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與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jpg)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43天。

2025年4月12日最新進展:
戰鬥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其防空部隊在周五晚間的30分鐘內擊落了13架烏克蘭無人機。該部稱,當地時間22:00-22:30(格林尼治時間19:00-19:30),在靠近烏克蘭東部邊境的俄羅斯羅斯托夫州上空擊落9架無人機,在北部邊境的庫爾斯克州上空擊落4架。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視察了其家鄉克里維里赫遭俄軍致命攻擊的現場。一週前,俄軍的飛彈攻擊在這裡造成19人死亡,其中包括9名兒童和青少年。
♦近日烏克蘭官員向華盛頓提交了一份目標清單,聲稱其認為俄羅斯違反了基輔與莫斯科在上個月達成的能源基礎設施停火協議。該協議是美國促成停火努力的一部分。
♦軍事分析家認為,俄羅斯正準備在未來幾週內發動新的軍事攻勢,以施加壓力並加強克里姆林宮在停火談判中的地位。
♦澤連斯基表示,有數百中國公民在烏克蘭前線幫助俄羅斯軍隊作戰,並指責莫斯科將中方拖入對烏戰爭。澤連斯基表示,”截至目前,我們掌握的信息顯示至少有數百名中國公民為俄羅斯佔領軍一方參戰。”
♦兩位熟悉美國情報消息的官員和一位前西方情報官員向路透社表示,為俄軍作戰的一百多位中國公民是僱傭兵,與中國政府沒有直接關聯。但這些官員告訴路透社,中國軍事人員一直在從俄烏戰爭中汲取戰術經驗。
♦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準備購買更多防空系統,並補充稱,他已就此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了討論。
停火談判
♦美國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本週五在俄羅斯舉行的會談持續超過4小時,但並未公佈具體成果。根據俄新社報道,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不排除普丁與川普在會談後再次通話的可能性。
♦川普早前在其”真相社交”平台上發文說:“俄羅斯必須行動起來。在這場可怕而無謂的戰爭中,每週都有數千人死亡——這場戰爭本不該發生,如果我是總統就絕不會發生!!!”
♦分析家指出,俄羅斯已拒絕美國支持的30天無條件停火提議,並對上月達成的黑海地區有限停火協議採取拖延態度。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週五在布魯塞爾與英國國防部長希利共同主持烏克蘭防務聯絡小組會議後表示,俄羅斯」持續的侵略行為」意味著」我們必須承認烏克蘭和平在短期內難以實現」。
♦美國新聞網站「Axios」引述匿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若本月底前未能達成停火協議,川普可能會對俄羅斯實施額外制裁。
♦隨著俄羅斯持續拒絕接受停火,川普總統駐烏克蘭特使基斯‧凱洛格暗示烏克蘭可能會像二戰後的德國那樣被分割。凱洛格在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表示,烏克蘭可能會被劃分為不同控制區:英國和法國部隊將作為」安全保障部隊」而駐紮西部地區,俄羅斯的部隊控制東部地區,中間則由烏克蘭軍隊駐紮並設立非軍事區。
澤連斯基聲稱有中國公民幫助俄羅斯作戰【英語影片】
普京晤美國特使 白宮形容屬美俄朝著解決烏克蘭問題邁出的又一步
.jpg)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聖彼得堡會見到訪的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討論烏克蘭問題,是兩人今年第三次會晤。
俄羅斯傳媒報道,會談持續了四個半小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較早時表示,會晤是延續雙方外交接觸,不應該期待取得突破成果,而在兩人會晤後,俄美元首通電話理論上是可能的。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形容,威特科夫與普京直接接觸,是美俄朝著解決烏克蘭問題邁出的又一步。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貼文,指俄烏戰爭可怕,而且毫無意義,每周都有數以千計的人死去,俄羅斯必須有所行動。
美國傳媒引述知情人士說,如果月底前烏克蘭問題的談判仍未取得新進展,特朗普可能進一步制裁俄羅斯。

軍事援助
♦歐盟各國財政部長於4月12日展開會談,商討設立名為「歐洲防務機制」的聯合防衛基金。該基金將可能藉鏡現有的歐元區穩定機制,負責採購並持有軍備裝備,而成員國則需支付使用費用。此舉旨在提升歐洲防務投資水平,同時避免加重成員國自身財政負擔。
♦歐洲國家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額外資金,幫助其繼續抵抗俄羅斯的入侵。烏克蘭的盟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創紀錄的210億歐元(約239億美元)軍事援助,英國國防大臣希利警告稱,2025年將是這場戰爭的「關鍵之年」。
♦愛沙尼亞國防部長漢諾·佩夫庫爾表示,該國正在密切關注全球軍備市場,並認為烏克蘭的支持者有機會購買更多武器彈藥。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缺席了由美國建立並主導多年的烏克蘭捐助方論壇,但他透過視訊在會議上發表了演講。
烏克蘭:基輔支持克里米亞韃靼人為保護語言和文化免遭俄羅斯抹殺而進行的鬥爭【英語影片】
歐盟討論建立歐洲聯合防衛基金,或向烏克蘭英國等開放
歐盟各國財政部長於4月12日展開會談,商討設立名為「歐洲防務機制」的聯合防衛基金。該基金將可能藉鏡現有的歐元區穩定機制,負責採購並持有軍備裝備,而成員國則需支付使用費用。此舉旨在提升歐洲防務投資水平,同時避免加重成員國自身財政負擔。
路透社消息,這項提議由布魯蓋爾智庫(Bruegel)在為部長級會議準備的政策文件中首次提出,主要是為了解決高債務國家在軍事裝備採購方面的財政難題。
設立該基金,也是歐盟為應對可能來自俄羅斯的威脅而採取的更廣泛國防整合行動的一部分。隨著各國愈發意識到不能再完全依賴美國的安全保障,加強自主防禦能力已成為共識。但基金的職權範圍、融資方式、會員國出資比例以及如何在市場上形成槓桿等,都在財政和軍事方面存在仍需解決的問題。
為提升防務投入,歐盟已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將將軍費支出提高8,000億歐元。這包括放寬財政規則以鼓勵防務投資,並透過聯合借款支持大型國防項目。然而,這些方式往往增加成員國的國家債務,使高債務國家感到擔憂。相較之下,布魯蓋爾提出的「歐洲防務機制」構想則提供了將部分國防支出排除在各國帳面之外的可行路徑:透過政府間條約,擁有大量實繳資本與可調用資本,從而具備進入市場融資的能力。
該基金也可能向非歐盟國家開放成員資格,如英國、烏克蘭或挪威。由於基金將擁有所購買的裝備,因此相關債務將計入該基金本身帳目,而非個別國家的財政帳目。
「歐洲防務機制」也旨在推動建立統一的歐洲防務裝備市場,以降低成本、整合資源。目前,歐盟27國在軍備採購和生產方面高度分散,例如坦克就有7種型號,自行火砲有9種,步兵戰車也多達7種,這種碎片化嚴重限制了互通性並抬高了成本,阻礙規模化。
「歐洲防務機制」基金的投資重心可能放在「戰略支撐力量」上,例如通常由美國提供的軍隊運作所需的昂貴基礎設施與設備。這包括聯合指揮與控制系統、衛星情報與通訊系統、第五代或第六代戰機等先進武器系統開發、跨國所需的綜合武器系統(如戰略防空、大型戰略空運、海上後勤、飛彈與核子威懾體系)等。
布魯蓋爾在政策文件中指出,如果歐洲能在採購方面實現最大程度的整合,並創建一個包含英國在內的共同國防市場,預計在2030年前大幅減少對美國的軍事依賴。英國作為一個主要的國防工業力量,其參與將有助於增強市場競爭力。
制裁
♦英國法院判處一名違反制裁令的前俄羅斯政府部長3年以上監禁。德米特里·奧夫相尼科夫被普京任命為俄佔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市總督,成為首個因違反2014年克里米亞非法併入俄羅斯後實施的製裁令而被定罪的個人。其違法行為涉及接受親屬經濟資助。
♦愛沙尼亞海軍表示,在芬蘭灣扣押了一艘疑似屬於俄羅斯」影子艦隊」的油輪以核查其文件。

地區安全動態
♦分析家指出,若美國削減東歐駐軍規模,將被視為華盛頓向莫斯科靠攏的另一個跡象,這對歐洲國家而言是個令人擔憂的訊號。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引用美歐消息人士報道,美國國防部正考慮從歐洲撤出1萬名士兵。
♦俄總統普京宣布將投入巨額資金推動海軍現代化改造。根據俄媒報道,普京在聖彼得堡舉行的海軍發展會議上表示:」未來十年將撥款8.4萬億盧布(約合970億美元)用於建造新型海軍艦艇。」普丁稱俄海軍將重點發展無人機和機器人技術,並宣稱在過去5年內,俄造船廠已建成49艘超音鋯艦,包括可載音」飛彈艦高載彈」艦高載音艦的超音號」。
♦在克里姆林宮與美國新政府關係緩和的背景下,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對歐盟政要提出尖銳批評,並指責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等政客——」罔顧選民利益,將懲罰俄羅斯的慾望置於本國公民福祉之上」。
美俄囚犯交換:烏克蘭提供科技走私犯援助【英文影片】
路透:為俄軍作戰的中國公民屬僱傭兵 似乎與中國政府沒直接聯繫
2名熟悉美國情報的美國官員和1名前西方情報官員表示,在烏克蘭為俄羅斯軍方作戰的100多名中國公民是傭兵,他們似乎與中國政府沒有直接關係。
然而,這名前西方情報官員告訴路透社,中國軍官在北京的批准下,一直在俄羅斯戰線後方的戰區,從戰爭中吸取戰術和教訓。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上將(Adm. Samuel Paparo)9日證實,烏克蘭軍隊在烏克蘭東部抓到兩名中國籍男子。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先前表示,烏克蘭掌握155名中國公民在烏東替俄軍作戰的情資。
中國已宣布與俄羅斯建立「無上限」夥伴關係,且避免批評莫斯科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中國認為澤倫斯基的言論「不負責任」,並表示中國不是戰爭一方。
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說,這些中國戰鬥人員似乎只接受最低限度的訓練,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沒有任何明顯的影響。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US 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以及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都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熟悉此議題的前西方情報官員告訴路透社,約有200名中國傭兵為俄羅斯作戰,這些傭兵與中國政府沒有關聯。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日前重申,中國政府始終要求本國公民遠離武裝衝突區域,避免以任何形式捲入武裝衝突,尤其應避免參與任何一方的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