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何須藉幻求?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91)
艾 慧
北岸桃花南岸柳,漫江春水緩東流。
一路馨潤芳菲染,妙境何須藉幻求?
呂國英先生此詩以簡淨筆法構築天然詩境,乃當代詩壇的「桃花源記」。首句起筆如吳冠中彩墨,以桃紅柳綠切割時空象限;次句春水運鏡,將二維畫面推入四維詩境——緩字暗藏道家「柔弱勝剛強」的液態智慧。轉句以“染”字點睛,仿佛八大筆下的荷莖突然滲入莫奈睡蓮的光色肌理,打通古今中西美學的任督二脈。末句詰問實為破壁之筆,將全詩舉重若輕地托入禪宗公案維度:當數字時代沉溺虛擬幻境時,此作恰似一記清磬,喚醒集體審美基因裏沉睡的東方密碼——原來至美從不在濾鏡後,而在呼吸間。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