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和台灣:解答讀者關於俄烏衝突和台海未來的三個問題

台北101大樓亮起烏克蘭國旗顏色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全球掀起軒然大波,局勢進展舉世關注。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政府一直站在譴責俄羅斯,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上,並且為烏克蘭人不畏強權、抵抗侵略、保衛自己國家的行為表達讚賞和欽佩。

在台灣民間,烏克蘭被入侵的命運也引起非常高度的關注,即使是平常不太關心國際政治的許多台灣人也都密切關注戰局的發展。

分析認為,一個主要原因是,不少台灣人感覺自己和烏克蘭一樣都面臨著比鄰強權的武力威脅。因此,不但對烏克蘭人遭受的侵略能夠感同身受,而且更加關心烏克蘭局勢對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

烏克蘭戰爭究竟會否、又將如何影響台海關係未來和台灣命運?如果中國「武統台灣」、美國會不會協防?

波蘭駐台代表高則叡(Cyryl Kozaczewski, 左二)接受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右二)代表捐款給烏克蘭難民賑濟工作

烏克蘭戰爭可能如何影響未來台海關係走向?

學者認為,烏克蘭戰爭或許會在決策、時間表兩個層面影響北京的「武統」思維。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說,在發生俄烏戰爭之後,北京會對武力統一台灣「再度三思」。

他對BBC中文網表示,「看到烏克蘭戰事的發展,中國在台灣議題上的軍事冒險主義的傾向會弱化,也就是說,北京對透過武力方式軍事解決台海問題的意願和短期內的急迫性都會下滑。」

他說,烏克蘭局勢發展證明,即使是俄羅斯這樣核武級的軍事強國,要有效運用閃電戰術的方式攻下烏克蘭也並非易事,這會讓北京的軍事策略分析師再度三思,除非能夠大幅增加中國相對於台灣的軍事優勢,否則以武力統一台灣是不會成功的。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教授曾銳生則認為,中國會從烏克蘭戰事中「汲取教訓」。

曾銳生對BBC中文網說,「烏克蘭局勢發展會讓中國對台灣用兵的時間表一下子往後推好幾年。」

他說,中國對台灣用兵是早晚的問題,尤其是習近平不下台的話一定會做,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受挫,中國學到的教訓就是一定要做好攻台前的凖備,因此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做凖備。

中國一直堅持要統一台灣,並且不排除以武力方式統一台灣

中國會不會效法俄羅斯武統台灣?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一度是台灣輿論和網路討論的熱點,一方面說「小國不要挑釁大國,否則會就像烏克蘭一樣」,另一方面也是警告台灣人不要以為不會發生戰爭,不要誤判情勢或跨越紅線。

但是,這種說法有可能會發生嗎?

中國外長王毅說,「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有著本質區別,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而烏克蘭問題則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國家之間的爭端。」

台灣總統蔡英文也不接受「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個說法,但出於不同的理由。她表示,「台海局勢和烏克蘭局勢有本質上的不同,不僅是台灣海峽的天險,還有台灣在地緣戰略的地位,國際供應鏈的重要性等,此外,國軍防衛國土的意志和戰力不斷提升,以及盟國對區域安全的高度關注及共同投入,讓我們對台灣的安全有堅強的信心。」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教授曾銳生說,烏克蘭局勢和台灣完全不一樣,「兩者沒有什麼好比的。」

他說,烏克蘭不是北約的一部分,也不在美國重要的戰略位置上,但台灣則不同。美國對台灣有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美國政府依法必須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確保台灣有足夠的自衛能力。

至於從長遠看,中國會否武統台灣,曾銳生說,「武統台灣不是中國的第一個選擇,而是第二個選擇。」

他說,「習近平的中國夢,就是要讓中國再度強大起來,沒有台灣是不行的。中國最希望看到的是台灣自願和大陸統一,但台灣一定不會這麼做,所以沒辦法只能動武。」

宋文迪則認為,「按照目前烏克蘭的局勢發展,中國對台灣動用武力的意願是下滑的,對台灣透過和平手段促統的耐心是上升的。」

他還說,「攻打台灣要比攻打烏克蘭更難,因為從戰略地理的角度來看,台灣周圍是海洋,不像烏克蘭和俄羅斯那樣有陸地連接。」

「先不論俄羅斯是否能打下烏克蘭,就算俄羅斯最後能打下烏克蘭,也不代表中國能夠打下台灣,因為打擊海權領域的目標,困難度高於打擊大陸領域的目標。」

若中國出兵 美國會否協防台灣?

烏克蘭戰爭

去年美軍撤出阿富汗駐軍,塔利班重新控制喀布爾的時候,台灣也有人提過「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意思是台灣不要指望美國,美國的軍事援助或協防台灣的承諾不可靠,強化「疑美」論調,稱美國只在乎自身利益,根本不會在中國武力侵台的時候派兵幫助台灣。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約、美國並無軍事上的行動,如果未來台海兩岸發生戰爭,美國和其他盟國軍事介入的機會有多大?

宋文笛認為,傳統上談論軍事領域,有陸權國家和海權國家,也就是大象和鯨魚的差別,前蘇聯、俄羅斯或中國都是偏陸權主義的軍事力量,相對來說,美國一向是以海軍為主的長距離武力投射的海權軍事力量,台灣也是。

他指出,烏克蘭是偏內陸的國家,美國要在那裏實施直接軍事干預的難度、有效性和成本,都比支持海洋國家的台灣要高得多;

美國的主要盟國,包括澳大利亞、日本,還有許多歐洲國家,都算是比較偏海權的國家,在台海如果發生戰爭的情況下,對同樣是海洋國家的台灣,更容易做出安全上面的貢獻。

宋文笛說,美國的大方向是戰略模糊,未來會不會有重大改變還有待觀察,但能確定的是,美國對印太的戰略,尤其是重中之重的中國,以及連帶的兩岸議題上面,美國能夠和願意投入的精力和資源,都是遠多過於它願意投入烏克蘭和東歐這個次要戰場上的;

再加上美國對台灣安全貢獻的困難度遠低於對烏克蘭來得低,困難度下滑,意願自然上升。所以未來如果有必要的話,美國和其他西方盟國對台灣的安全,仍然會有不低的意願作出貢獻。

曾銳生也認為,美國軍事介入的可能性非常大。

他指出,烏克蘭不是北約的一部分,也不在美國重要的戰略位置上,沒有任何法律或條約規定要求美國對烏克蘭進行軍事干預。但對台灣不一樣,美國對台灣有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這個美國的法律要求美國政府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確保台灣有足夠的自衛能力;

而且,台灣是美國整個印太防衛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失去台灣,或中國拿下台灣,美國整個的印太戰略就會垮下來。

但曾銳生強調,雖然美國軍事介入的可能性非常大,但這並不代表美國人一定會來幫忙台灣防守。

他解釋說,台灣人自己不防守台灣的話,美國人也不會來「代替」台灣人防守台灣;要是台灣人能夠自己先防守台灣,美國人就會來幫忙台灣人防守台灣。

曾銳生借用美國人常用的一個說法「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補充說, 要是台灣表現出像烏克蘭那樣有決心保衛自己的話,美國不干預的機會非常、非常小。

他說,如果台灣受到像烏克蘭同樣攻擊的話,大部分台灣人都會像烏克蘭人那樣站起來保衛家園,這是人的本性。如果台灣做好自己的防衛工作,有強大的國防力量的話,中國攻台的時間表就會往後推,如果一直不斷往後推,台灣就能避免戰爭的發生。

曾銳生認為,台灣從烏克蘭要學的最重要的教訓就是,在攻擊發生之前先做好充分的凖備,讓對方不敢來侵犯你,因為侵犯你付出的代價太大;

但反過來說,如果中國提高軍事力量強大到一個台灣無法抵擋的程度,那麼到時候台灣就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簽「城下之盟」,中國不用動武也能把台灣拿下來。

來源:BBC中文網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