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寫真)“哪吒”票房一騎絕塵 中國多地文旅借力拓資源

中新社成都2月11日電 題:“哪吒”票房一騎絕塵 中國多地文旅借力拓資源

中新社記者 賀劭清

隨著影片《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票房迭創新高,這個小“魔童”帶動中國多地“哪吒遊”熱度攀昇,文旅部門和業界順勢而為,紛紛借力拓展資源。

網絡平台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哪吒2》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1.52億美元,穩居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首位,並進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且是其中唯一非好萊塢影片。

社交平台小紅書上,與“哪吒遊攻略”相關的筆記已近3000萬篇。四川宜賓市、天津陳塘莊、安徽固鎮縣等哪吒文化元素相關地區、電影取景地的搜索量、門票銷售量、酒店預訂量環比激增。《哪吒2》製作團隊可可豆動畫所在的成都,被網友稱為“一座巨大的哪吒痛城(指將二次元元素運用到各個角落的城市)”,有平台將該市哪吒元素串聯起來,推出一日打卡攻略。

《哪吒2》電影上映後,遊客在成都打卡哪吒雕塑。 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原本我祗是陪女兒看電影,沒想到大人看完比小孩更入迷!”二刷《哪吒2》後,成都市民黎曼曼說,古老的中國神話故事經過解構與重塑,與現代人毫無距離感。

在宜賓“哪吒行宮”,瑞士蘇黎世大學學生賀怡將巧克力放在哪吒像前。巧克力旁還有遊客送給哪吒的各類小禮物,除了泡泡糖、旺仔牛奶等之外,還有電影中哪吒最愛的毽子。賀怡說,原本就打算在寒假與同學體驗“縣城遊”,《哪吒2》的熱映幫他明確了目的地。

“歡迎到宜賓找吒兒耍!”“咱去天津看哪吒!”……與哪吒文化元素相關的地區借勢加大宣介,推出“哪吒遊”路線。由此,這些縣市成為新春旅遊熱點目的地,哪吒“溯源”也一度成為網絡熱門話題。

“哪吒源於道教經典以及《封神演義》等小說,沒有具體的‘戶籍’,是全球華人共有的精神IP。”研究哪吒的學者黃運松指出,世界各地的哪吒傳說略有差異,不過有一點相同,那就是哪吒雖然有點調皮叛逆,但善良正直,因此深受人們喜愛。“哪吒遊”出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虛擬文創助攻下的價值回歸。

《哪吒2》電影上映後,遊客在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外拍照留念。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哪吒2》上映前,不少地區已嘗試創新開發哪吒元素文旅資源。四川宜賓製作52集《少年英雄小哪吒》動畫片,並修建哪吒主題樂園;天津哪吒小鎮將哪吒元素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豐富遊客體驗。

近年來,文娛與旅遊互動頻密,遊戲《黑神話:悟空》助山西古建築、石窟人氣攀昇;《我的阿勒泰》《狂飈》《去有風的地方》等熱播劇推昇新疆阿勒泰、廣東江門、雲南大理等旅遊熱度……

流量湧入可以快速拉動文旅產業,但也是“雙刃劍”。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呂朝鳳認為,越是熱度急劇上昇,越需要“冷思考”。比如“哪吒熱”,應深挖哪吒文化價值、避免同質化,加速構建品牌開發、內容製作、衍生品運營的完整產業鏈,將短期流量變成長期文旅競爭力。

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王禕表示,IP價值的生命力需要數字內容產業與現實體驗緊密結合,形成虛擬和現實互動的正向反饋機制,減少對短期話題效應的依賴。(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