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加沙巴勒斯坦人等待以色列兌現援助承諾

在抗議活動中,人們高呼“解放巴勒斯坦”和“向以色列出示紅牌”的口號

哈馬斯向紅十字會移交了另外四名以色列人的遺體,使獲釋的戰俘人數增至八人。其中三具遺體已由家屬確認身份,但以色列軍方表示,第四具遺體與任何記錄在案的戰俘均不符。

以色列表示,由於戰俘獲救速度緩慢,將只允許約定數量的一半援助卡車進入加沙,並推遲了拉法口岸的開放。目前,約有20具遺體仍在加沙。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呼籲哈馬斯解除武裝,並警告說:“如果他們不解除武裝,我們將解除他們的武裝,而且會迅速解除,甚至可能採取暴力手段。”

自2023年10月以來,以色列對加沙的戰爭已造成至少67913人死亡,170134人受傷。2023年10月7日的襲擊中,以色列共有1139人喪生,約200人被俘。

圖集:汗尤尼斯市場重新開放,巴勒斯坦人購買新鮮食品

以色列軍隊撤出城市和村莊後,市集攤位開始在城市被毀建築物之間重新開放(阿納多盧通訊社)
以色列限制新鮮食品進入加沙,同時還摧毀和佔領該地區大部分肥沃的土地(阿納多盧通訊社)
(阿納多盧通訊社)

內塔尼亞胡稱哈馬斯必須解除武裝、非軍事化

以色列總理在耶路撒冷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採訪時,談到了特朗普呼籲哈馬斯解除武裝的問題。

內塔尼亞胡表示,“他的‘20點和平計畫’當中的條件非常明確。我們不僅要解救人質,但不要撤出我們的軍隊,而且我們隨後還要實現非軍事化和解除武裝”。

“首先,哈馬斯必須放棄武器;其次,要確保加沙地帶沒有武器工廠;沒有武器走私進入加沙。這就是非軍事化。”

這位以色列領導人繼續表示,他希望解除武裝能夠和平進行。“如果不是這樣,我想我今晚聽到總統講話了,他說,聽著,他們最好這樣做,否則一切都會亂套。”

正如我們之前報導的那樣,特朗普和平計畫的第二階段要求哈馬斯解除武裝,但巴勒斯坦組織尚未同意這一點。這仍然是該地區實現持久和平的眾多障礙之一。

圖片:紅十字會從以色列領回巴勒斯坦人遺體

2025年10月14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車輛準備在加沙汗尤尼斯的納賽爾醫院將以色列扣押的巴勒斯坦人遺體送交加沙當局以進行身份確認
醫療部門消息人士告訴半島電視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週二從以色列接收了45名巴勒斯坦人的遺體

記者專欄

僅靠特朗普計畫不足以實現和平

穆罕默德·閔沙維

在完成對以色列和埃及的歷史性訪問(儘管時間短暫)後,許多人士都對此表示慶祝,他們認為這是美國總統前所未有的成就,預示著“中東新的黃金時代”的到來。另一些人則對此次訪問的結果表示質疑,他們認為唯一的成就是釋放以色列囚犯和停止敵對行動。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押注於迅速從加沙地帶停火轉向實現中東更廣泛的地區和平的可能性,他認為兩年的戰爭已經改變了該地區,數十年的敵意可以被拋在一邊。

特朗普成功地創建了一個框架,在這個框架內,各大國可以考慮各自的優先事項,並共同努力實現結束加沙地帶戰爭的共同目標。

以色列已被戰爭搞得精疲力竭,失去了國際和美國輿論的同情。阿拉伯國家不希望戰爭失控,民眾對以色列的憤怒日益高漲。歐洲人希望結束這場激怒了歐洲人民和穆斯林群體,並在國內產生了影響的戰爭。

在國內,特朗普的訪問正值其國內經濟停滯之際,他與民主黨的衝突導致聯邦政府陷入癱瘓,並連續第二周停擺。美國法院越來越多地駁回他的移民措施以及在美國城市部署軍隊的提議。

此次訪問以及此前宣佈的加沙計畫,為擺脫特朗普政府在烏克蘭戰爭和對華貿易戰等最重要外交政策問題上的停滯和美國退縮提供了一種合適的途徑。

尚未實現的和平

在哈馬斯釋放20名以色列人後,特朗普在以色列議會議員面前發表了一個多小時的講話,闡述了他的成就和計畫。他表示:“這不僅僅是戰爭的結束;這是一個恐怖和死亡時代的結束,也是一個對上帝充滿信仰和希望時代的開始。”

埃及沙姆沙伊赫——2025年10月13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其他國家領導人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結束加沙戰爭的世界領導人峰會期間合影 (蓋蒂圖像)

這促使與以色列關係密切的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主席克利福德·梅表示:“迫使哈馬斯釋放人質——一項兩年前的戰爭罪行——是一項重大成就,而這其中最大的功勞要歸功於特朗普總統和以色列的戰士們。”

官員們表示,鑒於特朗普與以色列以及埃及、卡塔爾和土耳其等對哈馬斯有影響力的國家之間牢固的私人關係,加沙協議代表了美國總統的一項重大外交勝利,這些國家幫助推動了他的計畫。

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讚揚了特朗普政府在促成以色列和哈馬斯停火方面所做的努力,並表示總統及其地區夥伴“功不可沒”,使談判得以順利推進。

但現實情況更加複雜,特朗普的計畫立即出現了裂痕,首先是以色列總理是否會出席沙姆沙伊赫峰會的困境。根據白宮發佈的一份草案檔,峰會結束時,特朗普與土耳其、埃及和卡塔爾領導人簽署了一份和平計畫的承諾和保證,但該計畫的後續步驟並未具體說明。

不到兩個小時,雙方就已達成協議的脆弱性暴露無遺。在特朗普總統出席沙姆沙伊赫峰會期間,以色列國防部長伊斯雷爾·卡茨表示,以色列軍方將繼續與美國監督的國際小組合作,解除哈馬斯武裝並摧毀其隧道。

因此,前美國負責中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現任大西洋理事會專家戴維·麥克大使認為,“特朗普的訪問本身不足以實現持久和平”。

麥克告訴半島電視臺:“如果以色列政府不能降低極端主義的立場,並且缺乏遠見,以色列將繼續不時地對加沙進行軍事干預。目前,我預計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所依賴的極右翼聯盟不會發生重大變化。”

不僅僅是政治評論

前白宮和國務院官員、阿拉伯研究所專家、喬治華盛頓大學講師查爾斯·鄧恩對沙姆沙伊赫簽署的協議以及支持特朗普計畫和停火協議的保障措施的存在表示質疑。

他在接受半島電視臺採訪時表示:“達成的只是釋放人質和停火的協議,而不是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間,更不用說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全面和平協議。儘管如此,這僅僅是一個善意的開端。”

儘管特朗普承諾將和平範圍擴大到更廣泛的中東地區,並擴大關係正常化協議(亞伯拉罕協議)的範圍,但他尋求更廣泛的地區解決方案的能力將受到考驗,這取決於他在加沙戰鬥結束後的行動,以及他是否為兩國方案鋪平道路。

以色列政府和哈馬斯代表均未出席沙姆沙伊赫峰會,而該協議的四個擔保國——美國、土耳其、卡塔爾和埃及——則在峰會上簽署了該協議。

人們普遍擔心特朗普會脫離中東,這可能會重新開啟新的對抗和對加沙地帶再次發動襲擊的大門,從而凍結特朗普尋求更廣泛地區解決方案的任何野心。

因此,查爾斯·鄧恩指出:“要達成如此全面的解決方案,需要多年的密集外交努力,這需要美國總統高度重視,而特朗普似乎缺乏這方面的關注。”

2025年10月13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其他國家領導人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結束加沙戰爭的世界領導人峰會期間合影 (蓋蒂圖像)

他認為,焦點很可能會轉移到擴大關係正常化協議上,“這些協議仍然困難重重,但堅實可靠,巴勒斯坦人將像往常一樣只能自生自滅。”他表示,“特朗普的計畫並非像特朗普聲稱的那樣,是該地區開啟新黃金時代的良方。”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美國評論員重申,關於實施加沙計畫細節的談判尚未開始。儘管特朗普“宣稱”他的中東和平計畫取得了成功,但該計畫的大部分條款仍留給談判團隊去制定細節。

除了結束戰爭和釋放被拘留者之外,該計畫還要求結束哈馬斯對加沙的控制,建立一個非政治性的、技術官僚化的新政府,並引入一支由阿拉伯人領導的多國部隊來提供安全保障。

華盛頓史汀生研究所的國際事務專家芭芭拉·斯拉文告訴半島電視臺:“我試圖保持樂觀,但我對此表示懷疑。有兩個問題尚未解答:下一步是什麼?為加沙建立一支新的安全部隊需要多長時間?到目前為止,哈馬斯似乎已經恢復了其先前的角色。”

特朗普總統在議會發表講話時告訴以色列議員,現在是時候將注意力從加沙地帶的戰爭轉移到與該地區其他國家的和平與合作上了。他呼籲他們將他所認為的“軍事勝利”轉化為整個中東地區和平與繁榮的終極目標。

紐約雪城大學歷史與國際關係教授奧薩馬·哈利勒指出:“特朗普總統對以色列和埃及的訪問有可能實現長期和平。”

2025年10月14日,在意大利烏迪內舉行的以色列對陣義大利的預選賽之前,約有5000人參加了抗議活動,反對以色列參加2026年世界盃。而以色列隊最終輸掉了比賽

然而,哈利勒在接受半島電視臺採訪時表示,這與特朗普政府持續關注該問題並持續向以色列施壓,要求其遵守停火協議及和平計畫的條款有關。“否則,內塔尼亞胡將竭盡所能破壞協議,違反已經達成的停火協議。”

評論

虛假的曙光:加沙停火後中東局勢如何?

希沙姆·賈法爾( 記者、研究員)

在2023年10月7日襲擊事件發生兩年後,中東局勢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並陷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衝突,脆弱的地區穩定和人類尊嚴遭到了破壞。

最近,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20點計畫”的推動之下,加沙地帶達成了停火,這被譽為“痛苦噩夢的終結”和“新中東的歷史性曙光”。

然而,這新的曙光伴隨著深刻的政治不確定性以及主要參與者之間普遍的互信缺失。儘管初步階段成功阻止了大規模殺戮並確保了以色列人質的返回,但加沙治理的未來、哈馬斯的存亡以及巴以衝突的長期解決方案都岌岌可危。

加沙:毀滅景象與治理真空

停火的直接後果表明,加沙已成為一個支離破碎的地區,遭受著前所未有的人道主義災難和危險的安全真空。

大屠殺造成的傷亡令人震驚:據加沙衛生部估計,超過6.7萬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其中大多數是平民,其中包括超過1.8萬名兒童。

巨大的物質破壞使加沙地帶大部分地區無法居住。加沙近一半的建築物被摧毀或嚴重受損,導致每4棟建築物中就有3棟以上無法使用。

加沙居民幾乎全部流離失所,約190萬人(超過90%的人口)被迫至少逃離一次。此外,災難性的饑荒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加沙地帶的北部——那裏約四分之一的人口正面臨饑餓的威脅。由於醫院被毀和醫療物資短缺,醫療服務無法提供。

停火雖然立即緩解了局勢,但也使當地的安全局勢更加複雜。以色列軍隊撤出人口稠密地區後,抵抗力量試圖在加沙城和汗尤尼斯等城市重建。

哈馬斯試圖營造一種戰後現實,使其繼續佔據主導地位,這導致其與此前獲得以色列支持或試圖建立自身地方控制權的當地部族和民兵發生暴力衝突。

這些內部衝突加劇了加沙可能爆發“內戰”的擔憂,一些行為體積極鼓吹這種說法,以此為解除抵抗力量武裝的行為辯護。

儘管以色列在削弱哈馬斯軍事能力方面取得了軍事成功,但該組織尚未完全瓦解其權力,並且仍然不願交出武器,而是選擇簡單地同意“凍結”。哈馬斯希望維持其政治地位,即使在經歷了衝突的恐怖之後,也能利用其在某些群體中持續獲得的支持。

特朗普的計畫:暫時的穩定還是永久的附庸?

加沙過渡計畫——新中東格局的核心,是特朗普總統提出的“20點建議”,得到了主要地區政府和穆斯林國家的廣泛支持,但伊朗是一個明顯的例外。

這項臨時協議成功確保了剩餘的20名以色列人質獲釋,並歸還了遇難者遺體。然而,它對關鍵的治理和建國問題要麼模糊不清,要麼在很大程度上附加了條件。

該計畫本質上試圖將加沙的行政管理與哈馬斯和現有的巴勒斯坦權力機構至少暫時分開。它呼籲成立一個臨時的巴勒斯坦技術官僚委員會,管理日常公共服務和市政事務,並在由特朗普總統親自主持並得到托尼·布萊爾等人支持的國際“和平委員會”的監督下運作。

這種安排對巴勒斯坦人來說非常棘手,因為它強加了一種國際監護。這種制度實際上將加沙變成了一個國際“保護國”,具體來說是美國、以色列和英國的保護國,卻沒有為當地居民提供合法關聯。

將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排除在直接統治之外,有可能使巴勒斯坦分裂成兩個由不同政權統治的實體,而巴勒斯坦政治精英認為這是他們“最可怕的噩夢”。

此外,該計畫的實施也帶來了巨大的實際挑戰。部署一支新的、未經考驗的多國穩定部隊需要大量的後勤投入和隨時待命的人員,而這些目前都處於缺乏狀態。

在建立一個完全國際化的特派團之前,對此類特派團的協調、指揮和控制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以色列軍方還保留著巡邏權,而這可能會將國際行動視為外國佔領的延續。

建國的幻想

該計畫明顯回避確保建立巴勒斯坦國的問題,而這一結果已被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一再拒絕。相反,該計畫將命運自決和建國僅僅視為“巴勒斯坦人民的願望”,並且假定只有成功實施加沙重建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改革,才能開闢一條通往這一目標的“可靠道路”。

這種有條件的做法使巴勒斯坦人的基本權利服從於以色列的安全要求。如果沒有明確的命運自決承諾,國際特派團很可能會遭遇阻力,並且呈現出“國際佔領軍”的性質,類似於在東帝汶和科索沃等地執行任務時被觀察到的模式。缺乏清晰的政治前景被認為是一種長期潛在的“致命缺陷”。

以色列:軍事進展與地區轉變

對以色列而言,停火是在一場取得重大戰術進展但也帶來持久道德和戰略代價的軍事行動之後達成的。以色列回應的主要目標是瓦解哈馬斯並確保人質返回。雖然後者在特朗普計畫的第一階段已經實現——即通過談判而非軍事行動,但“瓦解哈馬斯”的目標仍然難以實現。

以色列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已經重創了哈馬斯及其基礎設施。更廣泛地說,以色列的軍事回應已擴展到地區戰線,並有效地擾亂了伊朗的代理人網路。

儘管取得了這些成功,以色列社會仍然精疲力竭,並出現了嚴重的分裂,而且將在兩年持續的戰亂後遭受長期的經濟衰退。以色列民眾對內塔尼亞胡總理領導的政府的信心仍然極低,僅僅徘徊在20%至30%之間,但對以色列軍隊的信心仍然很高,達到了70%至82%。

內塔尼亞胡的政治生存與維持持續的戰爭狀態密不可分,這使得他能夠推遲對2023年10月7日災難性安全失誤的追責過程,並推遲針對他的腐敗審判。

接受特朗普的計畫——該計畫要求以色列分階段撤軍且政治前景模糊——對於內塔尼亞胡執政聯盟當中那些試圖吞併約旦河西岸並永久控制加沙的極右翼、信奉救世主主義的極端分子來說,代表著一次深刻的戰略失敗。

因此,預計戰爭結束將在以色列引發巨大的國內壓力,要求問責並提前選舉。對以色列而言,最重要的長期後果或許是其外交和國際象徵地位的急劇下降。儘管以色列贏得了軍事勝利,但由於加沙發生的種族滅絕,以色列在道德和形象方面早已敗下陣來。

以色列的全球形象受損,其在歐洲和美國公眾當中的傳統支持也出現了嚴重裂痕。這種孤立體現在抵制威脅和國際社會採取的措施之上。內塔尼亞胡承認了這種國際孤立,並預測這種情況將持續數年時間。

區域隊伍重組

這場戰爭以及由此引發的、由特朗普監督的停火談判標誌著地區局勢的一個轉捩點,其特點是權力轉移、外交活動的恢復以及巴勒斯坦問題的重啟。

美國在管理該地區的軍事和政治進程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特朗普在對哈馬斯和以色列施加壓力的過程中取得了成功,而前幾屆美國政府未能做到這一點。

至關重要的是,這一進程深受地區大國團結陣線的影響,其中包括埃及、卡塔爾和土耳其——這些大國在說服哈馬斯接受該協議方面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阿拉伯國家——尤其是海灣阿拉伯國家,意識到以色列的威脅正在逼近,並將危及它們的國家安全。以色列對身處卡塔爾多哈的哈馬斯代表團的襲擊,雖然在軍事上失敗了,但卻引發了強烈的憤怒,並且統一了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反對以色列行動的立場,並進一步加深了這種認知。這種團結創造了巨大的影響力,並迫使特朗普向內塔尼亞胡施壓,以解決衝突的根本政治問題。

《亞伯拉罕協議》,即允許以色列與多個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的外交協議,如今正面臨被凍結或被撤銷的威脅,因為重新開啟區域一體化,尤其是讓沙烏地阿拉伯加入該協議,將取決於加沙局勢的穩定以及為巴勒斯坦人找到政治解決方案的進程。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儘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普遍對兩國方案的可行性持悲觀態度,但阿克薩洪水行動及其產生的後果之一,就是使巴勒斯坦問題和兩國方案重新成為了全球議程的焦點。

蓋洛普機構於2025年中期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只有21%的以色列人和23%的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認為持久和平是可以實現的,而且巴以民眾對兩國方案的支持率仍然有限(在以色列為27%,在巴勒斯坦領土上為33%)。

儘管如此,推動巴勒斯坦建國的外交努力仍在加速。承認巴勒斯坦的聯合國會員國數量已經從2023年的139個增加到2025年的157個。這輪承認巴勒斯坦的浪潮包括法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具有影響力的西方國家。

這一勢頭在沙特和歐洲聯合倡議的推動下,標誌著西方此前在外交上保護以色列的共識正逐漸瓦解。雖然承認巴勒斯坦國本身並不能結束以色列的佔領,但它的確強化了巴勒斯坦方面的敘事,並且增加了對以色列追究法律責任的可能性。

總而言之,在2023年10月7日事件發生兩年之後,中東地區正在經歷一段前所未有的動盪時期,停火雖然阻止了一場人道主義災難,但卻未能彌合其深刻的政治分歧。

這場戰爭的結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特朗普的強制性外交政策,以及新成立的阿拉伯和穆斯林統一陣線的支持。然而,特朗普計畫的漸進性雖然對建立信任至關重要,但也帶來了重大風險。

在確保人質回國後,以色列可能會在需要全面撤軍或者做出政治讓步的後續階段選擇退出協議,尤其是在內塔尼亞胡極右翼盟友的強烈反對之下。

哈馬斯力求在政治和軍事上存活,並將努力重建自身能力,而這使得其可持續的裁軍變得極其困難。

將暫時的停火轉化為持久的和平需要持續的國際和地區支持。包括美國、埃及、卡塔爾和土耳其在內的國際行為體現在必須超越象徵性的姿態,並建立強有力且具有約束力的機制——包括部署國際穩定部隊、詳細的計畫實施時間表,以及明確的獎懲措施——以確保各方遵守協議的後續階段。

最終,中東未來的穩定將取決於解決巴勒斯坦人最根本的不滿:命運自決權。如果沒有明確的政治前景,永久消除以色列吞併約旦河西岸的威脅,並允許巴勒斯坦人行使其主權,那麼,該地區普遍存在的怨恨和不信任感就將繼續存在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該地區也將繼續走上不可避免的新一輪衝突之路。

和平與和解的前景依然遙遠,眼下面臨的挑戰是確保在耶路撒冷和沙姆沙伊赫迅速慶祝和預示的“歷史性曙光”不會陷入永久的黑暗。能否成功把握這一時機,並防止再次陷入“地獄之門”,將取決於各界能否將必要性轉化為負責任且可持續的行動。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