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半字亦嫌多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92)
艾 慧
廢紙三千猶恨少,俗語半字亦嫌多。
問覺高維窮舊象,禦靈妙境逾天我。
2023.12.26
墨魂三重天——呂國英哲詩《俗語半字亦嫌多》的精神飛升圖
呂國英先生四句哲詩,如金石墜地,錚然有聲,寥寥數語,鑿開一條從藝術苦修通往精神穹頂的險峻天梯,繪就一幅驚心動魄的靈魂飛升圖景。
紅塵煉獄,去蕪存菁
“廢紙三千猶恨少,俗語半字亦嫌多”——開篇即見雷霆手段。前者是“技”的淬煉,以“廢紙”為薪,“三千”為焰,焚盡平庸,照見的是創作者在反復試錯、自我否定中近乎自虐的苛求。後者是“道”的堅守,“俗語”如塵,沾之即汙,“半字”亦如芒刺,必欲除之而後快。這是對陳規、對惰性、對一切未經精神熔爐鍛造的粗胚的決絕放逐。藝術的真金,必在“恨少”的千錘與“嫌多”的萬選中誕生。
問鼎高維,破繭觀象
“問覺高維窮舊象”——境界陡轉,由“術”入“思”。藝術家不囿於筆墨方圓,更作精神的宇航者。“問覺”是靈魂的叩擊與燭照,“高維”乃超越俗常的認知座標。立於這精神的瞭望塔,回望塵寰,“舊象”——那些習焉不察的定式、固化的觀念、浮華的假像——頓失遮蔽,其本質與局限被徹底洞穿、窮盡(“窮”)。這是認知的維度革命,是破開混沌、照見真實的智慧之光。
禦靈逍遙,逾我達化
“禦靈妙境逾天我”——終抵至境,氣象萬千。“禦靈”二字,神韻飛揚,心靈掙脫一切有形無形的桎梏,如鯤鵬展翅,遊於無極。“妙境”者,非人間言語可盡述,是審美與精神交融的化外之境。而“逾天我”三字,更是石破天驚——它超越了那個與生俱來、受限於時空形骸的“小我”(“天我”),實現了生命個體與宇宙精神的同頻共振,抵達了“無我”即“大我”的永恆自由。此乃精神生命的終極涅槃與飛升。
這四句詩,非止於藝訣,實為生命哲學的精魂凝鑄。它勾勒了一條清晰的精神進化鏈:在塵世(技藝)中千淘萬漉以立根基(去偽存真),在思想(認知)中升維破障以窺本質(窮盡舊象),最終在靈性(境界)中禦風逍遙、融入大化(超越天我)。其意象奇崛(廢紙、高維、天我),張力磅礴(恨少與嫌多、窮與逾),字字如鑿,句句如梯,引領讀者攀援而上,仰望那“禦靈妙境”的永恆星光。呂國英先生以詩為刃,劈開的不僅是藝術的門徑,更是生命通往無限可能的精神天穹。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