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道美食

泰式炒,第一口泰国滋味

(来源:环球时报)对于外国人而言,Pad Thai(泰式炒)应该是他们第一口泰国滋味,称它为泰国国菜并不为过。当地朋友说,看一家泰国餐厅地道不地道,有没有水准,泰式炒味道如何绝对是一个硬核标准。这道做法颇为简单的美食类似干炒河粉,早已经走出微笑国度,征服了全世界的味蕾。

带有甜酸咸味的粿条(与河粉看起来差不多,以米粉为主料,以面粉、薯粉等为辅料),加上新鲜虾肉、切丁豆腐、爽口的豆芽和鸡蛋,炒好后再撒上花生碎,味道的层次十分丰富,正如泰国给人的感觉。一般餐厅也会配上辣椒粉、鱼露之类的调料,想要重口味的食客可以自便。

在泰国旅行,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在小村子,Pad Thai的身影无处不在,赶时间的话,点一份约60泰铢的Pad Thai总不会错。由于Pad Thai是当地人最日常的美食,因此在路边摊都能找到水准不差的泰式炒,每家餐厅的Pad Thai做法都略有不同,你还能选择海鲜、鸡肉或素食等不同食材。一些做得更为精致的Pad Thai,还会将蛋皮把粿条包起来,配上大虾等优质食材,这是平民美食的高级版本。

位于曼谷老城区的Thip Samai是品尝泰式炒的名店之一,店里傍晚6点开门后就热火朝天,多年来坚持使用火炭炉灶,炒出来的粿条,火候很好,这家看似简陋但历史悠久的Pad Thai专卖店,位于老城区的玛哈猜路,自上世纪60年代就走红曼谷,政治名人和明星都会光顾。餐厅甚至也获得米其林评委们的青睐,所以门口经常大排长龙。

Pad Thai的历史其实并不悠久,它起源于二战期间,当时泰国被法国殖民地(越南、老挝)及英国殖民地(马来西亚)所包围,时任泰国总理銮披汶·颂堪深感泰国需要有自己的特色,认为培养和强调泰国人的身份认同十分迫切,推行了不少“泰化”运动。銮披汶·颂堪不仅将源自梵文的暹罗改为泰国(Thailand的意思并不是泰国人或傣族人的土地,Thai其实指的是自由,因此Thailand指的是自由之地),还建议创造国菜,通过味道来塑造泰国人的国家认同。

根据历史记录,銮披汶·颂堪主导举办了一个烹饪比赛,Pad Thai从此诞生了,但銮披汶·颂堪的儿子后来披露说,Pad Thai其实出自总理的家厨。虽然这道菜的出处众说纷纭,但从食材里的粿条、豆腐和豆芽以及炒菜的方式,都能看出其中国渊源,它类似潮州小吃炒粿条的异化版本,烹制泰式炒时用的罗望子汁和鱼露,则为它带来鲜明的泰国风味。泰国华人以潮州人居多,早在250年前就已经移居泰国,并将中国南方的美食文化引入泰国,深深影响了现在的泰餐,如今在曼谷的唐人街里还能品尝到十分地道的潮州菜。

由政府来推广Pad Thai其实还有一个更实际的理由。传统上,米饭一直是泰国人的主食,二战期间,大米告缺且价格昂贵,推广以粿条为主要食材的Pad Thai,呼吁人们多吃粿条,就解决了民生问题。因此在上世纪40年代,大街小巷才涌现了卖Pad Thai的流动小贩。

这种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泰国美食,不止忠诚记录了一段泰国历史,同时也塑造了泰国人的身份认同,甚至成功让泰餐打响海外知名度。

分类
地道美食

尝一口初夏时节的瓜 不负这温柔的一抹绿

气候的变化自然会带来食材的不同。初夏时候的绿意盎然表现在菜摊上,那或许便是瓜类食材的陆续上市。西葫芦、云南小瓜、苦瓜、黄瓜、丝瓜……随着夏意的不断涌现,瓜类食材也会逐渐变化,“做个吃瓜群众”这件事,在初夏的时候,可算是最为贴切了。

吃瓜吧,在这个迷人的初夏。

火腿焖云南姜柄瓜

云南姜柄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即使曾经去过云南,但因为季节原因没有吃过这道菜的人,多数对这种食材并不熟悉。实际上,云南姜柄瓜长得就像一只缩小了很多倍的扁圆南瓜,只不过浑身都是绿色——如果你要把它说成是一只还没有长成熟的嫩南瓜,那也挺合适,毕竟它本来就是南瓜的一种,而且在把它切成小块,小火焖了之后,那口感和南瓜还真的有点儿像。

云南姜柄瓜,是一道别致的风味。

火腿焖云南姜柄瓜是道颇有云南味道的家常菜。经典的宣威火腿和姜柄瓜的组合是咸鲜中略带一丝甜味,再加上少许蒜蓉和辣椒提香提味,味道更佳。

原料:

云南姜柄瓜、火腿片、蒜蓉、小米椒、盐、食用油

经过时光的火腿有着迷人的咸鲜味道,和云南姜柄瓜同焖,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淳朴风味。

做法:

1、将云南姜柄瓜洗净后切小块,备用,小米椒洗净后切成辣椒圈,备用;

2、锅内放油,油热后加入蒜蓉炒香,之后加入火腿片微炒1分钟,略微变色后倒入云南姜柄瓜块,充分翻炒3-5分钟;

3、取适量的水加入锅中,之后加盖,转小火焖煮,注意观察水的多少;

4、待水差不多快干时开盖,加入小米椒圈翻炒几下后转大火收汁,之后再加入适量盐进行调味,即可食用。

火腿焖云南姜柄瓜

Tips:

1、火腿本身就是咸鲜味道,因此可以减少菜肴中加盐的量,至于味精也可以不用加;

2、火腿块也可以用在这道菜里,不过最好是可以提前处理一下,将其改刀成小块,风味会更容易析出;

3、喜欢吃辣的人可以将辣椒圈提前放入菜中一起慢焖,如果对于辣椒的耐受性比较差,则最好在结尾时候放入,既可以有微辣感,还能增加颜色变化。

蒜蓉西葫芦

西葫芦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名字,在江南这里,叫西葫芦,而去了其他地方,可能就变成了“嫩南瓜”、“白瓜”、“熊瓜”等各种各样的名字。口感软嫩的西葫芦其实算是南瓜属的植物,只不过口感和传统印象里黄黄的南瓜大有不同,软嫩鲜美是经典的评述,如果换上一种烹饪手法,有时候还会带上少许丰腴肥美的感觉,不过初夏时节,简单地用蒜蓉来炒,就能获得另一种清爽的本味。

西葫芦

原料:

西葫芦、蒜蓉、盐、油

蒜蓉炒西葫芦

做法:

1、西葫芦洗净,沥干水分后切成约3毫米的薄片,备用;

2、锅内放油,油热后加入蒜蓉煸炒出香气,之后倒入西葫芦片进行翻炒;

3、等西葫芦片断生之后加适量盐进行调味,再翻炒两下之后即可出锅。

Tips:

1、对于烹饪新手来说,判断食物断生这件事可能有点难,如果你一时无法搞明白断生的真实状态,不妨就把它理解为“当西葫芦变软以后”吧;

2、口味比较重的人可以在炒制前往锅里扔几个干辣椒,营造点儿类似炝炒的感觉。

分类
地道美食 美食

北京烤鸭、韩式烧烤 品尝“舌尖上的亚洲”

风味人间,食在亚洲

说到亚洲美食,

你脑海中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北京烤鸭?

日本寿司?

韩式烧烤?

还是印度的咖喱炒饭?

亚洲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更是美食的天堂。

今天就随小新一起品尝“舌尖上的亚洲”!

朝鲜冷面

以精心熬制的牛肉高汤为汤底,荞麦面煮熟放凉挽成一团,再在上面一层层铺上萝卜条泡菜、辣酱、牛肉片、鸡蛋丝、鸡肉丝等小菜,最重要的还要放几片梨。

吃的时候,朝鲜人一般喜欢放白醋和熬制好的黄芥末酱,口感浓郁又清爽。

寿司

是日本饮食文化中享誉世界的美食之一,在日本有“万物皆可寿司”的说法。将食材烹煮后搭配米饭,不仅营养而且卫生。

日本的寿司以生肉为主,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冬阴功汤

是泰国和老挝的一道富有特色的酸辣口味汤品,也叫东炎汤,在泰国非常普遍。主要食材有柠檬叶、香茅、虾等。

泰国大小餐馆、普通人家常饮此汤,从而成为泰国菜的代表。

马来西亚肉骨茶

是采用猪肉和排骨等食材,混合中药及香料,如当归、党参、丁香、豆蔻、八角等,熬煮多个小时的浓汤。

肉骨茶通常伴白饭或以油条蘸汤来吃,以酱油、碎红椒和蒜蓉一起调味。

印度薄饼

是印度的特色风味美食,一般就着咖喱酱或者其他味道浓郁的菜肴吃。

尼泊尔奶茶

做法是先用汽化炉将鲜奶加热,加入红茶叶之后继续煮,再将茶叶过滤掉即可,香醇可口。

据说尼泊尔当地的人每天都会喝奶茶,为什么她们不怕发胖呢?

土耳其烤肉

铁制的灶台上竖立着一根柱子,上面穿着一大团肉。肉团在旋转,均匀地接受炉火的恩泽,让每一块肉都慢慢变色释放肉的味道。

在土耳其吃正宗的烤肉,不免还需要一些解腻的蔬菜——茄子、生菜、洋葱、碳烤辣椒、西红柿、菌菇等,再来一份土耳其炒饭,那便是心满意足。

塔吉克斯坦抓饭

抓饭不仅是塔吉克斯坦光荣的象征,而且在其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通常情况下,塔吉克斯坦当地的抓饭在烹饪过程中要加入果仁、鹰嘴豆、大蒜和精选的的豌豆。同样,他们也可以把肉馅包裹的鸡蛋放在抓饭中代替肉块,抓饭出锅时还要撒上石榴粒。

画了这么多亚洲美食,怎么能忘记咱们享誉世界的中华食文化呢?

      

中国菜的选材非常丰富,同时强调色、香、味。

中华美食真是数不胜数,列举的当然不能代表美食的全部。小编是真真不知道画哪一种菜可以代表中华食文化,这个问题只能留给你来回答喽~

盘点了这么多美食,你是否已经流口水了?

你心目中最有代表性的亚洲美食又是什么呢?

分类
一路风情 地道美食

这“酸溜溜”的海南 我先吃为敬!

如果用口味来区分每个地域的人,那么川渝人是辣的,江浙人是甜的,湖南湖北人是咸的……

还有一个地方的人,总是很独特,很“奇葩”,因为,他们是——酸的!糟粕醋,酸笋,陵水酸粉,青芒果,酸角….这些当地人颇受欢迎的美食,都有一个特点:令人馋涎欲滴的“酸”。没错,这个地方就是海南!

海南的“酸”可不一般,不信?先控制好自己的口水,往下看。

酸笋

酸笋是海南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较其他的地区来说,似乎海南酸笋的酸味来得更加地强烈,不需要上桌,只要是炒了酸笋,就可以闻见一股浓浓的酸味。

海南人吃酸笋,不太讲究做法,有的爱切成丝炒着吃,有的炒的时候加一些肉,只要有酸笋,菜肴就会变得开胃可口。

海南还有一道名菜“酸笋煮新鲜鱼汤”,夏天海南人最爱,新鲜的酸笋和鱼煮在一起,开胃清新,特别是汤,酸得很鲜,让人直想再喝几碗。

糟粕醋

糟粕醋,熟悉海南的人肯定不陌生。糟粕醋的酸主要源自于它的汤,酸度适中,再配上灯笼辣椒的红色辣油,然后,趁热喝!酸辣酸辣、暖呼呼的口感最最让海南人无法自拔。

糟粕醋的酸比较温和,慢慢刺激味蕾,然后渗透至全身,爽。

腌芒果

很多人来海南都想吃金灿灿的香甜大芒果,但是你会发现,本地人似乎对“不熟”的青芒果更加钟情。

在街头,随处能看到卖腌芒果的小贩,将青芒果切成小片,用盐、辣椒、糖拌匀,有的还会加酱油,现做现吃。腌好的青芒果酸酸甜甜,夹杂着一丝丝辣,很开胃。

不要被绿色的看起来很酸的果肉吓跑了哦,酸,才是腌芒果的精髓,才是海南地道的街头风味。

海南的“酸”还有很多代表成员:芋头梗、酸萝卜苗、酸角……只有你没吃过的,没有酸不倒你的,有空一定要来亲自尝尝哦!

分类
一路风情 地道美食

这“酸溜溜”的海南 我先吃为敬!

如果用口味来区分每个地域的人,那么川渝人是辣的,江浙人是甜的,湖南湖北人是咸的……

还有一个地方的人,总是很独特,很“奇葩”,因为,他们是——酸的!糟粕醋,酸笋,陵水酸粉,青芒果,酸角….这些当地人颇受欢迎的美食,都有一个特点:令人馋涎欲滴的“酸”。没错,这个地方就是海南!

海南的“酸”可不一般,不信?先控制好自己的口水,往下看。

酸笋

酸笋是海南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较其他的地区来说,似乎海南酸笋的酸味来得更加地强烈,不需要上桌,只要是炒了酸笋,就可以闻见一股浓浓的酸味。

海南人吃酸笋,不太讲究做法,有的爱切成丝炒着吃,有的炒的时候加一些肉,只要有酸笋,菜肴就会变得开胃可口。

海南还有一道名菜“酸笋煮新鲜鱼汤”,夏天海南人最爱,新鲜的酸笋和鱼煮在一起,开胃清新,特别是汤,酸得很鲜,让人直想再喝几碗。

糟粕醋

糟粕醋,熟悉海南的人肯定不陌生。糟粕醋的酸主要源自于它的汤,酸度适中,再配上灯笼辣椒的红色辣油,然后,趁热喝!酸辣酸辣、暖呼呼的口感最最让海南人无法自拔。

糟粕醋的酸比较温和,慢慢刺激味蕾,然后渗透至全身,爽。

腌芒果

很多人来海南都想吃金灿灿的香甜大芒果,但是你会发现,本地人似乎对“不熟”的青芒果更加钟情。

在街头,随处能看到卖腌芒果的小贩,将青芒果切成小片,用盐、辣椒、糖拌匀,有的还会加酱油,现做现吃。腌好的青芒果酸酸甜甜,夹杂着一丝丝辣,很开胃。

不要被绿色的看起来很酸的果肉吓跑了哦,酸,才是腌芒果的精髓,才是海南地道的街头风味。

海南的“酸”还有很多代表成员:芋头梗、酸萝卜苗、酸角……只有你没吃过的,没有酸不倒你的,有空一定要来亲自尝尝哦!

分类
一路风情 地道美食

漫步宁夏夜市 迷失在吃货的天堂

有人说没去过台湾夜市就不能说去台湾旅游过,想要更好地了解台湾风情,夜市美食不失为一个绝妙的方式!这里要介绍的就是台湾的宁夏夜市。

台湾夜市的最初雏形在大稻埕等港口地域,由小吃摊聚集而成,演变至今不但带动了整个台湾的观光经济,也提升了台湾美食的知名度。在台湾,几乎每座城市都有红火的夜市,小吃兼容并蓄、品种繁多,摊位瞬息万变。 

在去年大陆美食网站发起的“票选全台十大最受欢迎观光景点”活动中,宁夏夜市拔得头筹,打败了台北地标101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流连于烟火的香气中,你细心看,就能看到台湾文化的缩影。

宁夏夜市,它位于台北民生西路至南京西路间,全长也只不过四百多公尺。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一条街上,却汇集了台湾各种传统小吃,有蛤仔煎、猪血糕、大肠包小肠、郭鱼汤等等。

来来回回穿行在宁夏夜市的摊位之间,看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小吃,我仿佛迷失在吃货天堂一般,经不住的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台湾号称小吃天堂,每个城市都有大大小小的夜市,每个夜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共通之处是都堆满了琳琅满目的小吃。

宁夏夜市也是全台湾第一个和大陆支付宝合作的夜市,每一个摊贩窗口前都挂着大大的付款二维码。180多个摊位和20多家店面,呈现的是完全不重复的各色美食。在这里,你不需要带现金,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就可以吃到满足。

华灯初上,夜色未浓,摊主们向街坊游客传递着历史的味道。

夜色迷离中,三五好友慢悠悠的走在宁夏夜市中,那种感觉犹如迷失在吃货天堂,各种香味扑鼻而来,让你不禁垂涎欲滴。

 

分类
一路风情 地道美食

漫步宁夏夜市 迷失在吃货的天堂

有人说没去过台湾夜市就不能说去台湾旅游过,想要更好地了解台湾风情,夜市美食不失为一个绝妙的方式!这里要介绍的就是台湾的宁夏夜市。

台湾夜市的最初雏形在大稻埕等港口地域,由小吃摊聚集而成,演变至今不但带动了整个台湾的观光经济,也提升了台湾美食的知名度。在台湾,几乎每座城市都有红火的夜市,小吃兼容并蓄、品种繁多,摊位瞬息万变。 

在去年大陆美食网站发起的“票选全台十大最受欢迎观光景点”活动中,宁夏夜市拔得头筹,打败了台北地标101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流连于烟火的香气中,你细心看,就能看到台湾文化的缩影。

宁夏夜市,它位于台北民生西路至南京西路间,全长也只不过四百多公尺。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一条街上,却汇集了台湾各种传统小吃,有蛤仔煎、猪血糕、大肠包小肠、郭鱼汤等等。

来来回回穿行在宁夏夜市的摊位之间,看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小吃,我仿佛迷失在吃货天堂一般,经不住的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台湾号称小吃天堂,每个城市都有大大小小的夜市,每个夜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共通之处是都堆满了琳琅满目的小吃。

宁夏夜市也是全台湾第一个和大陆支付宝合作的夜市,每一个摊贩窗口前都挂着大大的付款二维码。180多个摊位和20多家店面,呈现的是完全不重复的各色美食。在这里,你不需要带现金,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就可以吃到满足。

华灯初上,夜色未浓,摊主们向街坊游客传递着历史的味道。

夜色迷离中,三五好友慢悠悠的走在宁夏夜市中,那种感觉犹如迷失在吃货天堂,各种香味扑鼻而来,让你不禁垂涎欲滴。

 

分类
一路风情 地道美食

我在夏天,怀念冬天的海南……菜。

台风过境没几天,海南又恢复了“原汁原味”的高温。天空瓦蓝铮亮,没有一丝多余的云,自然,热辣的阳光也就没有任何阻挡地造访皮肤,粗暴亲吻并留下深色印记。

每到这时,总会让人怀念冬天,阴郁湿冷的天气在热晕的脑海中都仿佛都变得清凉温柔。让人向往的不只有低温,还有在冬天让海南人大快朵颐的“温柔一煲”——斋菜煲。

斋菜煲据说起源于海口,每逢春节初一,海口人家家户户必“吃斋”。斋菜煲讲究一个“素”字,不使用肉类食材,在汤煲里连大蒜、蒜头、咸菜等都看不到,吃的就是新鲜素菜的鲜甜质朴。所有食材用素油烧制,烧好后再放入瓦煲,用中火开水煲滚,即可开吃。

在一桌节庆佳肴中,斋菜煲总是最能吸引人眼球的那一道:黄的腐竹、红的花生、绿的水芹、白的荞头、黑的发菜……各色食材摆在红泥沙煲中,色泽分明,卖相极好。伴着每一声翻滚汤汁的“咕咚”声,食材沉沉浮浮,让人食指大动。

看着就有食欲的斋菜煲,真正尝起来,那也是让人直呼“好味”!菜质润滑、爽脆,口味清淡鲜甜,经常食用还有益身体健康,一锅斋菜煲就能满足身心双重享受。

斋菜煲是每一个地道海口家庭都会做的一道菜,代表着着深深的祝福寓意和文化习俗:甜菜,寓意甜甜蜜蜜,生活美满;水芹,寓意勤劳肯干,寄意在新的一年里勤劳致富;青蒜,寓意能说会算,不会吃亏……

用最为普通、最为平淡的菜品,做成含义深刻、影响深远而又调节胃口的一道菜,这就是海南菜,更是海南人深入骨髓的气质:用平凡日常演绎丰富人生。

分类
一路风情 地道美食 编辑精选

海南水果你都吃过了?这几种不一定!

提起海南的水果,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是椰子、榴莲、芒果、火龙果等。但是海南还有好几种较为不被岛外人所知的水果,虽然不甚出名,但是依旧美味,是海南人的“心头好”。到底是哪些水果呢?往下瞧。

黄皮

黄皮也称黄批、黄罐子,是海南常见的水果,很多当地人庭院里都种着黄皮树。黄皮的果实小,形似龙眼。黄皮的果皮味道稍有苦涩,一般不吃果皮和种子,只吃果肉。果肉类似透白果冻状,嫩滑多汁,酸甜可口,有特殊气味,具有健脾开胃消痰化气、润肺止咳等功效。夏季海南人喜爱吃黄皮,认为可以清热降燥。

蛋黄果

这种水果光看表面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只有切开来看才能明白名字的由来。蛋黄果的果肉橙黄色,带粉状组织,柔软而缺乏水分,极似煮熟卵黄,故得此名。蛋黄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营养物质,很受当地人喜爱。PS.蛋黄果要等到表皮皱巴、果实熟透了才能吃哦。

人心果

人心果因果实外形与人的心脏相似,因而得名人。人心果的果肉黄褐色、软烂,果肉甜中带微酸,果汁清甜,生吃味道非常鲜美,教人吃完一个还想再来一个。人心果还可以制成果酱、果干、果酒等,市场上售卖的人心果价格实惠,是日常生活中海南人很喜欢的水果之一。

酸豆

酸豆,又称酸梅豆,属于豆科热带常绿乔木。酸豆的外观如豆荚一样,适合生长在沙地中。熟透的酸豆果肉酸甜可口,腌渍后的酸梅豆酱是海南风味佳肴的上乘佐料。值得一提的是,未成熟的酸豆对于海南人来说也是一道美味:未成熟的酸豆蘸上由食盐、酱油、辣椒等拌调制的蘸料,直接食用,味道酸爽可口,让人欲罢不能。

分类
一路风情 地道美食

连老外们吃后都点赞的海南地道美食,你们吃过吗

海南的美食丰富多样,可以满足各类吃货的需求。海南最出名的美食有海南鸡饭、海鲜等等,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餐馆里也常见这道菜呢!当然,这些只是海南的招牌菜,吸引全球各地“吃货”的海南的美食何止这些!

1、海南鸡饭

海南鸡饭(Hainanese Chicken Rice)起源于海南文昌市。用文昌当地的做法制作白切鸡,同时配以鸡油和浸鸡水烹煮的米饭,这就是味道鲜美的鸡饭,因此,海南鸡饭在海南岛俗称为文昌鸡饭。20世纪初期,随着移民潮,这个菜式传至东南亚,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及泰国等地发扬光大。
2、海南海鲜

海南海水含盐浓度较高,众所周知盐度越高,海鲜的口感就越好,用海南渔民的话叫“甜“,就是大陆人所说的鲜。海鲜大多采用清蒸或白灼的做法,保持了海鲜的原汁原味,如果海鲜不新鲜,餐厅是不敢做白灼或清蒸的,所以请一定要注意。吃海鲜有蒸、焖、炒、煮等多种作法,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作法是煮火锅,海南人称为“打边炉”。
3、海南清补凉


清补凉,顾名思义,“清”则“清火”,“补”则“补充”,“凉”则是“凉爽”了,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清火消暑,补充营养,感受凉意”。清补凉是岛民夏天解暑必吃的佳品,冰冰爽爽,营养美味。清补凉是著名的海南小吃,它的材料并不统一,有以健脾去湿为主,亦有以润肺为主。具有清甜滋补,除痰健肺等温和清凉功效,特别适宜身体瘦弱虚不受补者饮用,是夏秋季节的合时汤水。
4、海南临高烤乳猪


临高烤乳猪位居海南十大名菜第五,排在文昌鸡、东山羊、和乐蟹、嘉积鸭之后,以骨细皮薄、肉鲜质嫩、味香色美而驰名中外。据不完全统计,仅临高县城的乳猪店就有30余家,乳猪消费主要是以早餐为主,下午也有外卖,在临高的大酒店、大排档大多数都把烤乳猪当招牌菜,当地人结婚都会把乳猪当作婚庆喜宴中的一道主菜。
5、海南斋菜煲


斋菜煲是海南省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海派菜。原为道家、佛家烹任的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茹及豆制品为主的素食菜肴,故又称“寺院菜”、“素菜”。海南斋菜主要出自琼北的海口和琼山地区民间。除宗教活动需要外,传统的习俗为每逢农历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必吃 “斋”。其次为元月初九,也普遍“拜神”吃斋。
6、海南椰子盅


海南椰子盅为海南风味小吃,椰子原肉造型,汤鲜味美,椰香浓郁,营养丰富。可以说,海南椰子盅是到海南不得不吃的美食之一。 做汤底的椰子要求也很非常高,椰子全是新鲜的,大小也是整整齐齐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椰子汤不入味,太小椰子量太少,真是用料非常的讲究。
7、海南三亚回族酸鱼汤


三亚是个多民族的城市,聚居着汉、黎、苗、回等多个民族。美味的酸鱼汤正是回民的杰作。海产品是回民们自己从大海捕捞的,品种多样,绝对正宗与新鲜。与海南传统清水、姜片等煮鱼汤相比,酸鱼汤原料要丰富些。其中三亚产的天然酸豆、酸杨桃是特别配料,再配以新鲜海鱼、酸萝卜丝、西红柿、姜片。正因为有酸得掉牙的酸豆、酸杨桃,酸鱼汤喝起来才特别鲜。
8、海南乐东黄流老母鸭


黄流老母鸭的烹饪方法是黄流村民阿福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明的,虽然历史不长,但名声却颇大。黄流老鸭店的招牌已挂遍海南省各市县,并已打入广东,成为海南名菜的一个大品牌。黄流老鸭,顾名可知一定是喂养多年的老母鸭,人们以为老鸭要煮得很久才能咬下,其实不然。这些老母鸭,要选本地花鸭,喂谷物加放养的母鸭,蛋龄两年左右。并且要挑选肥嫩,还在下蛋的母鸭。这样的鸭子耐煮,越煮越厚醇,不肥不腻,有韧性,适合慢慢品味。
9、海南粽子


海南粽子是一道传统的汉族小吃,属于端午节食俗。与大陆的粽子不同,它由柊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可放入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柊叶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香浓淡兼有,味荤素俱备,令食者胃口大开。海南粽子又以定安黑猪肉粽、儋州洛基粽子、澄迈瑞溪粽子最为驰名。此外,海南粽子还有将草木灰泡水后取上层清液浸泡糯米后,制作的碱水粽。海南黎族也有三色粽和用椰子叶包制的粽子。
10、海南五指山野菜


原名鹿舌菜,又名马兰菜、革命菜,五指山野菜生产于海南五指山腹地,日降雾时间长、水质好,属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没有季节的限制,好种好管,是当地农民常食用的菜肴,它以其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们的喜爱。目前已开发出来的正宗五指山野菜有树仔菜、四棱豆、野生粉蕉、百花菜、野南瓜花、野空心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