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訪東南亞 從多個層面打 “法國牌”

法國總統馬克龍於5月25日(周日)啟程,前往東南亞進行為期近一周的訪問。期間將對越南印尼和新加坡先後進行國事訪問。在亞洲,馬克龍想利用特朗普的“攻勢”造成的局面打法國牌,尋求對抗“強者法則”的商業“新動力”。

繼2017年以來多次出訪印度、泰國、太平洋以及最近的印度洋之後,此次訪問旨在延續法國在印太地區的重新參與。據法國總統隨行人員介紹,印太戰略是馬克龍自第一任期以來外交工作的重點之一。因為印太地區是世界上經濟最活躍的地區,有7 億居民,約占全球 GDP 的 4.5%”。這些總統出訪對愛麗舍宮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地緣政治和商業發生重大動盪的時期。馬克龍定於周日晚抵達越南河內,週一將會見該國領導人,並可能與學生、投資者以及能源等各行各業的代表進行討論。他計畫於5月28日(週三)抵達印尼雅加達,並於次日前往爪哇島。他的最後一站是週五到達的新加坡,屆時他將在亞洲最大的國防峰會——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演講。

“不要讓世界變成弱肉強食的叢林”

對於此次總統出訪,法國東南亞的政治和地緣戰略問題專家,《亞洲-太平洋,新的世界中心》(Odile Jacob 出版社歐洲的挑戰系列)一書的合著者之一,索菲·博伊索-杜 羅歇(Sophie Boisseau du Rocher)在接受本臺專訪時分析指出:“在我看來,馬克龍總統真正希望的是法國展現出一個值得信賴、值得尊重、信守承諾的合作夥伴形象。這些措辭在愛麗舍宮的聲明中反復出現,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西方國家目前正製造一種不安的氛圍,這顯然是由特朗普總統的不可預測性、他那些聳人聽聞的言論以及歐洲國家緩慢而漸進的消失所加劇的。因此,馬克龍總統想要打破這種邏輯,打破這種印象,而且是帶著極大的現實主義的理念, 不是要成為遊戲的中心,而是要成為一個額外的合作夥伴,堅實、有能力、認真。 愛麗舍宮的聲明中也經常提到這一點:“不要讓世界變成弱肉強食的叢林。‘調節 ’一詞被反復使用。現在,無論是法國還是東南亞國家,都不再抱有任何幻想。40年來,我們的地位一直在倒退,馬克龍總統的訪問也無法扭轉這一趨勢。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把機會拱手讓給中美兩國。我們與該地區有著共同的歷史、牢固的聯繫以及對未來的承諾,我們必須加以利用。這些國家正處於上升的發展軌道上。這種發展軌跡在西方國家越來越少。在我們與克裏斯蒂安·勒切爾維斯合著的書中,我們強調了該地區賦權的重要性。因此,事實上,我們也必須利用前面提到的與東南亞的融合。這正是馬克龍總統此次來訪的目的。提出一種新的、新的運作模式。” 的確,雙邊互相的期待,或許也是馬克龍受邀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開幕演講時要闡述的主旨理念。 分析認為,在中國國防部長或將缺席今屆對話會之際,馬克龍將為今屆對話會帶來另一道聚光燈,他的開幕演講將吸引國際高度關注。馬克龍預計會針對法國的印太區慨戰略角色發表看法。作為歐洲國家領袖之一,其講話相信會涵蓋區域安全、氣候變化同多邊合作,為對話注入歐洲視角。為討論注入平衡觀點。

機會和機遇

另外,據馬克龍的顧問介紹,法國有機會和機遇在該地區發揮作用,尤其是在特朗普重返白宮以及美國新政府實施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之後。事實上,特朗普對東南亞國家徵收的最高關稅影響了該地區嚴重依賴貿易的經濟體,尤其是在5月中旬所謂對等關稅暫時調整之前。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馬克龍打算讓法國發出自己的聲音。他希望在 “(美國)極強壓力”與“日益強硬的中國”之間找到一條平衡之路”。從精神層面上,法國國家元首希望通過建立“可靠”和“相互尊重”的夥伴關係,並強調“國際貿易規則”,為合作注入“新動力”。這與華盛頓那些主張“弱肉強食”的人形成了鮮明對比。具體而言,巴黎希望在三次國事訪問期間,在各個領域達成數十項協議和合同。 據路透社報導,僅在越南就有大約三十項協議正在準備中,涵蓋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甚至鐵路。法國對未來連接河內和胡志明市的高速鐵路尤其感興趣,該項目全長1500公里,預計耗資670億美元。與此同時,該地區所有國家都非常清楚,只有在基於國際規則的標準化框架內,它們才能發展自己的模式,實現其人民所追求的繁榮,愛麗舍宮的顧問們強調“既不是掠奪,也不是脅迫”。總統近年來經歷的所有危機都表明,在某些領域擁有主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必要,而主權意味著能夠與不同的合作夥伴攜手合作。” 此外,此次訪問也應成為馬克龍傳遞新外交信息的機會,尤其要消除人們對歐洲和西方在烏克蘭戰爭和加沙衝突問題上採取“雙重標準”的印象。週三,在世界最大穆斯林國家首都雅加達與學生見面時,他將重點討論如何應對“關於西方合作夥伴立場的虛假信息、誤解和不理解”。他還將重申法國的聲音。

來源:法廣

《中華時報》致力於提供多元客觀的新聞報導。 本報刊登的文章只供參考,內容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