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5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416天。
♦俄羅斯過去兩天以猛烈砲火發動新攻擊,迫使烏克蘭軍隊從烏東巴赫姆特部分地區撤出。德國國防部表示,已批准波蘭對烏出口5架舊式米格-29戰鬥機,以增強烏克蘭空中武力。
♦中國國防部4月14日宣布,國防部長李尚福16日訪問俄羅斯。李尚福長期負責解放軍裝備,出訪俄羅斯,會否與俄方密談提供武器?引起外界關注。
♦俄羅斯男子馬斯考列夫(Alexei Moskalyov)因女兒在學校畫「反戰圖」遭到調查,隨後當局發現他過去在社群平台發文批評俄軍,馬斯考列夫於今年3月遭軟禁後逃離,隨後在白俄羅斯被捕,俄羅斯媒體近日證實,目前已將他從白俄羅斯引渡回國,對此代表馬斯考列夫的律師痛批,「他根本沒有收到客戶被引渡的資訊」。
分析:
賠上聲譽還被制裁?中國企業對俄羅斯的沉默可能令其損失慘重
許寧
自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任何與俄羅斯相關的領域都成了西方跨國企業的公關禁區。與西方公司潮水般退出在俄業務相比,大多數中國企業都保持著與俄羅斯的聯繫,有的甚至加碼對莫斯科的支持。
不願沾染親俄標籤西方企業退出俄羅斯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研究團隊整理的一份跟踪統計清單顯示,截至3月17日,已經宣布部分或全部退出俄羅斯市場、暫停對俄羅斯投資的國際企業和協會組織數量已經超過400家,它們大多數是歐美和日韓企業,
本月初,麥當勞和星巴克宣布將暫時關閉在俄羅斯的數百家門店,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也決定暫停在俄業務。
悉尼大學亞太政治經濟事務專家、社會學副教授巴博斯(Salvatore Babones)認為,許多西方公司退出俄羅斯的原因是出於公關壓力。巴博斯對美國之音說:“我們過去從未見過這種針對沖突的公關反應。過去,公司會因為員工受到威脅而關閉辦公室,但在俄羅斯,顯然沒有員工受到威脅。風險在於聲譽。”
他說:“就西方公司而言,我認為主要是民間社會的壓力。俄羅斯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市場,目前公眾對俄羅斯的反應非常強烈。許多公司與這場衝突無關……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已經退出了俄羅斯市場。它們是在回應消費者的壓力,或者說是對它們所認為的一種好的公關的回應。”
中國國內輿論挺俄華為加碼支持莫斯科
與數百家西方企業對俄羅斯的抵制相比,那些在國際上知名的中國企業不同程度地暗中保持對俄羅斯的支持,有的則在國內輿論的壓力下保持沉默。
據英國媒體3月6日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通訊技術巨頭華為公司選擇支援俄羅斯政府,幫助俄羅斯進行網絡維護,對抗俄羅斯受到的網絡入侵。華為烏克蘭分公司3月7日曾在官方臉書頁面“闢謠”,稱有關消息不屬實。但這條聲明隨後被刪除。
另外,華為還同時計劃委託在俄羅斯的5家研究中心,為俄羅斯培養5萬名技術專家。
一些中國公司因為國內民族主義輿論壓力,扭轉其俄羅斯業務上的公開立場,或者選擇沉默。
例如,網約車平台滴滴出行曾在烏俄戰爭爆發前,通過其官方社交媒體賬號宣布將於3月4日退出俄羅斯市場的消息。路透社說,滴滴這一決定在中國國內遭遇公眾強烈反彈,社交媒體用戶指責滴滴屈從於美國對莫斯科的壓力。2月26日,滴滴出行表示在俄羅斯當地的業務不會關閉。
東歐媒體Nexta2月25日報導,總部設在香港的聯想集團決定暫停向俄羅斯發貨。這一消息同樣受到中國國內輿論的討伐。中國左派學者司馬南在微博上發文說,聯想“步步緊跟美國節奏的商業行為”令人“嘆為觀止”。
少數國際化程度更高的中國科技企業和被中國公司收購的國際品牌則選擇將部分業務撤出俄羅斯。
中國字節跳動公司旗下的短影音平台抖音的國際版TikTok加入主流國際社交媒體陣營,3月6日宣布暫停其在俄羅斯的上載新內容和直播服務。此前,俄羅斯頒布了一部嚴苛的審查法規,威脅將傳播有關俄羅斯軍隊的“虛假信息”和數據的個人判處長達15年的監禁。
被中國吉利控股集團收購的沃爾沃汽車2月28日宣布暫停向俄羅斯市場出售汽車,稱原因是擔心美國和歐盟的對俄製裁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熟悉美中商業環境運作的美國律師丹.哈里斯(Dan Harris)說,華為與TikTok代表了對俄態度問題上中國公司的兩個極端。他對美國之音說:“這兩家公司很有趣,因為它們是兩個極端,也就是說,TikTok在美國取得了很大成功,雖然也是一家受中共控制的私營公司——因為(中國)所有私營公司都是受中共控制——但遠不及華為,華為在我看來就等於政府。”
日經亞洲(Nikkei Asia)3月9日引述一位中國大型科技公司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國企業“不會發表與政府有衝突的意見”、同時“希望避免發表對俄羅斯友好的聲明,以免在西方市場引發採購抵制。”
中國小米公司的一名前高管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像蘋果和三星那樣,公開宣布暫停在俄羅斯市場的銷售在政治上很敏感……但從商業角度來看,靜觀其變可能更有意義。”
中國國內幾乎一邊倒的挺俄大內宣讓即使有意願或有必要縮減俄羅斯業務的中國企業有極少的公關空間。
悉尼大學的巴博斯說:“當然,中國政府壓制任何(類似於西方批評俄羅斯)的討論……在共產黨控制所有媒體的當前條件下……我無法想像在中國我們會看到那種對俄羅斯的大規模譴責從而導致中國企業面臨退出市場的壓力。”
中國官方反對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製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8日在與法德兩國首腦舉行視頻峰會時說,“制裁對全球金融、能源、交通、供應鏈穩定都會造成衝擊,拖累疫情下負重前行的世界經濟,對各方都不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5日的記者會上重申了這一立場,稱制裁“不僅造成經濟上雙輸或多輸的局面,還會干擾影響政治解決的進程”。
對俄沉默或影響中國品牌形象?
長期保持對俄羅斯的緊密關係,可能讓中國的跨國公司的國際形像大打折扣。以華為公司為例,該公司與莫斯科的牽連已經引起外界反彈。
英國下議院保守派議員伊恩·鄧肯·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3月3日在英國議會提出質詢,要求英國政府調查華為是否在協助俄羅斯。《每日郵報》援引他的話說:“現在應該進行全面調查,因為如果我們要製裁那些幫助普京的寡頭,我們應該關注那些也在幫助普京的公司。”
華為英國公司的兩名董事——英國人安德魯·卡恩(Andrew Cahn)和肯·奧麗薩(Ken Olisa)於3月9日辭職,原因是華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的沉默態度。
此外,波蘭運動員、德國足球甲級聯賽俱樂部拜仁慕尼黑前鋒羅伯特·萊萬多夫斯基(Robert Lewandowski)3月8日宣布與華為提前解約。雖然他沒有說明具體原因,但波蘭媒體報導說,這一決定與華為幫助俄羅斯政府的網絡維護工作的報導有關。
美國通訊行業資訊網站Light Reading主編莫里斯·洛爾(Morris Lore)在一篇分析中說,華為挺俄是出於政治考量,因為俄羅斯市場對華為來說並不重要。
該文章說,華為在俄羅斯的無限接入網(RAN)產品銷售額每年最多達到4.2億美元,只是華為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290億美元)、全球市場(1000億美元)銷售額的一個零頭。洛爾說,如果卡恩、奧里薩和萊萬多夫斯基這些個人會擔心他們與這家中國企業的聯繫,那些推動華為海外銷售額的外國合作夥伴也應該對此感到擔憂。
哈里斯律師對美國之音說:“華為基本上已經進入了西方國家的禁止交易清單,這意味著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已經表明遠離華為。因此,在一些國家,如果華為繼續與俄羅斯做生意,可能會傷害華為。例如,我認為有些……中歐和東歐國家在華為問題上還捉摸不定。(華為與俄羅斯的聯繫)可能會讓他們決定立場,說我們不會與華為交易了。”
恐遭美國製裁波及中國公司騎虎難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 美國、英國、歐盟、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新加坡和台灣等都對俄羅斯實施了全方位的製裁。其中,美國一連串的出口管制措施尤其嚴厲。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分析說,這些被稱為“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的管制措施不僅適用於美國向俄羅斯出口的產品,也適用於那些在世界各地生產、使用了美國技術製造的商品和軟件的對俄出口產品。對於半導體等先進產品來說,避免美國成分是幾乎不可能的。
分析認為,比起在消費者中的聲譽問題,美國製裁的威力讓中國公司更加擔憂支持俄羅斯引禍上身。
美國官員多次向北京傳達了這樣的警告。3月8日,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警告中國實體不要為俄羅斯供貨。她對《紐約時報》表示:“俄羅斯必然會向其他國家尋求支持,以因應我們的製裁與出口管制。”在談到如果中國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如果對俄出口、美方如何反應時,雷蒙多的回應是:“我們基本上可以讓中芯國際停擺,因為我們可以阻止他們使用我方設備與軟件。”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3月14日在羅馬與中共最高外交官員楊潔篪會談時,警告北京不要對普京提供援助,否則會有嚴重後果。
美國律師哈里斯說:“美國基本上是在警告中國,如果你離俄羅斯太近,我們也會讓你好看。”
分析認為,西方國家對俄製裁如果殃及中國企業,這將是北京所不願看到的後果。
《紐約時報》3月15日的一篇報導指出,雖然習近平的政府譴責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實施的製裁,但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暗示,為了保護中國在西方的經濟利益,中國公司也許會遵守這些制裁。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馬永哲(Martin Chorzempa)對《華盛頓郵報》表示,中國的大多數大型機構都不願意冒與美國製裁相衝突的風險,因此,任何違反制裁的行為都可能由損失不那麼大的小型機構來完成。”。他說:“總體而言,中國應該會抱怨,但會遵守(制裁)。”
律師哈里斯對美國之音說:“你已經看到了對於俄羅斯所發生的事情,這些制裁令人難以置信,甚至連沒有受到製裁的公司都說,因為聲譽原因,我不干了,或者因為……向俄羅斯出售區區10萬美元的商品是不值得我去費心思、冒風險和惹麻煩,退出更容易、更安全。所以他們選擇退出。”
他說:“如果中國繼續支持俄羅斯,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中國身上。”
重大軍情洩密案嫌疑人在聯邦法庭過堂,當局公佈訴狀
涉嫌洩露大批政府機密文件的美國空軍國民警衛隊員傑克·特謝拉(Jack Teixeira)星期五(4月14日)首次出庭,面對聯邦間諜罪的指控。
21歲的特謝拉是馬薩諸塞空軍國民警衛隊情報聯隊成員,當局表示,他於星期四在馬薩諸塞州的戴頓被捕。
特謝拉在波士頓的聯邦法庭一名治安法官前露面時沒有表示是否認罪。聯邦地區檢察官辦公室說,在下星期三的聽證之前,他將被拘留。
這位國民警衛隊員面臨兩項刑事指控。一項是按照《間諜法》(Espionage Act)提出的指控。按照這部法案,生成和披露機密文件為刑事犯罪。另一項指控依據一部將保持和轉移這類文件列為刑事犯罪的法律。
司法部長期使用《間諜法》條款來起訴洩露政府機密文件的行為。
如果所控罪名被裁定成立,特謝拉麵臨最長15年的監禁。
特謝拉的律師布倫丹·凱利(Brendan Kelley)沒有回復置評請求。
星期五公佈的刑事訴狀詳述了特謝拉在社交媒體平台Discord的一個網絡遊戲聊天群內洩密的行為。這些被洩露的文件後來出現在其他各種網站上。
這個Discord服務器上的一名成員4月10日接受了聯邦調查局(FBI)的面談。訴狀援引這名成員的話說,特謝拉據稱是這個聊天群的管理員,他的目標是“討論地緣政治事務和當今及歷史上的戰爭”。
訴狀說,特謝拉最初的洩密方式是做筆記,然後拍照張貼,他後來擔心“在工作場所轉錄文字有可能被發現,”於是開始把文件帶回住所,進行拍照。
訴狀說,其中一份文件描述了“俄羅斯-烏克蘭衝突的現狀,包括部隊動向。”
據訴狀說,這些材料有最高級別的保密類別,被稱為“絕密/敏感隔離信息”(TS/SCI)。
據看過文件的幾家新聞媒體報導,其它文件包含高度敏感信息,涉及美國如何刺探盟友和對手情報。
一名被聯調局面談的Discord用戶對特工說,2月間,他在特謝拉與Discord聊天群分享了一份文件後的第二天,將其轉貼到互聯網。
這似乎觸發了其它帖文在互聯網各處的大量散播,使新聞機構和調查人員得以將洩密源頭追踪到特謝拉。
特謝拉據報導來自軍人家庭。
根據訴狀,他於2019年入伍參加空軍國民警衛隊,自從2021年5月以來,一直駐紮在馬薩諸塞州的奧的斯空軍國民警衛隊基地。
作為一名“網絡輸送系統熟練技工”,他通過了審查,擁有絕密權限。他的軍銜是空軍一等兵。
此外,根據訴狀,他“持有讀取其它高度機密項目的敏感隔離權限。”
據安全許可職位(Clearance Jobs)網站,有多達130萬美國人經過審查獲得了最高機密級別的安全許可。批評人士說,這個數字高得令人震驚。
司法部長梅里克·加蘭德(Merrick Garland)星期五在與本案無關的一場記者會上被問到,他是不是擔心政府沒有恰當監管持有安全許可的人員。
加蘭德讓提問者去讀國防部長奧斯汀·勞埃德(Lloyd Austin)早些時候發表的聲明。
奧斯汀星期四發表的聲明說,他已下令“審議我們在(國防)部內的情報准入權限、問責和控製程序,以為我們防止這類事件再度發生的努力提供信息。”
在特謝拉於星期四被捕之際,《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進行的數字調查指認出這位Discord聊天群的群主是本案的主要嫌疑人。
聯調局在一項聲明中說,自從上星期以來,該局“積極主動地追尋調查線索”。
聯調局說,特謝拉的被捕“表明我們繼續致力於鑑別、追查和追究那些背叛我們國家的信任並使我們的國家安全面臨風險的人。”
《華郵》形容特謝拉是一位“年輕、富有領袖魅力的槍支愛好者”,是該群組的“長老領袖”,這個Discord群組大約有十餘名電子遊戲玩家。
《華郵》說,該報採訪了這個Discord群組的一名成員,細節得到了該群組的另一名成員的證實。
那名Discord群組成員對該報說,洩密嫌疑人的網名是OG,對美國政府沒有“敵意”,但是“喋喋不休地怒罵”政府,將美國執法部門和情報界形容為“邪惡勢力,企圖壓製本國公民,不讓他們見到真相。”
據訴狀說,隨著新聞媒體上星期開始報導文件被洩露事件,特謝拉使用他的政府計算機搜尋有關“洩密”一詞的機密情報,這顯然是企圖發現政府在追查洩密者方面的線索。
洩密事件讓美國官員震驚,當局趕緊行動,查找元兇。
喬·拜登(Joe Biden)總統在一項聲明中讚揚執法部門迅速應對洩密事件。
拜登說:“雖然我們仍在確認這些文件的有效性,我已下令我們的軍隊和情報界採取步驟,進一步加強和限制敏感信息的分發,我們的國家安全團隊正在與我們的伙伴和盟友密切協調。”
2023年4月15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 美聯社報導說,中國允諾不向烏克蘭或俄羅斯雙方出售武器。
- 路透社報導說,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大規模展示武力,進行軍事演習和導彈發射。
- 國有的烏克蘭國家核能發電公司說,俄軍把大量物資和水帶入扎波羅熱核電站,有可能將把人數不多的員工封鎖在站內。
——————
烏克蘭東部城市斯洛維揚斯剋星期五(4月14日)受到俄羅斯空襲,有至少五人喪生,17人受傷。據烏克蘭國家警察局說,S-300導彈擊中了10座居民樓和其它地點。一棟五層樓房的兩個頂層遇襲後坍塌。救援團隊正在搜尋倖存者。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辦公司的高級官員達里婭·扎里夫娜(Daria Zarivna)說,一名兒童從廢墟中被救出,但在前往醫院的途中死亡。頓涅茨克州長帕夫洛·基里連科(Pavlo Kyrylenko)還說,據信有七人被困在廢墟內。
“邪惡國家再次暴露了本質,”澤連斯基在一則附有一座受損樓房視頻的帖文中說。“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殺戮人民。破壞和摧毀所有的生活。”
烏軍從巴赫穆特撤離
在俄軍重新進攻已被戰火摧毀的巴赫穆特後,烏軍被迫從城內一些地段撤退。英國國防部星期五在每日評估中說:“俄羅斯已為其在頓涅茨克州巴赫穆特鎮的進攻重新註入活力,俄羅斯國防部和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的部隊改進了合作。”
烏克蘭官員說,俄羅斯一直在從前線其它地區調動軍隊,以對巴赫穆特發起重大進攻。莫斯科九個月來一直在試圖佔領巴赫穆特,希望為其一年多前開始的全面入侵重新奪回勢頭。
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漢娜·馬里亞爾(Hanna Maliar)說,俄軍指揮官把部隊從其他區域調往巴赫穆特。“敵人正在當地使用其最為專業的部隊,並重新動用大量的火砲和航空兵力,”她在消息應用軟件電報(Telegram)上寫道。
她提道:“每天敵人都在巴赫穆特執行40到50次沖鋒行動,並進行500次砲擊。”英國國防部的情報評估更新說,烏軍仍然控制著城市西部地段,但是在之前兩天一直遭受俄軍猛烈砲擊。
英國國防部說:“烏軍面對重大的再補給問題,但是從他們被迫放棄的陣地進行了有序的撤退。”
中國武器
在另一項重要事態發展方面,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說,中國保證不向俄烏任何一方出售武器。在他做出這番表態之際,西方國家擔心北京有可能向俄羅斯提供軍援。
中國堅稱在衝突中保持中立,而西方國家對莫斯科實施了製裁。
秦剛還說,中國還將監管軍民兩用物項的出口。
與此同時,烏軍錶示他們正在俄羅斯用於烏克蘭的武器中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部件。澤連斯基總統的高級顧問弗拉迪斯拉夫·弗拉蘇克(Vladyslav Vlasiuk)通過視頻通話對路透社(Reuters)說,在“戰場上發現的武器中,我們繼續發現不同的電子原件。”
俄軍演習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星期五全體處在高度戒備狀態,以展開軍事演習。演習將包括操練導彈發射,這是俄羅斯在因烏克蘭戰爭而與西方關係緊張之際大規模展示武力。
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Sergei Shoigu)說,演習目標是衡量俄羅斯武裝部隊在受威脅情況下做出回應的能力。
紹伊古說,除了太平洋艦隊的海軍航空力量外,演習還將包括具有核能力的戰略轟炸機和其它戰機。
俄羅斯國防部公佈的視頻顯示戰機和潛艇駛往演習地域。俄軍多數兵力一直集中在烏克蘭前線。
在烏克蘭北部邊界,俄羅斯的盟友白俄羅斯星期五說,白俄羅斯飛行員完成了在俄羅斯的訓練。他們學習瞭如何操作蘇-25戰鬥機。“學到的知識技能將用來確保聯盟國的軍事安全,”白俄羅斯國防部說。聯盟國是指明斯克與莫斯科的政治聯盟。
扎波羅熱核電站
基輔國有的烏克蘭國家核能發電公司(Energoatom)星期五說,俄軍把大量物資和水帶入位於烏克蘭東南部的紮波羅熱核電站(ZNPP)。俄羅斯去年入侵後佔領了這座核電站。
該機構說,這一舉動有可能顯示俄羅斯正準備強迫僱員留在核電站內,這是因為這座歐洲最大核電站缺乏合格員工,此外俄軍預期烏軍將發動反攻。
烏克蘭國家核能發電公司說:“考慮到運營臨時被佔領的紮波羅熱核電站所需的核技術專業人員的嚴重短缺,並擔心烏克蘭反攻,(俄方)正準備把扎波羅熱核電站僱員長期扣押為人質。”
“入侵者已經把大量物資和水帶入電站,”該機構的聲明還說。“佔領者有可能不會允許電站人員在正規工時結束後離開,強行把他們禁錮在扎波羅熱核電站。”
俄羅斯方面暫時還沒有就此發表評論。
烏軍士兵被斬首事件
星期五,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推特(Twitter)上發文,感謝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譴責一名烏克蘭軍人被“非人道處決”的事件。
烏克蘭官員星期三對社交媒體上出現的一段視頻啟動調查。這段視頻似乎顯示,一名烏克蘭軍人慘遭斬首。
新聞機構暫時無法核實視頻真偽。澤連斯基說,這段視頻顯示“處決一名烏克蘭俘虜”,“每個人都必須做出反應。不要指望隨著時間過去它會被遺忘,時間會過去。”
普京簽署電子徵兵法案
在烏克蘭戰事持續之際,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星期五(4月14日)簽署了一項法案,允許當局向被徵兵者和預備役軍人發放電子徵兵通知,這讓人們擔心會有新一波的軍事動員。
俄羅斯之前的服役規定要求向被徵兵者及被徵召服現役的預備役人員當面遞交通知。按照新法律,由當地徵兵辦公室發布的通知仍將採取郵寄方式,但是這些通知在被輸入電子徵兵的國家門戶的那一刻起便被視為有效。
過去,很多俄羅斯人通過避開他們的登記住址而逃避徵兵。新法律填補了這一漏洞,這顯然是要製定新的工具,以便能夠在烏克蘭軍隊預計幾個星期後將要發動反攻之前,壯大俄軍兵力。
收到通知後未能前來報名的人將被禁止離開俄羅斯,他們的駕駛執照將被暫停,並被禁止出售他們的公寓和其它資產。
這部法案由普京簽署成法,發佈在政府文件公告上。
克里姆林宮的批評人士和維權活動人士譴責這部法案是朝著“數字監獄營”邁進的一步,讓軍隊征兵辦公室擁有前所未有的權力。
前聖彼得堡市長阿納托利·索布恰克(Anatoly Sobchak)的遺孀柳德米拉·納魯索娃(Lyudmila Narusova)是俄羅斯議會上院聯邦會議星期三審議這部法案時唯一發言反對的議員。
納魯索娃已故的丈夫曾栽培過普京。納魯索娃指稱,這部法案違反國家憲法和各項法律,並堅決反對倉促通過。
當局迅速通過這部法律,這讓人們擔心,政府正在啟動另一波軍事動員。普京去年秋天下令進行了一波動員。
俄羅斯當局否認正策劃再次動員。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本星期說,這些措施是有必要的,為的是簡化過時的徵兵系統,因為去年秋天的部分動員暴露了這套系統的缺陷。
“軍隊征兵辦公室當時出了很多混亂,”他說。“法案的目的是清理這種混亂,使系統現代、有效和便民。”
普京去年9月下令徵召30萬預備役人員,在此之前,烏軍發動的反攻把俄軍趕出了烏東大片地區。
那次動員令導致俄羅斯男子大出逃,人數據估計有幾十萬。
觀察人士說,新法律似乎給了當局一套機制,可以很快充實兵力,為應對烏克蘭發動新反攻做準備。
普京總統的前撰稿人阿巴斯·加利亞莫夫(Abbas Gallyamov)說:“一個可能原因是他們認為烏克蘭人正在做好進攻準備。”加利亞莫夫後來成為克里姆林宮的批評人士,他已經離開了俄羅斯。
利亞莫夫已被俄羅斯當局定為“外國代理人”。這項指定意味著政府將對其實行更多審視,而且帶有強烈的貶義,試圖破壞被指定者的信譽。他還被列入刑事犯罪嫌疑人的通緝名單。
加利亞莫夫說,這部法律有可能助長慢火悶燒的不滿情緒,但是不大可能觸發抗議。
“一方面,有越來越大的不滿情緒和不願意打仗的想法,但是另一方面,又有對壓制升級的擔心,”他說。“人們面對艱難的選擇,要么去打仗送死,要么因為抗議而坐牢。”
烏軍高層:會動用任何「非禁止武器」奪回克里米亞
烏克蘭先前已表態,除了在戰爭中抵禦俄羅斯對本土的入侵外,還要將2014年失去的克里米亞給奪回來。如今烏軍高層進一步表示,他們會測試、動用任何非禁止武器來達到這個目標。
《路透》報導,在烏軍積極籌備大規模反攻之際,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秘書長丹尼洛夫(Oleksiy Danilov)當地時間週五表示,「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國土。我們將測試、使用任何非國際法禁止的武器,來幫助我們解放領土。」
丹尼洛夫月初已公布政府未來若收復克里米亞將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拆除克里米亞大橋、將俄國公民驅逐出境,曾協助俄羅斯的「烏奸」也將面臨各項指控。
報導指出,自俄羅斯發動入侵以來,西方盟國不斷支援各類型武器,包括火砲、現代戰車和裝甲車等,不過並沒有提供諸如F-16戰鬥機等重大武器。除了接收援助外,烏克蘭也持續自行研製武器,像是無人機和在去年摧毀俄軍黑海艦隊旗艦的海王星飛彈等。
國際反應:
秦剛允「不賣軍火」給烏俄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與訪華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共同主持第六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中國外交部說,中方向德方系統性闡述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
秦剛(14)日承諾,中國不會向烏克蘭或俄羅斯出售武器,中國也會對軍民兩用物資的出口進行管制,與他同台的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則點出,中國身為大國,應對維護和平盡一份心力。
《美聯社》報導,秦剛在記者會上說:「在軍品出口問題上,中方本著審慎負責的態度,中國不會向有關衝突方提供武器,並依法依規管理和控制軍民兩用物項的出口。」秦剛也重申,中國有意願找到一個和平解決方案,使烏俄衝突落幕。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則說,中國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對協助終止衝突負有一份特殊責任,「但我不禁懷疑目前為止中國所處的地位,為什麼不包括對侵略者喊話停止戰爭,也就是俄羅斯。我們都知道俄羅斯總統普廷任何時候都有機會這麼做,而烏克蘭人民最希望的,莫過於最終再次過上和平的生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此事,他回答說,「中方在中德、中歐、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
汪文斌說,「秦剛國務委員兼外長同具伯克共同主持第六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就中德關係、國際和地區熱問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的戰略溝通。……關於烏克蘭問題,中方強調指出,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出路就是勸和促談,中方願意繼續為和平努力,也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客觀冷靜,共同為通過談判解決危機做出努力。」
烏克蘭制裁中企 小米被列為國際戰爭資助商
烏克蘭國家預防腐敗局(National Corruption Prevention Agency)週四(4月13日)將中國科技公司小米(Xiaomi)列入“國際戰爭資助者”(International War Sponsor)名單,稱該公司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繼續在俄羅斯開展業務。小米隨後發表聲明表示強烈反對。
烏克蘭媒體《基輔獨立報》(The Kyiv Independent)報導說,當局的聲明指出:“在俄羅斯人轟炸和平的烏克蘭城市的同時,小米得以將2022年第三季度對俄羅斯聯邦的交付量比上一季度增加了39%。”
小米成立於2010年4月,主要銷售智能手機、互聯網電視等消費者電子產品。
烏克蘭方面的聲明還強調,“小米公司正在資助恐怖主義國家的軍事侵略,必須為其行為承擔聲譽和法律後果。”
根據這份新聞稿,烏克蘭國家預防腐敗局已經指定21家公司為“國際戰爭資助者”。
小米週五在微博上對烏克蘭的舉措表示“強烈反對”,稱該公司“堅信全球每個消費者都應該有獲取通訊工具和互聯網信息的權利。”
外洩文件顯示 俄電子干擾致美援烏導引炸彈失準
根據外洩文件顯示,美製導引炸彈在烏克蘭深受俄羅斯電子干擾所害,導致投擲後無法擊中目標,有時則是技術問題無法啟爆,但後者烏軍已著手改善。
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導,過去一週高度機密文件外流至社群媒體的消息接連曝光,揭露不少烏克蘭軍隊慘澹光景,導引炸彈消息只不過是最新一例。外洩文件顯示美國嚴重憂心烏克蘭不斷消耗的彈藥和空防,恐導致烏軍難以實現預期的春季反攻目標。
五角大廈去年12月開始向基輔交付能將無導引空投彈藥變成精準導引炸彈的先進裝置,以便能更精確擊中俄方目標。
但外洩文件中一份來自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的投影片顯示,導引炸彈在烏克蘭戰場的失敗率高於預期,打不中目標,有時則是炸彈投放後引信未能啟動而無法引爆,得由烏克蘭空軍修理解決。
兩國互不相讓 俄外交官稱應刪減境內美記者人數
俄羅斯駐美大使安托諾夫(Anatoly Antonov)說,「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因涉嫌刺探情報在俄國被捕,美方威脅報復,或許該是時候限制美國駐俄記者人數了。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3月30日表示,已在葉卡捷琳堡(Yekaterinburg)逮捕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並啟動間諜案調查,懷疑他蒐集有關軍事工業複合體的國家機密。
格什科維奇是冷戰結束後,第一位因涉嫌刺探情報在俄國被捕的美國記者,但華爾街日報否認他與間諜案有關。美國敦促俄羅斯釋放格什科維奇,還說俄方的間諜指控很荒謬。美國總統拜登也親自呼籲俄方放人。
路透社報導,安托諾夫接受俄羅斯國營電視台「第一頻道」(First Channel)訪問時說:「美國人威脅說,如果我們不盡早釋放格什科維奇,就要採取報復措施。那就等著看他們會採取什麼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