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13日投開票,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以558萬6019票、得票率40.05%當選,這也打破8年政黨輪替魔咒,民進黨將連續執政3任總統,創下紀錄。
立委部分,區域立委應選73人,國民黨當選36人、民進黨36人、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1人;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委應選34人,國民黨13人、民進黨13人、民眾黨8人。
著名的台灣選舉專家,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認為:約18%選票流向了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這恰恰是賴清德少於蔡英文4年前得票的部分。
賴蕭配當選破8年政黨輪替魔咒,各種有趣的分析不斷流出,因為這是一次超複雜的三角競爭,或許連介選也難以奏效。美國學者葛來儀今天評論台灣總統大選表示,民進黨史無前例3連勝將使中國失望,但不太可能刺激北京的統一策略在短期內發生變化。
中國國台辦:民進黨不能代表台島主流民意 台灣是中國的台灣,這次選舉改變不到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
台灣外交部今天表示,感謝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參眾兩院關鍵委員會領袖、兩院「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等,超過百名國會兩院跨黨派重量級議員祝賀台灣完成大選,將持續合作深化台美夥伴關係。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14日訊)2024台灣總統大選結果13日出爐,民進黨賴清德贏下最終勝利。
對於總統選票部分,由於出現民眾黨柯文哲而形成三人競選,給這次選舉帶來一系列附加的變數:柯文哲的選民會不會“棄保”而有利於國民黨侯友宜?直到選戰的最後幾天,人們才認定柯文哲選民不會“棄保”,但難以得到數字的估計。
最終結果顯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這次大選得票率約40%,相較於前次蔡英文連任成功的得票率減少約18%。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專精中國及台灣政治等領域的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說,民進黨的蔡總統政府跟過去導致政黨輪替的政府不同,蔡政府在任期內一直保持高支持率。賴清德被視為繼承蔡政府路線的候選人,成了贏得總統大選的勝因。
不過,松田也提到,民進黨無法在立法院取得多數,造成行政權與立法權出現「扭曲」的情況,對政策實行將有困難。
著名的台灣選舉專家,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認為:約18%選票流向了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這恰恰是賴清德少於蔡英文4年前得票的部分。
松田說,這次選戰存在應該政黨輪替的氛圍,只要在野黨能統一推出一組候選人就有機會達成。不過,從支持者的結構來看,雖說柯文哲率領的台灣民眾黨是第3勢力,但也可以說是「第2個民進黨」的存在,所以最後無法跟國民黨合推一組候選人。
他說,整體而言,「(台灣)本土勢力」增強,而國民黨長期衰退的趨勢卻很明顯。
松田說,國際社會上過去已形成以美國為中心的「對中包圍網」,但前提是台灣存在擁有不屈服中國武力威脅強烈意志的政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果能確保蔡政府政策延續性的話,對國際社會來說是有利的」。
不過,松田也提到,民進黨無法在立法院取得多數,造成行政權與立法權出現「扭曲」的情況,對政策實行將有困難。
小笠原也表示,4年前有較多年輕人票投給蔡英文,但這次到了選舉的最終盤,他認為年輕人更傾向投給柯文哲。不過,柯文哲雖然號稱走出兩大政黨體制之外的新路線,但是在台灣未來與中國的關係,以及要如何保障台灣未來安全等重大議題上,更多台灣選民最終選擇了要繼承蔡英文路線的賴清德。
不過,有不願具名的國民黨藍委檢討認為,從總統得票率看,民進黨綠營雖然被民眾黨白營吸走年輕、甚至中間的選票,但基本盤仍非常穩固。相比之下,國民黨的基本盤卻是持續萎縮的;2020年韓國瑜參選總統的得票率為38%,這次大選侯友宜得票已降為33%左右。
國民黨競選失敗的原因是複雜的:首先,除了兩岸議題上,賴清德的政策得到更多認同以外,“藍白合”最終破局對國民黨更加不利。這預示着:國民黨要贏過民進黨綠營的機會將是微乎其微,但當時藍營出現的非常有利樂觀的整合形勢曾經蒙蔽了各方眼睛。
國民黨雖然輸了總統票,但卻在政黨票上領先於民進黨,以一票之差成為議會最大黨。這或許是對國民黨的唯一安慰,而這恰恰是“藍白合”帶來的成果。從立委選區就可看出端倪:只要是在藍綠對決選區,只要出現藍白合狀況,像台中市各選區,藍營候選人的票數都會衝高,這讓藍營囊括不少立委的席次,並導致部分優秀的民進黨綠委中箭落馬。
國民黨黨內人士也指出侯友宜總統候選人本身及其團隊的缺失:從區域得票數看,國民黨的策略是:“北票南補”、決戰中台灣,但侯友宜在台北和新北的票數卻都落後綠營,連在侯友宜擔任市長的政治本命區新北市的得票數、也低於2019年連任時的115萬票。
侯友宜陣營在選前不斷到南部掃街拜票,希望拉近與綠營的差距,確信透過北部、中部都贏的狀況下,獲得勝利;但從最後得票數看,侯友宜團隊勤走中南部似乎未產生效果,最終形成顧此失彼狀況。而在選前的各項民調就顯示,侯友宜的大本營新北市選情已不穩定,雖然透過不少新北藍營在地人士拚命搶救、拉票,盼讓侯友宜能專心顧南部選情,但最後票數顯示,效果並不顯著。
對比所有藍營立委得票數與國民黨的政黨票,侯友宜個人的總統得票都低於這兩者,這代表藍營支持者出現分裂性的投票狀況。
至於更深層的原因,應該是藍營選民對侯友宜過去與國民黨保持距離,以及2020年總統大選時沒有全力幫忙、四大公投時的歲月靜好等“舊怨”有關,“問題還是出在產品本身”,也就是侯友宜本身。
這次台灣總統大選的敗者名義上有侯友宜和柯文哲兩人,但名次第三的柯文哲雖敗猶榮,侯友宜卻不是。
總統大選的成敗從來不僅僅是個人問題。此次台灣總統大選三黨競選帶來巨大的複雜性:國民黨藍營有人檢討:想靠從民眾黨白營吸走曾支持民進黨綠營的年輕選票,再透過藍營自身基本盤獲得勝利的想法,是不實際的;國民黨未來要思考如何拓展票源,尤其是要讓年輕人對又老又舊的國民黨改觀,爭取青年的支持至關重要。
除了複雜的三方纏鬥的內部因素,還有中國介入台灣選舉的手段,包括台北市多名里長疑受招待赴中國旅遊,以及中國施壓台灣藝人等。對此,小笠原表示:據他觀察,對台灣人而言,中國會伸手介入選舉已經是一種常識,甚至說已經太過習慣了。中國這麼做是希望幫侯友宜吸引選票,從表面上來看並沒有成功,但他認為中國的作法愈來愈升級、巧妙,這一點值得台灣注意。此外,中國一直把賴清德形容為“台獨派”而相當警戒,未來勢必會密切觀察賴清德在5月的就職演說要傳達怎樣訊息,檯面下也會以各種方式給賴清德施壓。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回應說,這次選舉結果顯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台灣是中國的台灣,這次選舉改變不到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改變不到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越走越親的共同願望,更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亦必然統一的大勢。
松田說,雖然對中國而言,民進黨贏得政權是事與願違,但這次並非首次。中國方面為掌握5月總統就職演說內容並影響台灣,應該會在檯面下開始跟台灣方面展開溝通。中國方面也會密切關注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並慎重因應。
他說,為了不讓中國藉由武力或威迫嘗試改變台灣海峽現狀,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社會強化監視及敦促中國採取負責任行動很重要。
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昨天就台灣總統大選結果發表談話,祝賀台灣順利完成民主選舉,外交部對此表達誠摯感謝。超過30名日本各黨派國會議員也在選舉結果公布後,第一時間公開祝賀賴清德勝選,並肯定台灣順利和平完成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並期盼台日關係持續穩健發展。
新加坡政府昨天祝賀賴清德取得勝利。新加坡與台灣及台灣民眾有長期密切的友誼,將持續發展這樣的友好關係。新加坡一貫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對話、建立信任及追求合作,對雙方都有好處,此將有助於更廣大區域的穩定與繁榮,受到新加坡和國際社會的歡迎。
We congratulate William Lai on his election as the next President of Taiwan and we are happy to see democracy thriving among the Taiwanese people.
The United States is eager to work with President-elect Lai and build on the strong partnership we’ve enjoyed with President Tsai.…
— Speaker Mike Johnson (@SpeakerJohnson) January 13, 2024
台灣外交部上午發布新聞稿表示,總統大選昨天完成,截至今天上午已有超過百名美國聯邦參眾兩院領袖及重量級議員第一時間以聲明或社群媒體推文方式表達祝賀。
葛來儀:民進黨3連勝 北京將持續對台施壓但短期內應不會動武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刊出美中台關係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的文章指出,台灣副總統賴清德以略高於40%的得票率贏得大選,中國國民黨挑戰者侯友宜拿到約33.5%支持,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約26.5%得票排名第3。是自1996年首次總統直選以來,首次出現政黨在總統大選3連勝。
儘管薪資停滯和住房成本上漲等國內問題,對許多選民、尤其是年輕人來說很重要,但葛來儀認為台灣日後與中國的關係可能仍是重中之重。
葛來儀指出,面臨中國軍、經壓力及試圖分化台灣社會、營造統一會讓未來更好的假訊息等各種形式認知作戰日增,大多數台灣民眾希望既能維持台灣自主又能顧及兩岸穩定。這方面賴清德承諾追隨蔡總統腳步維護兩岸現狀,加強與國際夥伴關係,並增強台灣防禦能力。
葛來儀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太可能重啟與台灣政府中斷8年的官方接觸,北京把賴清德和蕭美琴列為「分離主義」二人組,賴清德勝選會令北京失望,但不會讓他們意外。
葛來儀認為,習近平希望美中之間的脆弱穩定關係不致惡化,可能會成為他不對台灣採取極其嚴厲措施的因素之一,至少2024年會如此。
她在文末表示,雖預料中國對台灣的施壓不僅會持繼續、可能還會增強,但至少未來幾年內,中國不太可能對台武力相向或強迫統一,習近平會專注於經濟問題與軍隊腐敗,因為他可能明白對台動武將不利於達成讓中國在本世紀中葉完成民族復興的首要任務。
民进党賴蕭配當選破8年政黨輪替魔咒 國會席次三黨不過半
第16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13日上午8時到下午4時舉行投票,並在投票結束後隨即開票。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晚間指出,約在13日晚間10時4分完成全部開票作業,總統、副總統選舉人數1954萬8531人,投票人數1404萬8310人,投票率71.86%。
民進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拿下最高票,共獲558萬6019票、得票率40.05%,當選第16任總統、副總統。國民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趙少康則以467萬1021票、得票率33.49%居第二;民眾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吳欣盈拿下369萬466票、得票率26.46%第三。
立委部分,區域立委應選73人,國民黨當選36人、民進黨36人、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1人;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委應選34人,國民黨13人、民進黨13人、民眾黨8人。
平地原住民立委應選3人,國民黨當選2人、民進黨1人;山地原住民應選3人,國民黨當選1人、民進黨1人、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1人。總計,國民黨獲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無黨籍2席。
與上屆相比,國民黨增加14席,民進黨減少10席,民眾黨增加3席,時代力量則從3席變成掛零。
投票率部分,投票日雖然天氣不錯,但選情卻不熱,2024總統大選投票率71.86%,是1996年總統民選以來的次低,僅高於2016年的66.27%。
雖然2012年、2016年及2020年總統大選都是「三腳督」態勢,但2012年的馬英九、2016年及2020年的蔡英文當選時,都拿下超過5成的得票率。2020年,蔡英文與賴清德搭檔獲得817萬231票,得票率57.13%,這次賴蕭配得票率僅40.05%,是繼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以來,首次總統當選人得票率未過半。
國民黨方面,相比韓國瑜與張善政2020年獲得552萬2119票,得票率38.61%,侯康配今年獲得467萬1021票、得票率33.49%。這是繼2000年連戰、蕭萬長獲292萬5513票、得票率23.1%,以及2016年朱立倫、王如玄獲381萬3365票、得票率31.04%後,國民黨在總統大選中第3低的得票率,共輸賴蕭配91萬4998票,國民黨總統大選連3敗,基本盤持續萎縮。
比較總統票與政黨票得票,賴蕭配共獲558萬6019票,但民進黨政黨票僅498萬1060票,相差約60萬票;柯盈配拿下369萬466票,民眾黨政黨票僅304萬334票,少了65萬餘票,民進黨、民眾黨政黨票都低於總統票;只有國民黨的政黨票476萬4293票,是高於侯康配的467萬1021票。
從1996年首度總統民選以來,從來沒有政黨可以執政超過2任、8年,2024年總統大選由賴蕭配當選也寫下紀錄,將是台灣史上第一個打破8年政黨輪替魔咒的候選人與政黨。
另外,觀察各縣市得票狀況,賴清德在曾擔任市長的台南市拿下逾5成選票,得票率50.95%。柯文哲曾任8年市長的台北市,仍為賴蕭配得票率38.13%最高、柯文哲23.79%墊底;侯友宜執政的新北市,也是賴蕭配得票率38.59%最高,侯康配35.17%居次。
在柯文哲的故鄉新竹市,得票最多的是賴蕭配,拿下34.79%得票率,領先柯盈配的34.30%,侯康配則以30.90%墊底。
按縣市看,侯康配在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連江縣、基隆市等8縣市得票高於賴蕭配;其餘縣市都是賴蕭配拿下最高票。
至於柯盈配在全台各縣市都未獲最高票,但在新竹縣、苗栗縣、金門縣、連江縣得票僅次侯康配,多於賴蕭配。
華盛頓郵報:不論結果由誰獲勝,台灣本身已是贏家
2024年1月12日是台灣大選選前之夜,國民黨、民進黨分別在新北市舉辦造勢晚會,民眾黨則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集結。
賴清德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提出8項承諾包括:未來當選總統,用人唯才、不分黨派、尊重專業;組織最好團隊壯大台灣;擦亮民進黨“清廉、勤政、愛鄉土”招牌;落實愛與和平、非暴力價值;走著民主和平、創新繁榮、公義永續的路;繼續減輕人民負擔;繼續投資未來世代、支持年輕人;繼續落實居住正義。宣示打造更好的台灣。
賴清德懇請大家透過選票捍衛台灣說:“這一仗,台灣必須要贏”,大家不要分散力量,不能過度樂觀,“去投票,就會贏”。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選前之夜當天還參加在台南的造勢活動,他的妻子吳玫如首度現身站台,為活動掀起最高潮。這是賴清德參政30年來的第一次。
侯友宜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則在選前之夜新北造勢晚會強調,現在是一對一的對決,“是我和賴清德的對決”;他呼籲選民集中選票說:“這一戰我們不能輸、我們輸不起,我們一定要贏”。侯友宜指出,總統選舉是國家路線和政策路線的選擇:第1條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賴清德就是戰爭風險的路線;而他是和平路線,反台獨、反一國兩制,守護中華民國、憲法與台灣。其次的路線對立還有:貪腐與清廉,廢死與反廢死,繼續反核與能源永續,仇中抹紅與中間路線。
柯文哲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12日選前之夜晚會上表示,離勝利剩最後一里路,已經走到終結藍綠十字路口,“阿北沒有放棄,阿北還站在這裡”,他拜託年輕人一定要去投票,投給義無反顧拚一次的未來一票。柯文哲表示,有人說如果這一次柯文哲當選是奇蹟,但他要說“我們拚了這麼久,就是要讓奇蹟發生”,況且民眾黨只靠小額募款,就可以打完這場總統大選,已經創造奇蹟。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以“不論誰勝選,台灣的自由選舉已擊敗中國獨裁統治”為題指出:台灣成功舉行選舉揭穿中共政權合法性的謊言,不論結果由誰獲勝,台灣本身已是贏家。
文章分析說:中國基於地緣政治目的,加劇對台軍事及經濟挑釁行為,頻頻派出軍機、軍艦擾台。除了出於具爭議性的主權聲索,北京霸凌台灣的原因還包括人口2300萬的台灣示範了中共領導人無法忍受的事:有效運作的華人民主政體。這也是中國拒絕讓香港擁有政治自由和普選制度的原因。
社論指出,台灣成功舉行選舉讓中共詭詐主張自身合法性的謊言不攻自破,也就是所謂“華人不在意西方式民主,寧願支持有效率、以國家為中心的獨裁政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論誰贏得13日的大選,台灣本身已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