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山東棗莊 領略運河風情

卅餘家中外媒體記者共同領略江北水鄉棗莊運河風情。

【記者王輝丹/山東報導】「千年運河千里行」暨「愛上大運河」中外媒體采風活動於十七、十八日在山東棗莊,卅餘家中外媒體記者共同領略江北水鄉棗莊運河風情。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創造的偉大工程,綿延一七九四公里,流經北京、天津兩市及冀、魯、蘇、浙四省,是世界上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是中華民族的標誌性文化符號,蘊含著中華民族悠遠綿長的文化基因和歷久彌新的精神力量。

京杭大運河棗莊段史稱泇河,開鑿于明朝萬曆年間,全長九十三點九公里,流經棗莊四個區(市)、十四個鄉鎮,流域面積一八二八平方公里。棗莊是大運河流經山東的五座城市之一,作為京杭大運河唯一一段東西走向的航道,棗莊段運河與大運河一脈相承又獨具特色,是京杭大運河由江蘇進入山東的第一個城市。

台兒莊古城是棗莊市台兒莊區境內的文化地標。這座傍水而築、因河而興的「水旱碼頭」,歷史上曾是一座商賈雲集、建築風格獨特、文化底蘊深厚的水鄉古鎮,有著大運河上最完整的運河文化遺產體系一條三公里長的古運河河道,被稱為「活著的運河」。采風團乘船遊覽古城,欣賞依然留存的昔日文化交融的印記。

明萬曆年間,京杭大運河改道經過此地,促使其社會經濟迅速崛起,呈現出「一河漁火,夜不罷市」的繁榮景象,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莊」。一九三八年春,中日台兒莊大戰在這裡爆發,使台兒莊一戰揚名,成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但台兒莊古城卻不幸在戰爭中化為一片廢墟。恢復重建後的台兒莊古城成為了古運河畔唯一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文化名城。

據台兒莊古城方面介紹,作為連接運河南北的中間段,棗莊段形成了融匯南北文化的包容性,體現在民俗、美食、建築等各個方面。明清以來,棗莊因運河的流經、台兒莊古鎮的繁榮,匯聚了來自京津、閩南、嶺南、江浙、徽州、三晉等地的風俗習性、商業觀念、商旅文化、漕幫文化等,形成了南北雜糅、各派融匯的獨具特色的棗莊運河文化。藉助運河,外來文化與台兒莊本土文化進行了有機融合,兼容並蓄,使包括建築、商貿、宗教、飲食和民風文化不斷發展。

自開鑿通航四百多年來,運河棗莊段河道通暢,物資商品流通如織,至今仍是京杭大運河南北航運的重要樞紐,建有台兒莊、台兒莊複線、萬年閘三座國家Ⅱ級船閘,四十三公里主航道為國家Ⅲ級航道標準,可通行一千噸級船舶,對保證漕運,促進南北方物資商品流通發揮了主航道的作用,具有「生態運河」「黃金水道」的顯著特色。

除了「閃耀」的運河文化外,棗莊還是魯班、墨子故里,鐵道游擊隊的故鄉。採訪團赴棗莊薛城區參觀了鐵道游擊隊紀念館。

此次「千年運河千里行」中外媒體采風活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主辦,邀請大陸中央、地方、部分境外媒體和海外社交媒體組成采訪團,歷時七天,從北京啟程,經山東棗莊、江蘇揚州,行程約一千三百公里,抵達浙江杭州。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