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媒體走進“煤鐵之鄉”山西晉城 探尋“古法制鐵”之秘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8月12日訊)本報山西晉城專電:“在晉韻堂,看到這些巧奪天工的手工鑄造鐵壺,深深地感受到山西工匠的銳意創新,為中華傳統工藝賦予新的生命。”參觀完晉城的鐵器工藝品後,加拿大共生國際傳媒總編輯胡海發出感慨。

近日,2024“行走中國·報導中國”海外華文媒體山西行活動一行走進“煤鐵之鄉”山西晉城,探尋“古法制鐵”之秘,領略中國深厚的冶鐵文化,見證老字型大小技藝的工匠精神。

晉城古稱澤州,被稱為煤鐵之鄉、鑄鐵之都,歷朝歷代都有在此設官冶鐵的傳統。在戰國時期,更是成為北方各諸侯國製造兵器所需生鐵的重要產地,產自晉城境內的“陽阿寶劍”削鐵如泥,是獨步天下的名劍。

澤州鐵貨技藝始於宋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作為一種傳統手工藝,它經歷了多次變遷與創新,但始終保留著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和工藝特點。澤州鐵貨以其堅固耐用、精美實用而聞名,歷經數代工匠的傳承和改進,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還遠銷海外。

在晉韻堂古澤州鐵貨工廠,海外華文媒體一行參觀了晉韻堂傳統“失蠟法”古法工藝,包括雕刻、開模、搖蠟、制殼、脫蠟等複雜工序,感受匠心魅力。

晉曉是晉韻堂鑄鐵技藝第五代傳承人,曾在日本學習交流鐵壺製作工藝。經過刻苦鑽研,他研發出鐵壺第四代工藝,並帶著鐵壺參加各種展覽和展示,向各國友人介紹中國文化和中國鐵壺。

晉曉介紹,製作澤州鐵貨需要經過選料、修蠟、制殼、澆鑄、雕刻、拋光等多道工序。一件精美的鐵壺,通常需要68道工序,耗時45天甚至數月。其難點在於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匠的精湛技藝和高度的專注。

晉韻堂以三晉文化為底蘊,致力於傳承延續中國傳統文化,以鐵壺為載體,將精美的設計理念以藝術的表現手法,滿足當今人們對文化作品的需求,同時將健康環保的實用生活理念融入鐵貨設計元素中。

晉曉表示,晉韻堂堅持原創、自主研發,截至目前,已成功研發出四百多種鐵壺、鐵爐、鐵鍋及鑄鐵藝術品,成功佔領國內鐵壺市場份額,在全國各大一、二線城市擁有旗艦店30餘家。

“鐵壺工藝因為個人愛好,我之前是有所瞭解的。之前都是在國外看到這樣的工序,今天能夠在晉城看到,我還是挺驚訝的。”歐洲新僑網副總編郭紀鵬告訴記者,這裏的很多作品都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融入很多山西元素,非常喜歡。

《中華時報》社長曾曉輝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表示,“踏進晉韻堂,我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了這裏濃厚的鐵器文化氣息。晉韻堂一直堅守傳統技藝,用自己的方式,譜寫著鐵花綻放的傳奇,這就是山西文化的縮影。”(完)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