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衡水長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612)
莊鴻遠
山高衡水長,地闊應天遠。
禦光巡八極,神遊攬星漢。
天人歎造物,運化不等閑!
2024.03.24
觀物見道,神遊無垠
—— 呂國英哲詩《山高衡水長》賞析
“山高衡水長,地闊應天遠”,呂國英先生此詩起筆便以 “衡”“應” 二字立骨,打破山水地理的具象描摹。山之高不再是目之所及的輪廓,而是以長河為尺的精神丈量;地之闊亦非疆域的邊界,而是與天共鳴的時空回應。這對句如太極相生,暗合《周易》“觀物取象” 的智慧,將自然物象昇華為 “氣墨靈象” 美學中的靈性載體,在有限景致中藏無限哲思。
“禦光巡八極,神遊攬星漢”,筆鋒陡然躍遷,從大地維度躍入宇宙視野。“禦光” 二字掙脫肉身桎梏,似莊子“乘天地之正” 的現代演繹,將個體意識化作穿越八荒的光流;“神遊” 更超越物理局限,在星漢之間完成精神的逍遙遊。此聯恰是先生“靈象為境” 理念的縮影——超越具象的時空束縛,構建出“真善美愛的終極融合體” 般的超驗圖景,讓詩意在天地之外開闢新境。
末句“天人歎造物,運化不等閑” 收束全篇,將前四句的時空巡遊落於哲學叩問。“歎” 字藏雙重意味:既是人對天地造物的敬畏,亦是天通過人心的自我觀照,暗合“天人合一” 的東方智慧。“運化不等閑” 四字舉重若輕,點出宇宙生生不息的內在張力,恰似先生詩學中“氣墨” 流轉的生命力,在質樸表述中藏文明裂變時代的精神迴響。
呂國英此全詩三十字,從山水丈量到星漢遨遊,再到造物沉思,完成了從形而下到超驗之境的躍遷。沒有華麗辭藻,卻以“哲思潤靈慧” 的內核,在五言矩矱中構建起跨越時空的審美聖殿,讀來如品陳釀,愈嚼愈見天地大美與人心至境。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九部,著述藝術評論、學術論文上百篇,創作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