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玩完?“抓人特首”?

資料照: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耶魯大學資深研究員羅奇(Stephen Roach)

前銀行家羅奇堅稱香港“玩完了”

曾形容「香港玩完」的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再度公開「唱衰」香港,認為中國經濟不振,香港難以獨善其身, 而「一國兩制」在2019年後已變成“更有中國特色”,並重申,自治被削弱是香港面臨的重大挑戰。

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耶魯大學資深研究員羅奇,6月5日在香港外國記者會發表演講,再度談論香港經濟前景。羅奇引用過去數十年經濟數據,認為香港和中國大陸經濟,無論貿易、資金或勞動力流向都同步放緩,在可見將來預料中國經濟表現未如理想,恐怕香港經濟將難以獨善其身。

今年2月12日,羅奇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提出「香港玩完」的觀點,並指出香港的命運由本地政治、中國經濟因素及中美關係三大因素組成,三者都難以處理。

在羅奇發表「香港玩完」的言論後,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曾公開反駁說,美國及西方不時對香港發表負面言論,過去曾有西方雜誌指「香港已死」。

時任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回應說,過去30年來,經常有人看淡香港市場,但每次香港都可以再創高峰,不同意「香港玩完」的說法。

羅奇慨嘆香港今非昔比

羅奇回憶80年代自己到訪香港時,當時香港人有願景、有策略,香港整體發展相當出色,可是到現在一切都結束。羅奇說:“往日香港不是今天的香港,更絕非明天的香港。”

羅奇到訪香港期間接受《明報》專訪。他形容,2019年反送中風波後,香港的「一國兩制」變成「更有中國特色」的「兩制」。在6月4日刊登的專訪中,為自己提出的「香港玩完」觀點辯護,強調香港與中國大陸在經濟及政治上的連結越來越緊密,香港能改變的空間越來越小。

羅奇:港府應捍衛獨特性

素來有「中國大好友」之稱的羅奇,今年2月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表示,在本土政治丶中國經濟和美中關係轉差等因素夾擊下,「香港已經玩完」(Hong Kong is over),估計中國推出的救市措施也難以挽救香港經濟。

他在最新的演說中表示,香港需要捍衛其獨特性,並建議北京列出香港有別於中國大陸的特徵,包括法治、資本自由流通、人員流動等,向外展示香港在每個範疇下仍堅持「一國兩制」。

羅奇在香港發表演說後,港府隨即發聲明,不點名作出反駁,強調各項數據均反映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獨有的優勢和定位,縱然外圍環境複雜,但中國與香港經濟增長正穩健上揚,其步伐甚至比一些已發展經濟體好。聲明又說,個別人士發表的評論顯然忽視香港的優勢及良好的發展勢頭,在數據及事實面前完全站不住腳。

其後羅奇在社交平台X回應說,港府的反應是預期之中,但港府迴避討論核心問題使他感到可悲。

曾俊華認同羅奇:香港應不同於中國城市

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社群媒體撰文,表示與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對香港有一個共同看法,就是「香港必須繼續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中國城市」。他並認同,「一國兩制」應在港永久實施。

過去曾長期在港工作的羅奇,今年初在英國金融時撰寫題為「我痛苦地承認香港已經玩完」(It pains me to say Hong Kong is over)的文章,引起強烈迴響。

他近日訪港並接受明報訪問時,重申維持「香港玩完」的觀點,又認為香港必須捍衛其獨特性,與大陸城市有所區分。

曾俊華昨天在臉書(Facebook)撰文表示,他前幾天與羅奇見了面,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香港必須繼續成為一個不一樣嘅(的)中國城市,而呢個正正係(這正是)香港嘅(的)生存之道。」

他說,香港能夠繼續成為中國獨一無二的國際金融中心,不單對香港好,對中國也有好處,但香港要維持這個地位,而非成為他人所說的「金融遺址」,就要重建外界的信心,比如講清楚香港法令的紅線,令大家不用擔心會觸犯法令。

曾俊華所指的法令,明顯是指香港國安法和基本法23條立法。

他在文章中還表示,在疫情過後,香港經濟的復甦步伐不如預期,香港的國際地位以至歐美對香港和中國的政策也有所改變,但一些中東、南美洲甚至非洲國家,反而對來港投資的興趣增加,這就是所謂有危亦有機。

他說,早前見了一位為一個卡達皇室家族辦公室管理資產的負責人,對方表示,多年來,他們都沒有投資過亞洲市場,但最近卻考慮在港投資的可能性,所以專程來港,了解投資環境。

曾俊華表示,在會面中,對方問了很多問題,包括既然「一國兩制」對實施資本主義的香港如此重要,為何不宣布「一國兩制」在港永久實施,不必有2047年這個限期。

他說,過去也有其他投資者問過同一個問題,而他也認同這個想法,希望北京中央可以從消弭外界對香港未來定位的疑慮,在策略上有所考慮。

曾俊華曾於2017年競選行政長官,當時的競爭對手有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退休法官胡國興,最後林鄭月娥當選。

“抓人特首”?

6月6日晚,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在香港大球場舉行,港隊對伊朗隊,賽前,按慣例播放中國國歌時,有3名觀眾或背向球場,或沒有起立,涉嫌侮辱國歌,人在足球場就被抓走了。

6月7日,香港更新公務員守則,明定不得以公務員身份批評政府政策,現在又控制住公務員,李家超特首可以高枕無憂了。

6月8日,李家超出席國安法律論壇時表示,違法犯罪分子,外部勢力及潛逃海外的反中亂港分子等,肆無忌憚勾結外部勢力,挑戰國家安全的底線,因此必須要認識國家安全的複雜嚴峻形勢,「不能好了傷口便忘了痛」。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就指,香港沒有鬆懈的本錢,會加強推廣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法律,培養及鞏固市民信心。

中國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公開表示,兩條國家安全條例的重點在其威懾作用,須霆保危害國安行為得到「有力懲治」,辦案時「不能以過程公正替代結果正義,更不能以悲憫之心替代法律尊嚴」。他提到,現時仍有大量相關工作,涉及危害國安而被捕的,有298人;候審的有一百多人,而被通緝的有 13人,反映機制有效保障國安。至於上月底裁定「35+」初選案45人罪成,「各界普遍肯定裁定結果」,認為是向社會傳遞了正確法治觀念。

時評人蔡慎坤認為之前的特首無論如何還有點底線有點敬畏,還會為港人保留一些尊嚴。他認為李家超最終可能會像搞亂香港的中國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一樣。

張曉明,前香港中聯辦主任,2017年擔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2020年2月,2019年“反送中”風波末期,罕見地降為保留部級的副主任,今年3月2日,被免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6月6日,被免去全國政協常委及委員職務,輿論視之“結局悲慘”。因為他有搞亂香港的名號,所以不少港人為他有這樣的結局高興。

香港本來是一塊中國大陸絕無僅有的自由特區,作為中國派駐香港的最高長官,他被認為在撕裂香港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香港媒體報道,是否允許泛民主派人士擔任香港行政長官一事,張曉明竟然表態:“讓你活着就足以顯示國家的文明和包容”,出言兇狠。2014年,香港爆發雨傘革命期間,他聲稱“太陽照常升起”,有恃無恐,拒絕與港人對話。

2019年“反送中”風波是引爆香港超大規模民主運動的導火索,送中條例到底是當時的行政長官林正月娥為討好北京主動提出的,還是張曉明領導的港澳辦施壓所致,被認為仍是懸案。但是,張曉明,以及當時的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特首林正月娥,都是“東方明珠”的終結者。

不過,國際輿論的一致看法是,他們雖然對港人兇狠,也都不過是行事的打手。張曉明降為副主任,最後被送到政協掛閑職,最終也被免掉。王志民2020年年初被免去香港中聯辦主任,回北京做研究了。林正月娥曾被披露有連任特首的意願,也再沒有機會了。

香港2019年爆發“反送中”風波,主要的原因是港人唯恐一國兩制被掏空,北京在次年乾脆強行為香港這個高度自治,司法獨立的特區立下國安法,從此人人自危。從前常見的遊行示威沒有了,一年一度的89紀念活動被消失了,硬是把一座美麗而充滿活力的自由城市變成一座內地的城市。

警察出身的李家超,2019年“反送中”風波期間是保安局局長。香港警察此前名聲一直不壞,但在反送中運動期間大打出手,“紀律部隊”成了名副其實的“鎮壓部隊”,與李家超有很大關係,他因此得到北京賞識,2021年6月成為香港首位警察出身的政務司司長,2022年居然以“唯一候選人”身份成為香港特首及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他也因此被不少網友譏諷為“抓人特首”。

本文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中華時報》是全球華人媒體,致力於为大家提供客觀中立、多角度的評論分析文章和新聞報道。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與觀點,不代表《中華時報》。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