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紀碩鳴
港府一直高喊口號:把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為香港的大局,這其實從來都不是問題,關鍵是如何融入?拿什麼來融入?
特首李家超每次講話的關鍵字主要就是2個:國家安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這看似一致的2個關鍵字,在現實中卻遭遇到悖論的尷尬。
國家安全應該有保障了吧?有港版國安法護航,還有馬上要推出的23條立法加強,香港的國家安全可謂銅牆鐵壁,固若金湯。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則是特首每次講話都掛在嘴邊的。 在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2024年新春招待會,特首李家超致辭時講到龍年的三大重點工作,首先,特區政府會儘快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第二,特區政府會全力推動經濟發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第三是改善民生。
按照特首的邏輯,23條立法就為保證香港的經濟發展安全穩定的環境。 這個邏輯理論上按照中國管理文化的邏輯無法挑剔,有了安全穩定的環境就能平穩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就能迎來經濟的春天,市民豐衣足食民生自然改善。
很可惜,現實卻沒有這麼簡單,以結果為目標的特首有沒有想過,今天以前的香港數十年,香港曾經的繁榮是怎麼來的?沒有了過去,香港為什麼現在處處被人詬病?
政府口口聲聲的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大灣區,其實更多的是政治表態,口惠而實不至。 為什麼?因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似乎總體上從來都不是問題。
從共產黨建國初期,香港富商霍英東向祖國提供大量戰略物資,幫助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積極為志願軍運輸物資,打破美國為首的國際封鎖令,這是支持抗美援朝戰爭的港澳同胞代表也有貢獻。 那時,「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霍英東組織了頗具規模的船隊,冒著港英當局武力「緝私」的巨大風險,為新中國運送了大量美國及港英當局“禁運”而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前線急需的黑鐵皮、橡膠、輪胎、五金、藥品、醫療器械、棉花、紗布等物資,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戰爭。
到祖國改革開放,香港三來一補對內地作出的貢獻,以及吸引外資投入內地,那一份鄉愁一直都在,香港從來都沒有離開過祖國,從來都離不開祖國。
香港歷來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外資來源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資,其中最主要的都是港資,所占比例高達70%!祖國第一個中外合資企業就由港商投資。
2019年中國內地利用外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地位,港資所占比例達到70.9%。 2018年中國內地吸引外資1284.6億美元,其中香港資金達到960.1億美元,占比高達71.13%!也就是說,中國的改革開放,受益於香港世界金融中心的鼎力支持。
根據中國商務部官方數據,即使到了風雨飄搖的2021年,香港對內地的實際投資額依然高達14,331億美元,占內地當年引進外資總額的57.5%。 而彭博對中國官方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2021年中國實際利用外商76%來自香港。
融入祖國發展大局,香港什麼時候缺席過?香港還是中國發展重要的對外聯絡的平臺,尤其在回歸以後的發展中,香港不僅擁抱祖國還為國家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起碼在下述五個方面,香港是國家的重要平臺。 根據數據不完全的顯示,包括:
1,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 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的數據,2021年,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占全球人民幣支付交易約76%。
2,香港特區是中國內地重要的轉口港。 據香港政府統計,2021年,香港51%的轉口貨物原產地為內地,而60%則以內地為目的地。
3,中國內地企業重要的離岸集資中心。 截至2021年底,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有1,368家,其中包括H股、紅籌股及民營企業,總市值約為4.3萬億美元,占市場總值的79%。
4、是內地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資來源地。 截至2019年底,在中國內地獲批准的外資專案中,47.4%與香港有關。 來自香港的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為11,955億美元,占全國的52.2%。
5、香港也是中國內地對外直接投資流出的主要目的地。 據中國政府的統計數字,截至2020年,中國內地對香港的直接投資存量達14,385億美元,占對外直接投資流出56%。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香港,中國的現代化可能要摸索更長的時間。 香港為中國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市場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是中國其他任何一個地方都無法取代的。
這難道不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成果,不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現實嗎?
今天,仍然強調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無可厚非,但香港應該慚愧的是,你拿什麼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你可以為國家提供哪些創造力呢?
國家需要你為內地發展留住外資、繼續香港強有力的吸引外資進入內地的功能,你行嗎?國家需要你協助繼續規避眾多貿易壁壘,繼續香港為內地承接外貿單子增加出口,你行嗎?國家需要你為內地吸引更多的國際科技人才,為祖國創新提供智力資源,你行嗎?
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從來就不是問題,共產黨執政後一直是實實在在的融入。 香港歷來腳踏實地以祖國及商業利益為導向,回歸後,在一國兩制下做的更有成效。 遺憾的是,今天的香港口號很多,結果卻無法導向。 我們需要考慮的不是簡單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是用香港什麼特長來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