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25年2月24日,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週年的日子。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096天。
.jpg)
在烏克蘭戰爭三週年之際,中華新聞通訊社與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2025年2月24日最新進展:
「烏克蘭2025論壇」:美國的瘋狂蓋過了俄羅斯的危險

隨著俄烏戰爭接近第三個年頭,大多數烏克蘭人都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螢幕以觀看「烏克蘭2025論壇」——該國官員們紛紛在這場論壇上亮出該國手中的籌碼。在與媒體長時間的交鋒中,他們透露了在戰線上以及在同樣激烈的政治走廊上的許多現實情況。
論壇大廳擠滿了外國媒體的代表,而台上的問題讓他們全神貫注:烏克蘭與白宮新政府的關係如何?今年是否會舉行有關停火甚至結束戰爭的談判?
這些話題成為了這場論壇討論的焦點。與去年的論壇不同,今年的論壇沒有過多涉及烏克蘭內政,也沒有涉及軍事工業在減少該國對外部支持的依賴方面所取得的飛躍,甚至數字化轉型和戰略工業、經濟、基礎設施、衛生等部門的部長都未能參加或出席這場論壇。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烏克蘭2025」論壇上發表演說:我絕不接受與美國人達成一項要讓烏克蘭未來十代人為之付出代價的協議(半島電視台)
美國的瘋狂
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引人注目的發言者是烏克蘭外交部長西比加、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耶爾馬克、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羅夫——他們的言論更像是在向烏克蘭內部發出安慰信息,一方面解釋該國與美國之間的分歧性質,另一方面在淡化它與美國之間的緊張程度。
西比加則譴責美國新政府拒絕將俄羅斯的戰爭稱為一場“侵略”,並認為“這根本改變不了事實”。他也對美俄關係緩和表示震驚——這種緩和取代了美國對俄羅斯的施壓及其加強烏克蘭在談判桌上的地位和權力的努力。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承認該國在與美國就「稀有礦產」協議進行談判的問題上面臨著巨大困難,並且強調該國沒有拒絕該協議,而是正在按照「自然路徑」向前推進。
在與戰爭相關的另一個話題上,烏克蘭國防部長透露了該國迫在眉睫的武器危機,以及美國不願向該國提供武器的事實,他還表示,該部已經開始透過「第三方」購買美國的防空系統,其中主要是「愛國者」飛彈系統。
艱難的夥伴關係
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以及川普總統對烏克蘭設定的條款和政策問題,也佔據了此次論壇會議的主導地位,並且佔據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大部分發言時間——在近兩個小時的會談中佔用了近一小時四十五分鐘,從而反映了雙方之間的巨大分歧。
澤連斯基駁斥了川普關於烏克蘭獲得美國5000億美元援助的說法,並強調其援助金額並不超過1000億美元,還表示美國前總統拜登提供的援助是“贈款而非債務”,其金額與歐盟國家和日本提供的援助金額相當。
這位烏克蘭總統重申,他拒絕“僅由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達成的和平”,並重申烏克蘭有權影響談判,並強調了邀請支持和感興趣的國家參與談判的重要性,例如歐盟、英國、土耳其甚至日本。
他還談到了川普提出的礦產協議,他認為,該協議當前的形式是不公平的,因為它“將讓未來十代烏克蘭人對美國承擔財政義務”,並且該協議必須與真正的安全保障掛鉤,以防止俄羅斯的戰爭再次發生。對此,他表示,“美國希望在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基礎上獲得100%的利潤。”
在本場論壇間隙,半島電視台採訪了澤連斯基的顧問米哈伊洛·波多拉克,而後者指出,「這項交易無疑是艱難的,但媒體大幅誇大了其中的主題,並將其稱為美國提出的不公平交易。雖然這項交易的細節仍在討論中,但我們肯定會達成一項反映夥伴關係和互利基礎的共識方案。」
波多拉克:美國的工業複合體從武裝烏克蘭的過程中獲益(半島電視台)
替代方案與中國
澤連斯基拒絕透露在美國拒絕支持烏克蘭的情況下,他可能採取的替代計劃的內容,但他暗示了將向中國求助的可能性——「在戰前,中國與烏克蘭之間的經濟關係比與歐盟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
烏克蘭外交部長認為,“中國的確希望烏克蘭戰爭能夠公正結束,因為歐洲市場對中方來說非常重要,而且中方也需要該地區保持穩定。”
在談到20套「愛國者」防空系統的需求時,澤連斯基指出,烏克蘭正在開發國產替代品,同時也致力於開發無人機和彈道飛彈。
澤連斯基的顧問波多拉克對半島電視台記者表示,“我們相信美國將繼續在支持烏克蘭方面發揮主要作用。這仍然符合美國工業綜合體的利益——該綜合體為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生產國防所需產品。”
這場戰爭會停止嗎?
在另一個背景下,記者試圖從發言者那裡得到這個問題的明確答案:這場戰爭真的會在2025年結束嗎?但這裡的答案卻是完全矛盾的。
這的確是西比加預料到的事情,他的觀點後來還得到了烏克蘭軍事情報局局長基里洛·布達諾夫的支持——後者表示:“俄羅斯需要停火,因為它缺乏實力,而且戰爭的代價已經太高,否則,它將在不久的將來脫離大國框架。”
但烏克蘭對外情報局局長奧列格·伊瓦申科警告稱,這場戰爭可能會持續到2030年。他還指出,該機構了解俄羅斯人的計劃,並認為“暫停戰爭將帶給他們一個恢復元氣、重新開始的機會,而這正是他們所需要的。”
對此,他指出,「俄羅斯方面打算在今年年底前生產700萬枚砲彈和3000枚遠程飛彈」。
在本次論壇間隙,伊瓦申科告訴半島電視台記者:“俄羅斯人不值得信任。俄羅斯的政策和經濟建立在其不希望和平的意圖的基礎上,因此,與他們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只會是暫時性的,直到他們為發動新一輪的戰爭做好充分的準備。”
他還補充說:“我們所掌握的信息表明,他們的計劃包括烏克蘭和歐洲的其他國家,我們知道,他們實際上準備一直持續戰爭至2030年,在此基礎上,我們必須明確戰爭結束的形式,並在戰爭結束後繼續建設我們的軍隊。”
烏克蘭對外情報局局長伊瓦申科:我們不信任俄羅斯人,與他們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將是其發動新一輪戰爭的準備工作(半島電視台)
提供保障的條件
無論這場戰爭是否會在今年結束或暫停,與會者都強調,在進行任何解決方案的談判之前,從相關各方獲得對烏克蘭的真正保障非常重要。
烏克蘭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尤利婭·斯維裡堅科將這些保障與國家的未來聯繫起來,並指出,“如果沒有安全保障,那麼至少將有500萬海外人員無法返回。而這也是我們實現經濟增長和復蘇以及外國投資回歸的先決條件。”
烏克蘭安全局局長馬柳克:自俄烏戰爭開始以來,我們已經發現了102個俄羅斯間諜與破壞網絡(半島電視台)
暗殺企圖
在另一件與戰爭相關的事情上,烏克蘭安全局局長瓦西里·馬柳克證實,“自俄烏戰爭開始以來,已經發現了102個俄羅斯間諜與破壞網絡”,並聲稱俄羅斯曾多次試圖暗殺他本人、總統澤連斯基以及軍事情報局局長布達諾夫。他的這一言論在論壇大廳引起了震動。
馬柳克暗示了其中的原因,並稱俄羅斯人員、設備和車輛當中85%的損失都是他所在部門和情報機構的無人機行動造成的。
在俄烏戰爭結束第三年時間之際,烏克蘭總參謀部發表聲明稱,自2022年2月24日以來,俄羅斯方面的傷亡士兵多達867180人,此外還損失坦克10168輛、裝甲車21151部、戰鬥機370架、直升機331架、火砲23582門艦門艦。
來源:半島電視台
澤倫斯基:為換取美援 恐被迫簽礦產協議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表示,他可能被迫與美國簽署一項經濟協議,此協議將確保美國繼續援助烏克蘭,代價是美國將從烏克蘭礦產資源中獲利。
美聯社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基輔舉行的政府官員論壇上,紀念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3週年的記者會表示:「如果你們的條件是『不簽協議就沒有援助』,那麼情況就很清楚。」
「如果我們被迫且無法不這麼做,那或許我們只能這樣選擇…我只希望能與川普總統對話。」
川普政府向澤倫斯基施壓要求簽署協議,允許美國獲得烏克蘭稀土礦產,作為美方對基輔提供援助抵禦俄羅斯入侵的補償。
澤倫斯基先前拒絕簽署美國的初步提議,認為提議中並沒提供烏克蘭阻止俄羅斯攻擊所需的安全保障。
澤倫斯基今天表示,他願意達成一項協議讓美國從烏克蘭礦產中獲利,但無法接受川普政府最初所提的5000億美元金額。
澤倫斯基說:「我不會簽署任何需要10代烏克蘭人來承擔後果的協議。」
澤倫斯基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今天與經濟部長思維里登科(Yuliia Svyrydenko)提前離開基輔論壇。葉爾馬克表示,他們與美國官員就一項潛在協議進行會談。
葉爾馬克表示,烏克蘭礦產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可以在整體安全保障中發揮作用,包括軍事保障和其他保障」。
此外,澤倫斯基在回答是否會為了烏克蘭和平放棄總統職位的問題時,他表示如果這能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軍事聯盟安全保護傘下,實現長久的戰爭結束,他願意這麼做。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昨天表示,正籌備川普和蒲亭的會面,至少對川普政府而言,這是俄羅斯領袖孤立狀態開始解凍的進一步訊號。
川普近幾週與俄羅斯官員接觸,以及同意重啟與莫斯科的外交關係與經濟合作,代表美國政策戲劇性的轉變,這引起了烏克蘭與歐洲各國領袖不安。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與其它歐盟高級官員,明天將抵達基輔與烏克蘭政府會談。
川普政府的美國政策變動,歐洲領袖近日忙於制定回應措施,並提出華盛頓停止援助時持續支持基輔的機制。
川普要5000億美元礦產 烏克蘭:7成在俄羅斯占領區
美國正推動與烏克蘭簽協議確保能優先使用烏國礦藏。但烏克蘭當局表示,約有價值3500億美元關鍵性資源蘊藏於烏東俄羅斯占領區。
美國過去一週一直在施壓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但遭基輔以美方所提協議文本沒含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而拒絕。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希望獲得價值5000億美元的烏克蘭礦產資源,來補償拜登政府任內對烏克蘭的援助。
目前烏克蘭近20%的礦產資源,包括約一半稀土礦藏,都處於俄羅斯占領區內;有估計在俄占區的礦藏資源價值可能達數兆美元。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大部分資源位於工業地帶的烏東頓巴斯(Donbas),但頓巴斯地區大部分已淪入俄羅斯手中,且俄軍仍持續在戰線推進。
烏克蘭副總理思維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在基輔一場記者會說:「不幸的是,我們掌握的訊息顯示約價值3500億美元的可用關鍵礦產,暫時都在俄占區內。」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希望川普提供具體的安全保障,換取鋰、鈦、鈾和稀土等關鍵資源的使用權。這些原料對生產電子產品至關重要。
川普和他的幕僚已對澤倫斯基不願簽署美烏礦產協議感到挫折,然而烏克蘭一名消息人士昨天告訴法新社,烏克蘭領導人「還沒準備好」同意美方目前的要求。
澤倫斯基的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今天堅稱,相關談判目前「正常進行」。
葉爾馬克在基輔的記者會說:「沒有人拒絕任何事情,目前工作進展正常,但這樣的過程可能需要一天,也可能要幾個月。」
俄駐法國馬賽總領事館爆炸疑遭恐攻
.jpg)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滿3週年之際,俄國駐馬賽總領事館驚傳爆炸案,俄方聲稱此爆炸案疑似恐怖攻擊。俄國國營媒體塔斯社(TASS)報導,莫斯科當局今天要求法國就爆炸案展開全面調查。
法新社報導,馬賽(Marseille)警方消息人士說,3枚自製爆炸裝置被投擲到俄國駐馬賽總領事館,其中2枚成功引爆,但並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根據路透社,俄國駐馬賽總領事館爆炸案目前尚未傳出任何傷亡,其他相關損害訊息也未能立即得知。
塔斯社引述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的話報導指出:「馬賽總領事館爆炸案具有恐怖攻擊的所有特徵。」
「我們要求(法國)迅速展開全面調查,並採取措施加強俄國使團的安全。」
法國媒體稍早報導,總領事館附近聽到爆炸聲響,消防隊員已趕到現場。
國際反應:
習近平與普京通電話 稱中俄關係不針對第三方亦不受第三方影響
中國官媒新華社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一(2月24日)下午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時,稱讚莫斯科「為化解」烏克蘭危機做出了「積極努力」。
習近平表示,歷史與現實證明,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鄰居,是患難與共、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真朋友。中俄關係具有強大內生動力和獨特戰略價值,不針對第三方,亦不受任何第三方影響。中俄兩國的發展戰略和外交政策是管長遠的,任憑國際風雲變幻,中俄關係都將從容前行,為各自發展振興助力,為國際關係注入穩定性與正能量。
普京說,俄方高度重視對華關係,期待同中方在新一年保持高層交往,深化務實合作,又稱發展對華關係是俄方著眼長遠的戰略選擇,絕非權宜之計,不受一時一事影響,不受外在因素干擾。
普京向習近平介紹了俄美接觸最新情況和俄方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原則立場,表示俄方致力於消除俄烏衝突根源,達成可持續和長久的和平方案。習近平說,中方樂見俄羅斯及有關各方為化解危機作出積極努力。
克里姆林宮表示,普京與習近平的電話交談熱情友好,兩人討論了擴大經貿、投資、文化等領域互利合作的途徑。
據官媒新華社稱,普京主動打來了電話。
習近平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是他“最好的朋友”,普京則稱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可靠的伙伴”。
今天2月24日是普丁決定發動他所謂「特別軍事行動」的三週年,這項決定引發了二戰以來歐洲最大的軍事衝突。
此前,中國外長王毅20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出席20國集團外長會議時曾表示,中國支持所有有利於烏克蘭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兩國近日達成的共識。他並表示,中國願意在政治解決這場危機的過程中扮演有建設意義的角色。
烏戰三週年:「烏克蘭與歐洲安全決定性時刻」 外國盟友齊聚基輔重申支持
法國總統馬克宏則前往華盛頓圖說服川普不要為了達成和平協議而放棄烏克蘭。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宣布將於3月6日舉行一次特別歐洲峰會,他說「我們正處於烏克蘭和歐洲安全的決定性時刻」。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週日談到此次峰會時表示:「明天我們要舉行一次重要的會議,一次峰會。也許這將是一個轉折點。」他表示,將有13位領導人出席此次峰會,包括加拿大人賈斯汀·特魯多、波羅的海、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和西班牙等國領導人,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等歐盟官員,另有24位領導人將通過視頻會議與會議領導人通過視頻會議。
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一同抵達基輔的馮德萊恩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 “我們今天來到基輔,是因為烏克蘭屬於歐洲。在這場生存之戰中,不僅烏克蘭的命運岌岌可危,歐洲的命運也岌岌可危。”
烏克蘭戰爭爆發三年對基輔來說正處於一個敏感時刻,因為川普對美國戰爭策略的改變顛覆了迅速變化的國際環境。他試圖兌現他的競選承諾,迅速結束戰爭,但他的做法引起烏克蘭和歐洲許多人的擔憂,他們認為這對俄羅斯及其總統普丁過於和解。俄羅斯外交部上週六表示,川普和普丁面對面會晤的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美國官員表示,他們已與莫斯科同意重建外交關係並重啟經濟合作。
法新社報道,面對俄羅斯的威脅和美國的突然轉變,實力弱小的歐洲人正努力動員。歐盟各國領導人擔心川普對烏克蘭的態度會導致對基輔不利的解決方案,也擔心他們——烏克蘭最重要的支持者——會在和平談判中被邊緣化,因此紛紛對迅速變化的環境做出自己的反應。
在周日的德國大選中獲勝後,保守黨領袖弗里德里希·梅爾茨(Friedrich Merz)於週一發表言論:“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讓烏克蘭處於強勢地位。” 梅爾茨寫道:“為了實現公平的和平,遭受攻擊的國家必須參與和平談判。”
英國預計將於週一宣布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英國此前曾稱這是自戰爭初期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攬子製裁措施。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週日表示,這些措施旨在削弱俄羅斯的「軍事機器,減少助長烏克蘭破壞之火的收入」。
說服川普
在支持基輔的同時,歐洲領導人雙管齊下,法國總統馬克宏與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和本週都將訪問華盛頓,試圖說服川普不要為了達成和平協議而放棄烏克蘭。路透社分析指出,歐洲兩個核武大國的領導人將分別出訪,預計將試圖說服川普不要不惜一切代價與普丁倉促達成停火協議,讓歐洲繼續參與其中,並討論對烏克蘭的軍事保障。
馬克宏試圖利用與川普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建立的關係,他表示,同意一項相當於向烏克蘭投降的糟糕協議,將向包括中國和伊朗在內的美國的敵人發出軟弱的信號。史塔默還警告說,戰爭的結束不能是「普丁再次發動攻擊前的暫時停頓」。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婭·卡拉斯週一宣布,她將於週二前往美國會見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
卡拉斯週一宣布批准對俄羅斯的第16輪制裁。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回應表示,俄羅斯目前不認為有任何理由與歐洲恢復對話。
烏戰三年,民間支持聲浪不減,週日,巴黎、布拉格、維爾紐斯、華盛頓俄羅斯大使館前以及其他幾個美國城市已經舉行了支持烏克蘭的抗議活動。週一也計劃在倫敦和雪梨等地舉行更多集會。
歐盟對俄羅斯祭出第16輪制裁
今天是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滿3週年,歐盟對俄羅斯祭出新一輪制裁,旨在遏制其戰爭行動。
法新社報導,這是自俄羅斯2022年2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全面進攻以來,歐洲聯盟(EU)對俄國祭出的第16輪制裁。
歐盟正試圖持續對俄羅斯政府施壓,即便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展開對話,損害烏克蘭當局及歐洲盟友的利益。
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表示:「這新一輪制裁不僅針對俄羅斯影子艦隊,同時也制裁那些支持不安全油輪營運的人士、用於駕駛無人機的電子遊戲控制器、用於規避我們制裁的銀行及用於散布謊言的宣傳機構。」
卡拉斯指出:「誰是侵略者,誰應該為這場戰爭付出代價並承擔責任,這毫無疑問。隨著結束俄羅斯侵略的談判正在進行,我們必須讓烏克蘭盡可能處於最強的位置。制裁提供了影響力。」
布魯塞爾挺烏集會拒絕羞辱式和平
烏克蘭人及支持者再次齊聚歐盟總部所在的布魯塞爾,雖然在詭譎的美俄促和情勢下,這場抗俄戰爭3週年集會人數遠低於過去2年,但群眾高聲要求「武裝烏克蘭」,拒絕被排除談判的羞辱式和平。
從2023年上萬人、2024年7000人,到俄烏戰爭屆滿3週年的今天,布魯塞爾挺烏集會的人數驟降到不滿千人。相較過去2年長長的遊行人龍,今年並未安排遊行,主辦團體指,這是因為市府表示目前道路多處施工、難以管制交通。
於是,廣場上的群眾和台階上的講者隔著一條大馬路,記者們等到綠燈才能穿梭兩處採訪取景。媒體出現得比過去2年多,沒有他國外交代表上台發聲力挺,也是今年與過往不同的現象。
情況丕變,來自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獨自推進與俄羅斯的談判,排除烏克蘭和歐洲國家的參與,烏國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甚至與川普隔空互批,讓這3年來挺烏的歐洲瀰漫著悲觀氣氛。
烏克蘭人在集會齊唱國歌,手比三叉戟符號的國徽,為戰爭犧牲者默哀,呼喊「武裝烏克蘭,就是現在」口號,要求繼續為達成公正的和平而戰鬥,一如過去2年集會景象。但是,在布魯塞爾冬末難得出現15度高溫的陽光下,烏克蘭的命運顯未走出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