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香港新質生產力之國際參與

作者:邢雲超

新質生產力是指科技創新交叉融合所產生的根本性成果,其內涵是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核心標誌則是全要素大幅度提升生產率。新質生產力起點是「新」,關鍵在「質」,落腳於「生產力」。解放生產力,是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發展生產力核心路徑及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堪稱國際政經秩序重要推手和全球創新生態的率先引領。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及海運中心,又是區域科教與文化引擎。其基礎研究、法製觀念、稅收政策、監督體系、治理經驗、示範能力和寬松市場環境,使之能夠獨辟蹊徑、以資本優勢開辟國際市場、探索跨國合作、優化產業結構、布局新質生產力產業鏈。深化新質生產力香港的國際參與,以世界級技術創新,加速新型工業和智慧城市發展,可以實現人才、技術、政策合作機製新突破。

展開科技創新維度對內多線軟硬聯通

特首李家超與科技部長王誌剛去年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強建設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安排」,「京港合作會議首次備忘錄」亦明確將科創作為兩地合作重點。今年9月19日港府創科及工業局與國家工信部簽署「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合作協議」。早在2018年,京港成立高校聯盟,支持港大、港中大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在京成立中心,讓綠色低碳和智能製造尖端領域落地首都。京港共建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匯集創新元素,拓寬海外市場,支持科創企業走出國門。

特區政府推進「南金融、北科創」產業布局,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以智能創新、聯通世界為主題,推動跨地區、跨領域合作。港深兩地共同組建的「港深科創合作區」已是全球人才及科技成果聚集示範區,不僅與大灣區和內地一線城市對接,而且對中東、東盟、歐美之環球商家,展示最新智能技術與創科成果,在智慧城市、智慧政府、智慧經濟及至生活環境上提供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的思維和倡議,放大香港優勢,完善「引進來,走出去」內外雙向發展通道。

香港聯交所(HKEX)今年為創新型企業提供新特專科技企業上市機製,調整諸如信息技術、先進材料、節能環保及新食品新能源上市門檻,支持融資需求,引起國際資本關註,促進全球創新資源集聚與配置,通過跨境投資與並購重組,擡升香港在全球金融創新生態系統地位。據悉,年內政府推出百億港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從事策略性產業的企業提供配對資助,強化上遊研發,實現以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深化國際技術合作對外全面納才引智

「經濟學人」2024年發布聚焦中國論文的封面故事:中國論文發表量全球第一,研究人員數量超過美國和歐盟。據統計,全球40%論文由中國學者發表,但中國論文引用次數卻遠低於歐美,「自然」與「科學」的發表量甚少,好奇心驅動的研究明顯滯後。除了「與中國當前科研模式有關」,「迅速跟進熱點(比如AI)仍是科研主流策略」。中國科學產出迅猛,但與國際合作比例始終20%,與西方科學家的國際合作對比鮮明。香港作為擁有國際高水平大學的發達地區,轉化創新優勢不足,雖然具備創新經濟特質,但科技硬實力尚有差距。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打破技術封鎖,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增進國際項目交流,註重國外尖端技術引進,改變中國製造在全球價值鏈中的被動與低端,掌握新興產業的獨立性與主動權,完善創新體系國際環境下的構建,以多元資金供給,厚植產業生態。發揮戰略科技實力,加快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研發鏈條。現代文明肇始於西方社會及工業革命,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離不開東西文化碰撞和尖端科技啟蒙,香港作為裏應外合的自由市場和連接中外的橋梁,理應順應潮流,乘勢而上,而不能顧此失彼,迷失航向。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紐約灣區全球人才流動最頻繁。僅2010-2019年,凈增國際移民144.9萬;三藩灣區初創企業的1/4創始人是中國或印度出生;東京灣區重視研發投入、大學集群及產業集群之間的相互促進;日本政府推出政策,賦予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大行政自主權,實施「海外就地取材」人才引進機製, 通過國外設立研發機構、購買外國企業及實驗室,有效聚集高素質人才,歐美特別是全球灣區科創及人才工程的建設與完善值得借鑒。

香港開發河套及新田科技城創科集群,建立包括氫能、低空經濟、生物製造新質生產力發展及在前海、南沙及橫琴全面參與,著力國際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所人才引進,實現人才、技術與資本有效組合成為必答題。有特首政策組專家指出,香港人才整合相形新加坡,需長遠視之,催生新政,「多條腿走路」用好創新創業人才。 「施政報告」後,港八大本科生針對外地席位從20%猛增至40%。本土高校要擴容,學科建設亦要優化,評價標準有望隨之調整與完善,同時加強智庫、協會、政策圓桌會議及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廣度與深度。

20年來,香港作為亞太發達地區推出7項人才輸入計劃,出臺包括優才計劃取消配額限製,設立人才服務視窗及高端人才通行證,體現「以結果為目標」的務實操作。但是近年香港國際人才吸引力的弱化及人才的階段性流失,需政府加大人才戰略規劃,比如,除百強大學外,考慮納入特殊專業院校,著重吸引科創人才,優化引智手段,增強人才信心;保持香港國際地位,優先向國際人才傾斜;機製性向全球提供本港人才需求指數,打造國際高端人才庫。定期開展培訓、講座及招聘,協助簽證辦理提供個案支援。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領域是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為香港智力引進和人才儲備提供了歷史機緣。今年大陸大學畢業生1179萬,就業壓力空前。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教授姚璐認為23至35歲畢業生的1/4從事工作低於其學歷水準。香港人才政策亦招致批評,詬病高擡低放,難能學以致用。大批優才專才囿於各種局限湧入地產和保險等專業要求不高服務圈。香港人口瓶頸要解決,但搶人才則需要兼顧國際背景和全球視野。放開「一線」抑或控製「二線」,惟專才善用和賦能,才會避免潮起潮落「一窩蜂」。

由治及興譜寫新篇不辱使命助力國家

「科技+新質生產力」高峰論壇9月2日在港舉行。 「創新」和「人才」已是熱詞。香港擁有吸引全球人力資本、物質資本和各類高端要素流入條件。香港科研機構具有國際化優勢,與國際項目互補性強。在國際政治紛擾、地緣博弈激烈環境下,只有直面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科技革命,識變、應變、求變,主動對接國際標準與規則,才能不辱由治及興使命,繁榮香港經濟,與國家同頻共振,為助力國家現代化發展譜新篇。

9月10日星期二,美國眾議院通過「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如若參議院表決通過並交由總統簽署成法,料將導致在華府、紐約及三藩市三個香港駐美經貿辦被強製關閉,對香港在美國乃至全球合作及經貿利益產生巨大沖擊。即將進行的美國大選,兩黨候選人辯論中13次提及中國,分別以關稅和科技為議題展示其21世紀霸權世界信心及製衡中國的能力。然而,中國正以新的姿態和思維,以人類共同命運為出發點,在亞非及中東,廣泛聯系,全面實踐。

中共20屆3中全會冀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香港有責任回應國家期盼,開拓國際空間,尤其著眼非洲、中東和東南亞,把自己打造成歐亞大陸區域經濟核心樞紐及「一帶一路」中轉站。比如港府繼新加坡、雅加達和曼谷後計劃短期內吉隆坡設立經貿辦,擴大地區合作,維護貿易多邊,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支撐和條件。香港律政司長林定國9月22日訪問文萊,越南及馬來西亞,加強香港與東盟聯系,推廣香港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同日財政司長陳茂波率團訪問英國和西班牙,通過十多場對接會尋求與歐洲合作發展。

過往40年香港從國家經濟改革中受益,但作為國際都市,香港應該舉目全球放眼世界,而非聚焦一地,「做容易事,賺輕松錢」。香港正面臨改革轉型,針對周期性及結構性問題,亟待利用國家全面開放之機,深化新質生產力國際參與,打造香港特色「智能微工廠」及致力提升「香港製造」競爭力,利用香港全球唯一同時擁有國內及世界優勢之能,突出香港發展科創之國際影響和對外觀感。中共三中全會提及香港製度優勢,香港不能抱殘守缺,而是順勢而為。

近期,中國與國際結算銀行建立了人民幣流動性安排,方便緊急情況下支持央行提供資金。智利、印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央行承諾向國際結算銀行瑞士總部儲備池提供20億美元,香港借此亦可為強化中國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CIPS)和電子人民幣推廣發揮功能,做好迅速擴容金磚國家或將建立支付系統的角色扮演。 「國際交往中心城市指數2023」報告雲,全球43個參評大都市中香港赫然位列第四,凸顯香港聯通世界「超級聯系人」和「超級增值人」特點。深化香港新質生產力之國際參與既是大勢,亦屬必然。 (作者系香港社會學學者及國際問題專家)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