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香港 難享國家發展紅利

香港強調要融入大彎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但遺憾的是,自身不強又很難有特色,至今找不到突破口,香港可能很難享受國家發展紅利。

“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首任香港特首董建华回归伊始就强调的这個觀點。 這句話,曾經是對香港與國家發展關係最真實的描述。 但遺憾的是,近年來,香港走在了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原有的優勢在不斷被內地超越。 香港缺少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獨特性,融入發展中根本無法在利好內地發展中拔的頭籌。

在近年的弱勢發展中,優勢削弱的香港已經做不到「香港好,國家好」,因為本身陷入困境中,如何圖利國家呢? 2019年開始,香港就已經無法啟齒說「香港好,國家好」了,香港不給國家添亂添堵已經不錯了,更別說貢獻國家了。

「國家好,香港更好」歷來如此,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香港是享受到的。 比如香港可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內地是作了極大貢獻的。 回歸以來,香港上市公司总数一直保持上升趋势,1997年7月1日时有597家,2022年6月30日前已升至2565家,升幅超过三倍。

港交所自2009年起,高踞全球IPO募資金額榜首。 整體上市公司總市值在2021年底達到42萬億港元。 這主要是中國經濟發展加速,內也企業紛赴香港上市作出的貢獻。 截至2022年4月,內地企業在港上市達1370家,占港交所上市企業總數的53.3%,市值占港股總市值的77.7%。

內地一直是香港旅遊最大的客源市場,2018年赴港的內地旅客佔整體訪港旅客78%,並較2017年上升14.8%。 香港可以成為購物天堂旅遊勝地,內地是提供了極大市場的。 其他的如香港的國際貿易物流中心、咨詢中心等,都是因為「國家好,香港更好」。

但近期似乎出現了一些異樣,國家好的紅利,香港越來越享受不到了。 剛剛過去的中國五一長假就是一個例證。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測算數據顯示,2024年「五一」假期國內旅遊出遊合計2.95億人次,同比增長7.6%,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 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1668.9億元,同比增長12.7%,較2019年同期增長13.5%。

文旅部數據中心客流大數據監測顯示,「五一」假期入出境遊客合計達367.2萬人次,其中入境遊客177.5萬人次,出境遊客189.7萬人次。 中國五一長假的旅遊勢頭已經超過了疫情前。 新華社報導稱,隨著航線恢復、入境便利化措施的落地以及互免簽證國家數量的增多,入出境旅遊「快速恢復。」

遺憾的是,香港作為禸地遊客出境游曾經的熱門目的地,如今卻風光不再,並沒有受惠到中國旅遊恢復的好景。 據官方數據,此次五一長假期間,入境香港的中國內地旅客人次有76.6萬,略低於港府預期的80萬;較去年的62.6萬人次大增22.4%。 不過,相關數據仍不及2019年的99.7萬中國旅客入境人次,即只及疫情前的77%。

五一黃金周期間,中國出入境人次大增35.1% 往港澳人次只升22%。 許多曾經蜂擁而至香港的內地富裕人士被成本上精打細算的遊客取代了。 其中一些人只對免費的走馬觀花式的城市觀光感興趣,並在深圳過夜,以節省開支。 顯然,香港吸引力減弱,旅遊位置已經被拋離了。

今年2月曾發表「香港玩完論」的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5月3日在社交平臺X上轉發有關香港3月零售額銷售數據的內容,他表示香港經濟韌性岌岌可危,中國打噴嚏,香港就感冒,再次強調香港已玩完。
這位昔日中國的好友、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曾發表「香港已玩完」的論調,引起市場極大迴響。 「若中國想香港有更好未來,應放手讓香港自行解決問題」。

居住香港的經濟學家和風險資本家單偉建以「香港的魅力」為題批駁他的朋友羅奇。 單偉建以美國國務院今年3月29日發佈的《2024年香港政策法案報告》顯示在港居住美國公民的最新人數。 10年前首次公佈此數據時,居港美國公民為6萬,在2022年疫情期間,該數據從2021年的8.5萬銳減到7萬,而2023年強勢反彈至8.4萬。 以此來批駁大批人才流失論。

單偉建是柏克萊加州大學經濟學博士,博士導師是美聯儲局前主席、現任財政部長耶倫。 單偉建並列舉香港魅力依然,包括體制開放、自由、司法之獨立等特點; 資訊自由流通、資本進出毫無限制,貨幣可自由兌換; 低稅率; 允許多重國籍; 社會安全、交通等等。 他認為,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
不過,國家統計局公布,內地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萬億元人民幣,按年是增長3.1%。 但國家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香港並不在受惠名單中。

不久前,港府公佈了今年3月零售額臨時估計數位為312億港元,按年跌了7%,是自2022年12月增長1.2%以來,連續15個月改善後首次收縮。 而今年首季,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減1.3%,總銷貨數量下跌3.1%,網上銷售價值下跌10.7%。 政府發言人表示,3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轉為下跌,部份因為旅客消費比較基數高以及復活節假期。 假期原本帶旺遊客,應該是催谷消費,如今則成為了負面影響,與常理不符。 不知這是不是羅奇因此再次強調「香港玩完」的依據。

除了經濟數據欠佳外,香港近日亦傳出美國孖士打律師事務所計劃剝離香港業務; 《華爾街日報》亞洲總部撤離香港。 羅奇對此表達意見,他說,有些人選擇留在香港,但其他人選擇離開,人才外流削弱香港活力。 羅奇不知有沒有看到單偉建的文章,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

香港曾經是全球第一繁忙貨櫃港,但2023年已經跌出全球十大,除了上海保持龍頭老大,其餘超過香港的有寧波、青島、深圳、廣州和天津。

新華社報導,中國2023年进出口总值达41.76万亿元 中国货物贸易仍然保持全球第一。 遺憾的是,香港並沒有因此享受到。 01撰文指,香港貨櫃碼頭正以「荒漠化」唱響一曲悲歌。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董建華曾經的期待正在落空。

文/紀碩鳴(資深媒體人)

《中華時報》是全球華人媒體,致力於为大家提供客觀中立、多角度的評論分析文章和新聞報道。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與觀點,不代表《中華時報》。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