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去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造成約1160人死亡,當中大部分是平民。哈馬斯又擄走約250人作為人質。在仍然被扣押在加沙的130人中,有30人相信已經死亡。
據哈馬斯治下的加沙衛生部指出,以色列在加沙走廊的報復性攻勢已造成3萬534人死亡,大多是婦女和兒童。
最新戰況: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11日訊)以色列和哈馬斯在穆斯林齋戒月開始前,仍未就停火和互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巴勒斯坦傳媒報道,以軍星期日密集轟炸加沙多個地區,造成至少63人死亡。
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哈尼亞在齋戒月開始前夕發表電視講話,他指責以色列拖延談判,並拒絕哈馬斯結束加沙戰爭的要求,強調哈馬斯不希望達成一項不能結束加沙戰爭的協議。他又表明哈馬斯決心保衛加沙民眾,但同時尋求透過談判達成停火協議。
哈尼亞又說,如果哈馬斯從調解人員得到明確的立場,他們就準備好繼續完成協議,並在互換被扣押人員的問題上展現靈活性。
另外,哈尼亞表示,哈馬斯願意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領導的法塔赫及其他派系組成聯合政府。
國際反應:
以巴衝突陰影下 穆斯林國家宣布齋戒月開始
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Hamas)持續於加沙(Gaza)交戰的情況下,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中東國家宣布,穆斯林的齋戒月(Ramadan)將於本月11日展開。
伊斯蘭教聖地麥加(Mecca)所在的沙烏地阿拉伯今天透過官方的沙烏地新聞社(Saudi Press Agency)表示,最高法院已宣布「2024年3月11日星期一是今年齋戒月的開始。」齋戒月是伊斯蘭教5大支柱之一。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卡達看到新月後,也藉由自己的官方媒體宣布齋戒月將於明天開始。
埃及「伊斯蘭法制委員會」(Dar al-Ifta)也確認齋戒月將於明天開始;包括加薩在內的巴勒斯坦領土和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也將於同一天開始齋戒月。
摩洛哥和利比亞則表示,齋戒月將於12日開始。阿曼也將於12日展開齋戒月。
奧斯卡周邊現零星抗議 馬克魯法洛讚聲「我們需要和平」
第96屆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今天登場,抗議以哈戰爭的示威活動擾亂了周圍交通,拖慢眾家明星走紅毯的速度,許多名人身上戴著紅色別針,呼籲加薩(Gaza)停火。
奧斯卡巨石強森雷恩葛斯林閃亮登紅毯 怪奇比莉紅別針籲加薩停火
美聯社報導,奧斯卡頒獎典禮會場附近今天出現零星示威,洛杉磯警方預料會出現抗議活動,因而加強原已廣泛部署的警力,好萊塢杜比劇院(Dolby Theatre)和通往劇院的紅毯周圍幾個街區都拉起了封鎖線。
然而,高舉標語並呼喊停火口號的示威者擾亂了日落大道(Sunset Blvd)安全檢查站附近的交通,導致有些名人晚了一小時才抵達典禮現場。
部分抗議者對著那些試圖出席頒獎典禮的名流大喊「丟人現眼!」,戴著頭盔、揮舞警棍的警察斥責示威者非法集會,揚言要逮捕他們。
路透社報導,許多名流身上戴著呼籲加薩停火的紅色別針,包括美國新生代女歌手怪奇比莉(Billie Eilish)和她的哥哥歐康奈爾(Finneas O’Connell),以及非裔女導演杜維瑞(Ava DuVernay)和埃及裔男星拉米尤塞夫(Ramy Youssef)。怪奇比莉獻聲真人版電影「Barbie芭比」(Barbie)新歌What Was I Made For?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歌曲獎。
38歲的商家業者納斯魯(Zinab Nassrou)說:「在奧斯卡頒獎典禮登場之際,許多人正遭遇謀殺、殺害和轟炸。」
美國演員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在進入杜比劇院時讚許這些抗議者,並舉起緊握的拳頭說,「我們需要和平」。
以色列總統到荷蘭出席猶太大屠殺博物館開幕式 親巴人團體示威
位於荷蘭的猶太大屠殺博物館在首都阿姆斯特丹揭幕,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及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等領導人,在附近一間猶太會堂出席開幕儀式。
威廉亞歷山大表示,這座博物館向民眾展示反猶太主義可能造成的毀滅性後果。赫爾佐格就說,博物館發出了明確而有力的信息,反猶太主義和種族主義產生的恐怖,永遠不要讓它們再次猖獗。
有親巴勒斯坦的團體在距離會場不到一公里外示威,抗議赫爾佐格出席開幕儀式,要求以色列立即在加沙停火。
博物館發表聲明,承認赫爾佐格出席開幕式引起質疑,但表示他是代表猶太大屠殺倖存者的祖國。
沙特籲制止針對加沙民眾殘酷罪行 埃及正尋求齋戒月重啟停火談判
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酉宣布,星期一為今年齋戒月的第一天。
沙特國王薩勒曼在透過媒體部長發表紀念齋戒月開始的講話時,呼籲國際社會必須承擔起責任,制止針對加沙巴勒斯坦人的殘酷罪行,並幫助在加沙建立安全的人道主義通道。
而在齋戒月來臨之際,以軍和哈馬斯繼續在加沙戰鬥,亦沒有出現任何臨時停火的跡象。美國總統拜登曾經警告,齋戒月前未能達成停火協議,局勢將會非常危險。埃及安全消息人士就透露,埃及當局星期日已與哈馬斯、以色列官員及其他調解人員接觸,試圖在齋戒月期間重啟停火談判。
加沙戰爭已踏入第六個月。當地死於以軍報復行動的人數已超過3萬1千人,另有7萬2千多人受傷。以軍之前就表示,被哈馬斯扣押在加沙的130多名人質中,相信有31人已經死亡。
在英國倫敦,數百名猶太社區成員及他們的支持者上街遊行,呼籲釋放被哈馬斯扣押的以色列人質。當地在星期六亦有數以千計民眾遊行,要求加沙停火。
面對批評內塔尼亞胡稱拜登“錯兩次”:大多數以色列人支持其立場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周日公開、直接地回應了美國總統拜登前一天對其個人尖刻的批評。內塔尼亞胡在受訪時說,拜登斷言他在處理加沙對哈馬斯的戰爭時“對以色列的傷害大於幫助”的說法是“錯誤的”。
拜登周六在接受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記者採訪時的最新言論表明美以領導人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拜登在談到加沙的死亡人數時說:“這與以色列的立場背道而馳。我認為這是一個大錯誤”。美國總統還坦言,他認為內塔尼亞胡對加沙哈馬斯戰爭的態度“對以色列的傷害大於幫助”。
拜登說,以色列可能入侵庇護着130多萬巴勒斯坦人的加沙城拉法,這對他來說是一條“紅線”,但指他不會切斷保護以色列平民免受該地區火箭彈襲擊的“鐵穹”導彈攔截器等武器供應。
周日,當被問及以色列軍隊是否會進駐拉法時,內塔尼亞胡回答道:“我們會去那裡。我們不會離開。你知道,我有一條紅線。你知道這條紅線是什麼,那就是10月7日不會再次發生。永遠不再發生”。他指的是哈馬斯發動的兇殘襲擊,那次襲擊造成以色列境內1160多人死亡,並引發了以哈戰爭。
內塔尼亞胡沒有指名道姓,但聲稱他得到了多位阿拉伯領導人的默許,以推動對哈馬斯的打擊。他在接受斯普林格集團記者採訪時說:“他們理解這一點,甚至默默地同意這一點。他們明白哈馬斯是伊朗恐怖軸心的一部分”。
要求以色列同意停火的國際壓力越來越大。確切的傷亡數字存在爭議,哈馬斯控制的加沙衛生部稱平民死亡人數超過3萬。聯合國組織也警告說饑荒在當地即將來臨,第一批餓死的人已經記錄在案,這促使歐盟開放了一條海上通道,從塞浦路斯運送援助物資。以色列當局因阻止從陸路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而受到批評,但內塔尼亞胡在採訪中聲稱海運船隊是他的主意,並否認人們正在挨餓。
內塔尼亞胡還預測,戰鬥可能在短短一個月內結束,“我們已經摧毀了哈馬斯四分之三的恐怖主義戰鬥營。我們即將完成最後的戰鬥”。他指出,戰鬥不會“超過兩個月”。內塔尼亞胡補充說:“也許六周,也許四周”。
內塔尼亞胡提供了他自己對死亡人數的估計。他聲稱,約有13000名巴勒斯坦戰鬥人員被打死,而平民的死亡率估計為每名戰鬥人員1-1.5人。這樣,被打死的巴勒斯坦戰士和平民總數將超過26000人。
內塔尼亞胡否定了在穆斯林齋月停火的想法,稱雖然他“希望看到再次釋放人質”,但看不到“談判有任何突破……不釋放人質,戰鬥就不會暫停”。此外,他還加倍拒絕接受建立巴勒斯坦國的可能性,這是一個將以色列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對立起來的話題。
內塔尼亞胡說:“我所支持的立場得到了絕大多數以色列人的支持,他們在10月7日之後對你說:‘我們不想看到一個巴勒斯坦國’。” 內塔尼亞胡還直接回應了拜登的批評,拜登稱內塔尼亞胡“對以色列的傷害大於幫助”。
內塔尼亞胡回擊說,雖然他不知道“總統到底是什麼意思”,但如果拜登是說他違背了以色列的意願或利益,那他“兩方面都錯了”。內塔尼亞胡宣稱:“(以色列人民)也支持我的立場,即我們應該堅決反對將巴勒斯坦國強塞給我們的企圖。這是他們的共識”。
當被問及歐洲認為沒有兩國解決方案就不可能有和平時,內塔尼亞胡回答道:“是的,他們會這麼說。但他們不明白,我們沒有和平的原因不是因為巴勒斯坦人沒有國家。而是因為猶太人有一個國家。而事實上,巴勒斯坦人並沒有承認和接受這個猶太國家”。
即使在他所描述的巴勒斯坦“領導層”和“文化”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內塔尼亞胡仍然堅持認為以色列應該對約旦河以西的所有阿拉伯領土擁有完全的安全控制。
儘管如此,內塔尼亞胡在批評拜登時還是小心翼翼,而當被問及他是否更傾向於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時,內塔尼亞胡更是小心翼翼,並指“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進入美國政壇”。
對拜登來說,在11月的美國大選前夕不疏遠民主黨左翼變得越來越重要。與此同時,民意調查顯示以色列在美國選民中繼續得到廣泛支持。內塔尼亞胡的國內地位因哈馬斯10月7日的襲擊而受到重創,即使美國繼續對以方提供關鍵的軍事和外交支持,他也不得不安撫自己的選民。
關於以色列是否需要擴大打擊黎巴嫩南部真主黨的行動這一棘手問題,內塔尼亞胡對軍事行動的前景持開放態度,以幫助那些因擔心該什葉派民兵組織發動跨境襲擊而離開以色列北部家園的人們重返家園。
內塔尼亞胡說:“他們背井離鄉,是因為擔心真主黨會在與黎巴嫩接壤的北部邊境實施屠殺,就像哈馬斯在與加沙接壤的邊境實施屠殺一樣。因此,我們將竭盡全力恢復他們的安全,讓他們回家……如果我們必須使用軍事手段,我們會這麼做。如果有外交途徑,也行。但歸根結底,我們會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