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入侵烏769天:俄無人機空襲哈爾科夫造成人員傷亡,北約加大努力向烏克蘭提供資源之際,布林肯敦促提供更多援助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個年頭,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5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769天。

此次入侵導致雙方數十萬人傷亡,並帶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這場戰爭將如何發展?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做出怎樣的應對?和平何時到來?

2022年9月,俄羅斯正式宣佈吞並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的四個州: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扎波羅熱州、赫爾松州。目前,烏克蘭有約18%的領土由俄羅斯實際控制。
2022年9月30日,烏克蘭正式申請加入北約。
2023年3月,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逮捕令。
2023年11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宣佈,已經收到烏克蘭和摩爾多瓦開始正式加入歐盟談判的建議。
2024年2月16日,路透社引述美國不具名國防官員消息報道,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俄軍在烏克蘭的武器損失、部署花費等,令俄羅斯損失約2,110億美元。該官員還表示俄方約有31萬軍人死傷,不過烏克蘭對此的統計數字高達40萬。

圖為去年5月頓涅茨克地區烏軍向俄軍開砲。(路透社)

2024年4月5最新進展: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公布再拘捕3人,涉及莫斯科近郊克羅庫斯城音樂廳恐怖襲擊。通報中指出,3名涉案者分別在莫斯科、葉卡捷琳堡和鄂木斯克被抓獲,其中一人為俄羅斯公民,另外兩人是來自中亞地區的外國公民。調查發現3人中的兩人,曾經轉移資金用於購買實施恐襲的槍械及交通工具,另外一人曾直接參與招募恐襲參與者,並向對方提供資金。恐襲發生在上月22日晚上,造成144人死亡。截至本月1日,莫斯科巴斯曼區法院已先後批准對涉嫌參與恐襲的10人羈押候審,當中包括直接實施恐襲的4名疑犯。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不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的目標。普京在電視演講表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下令向莫斯科實施血腥、可怕的恐怖行動的人,目標是破壞國家團結。俄羅斯是一個展示信仰和宗教之間的和諧與團結的國家,不會成為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的恐怖襲擊目標。

莫斯科市郊音樂廳的恐襲造成過百人死亡。俄羅斯多次指出襲擊由烏克蘭下令,但沒有提供證據支持。

烏克蘭否認有份參與,美國則認為,莫斯科的指控沒有根據。

 

烏克蘭官員:俄羅斯無人機空襲哈爾科夫造成人員傷亡

烏克蘭官員週四(4月4日)說,俄羅斯在夜間進行的一次無人機攻擊在東部城市哈爾科夫造成至少四人死亡,12人受傷。

哈爾科夫市長伊戈爾·捷列霍夫(Igor Terekhov)說,無人機擊中了居民大樓。空襲還切斷了35萬人的供電。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發表聲明說,這次攻擊是「卑鄙和玩世不恭的」。

澤連斯基在每晚視訊演講中說,指揮官們討論了保衛哈爾科夫,「特別是在防空方面」。

他還說,鼓勵烏克蘭的夥伴提供更好的防禦系統是「我們所有外交官的任務」。

北約聯盟的成員國週四同意查看本國庫存,以便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防空系統。但是,成員國並沒有做出任何具體承諾。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盟國如今將回頭重新查看他們的庫存,看看是否有任何方式可以提供更多的系統。」

哈爾科夫州長奧列格·西涅古博夫(Oleg Sinegubov)說,俄羅斯的空襲還擊中了洛佐瓦市和丘胡伊夫市。

俄羅斯國防部週四宣稱挫敗了烏克蘭無人機對俄羅斯西部兩州的攻擊。

俄羅斯國防部說,俄軍防空系統在與烏克蘭接壤的別爾哥羅德州上空擊落了三架無人機,在圖拉州上空擊落了兩架無人機。

但是,庫爾斯克州長羅曼·斯塔羅沃伊特(Roman Starovoit)說,週四,俄羅斯南部城市庫爾斯克的中心市場附近在防空部隊擊落一架無人機後發生一起火災。他在電報(Telegram)平台上發出的貼文中還說,該州上空有四架無人機被攔截,造成起火的是其中之一。

週三,烏克蘭與芬蘭簽署了為期10年的安全協議。

這項協定使芬蘭成為今年第八個簽訂長期安全與國防協議以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的北約成員國。

芬蘭總統亞歷山大·斯圖布(Alexander Stubb)說,芬蘭還將向烏克蘭提供2.03億美元的額外軍援,包括防空系統和大口徑彈藥。這筆金額使芬蘭在戰爭期間向烏克蘭提供的國防援助總額達到近22億美元。

斯圖佈在基輔與澤連斯基一道舉行的記者會上說:「我們提供這項軍事援助不僅是為了烏克蘭自衛,也是為了讓烏克蘭贏得這場戰爭。」

俄外長拉夫羅夫:中國解決烏克蘭問題的計畫最明確合理

據俄新社周四報導,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向記者表示,中國提出的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倡議是迄今為止最明確合理的解決衝突的計畫。

拉夫羅夫對記者說:“中國去年提出了最明確的計畫——12點,正如他們所說的,是原則和立場的集合。我們的中國朋友說,首先希望所有其他各方就所有這些原則達成一致”。

拉夫羅夫稱,與俄羅斯拒絕接受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和平方案”不同的是,中方計畫的所有12點都是相互關聯和相互依存的,而澤連斯基的“和平方案”,用俄外長的話來說,則是一份“你可以從中獲取想要的東西的菜單”。

拉夫羅夫稱:“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中國的文件是基於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原因的分析以及消除這些根源的需要。建立在從一般到具體的邏輯中”。拉夫羅夫最後說:“這一計畫被批評含糊不清……但這是偉大的中華文明提出供討論的合理計畫”。

2023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一周年之際,中國外交部發表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該文件列出12點聲明,儘管提出“尊重各國主權”,但始終以“烏克蘭危機”字眼形容戰爭,並未承認俄羅斯侵犯烏克蘭主權。西方政界、媒體和評論員對其內容和中立性提出質疑。

際反應:

北約加大努力向烏克蘭提供資源之際,布林肯敦促提供更多援助

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四(4月4日)在與北約國家外長會晤後表示,烏克蘭迫切需要更多援助,目前人們越來越擔心俄羅斯正在中國、北韓和伊朗的支持下壯大其國防工業基礎。

「根據我今天聽到的……包括美國在內的每個國家都將回頭重新查找,並在必要時加倍努力,尋找烏克蘭繼續需要的資源,」布林肯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與北約國家外長會晤後告訴記者。

雖然具體的北約成員國一直在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但北約組織作為一個整體專注於提供非致命性的援助,因為北約擔心更直接的參與會加劇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

他說:「現在有30多個國家已經簽署或正在與烏克蘭談判簽署雙邊協議,我們美國也正在製定我們的雙邊協議。」

週四早些時候,布林肯在布魯塞爾會晤了烏克蘭外交部長德米特羅·庫列巴(Dmytro Kuleba),兩人討論了戰場局勢以及在俄羅斯的持續襲擊之下支持烏克蘭能源部門的方法。

美國將於7月9日至11日在華盛頓主辦北約峰會。布林肯與庫列巴在北約慶祝成立75週年之際討論了峰會的優先事項。

「烏克蘭將成為北約成員國,」布林肯說。 「我們舉行高峰會的目的是幫助建立通往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橋樑,並為烏克蘭向前邁進開創一條清晰的路徑。」

在周四的新聞發布會上,布林肯也強調了美國國會採取行動就對烏克蘭援助進行投票的迫切性。

國會尚未批准拜登行政當局的補充預算請求,該請求將為烏克蘭武裝部隊提供補給並幫助烏克蘭抵禦俄羅斯的進攻。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呼籲共和黨領導的美國眾議院批准軍事和財政援助計畫。眾議院共和黨人已把援烏行動推遲了數月,同時把國內議題當作優先事項。

週三,布林肯與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就如何加強北約對烏克蘭的長期軍事支持舉行了會談。

本週,北約外長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討論設立一個總額約1,080億美元的五年基金以支持烏克蘭軍隊的提案。

斯托爾滕貝格提出的這項計畫包括讓北約更直接參與協調成員國提供的軍事援助——目前由美國領導的由50多個國家組成的聯盟擔任。

北約要等到7月的峰會才會對提案做出最終決定。它需要其32個成員達成共識。

週四,北約的外交部長們還會晤了來自印太地區的夥伴。

斯托爾滕貝格週三表示:「北韓、中國、伊朗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支持俄羅斯的侵略戰爭,因此這表明安全不是區域安全,而是真正的全球安全,因此我們與亞太夥伴的合作很重要。”

北約希望向基輔派送更多的防空系統,但沒有做出具體的承諾

北約成員國星期四同意再檢查檢查自己的武器庫存,以便向烏克蘭派送更多的防空系統。但北約秘書長沒有宣布任何的具體目標或者是具體的承諾。

作者:阿曼亭
路透社報道,北約成員國星期四同意再檢查檢查自己的武器庫存,以便向烏克蘭派送更多的防空系統,讓烏克蘭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免受俄羅斯彈道導彈的襲擊。

周四,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布魯塞爾召開成員國外長會議後表示,“盟國明白局勢的緊迫性”。

烏克蘭外長庫萊巴(Dmitro Kouleba)也出席了此次會議。烏克蘭外長重申了基輔的要求,基輔希望能有更多的防空系統,特別是美國製造的愛國者導彈。

斯托爾滕貝格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在,盟國將檢查庫存,看看是否可以提供更多的系統,特別是愛國者系統,同時,也要確保這些系統有必要的彈藥和備件”。

但北約秘書長沒有宣布任何的具體目標或者是具體的承諾。

周四當天早些時候,北約在蛋糕和音樂聲中,紀念了北約成立75周年,但北約的生日慶祝儀式並沒有能夠掩蓋布魯塞爾的嚴峻氣氛,因為今年2月烏克蘭戰爭已進入第三個年頭。

烏克蘭外長在記者面前宣稱:“我不想破壞北約的生日慶祝活動,但我覺得有義務代表烏克蘭人就俄羅斯對我國的空襲狀況發出讓人們思考的信息。”

據烏克蘭官員報道,周三至周四夜間,俄羅斯對哈爾科夫市的住宅樓和該地區的能源基礎設施發動了無人機襲擊,造成數人死亡,約35萬人斷電。

法國遭甩鍋:馬克龍譴責俄羅斯的”怪異和威脅”言論

法國防長周三與俄羅斯防長通話,向俄方提供有關莫斯科襲擊事件的“有用信息”。不料反遭“甩鍋”:俄方繼續指控烏克蘭,並暗示法國特工是幕後黑手。法國總統馬克龍對莫斯科這種“怪異行為”做出了回應。

作者:古莉
據法新社消息,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4月4日周四譴責俄方在前一天法俄防長通話後發表的”怪異和威脅性言論”。

昨天法國國防部長勒科努和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通話。雙方都發布了這次通話的報告,但內容相反:法方表示,沒有任何信息顯示烏克蘭參與了3月22日造成144人死亡的莫斯科恐怖襲擊。

俄羅斯防長紹伊古則遵循克里姆林宮的旨意,繼續將襲擊者與烏克蘭和西方聯繫在一起,稱基輔在沒有得到西方認可的情況下不會行動 ,還特彆強調俄羅斯“希望”法國特工部門不是幕後黑手。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四在巴黎奧運會水上運動中心落成典禮上對俄羅斯的說法評論道:這太荒謬了,說法國可能在後面,說烏克蘭人在後面…..。這都是無稽之談。馬克龍補充說,這是信息操控,是俄羅斯如今使用的戰爭武器的一部分”。

這次法國國防部長與俄羅斯國防部長通電話是馬克龍主動提出的,這也是自2022年10月以來法國與俄羅斯的首次正式交流。

馬克龍為這次通話辯解稱,有關這起”伊斯蘭國”(ISIS)宣布承責的”襲擊的來源和組織情況”,法國恰恰掌握了”有用的信息”可以向俄方提供。

他說,“我們需要與所有受到恐怖主義影響的人共同努力。當我們掌握了信息,進行技術層面的交流,我認為這是我們的責任”。

馬克龍認為,這”證明”了他”自今年初以來”一直在說的話:”俄羅斯的攻擊態勢有所增強,而且不僅僅是對法國”。

馬克龍邀請大家看看俄羅斯對德國軍官的信息泄露,還有對英國和美國散播的信息,俄羅斯一些負責人宣稱美國藏在莫斯科襲擊的幕後。馬克龍判定說:”有一系列信息我們知道是虛假的,但這些假信息與他們(莫斯科)的威脅姿勢是相配的”。

馬克龍總統還表示,他”毫不懷疑”俄羅斯正在瞄準奧運會的組織工作,”包括在信息方面”,比如暗示巴黎到時做不好準備。

馬克龍說,俄羅斯”每天都在說,我們不能這樣做,也不能那樣做”。“因此這將是一種風險”。正因如此,我們必須挺住:他說,”堅韌、自信和與堅持真實是民主國家和偉大民族的力量所在”。

分析:

北約75周年:從蘇聯到俄羅斯的挑戰

75年前 ,1949年4月4日,基於兩極世界的理念,以及事實上對蘇聯的不信任,包括10個歐洲國家在內的12個國家的外交部長在華盛頓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也稱為《華盛頓條約》),北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聯盟就此成立。75年後,這個不斷壯大,但依然受“多重”威脅影響的軍事聯盟依然以俄羅斯為“主線”。烏克蘭戰爭喚醒了北約,但也標誌着歐洲75年來和平紅利的終結。

在簽署《華盛頓條約》後,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說: “這個條約是一份簡單的文件。簽署它的國家同意遵守聯合國的和平原則。相互之間保持友好關係和經濟合作。每當其中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土或獨立受到威脅時共同協商……並為任何可能受到攻擊的人提供援助。如果今天有什麼是確定的,如果未來有什麼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世界人民追求自由與和平的意願。”

“斯大林的孩子”

抱着世界人民追求自由與和平的願景,經過75年的發展壯大,截至今年,該聯盟已經發展為32個成員國的國際組織。32個國外交部長將本周三和周四兩天在北約總部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議,除了慶祝該組織成立 75 周年,也為定於 7 月舉行的華盛頓峰會做準備。為了慶祝75周年,《華盛頓條約》的原件首次離開華盛頓,到北約總部展出兩天時間。

北約的歷史與近代西方乃至世界歷史息息相關,首先它是二戰後西方陣營在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誌,亦是馬歇爾計畫在軍事領域的延伸、發展,是以美國、英國、法國為首的歐洲防務體系和西方世界重要的軍事同盟,是歐洲、北美洲國家為實現防衛合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其成員國擁有大量核武器、常規部隊。正如比利時國防部附屬智囊團安全與防務研究中心(CESD)的研究員埃斯特爾·霍里克斯(Estelle Hoorickx)指出,北約從成立起就一直受到威脅。“ 該聯盟的成立是為了應對蘇聯的威脅,其目標是防止蘇聯的攻擊 ,”北約第一任秘書長、英國勳爵伊斯梅甚至宣稱,北約的作用是“把俄羅斯人擋在外面,把美國人擋在裡面,把德國人放在監督之下”。當時的背景是,柏林受到蘇聯頒布的土地封鎖,這也是冷戰時期最早的重大危機之一。比利時前首相兼 1957 年至 1961 年北約秘書長保羅-亨利·斯帕克甚至曾經指出,北約“ 是斯大林的孩子” 。

的確,1949年3月18日,美國、英國、法國針對以蘇聯及東方集團,公開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各創始成員國於同年4月4日於美國華盛頓簽署《北大西洋公約》宣告正式成立後不斷壯大,1952年2月希臘和土耳其加入,1955年5月西德加入,因為西德加入,蘇聯集團於1955年成立八國組成華沙條約組織與其抗衡。

不斷東擴

1990年代,隨着華沙公約組織解散和蘇聯解體,歐洲的政治和安全角勢發生很大變化,軍事開支佔世界國防開支的70%以上的北約面對的議題從過去的軍事威脅擴散到全球恐怖主義、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網絡攻擊和大規模殺傷力武器擴散等各種問題上。

根據最著名的《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規定,一旦確認其任一成員受到攻擊,則視為針對全體成員之攻擊,其他成員國需作出即時反應。該條款一般被解讀為各國部隊將自動參戰,並不再需要各國政府授權參戰,即集體自衛權。該條款於美國“九一 一”恐怖襲擊事件期間被首次激活。這也是北約吸引其他國家加入的誘因。

在蘇聯和華沙公約解體後,北約就不斷東擴,1999年北約接納波蘭、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7國在蘇聯解體後不久就開始了加入北約的談判並於2004年3月29日加入;2009年4月1日阿爾巴尼亞、克羅地亞也加入了北約。

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芬蘭和瑞典這兩個長期中立國家很快就要求加入,並分別於2023 年和 2024 年成功,被認為是該聯盟自 1991 年蘇聯解體後吸納東歐成員以來最重大的一次擴張。

從“腦死亡”到被烏戰“電擊”復活

實際上,自加入聯盟以來,東歐國家經常就俄羅斯的威脅發出警告,並利用蘇聯佔領造成的民族創傷作為可信度的證明。雖然西方國家經常對莫斯科的強硬態度不屑一顧,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被視為這些擔憂的證明。西方國家做出了一些最強有力的回應,包括向烏克蘭提供設備和資金,並推動對俄羅斯實施更嚴厲的制裁。

許多人認為,對於一直試圖阻止北約進一步擴大的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來說, 32個成員國的規模的北約無疑是一個打擊。普京入侵烏克蘭沒不僅有“拔掉”北約,反而給了它電擊,北大西洋聯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但同時也不可否認面臨著多重挑戰。

2019年,當北約部隊剛剛從敘利亞撤軍時,法國總統馬克龍給出北約“腦死亡” 的診斷。兩年後,災難性的從阿富汗撤軍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這還沒有考慮到俄羅斯總統普京 的好戰慾望,他於 2022 年 2 月 24 日出兵攻擊烏克蘭。但戰爭重返歐洲重新喚醒了北約存在的理由。三個月後,瑞典和芬蘭結束了中立地位,要求加入聯盟以保護自己免受俄羅斯熊的侵害。這種重新發現的團結就是紀念北約 75 周年的要點。

北約沒有捲入烏克蘭戰爭,但對於盟國來說,俄羅斯的勝利不是一個選擇。北約的擴大伴隨着其成員國從入侵烏克蘭的第一天起就以運送武器和彈藥的形式向烏克蘭提供大規模和前所未有的軍事支持。兩年多來,這種援助是由大約五十個盟國在烏克蘭聯絡小組的框架內提供的,為了阻止俄羅斯軍隊的過度擴張,北約在陸地、空中和海上加強了其東翼,特別是波羅的海國家、波蘭和羅馬尼亞。它還剛剛在歐洲動員了近10萬名士兵,作為其堅定不移的一部分:保衛者演習是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演習。

俄羅斯將於 2026 年對北約發動襲擊?

但是,去年烏克蘭的反攻失敗後,俄羅斯軍隊逐步恢復實力。在美國,儘管總統拜登支持力度從未減弱,但以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為首的共和黨人削弱了對基輔的支持,烏克蘭人急需的 600 億美元軍事援助在國會被阻止。歐洲外交主管何塞普·博雷利一再警告說,歐洲將繼續支持基輔,但無法取代美國的援助。烏克蘭衰弱問題將成為本周四在聯盟總部舉行的北約部長級會議的核心問題。與此同時,俄羅斯進入戰時經濟,將三分之一的支出用於軍備和國防工業的復興。一些西方國家總理髮出警報:俄羅斯可能在未來幾年威脅北約領土。德國、波羅的海國家、瑞典和波蘭正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德國情報部門甚至提到俄羅斯將於 2026 年對北約發動襲擊。

多重威脅

儘管北約在2022年將俄羅斯列為“ 對盟國安全以及歐洲大西洋地區和平與穩定最重大和直接的威脅 ”。但克里姆林宮遠非當今聯盟面臨的唯一威脅。但研究人員解釋說,如今的威脅“是 多重的、日益複雜且數量眾多 ”。

除了俄羅斯外,一些國家行為者最近加入了北約對手的行列。北約在 2022 年首次將中國列為潛在威脅,”由於其核武庫及其侵略性,朝鮮被視為對北約的威脅,就像伊朗一樣。敘利亞的化學武器和不穩定環境也導致了恐怖組織的繁榮。這些政權再次得到俄羅斯的支持。

今年1月,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羅布·鮑爾發出明確警告。 “北約國家的軍隊,以及他們的整個社會,必須適應一個新的、不可預測的時代,”在美國對烏克蘭援助減少的背景下,對這場戰爭未來的悲觀情緒取代了最初幾個月的樂觀情緒。除此之外,如果特朗普在 11 月總統選舉中獲勝,人們還對美國未來在北約內的承諾表示懷疑。

北約的未來也將取決於下一任秘書長,目前,有兩名候選人參與角逐:將卸任的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和羅馬尼亞總統克勞斯·約翰尼斯。以美國、德國為首的各大國都已經將目光瞄準了呂特。北約方面表示,羅馬尼亞參選首先是為東歐國家獲得保障的一種方式。誰將成為斯托爾滕貝格的繼任,聯盟32個成員國代表希望在華盛頓峰會前能達成共識。

作者:艾米

北約成立75週年 紐時:挺烏力不從心只能口惠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4日慶祝成立75週年,然而害怕直接捲入與俄國開戰而使挺烏左支右絀,加上懼怕川普回鍋,讓這個老牌西方集體防衛體系的窘態盡露。

北約各創始成員於1949年4月4日於華盛頓簽署「北大西洋公約」(North Atlantic Treaty)宣告正式成立,成員從1949年的12個到近期芬蘭、瑞典相繼入會,今日已增至32個。

紐約時報指出然在成立3/4個世紀的此刻,各成員國領袖今夏召開北約峰會,卻怕看到屆時俄烏戰場是因歐洲太弱無力援烏,以致適應戰爭節奏的俄國勢如破竹一景。基輔至盼7月峰會時能收到北約入會正式邀請,但北約官員們都認為這不在今夏美國主辦的峰會之列。

基於集體安全機制,北約此刻無意接納一個恐將他們拖入二戰後最大規模歐陸戰事的新成員。這促使北約尋求某種折衷-暫不能讓烏克蘭入會,但足以讓基輔感受「長期」支持。然據參與討論的西方外交高層形容,至少到目前為止,折衷方式仍難有具體。

儘管歐盟已啟動讓烏克蘭加入的程序,但美國、德國仍維持去年北約峰會時立場,反對啟動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協商,並希望這議題今夏也不要碰,只願給烏克蘭一些能做到的承諾;而對界定烏克蘭須滿足哪些條件才能與北約開始談判,目前也毫無進展。

這週在布魯塞爾的北約外長會議上,內部有提出賦予北約在協調對烏軍援、融資和訓練方面更多控制權的意見,但旋即遭到質疑。讓北約而非美國來主責援烏武器運交的協調,遭匈牙利和其他盟國反對,擔心會讓北約更直接捲入戰爭,美國也不樂意拱手讓出主導權。

至於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出一項5年1000億歐元(近新台幣3.5兆元)的長期援烏構想就更令人困惑,因為不清楚北約有何機制能迫使成員出錢。

紐時指出,隨美國眾議院共和黨人持續阻撓600億美元的後續援烏計畫,俄軍繼續在俄烏戰場取得進展、基輔看來有戰敗危險的光景,到今夏並非不可能成真,屆時北約要傷腦筋的就是另一回事。

前美國駐北約大使、獨立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主席達爾德(Ivo H. Daalder)說:「到時情況可能比現在糟得多,問題恐變成如何不讓俄國贏,如此整個論辯的本質就會全然改觀。烏克蘭過去兩個月很艱困,短期也不見轉危為安跡象。」

華盛頓郵報指出,北約4日慶祝成立75週年,然而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舉行的儀式上,官員們對美國前總統川普的憂心蓋過慶祝氛圍。

川普今年2月一席「不多擔軍費,我就任憑俄國行事」的驚人之語嚇壞北約,再次擔心川普言行恐對北約構成嚴重威脅。

在這週北約外長會議舉行前的幾週,布魯塞爾的氛圍一直是「怎麼防川普」,但關於如何能真正保障北約免受川普打亂仍莫衷一是。華郵表示北約能做的,也只是努力讓川普和他的支持者相信北約值得保有。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