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乙巳蛇年將至,全球迎來中國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個農曆新年。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春節愈益成為全球共同的節日,既是“中國年”,也是“世界年”。
中新社“東西問”今起特推出“世界中國年”系列策劃,挖掘春節文化的獨特魅力,探尋世界各地的濃濃年味。敬請關注。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電 題:為何說春節申遺成功是中國年走向世界重要標誌?
——專訪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副所長張勃
中新社記者 徐文欣
2025年春節是“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後的首個春節。從歷史上與“年”的概念初次邂逅到名稱、習俗與內涵不斷演變,再到成為全球約五分之一人口同慶的盛大節日,春節裡藏著哪些文化底蘊?它緣何能申遺成功?海外華僑華人又將如何助力春節文化傳播?
春節非遺申報顧問、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張勃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進行解答。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春節申遺成功有何意義?
張勃:春節申遺成功是中國年走向世界的標誌性事件。“百節年為首,四季春為先。”春節申遺成功不僅是對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肯定,更是對中華傳統文化價值的國際認可。
對內,這將提升文化自信,讓中國的年味更濃;對外,將進一步促進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有利於其他國家民眾更好地認識中華文化。
春節成功申遺為講好中國故事打開了新思路。除了豐富的民俗活動,春節流傳著大量民間傳說和詩歌諺語,“春節故事”將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超級IP。
中新社記者:春節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張勃:春節從歷史深處走來,其起源與年的概念形成相關。在不同年代,年有不同的稱謂,據《爾雅·釋天》記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
年本意味著莊稼豐收,甲骨文中,年的寫法為上“禾”下“人”,禾是成熟的榖子,人背榖子,意味著好的收成。人們將榖物成熟一次所經歷的時間稱為一年。
“履端于始,序則不愆。”中國人重視時間的開端。夏、商、周三代分別以建寅之月(夏歷一月)、建醜之月(夏歷十二月)和建子之月(夏歷十一月)作為自己的“年始”,為過年習俗的形成奠定了時間基礎。由於缺乏文獻,夏商以前人們過年的情形難以確知。
可以確定的是,周代已形成豐富的過年習俗。周人以夏歷十一月為年始。在周代,新年這天稱為“正月之吉”,宮中要舉行盛大的朝正儀式,諸侯百官朝見天子,天子則舉行宴會活動,並表彰獎勵諸侯百官的功勞。
“正月之吉”也是公佈政令法律、教化百姓的日子。官府將各種政策法令懸掛在象魏(天子、諸侯宮門外的高大建築)之上,讓百姓觀覽。地方官吏則將各種教令傳達到社會各層,使大家對照檢查。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頒行《太初歷》,重新以建寅之月(夏歷一月)為正月,由此夏歷一月一日成為歲首之日,年終歲首活動相應轉移到新的時間。此後兩千餘年,過年基本就以夏歷一月一日為標誌性時間展開,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中新社記者:賡續數千年,春節發生了哪些變化?
春節一直處於變化中,種種變化沒有讓春節消失,反而讓它以不斷更新的習俗形式和內容,跨越時空。
從名稱來看,漢代多稱春節為正月旦、正日,魏晉隋唐時多稱為元正、元日,宋代之後多稱為元旦、新年等,現在為大家熟知的“春節”一名,距今僅百餘年。
1912年,中國採用公曆紀元,自此出現兩個新年。公曆1月1日、農曆正月初一都是新年。1914年當時的政府將農曆元旦、端午節、中秋節和冬至節分別更名為春節、夏節、秋節和冬節,從而形成春、夏、秋、冬的完整節日序列。一百多年來,四個節日依然傳承,四個新節名卻唯有“春節”得到民眾的認可,成為農曆新年的標準名稱。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原創文化,卻並非中華民族的獨享文化。隨著人口的遷移,春節傳播範圍不斷擴大。
目前,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慶祝春節。與春節相關的民俗活動已走進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約20個國家將春節列入該國整體或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
中新社記者:春節蘊含哪些文化內涵?
張勃:春節的文化內涵包括更新、祈福、迎春、團圓、和諧等,這些內涵是歷史的積澱,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與價值觀念。
更新是春節的獨特內涵。“隨時之義大矣哉。”中國人講求順天應時,在舊年過去、新年來臨時,人也要進行相應的更新,春節就處在年度時間循環的更新點上。祈福是春節內涵的一部分,古人在正月元日吃雞子、五辛盤,其意正在求福。
“春,蠢也,蠢動而生也。”迎春是春節的內涵之一。正月初一是“三元之日”,既是一年的第一天,又是春季和孟春之月的第一天,雖然“春節”的專名歷史不久,但過年很早就與春聯系起來,至今不斷。
團圓是春節的重要內涵。過年的團圓,不僅指生者之間的團圓,也指生者與逝者的團圓。許多地方有接家堂、擺供祭祖的習俗,這是對逝者的尊重,也是感恩之心的體現,反映了中國人的倫理情感和人文關懷。
和諧為春節的另一內涵。中國將和諧視為“天下之達道”,認為“德莫大於和,而道莫正于中”。和諧是天地、四時、萬物各守其正而又彼此和睦共處的理想狀態。在“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時,力爭達到人與自然、人與人及自我身心的和諧,是人們的美好訴求。春節期間的祭神、祭祖儀式,拜年守歲儀式,走親戚看朋友的社會交往,以及對各種娛樂活動的參與,都包含著對“和”的追求,也都是達致和諧的方法和手段。
中新社記者:海外華僑華人如何助力春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張勃:海外華僑華人既瞭解春節的文化內涵,又熟悉當地民眾的接受方式,在春節文化對外傳播推廣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千言萬語不如“身臨其境”。華僑華人可以通過春聯、福字、舞龍、舞獅、水餃、年糕等春節符號,講好春節故事,傳播春節的文化內涵,讓外國友人更瞭解春節文化。
春節不是僵化封閉的文化系統,它因時而變,因地制宜。縱觀歷史,不同朝代的人根據自己時代的特點,發展出符合時代的習俗活動。南朝人燃爆竹子以避山臊惡鬼,當代人則用火藥鞭炮表達對新年的祝福;20世紀80年代,人們喜歡寄送賀年卡,今人則時興微信拜年。放眼全國,北京逛廟會、廣州看花市、自貢賞花燈,北方包餃子、南方打糍粑,不同地方的人們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環境、人文條件,創造出具有地方特點的習俗活動。
華僑華人在海外因地制宜傳播春節符號,推動了春節文化的不斷更新。這種更新正如春節的自身價值:在新的周期裡,帶著新的希望前行。哪怕過去經歷了困難,但因為有了新的開始,仿佛就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