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遊思難逮思纏念

遊思難逮思纏念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59

遊思難逮思纏念,漫夜無夢夜愁眠。

春曉問早曉君歎,象瑞幻渺瑞誰年?

2024.02.07

 

複字見天地,回環藏玄機

——呂國英哲詩《遊思難逮思纏念》中的迴圈與超越

呂國英先生的四行哲詩,將漢字的複遝之美演繹為哲學的迴圈之問。每一個重複的字元,都不僅是修辭的巧技,更是思想的重重鏡像,映照出人類認知中的永恆困境與超越渴望。

“思”之重複,是意識深處的纏繞與追逐。前一個“思”是心念的遊走,後一個“思”是對念頭的反思——詩人以二字相疊,勾勒出人類自反性思維的迷宮。“夜”字重現,則延長了時間的維度,讓無夢的夜晚成為思想者的修行場,黑暗不再是遮蔽,反而成為靈光初現的幕布。

“曉”字的語義流轉尤見匠心。從自然之晨光到心靈之覺醒,詩人用一字雙關打通了天人之際。而“瑞”的複現更將詩意推至玄遠:前一個“瑞”是眾生追逐的外在幻象,後一個“瑞”則是對真理本身的質詢——祥瑞何在?何年為瑞?此問已然超越具象,直指人類對確定性追求的本體論困惑。

這二十八字猶如精密的哲學裝置:重複的字詞是咬合的齒輪,推動著思辨的運轉。每一個複字都是入口,引領讀者從文字平面潛入哲學縱深。在字與字的迴響間,我們聽見了漢語的詩性智慧——文字不僅是意義的載體,其形式本身就在言說。字詞的循環往復,恰似思想的生生不息,最終在方寸詩行中構建起一個自足而開放的宇宙。

呂國英此詩,可謂以最中國的詩寫形式,叩問最永恆的哲學命題。複字非炫技,而是證道;回環非遊戲,而是修行。在這文字築就的思辨之環中,我們照見自己,也照見天地。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