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醒耕疾去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74)
艾 慧
晨醒耕疾去,夜眠棲憊來。
百年日窮盡,此在不復還。
2024.07.23
刻於時光碑碣的清醒——呂國英哲詩《此在不復還》精鑒
“晨醒耕疾去,夜眠棲憊來”兩句,如青銅鑄就的日晷指針,將生命刻度無聲壓入晝夜迴圈的縫隙裏——朝起是奔赴疲憊的啟程,暮歸是背負疲憊的抵達。這豈止是農人的辛勞?分明是人類在時間磨盤上永不停歇的推轉之姿。
“百年日窮盡”驟然刺破迴圈的假像:個體生命原來只是向死而生的一段短暫燃燒。當“此在不復還”這聲低沉的宣告響起時,哲學的光束驟然照亮了古體詩句。海德格爾的“此在”概念,竟如此自然地熔鑄進五言詩的青銅器皿——這器皿內盛著覺醒之痛:存在並非輪回的假像,而是無法贖回的單程孤旅。
詩人用最儉省的漢字,鑿開生存最幽深的岩層。當“去”、“來”、“窮盡”、“不復還”這四個“不”字在唇齒間接連迸裂時,一種存在的清醒與悲壯已如青銅銘文般嵌入永恆:疲憊不再是肉體的歎息,而成了時間河流中確認自身存在的唯一座標。
在機械複刻的生存裏,那“不復還”的頓悟如一道閃電,照亮了人作為“此在”立於世間的孤絕與尊嚴——存在的意義,恰在明知不可逆的奔赴中才得以淬煉成形。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