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始末

作者 Priya Esselborn

1962年中国和印度之间爆发的那场短暂而激烈的战争有着久远的历史根源。主要原因是一条从未明确划分的国界。50年后,关于这条国界的争执依然存在。

 
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在印度输掉那场战争后变成了替罪羊。人们指责他太过草率、太幼稚,没有认清局势。印度媒体更是充满了各种刻薄挖苦的语言。德国汉堡全球与区域研究所亚洲问题专家贝茨(Joachim Betz)表示:”尼赫鲁从来都没有承认自己对情况的判断有误。”他指出,印度军方当时不断强调自己的军事装备太差。”而且战地地形也对中国更有利。因为印度从军事战略上来讲处于低地,必须爬上山顶才能够进入战区,而中国军队则可以从高处展开行动。”

据估计,中国军队1962年10月20日从边境的东西两处同时发起进攻时,军力是印度军队的5至10倍。中国军队当时一直深入到印度今天的阿鲁纳恰尔邦省和喜马拉雅地区。整个战争延续了一个月,总共造成2000人丧生。

1962年11月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在新德里发表讲话

复杂的历史

打响这场战争让印度有点措手不及。中印两国此前经历了一段长达数百年的漫长而又复杂的历史。18世纪下叶,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疆土囊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的部分地区。1835年,英国和俄罗斯进入了所谓的”大博弈”时代,争夺对中亚的控制权。俄罗斯曾试图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向南延伸。西藏当时处于博弈双方之间。

20世纪初,西藏成为英国的保护地。但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宣布对西藏拥有主权,而西藏则于1913年宣布独立。英国随后在1914年举行的西姆拉会议上宣布放弃对西藏的主权,当年中国和西藏都参加了此次会议。时任英属印度外长麦克马洪和中国在边界上达成了一致:并将其命名为”麦克马洪线”。中印双方对这条3500公里长的边界有不同的理解。中国认为这只是暂时的一种界定。贝茨指出,中国将麦克马洪线视为殖民地的界限,随着英属印度殖民地的消失,该边界也就已经过时。

中印有争议地带

从兄弟变成敌人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印度新德里尼赫鲁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切诺伊(Anuradha Chenoy)指出,中国和印度在建国初期都想摆脱两国的殖民历史,也非常愿意维持友好关系:”尼赫鲁的设想是,中国和印度应该成为朋友。”理由是:两国有许多相同之处,在历史中都经历了磨难,所以也可以成为亚洲的核心国家。当时”印中是兄弟”的口号得到广泛传播。

1954年,中印两国签署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甚至愿意接受麦克马洪线作为两国的边界,作为交换条件,中国要求印度放弃阿克赛钦地区。中国在兼并西藏的时候获得了对这片地区的控制权。印度不愿意接受中方提出的条件,并在言辞上予以强烈回应。亚洲专家贝茨解释称:”这不是获得领土的问题。阿克赛钦直到今天都没有什么经济意义。”更多的原因是中国需要这片地区来建设其连接西部和其他省份地区的交通要道。政治学者切诺伊总结称:”事实是,两国当时的民族主义都有所抬头。”从此,两国在边界地带不断上演小规模冲突。1959年达赖喇嘛逃出西藏,印度为他提供难民庇护:这也是扎在中印双边关系上的一根新刺。

避免冲突升级

有趣的是,中国和印度从未正式宣战。双方都试图尽量限制冲突的规模。全世界都曾密切关注两国的争端,因为当时古巴危机也愈演愈烈。冷战以及民主制度和共产主义的对峙局势也给中国和印度带来了新的问题。1962年11月20日,中国单方宣布停火,并撤至麦克马洪线后20公里处。中国专家切诺伊特别强调这是中国”采取的主动”。印度在此之前曾经向美国发出军事求援。是害怕冲突升级、还是担心这一世界海拔最高战场逐渐恶劣的天气情况?或是中国觉得让印度知道自己的短处已经足够,所以才愿意握手言和?这是历史学至今都无法明确解释的问题。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