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7月3日電 (孔令佑 儲瑋瑋)一架裝備16支旋翼的無人航空器騰空而起,升至25米左右高度,環繞一圈後,又穩穩降落至起飛點。這台“空中巴士”,由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運營,獲得全國首批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
這是記者近日在位於安徽合肥的駱崗空中交通運營中心看到的一幕。該中心是集文旅觀光、科普研學、空中交通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樞紐,可運營10台、存儲50台電動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還提供航空器維修以及航材保障服務。今後,該中心還將提供空中婚禮、商業接駁等特殊場景定製化服務。

據官方數據,現在合肥全市已建成駱崗公園、中心血站、合肥南站等70多個無人航空器垂直起降點,開通醫療配送、軌道巡檢等200余條航線。
合肥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執行主任程羽對記者表示,合肥正發揮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拓展低空場景,對接公安、應急、消防、自然資源、電力、軌道、路政、環保等部門,常態化開展eVTOL、物流配送、巡檢等飛行。
在駱崗公園,合肥市規劃建設一批先進性、模塊化、大集成的“超級場景”,實現多種無人裝備的統一平台管控,為新技術、新產品提供試驗場,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得益於場景驅動,外賣無人機、物流無人機、農業植保巡檢飛機等諸多科技成果正在駱崗公園加快落地。
合肥的不斷探索,是安徽省積極發展低空經濟的生動寫照。作為全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安徽近年來力推低空經濟“高飛”,目前已集聚了多家通航控股、無人機製造等企業,初步形成以合肥、蕪湖為雙核,池州、安慶、六安、宣城等多點支撐的產業格局。
有業內人士認為,低空經濟發展過程中,場景建設至關重要,需要打造一批商業化、市場化的應用場景。
拓展多元應用場景,正是安徽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一大發力點。去年,安徽公佈了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機會和能力清單,發佈了百餘項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涵蓋物流、文旅、農業、智慧城市等眾多領域。
如今在安徽,隨著場景的拓展,低空經濟日益融入民眾日常生活。無人機配送快餐、點心等商品,甚至“空中送血”,已經不是新鮮事。此外,安徽還開闢了合肥—蕪湖、蕪湖—黃山等低空旅遊航線,讓遊客獲得不一樣的觀光體驗。
據《安徽省加快培育發展低空經濟實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到2025年,低空經濟規模力爭達到600億元(人民幣,下同),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80家左右,其中,培育生態主導型企業1至2家;到2027年,低空經濟規模力爭達到8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力爭達到240家左右,其中,生態主導型企業3至5家。(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