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聚集超千家AI企業 激活場景打造產業高地

中新社武漢2月25日電 (記者 張芹)記者25日從武漢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佈會上獲悉,該市將重點圍繞人工智能應用賦能,打造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硬核創新高地、產業集聚高地、應用先導高地。

數據顯示,2024年,武漢市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700億元(人民幣,下同),湧現出黑芝麻、芯擎科技、蘭丁智能等1000餘家人工智能企業。在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工業質檢等領域,武漢還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內領先的核心技術和特色產品。

據武漢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蘇新威介紹,近日該市出台《武漢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支持關鍵技術突破、強化普惠算力供給、增強模型創新能力等10個方面著手,全力競逐人工智能賽道。其中,針對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最高給予2000萬元支持,每年遴選一批人工智能示範應用場景,給予最高100萬元資金支持。

“武漢製造業、服務業基礎雄厚,還積纍了海量數據。”蘇新威介紹,今年該市將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在工業、教育、生物醫藥、北斗等領域推動20個以上行業大模型賦能應用,推動“漢產”機器人量產,同時力爭新車L2以上級別智能駕駛系統裝配率達50%以上。

據悉,目前武漢市已建成“8個智算中心+2個超算中心”的多層次算力供給體系。“我們每年設立不低於1000萬元的算力服務補貼券,讓AI‘人人可用、人人好用’。”蘇新威稱,《措施》的出台,全方位降低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使用人工智能門檻和成本,讓“政策”轉化為企業“紅利”。(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