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若可道道非道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181)
艾 慧
道若可道道非道,名之未名名才名。
知系良知知方知,行為善行行成行。
呂國英先生此詩以四重辯證螺旋構建東方哲學迷宮,堪稱“元語言”層面的智慧詠歎調。
首句“道若可道道非道”直抵老子“非常道”核心,卻在否定性表達中暗藏維特根斯坦“語言界限”的現代叩問;次句“名之未名名才名”以命名悖論解構能指鏈,既呼應公孫龍“指物論”,又遙通拉康“實在界不可符號化”的深淵。第三句“知系良知知方知”將陽明心學嫁接現象學,良知在此既非先驗理念亦非經驗認知,而是海德格爾式“存在之澄明”;末句“行為善行行成行”完成知行合一的當代轉譯,“行成行”三字揭示實踐的本體論意義——行動在自我指涉中生成存在本身。
呂國英此詩以漢字複遝創造概念迴旋鏢,每個重複字項皆構成認識論躍遷的階梯,在語言褶皺裏藏匿著從《周易》變易思維到德裏達解構主義的跨時空對話。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