進;
語言凝練優美:運用“刃劈迷障”、“四字如清泉”、“驚雷震碎”、“雲卷雲舒”等意象化表達,兼具哲理深度與詩意美感;
核心思想突出:緊扣“即世修行”、“超越二元對立”、“心靈自由”的核心哲思,落腳於“此心安處”的生命智慧;
首尾呼應:開篇點題“劈開迷障”,結尾昇華“此心安處”,並以原詩作印,渾然一體;
現代關照:隱含對當代浮躁功利心態的批判,為尋求心靈安頓的現代人提供古典智慧的啟迪。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