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媒體訪山西:改變舊印象 感受新氣象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8月12日訊)本報山西專電:“看到山西在保留傳統的同時,更感受到三晉大地在鄉村振興、轉型發展等方面的新氣象。”澳大利亞華文媒體億憶網總編輯王冠侖告訴記者,此前他對山西的認知,是煤、是醋、是古建等地方文化符號勾勒出的。

來自日本、加拿大、阿根廷等10餘個國家的20餘位海外華文媒體代表本周用5天時間走訪山西晉中、晉城兩地。

位於晉中壽陽的潞安化工集團新元公司建成中國首座5G煤礦,“白領”煤礦工人坐在電腦前輕點滑鼠,就可實現井下數據的回傳和設備的操作。《中華時報》社長曾曉輝說:“現代技術與傳統產業結合,顛覆了我對煤炭生產的印象。”

“每天穿井下工作服,攜帶自救器、礦燈等設備下礦井。井下陰暗潮濕並伴有煤塵,上井後需要專門洗澡、換洗衣物。”該公司機電動力部電網監控操作員張偉回憶十幾年前剛剛成為煤礦工人時的情景。如今,白襯衫成為他的新工裝,礦井機器人也成了他的新“同事”。

在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海外華文媒體代表走進多家企業瞭解晉城光機電產業發展,與智能AI機器人對弈,同智能機器狗互動,看到近2000臺LED燈珠生產設備源源不斷地產出燈珠。

“與智能機器狗互動,看到它可以靈活地翻身。以前也見到過機器狗,但這是第一次見到可以翻身的。”菲律賓《商報》總編輯蔡友銘告訴記者,山西佔據天然資源優勢,培育產業、培養人才,未來還可“更上一層樓”。

近3年,晉城光機電產業行業總產值年均增長42%。該市整合10餘所職業院校,成立光機電職業教育集團;在山西科技學院專門設立光機電產業學院,每年可培養光機電專業本科生1600人、技能人才1.3萬餘人。蔡友銘說:“對人才的培養,讓我看到山西產業發展的潛力。”

此行之中,不止一位海外華文媒體代表用“驚歎”“震撼”和“顛覆印象”表達自己對山西的感受。

在被譽為中國古代“天文館”的晉城玉皇廟,元代二十八星宿彩塑作為海內孤品被保存至今。“在建設城市、發展產業的同時,古建與文化被細心保護,足見當地遠見。”羅馬尼亞《歐洲僑報》副社長孫雨梅說。

“山西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風光,還有先進的產業發展。來到山西,發現與以往印象中完全不同。”孫雨梅表示,“山西人的精神面貌也與我想像中不同,無論是生活狀態還是工作態度,他們在奮發向前。”(完)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