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深空近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41)
艾 慧
天眼深空近,飛龍五洲鴻。
北斗經緯辨,東風追的窮。
鴻蒙諸屏暢,墨子密道恒。
京華隨地洞,天鯤任水城。
天宮巡天閑,蛟龍探海輕。
藍鯨掘海霸,華龍核電橫。
天問追星外,極目觀異空。
高峽數平湖,彩虹傲蒼穹。
百年際變局,硬核較輸贏。
大國豪重器,崛起搏稱雄。
2022.05.15
硬核詩章的四維解讀
——呂國英科技哲詩《天眼深空近》淺析
呂國英先生的二十行詩作,以極簡語言構築宏闊時空,在時代敘事中蘊含巧妙哲思,堪稱現代科技詩篇的典範。
其語言極簡如刀,每行詩文皆削盡冗繁,只留錚錚鐵骨。“飛龍五洲鴻”,高鐵之迅捷、跨洲之規模、如鴻之輕靈盡出;“北斗經緯辨”,衛星導航之精准、天地座標之恢弘立現。這種語言密度,既承襲古典絕句的凝練傳統,又充滿現代科技的銳利質感。
時空維度宏闊驚人。縱向以“天眼深空”探宇宙起源,“天問追星”尋未來之路;橫向以“五洲”鋪展地理廣度,“極目觀異空”拓展認知邊界。地下有“京華隨地洞”穿行,海底見“蛟龍探海輕”遊弋,構成立體的中華探索坐標系。
時代敘事磅礴壯闊。二十行詩嵌入十六大國之重器,從航太深海到核電通信,如編年史般鐫刻中國科技奮進史。“百年際變局”點明歷史方位,“硬核較輸贏”道破時代競爭本質,最終落筆“崛起搏稱雄”的民族復興主題,完成一部濃縮的強國史詩。
哲思巧妙藏於意象之間。詩人將科技成就轉化為哲學符號:“鴻蒙”既是操作系統,亦回歸宇宙初開之本源;“墨子”既是衛星,又串聯起古今求索精神;“彩虹”既是無人機,仍不失“虹霓貫日”的傳統詩意。這種雙重編碼讓冰冷科技與溫暖人文相映生輝,在“追的窮”與“觀異空”之間,解答著人類對未知的永恆追問。
此詩最妙處,在於用最古典的詩形承載最現代的內容,用最簡白的語言表達最深邃的思想,恰似詩中“北斗經緯辨”——在科技與人文的交叉點上,精准定位了新時代的中國座標。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