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上萬退休老人上街抗議醫改討說法

醫藥補貼被剋扣武漢爆發大規模抗議(照片來自網絡視頻截屏)

本週三(8日),武漢市上萬名退休老人冒雨聚集在市政府門前抗議,表達對醫改新規的不滿,向政府討說法。當局出動了大量武警特警。

2023年02月08日上午,武漢數萬名退休老人上街抗議醫保改革!並高唱國際歌。抗議取得了取得階段性勝利,市政府宣布將暫不執行醫改,不過,民眾擔心政府上述承諾不過是緩兵之計,計畫在2月15日再度舉行活動。

有武漢網民評論說,三年來的清零政策導致政府財政陷入嚴重危機,這才是醫改的主要原因!

不過,事實上,《武漢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實施細則》的依據是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也就是說,類似的改革或將在全國各地推行,是否會引發同樣的示威抗議浪潮,值得進一步關注!

網民小煇在微信上評論說:“當這些老人們在雨中表達自己的訴求時,網友們是感到心酸的,當這些老人們終於爭取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時,網友們自然是欣慰的。我始終認為,對老人們晚年的看病這事還是要保證好,畢竟每個人都有生老病痛這事,也都會老去,給老人們充分的保障,就是給中青年一個信心上的保證,讓他們知道自己老去後,也會得到同樣的照顧。所以,武漢老人們所爭取的,既是有利於他們自身的,同樣也是有益於下一代人的,於是為著這個,我想寫出來,讓大家看到這些老人們。願我們這一代人老去後,也能為下一代這樣爭取,愛要傳承,保障也要傳承。

退休職工感到切身利益受損

據中國官媒報導,2022年12月31日,《武漢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實施細則》正式印發。從今年2月1日起,武漢市醫保正式實行新規,內容包括職工醫保參保人的普通門診治療費用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範圍,調整個人賬戶計入比例以及實施個人賬戶家庭共濟等三個部分。但其中很多新規都讓退休職工感到切身利益受損,難以接受。

調整後的政策規定,武漢職工醫保參保人的普通門診治療費用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報銷比例從50%起步(之前普通門診無法報銷)。但政策同時規定了普通門診統籌起付標準(即”起付線”),在職職工普通門診統籌起付標準為700元/年、退休人員為500元/年。也就是說,參保人首先需要自付上述額度的醫療費用,醫保基金只對超過這一額度的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予以報銷。政策還規定了普通門診治療費用的最高支付限額,即在職職工普通門診統籌最高支付限額為3500元/年,退休人員為4000元/年。

新政策還調整了醫保參保人個人賬戶計入比例。以前是個人賬戶上的金額是部分職工單位繳費+全部個人繳費,現在則全部是個人繳費,職工單位交的醫保費用劃轉到普通門診統籌基金。(個人賬戶過去累積的資金不追溯扣除,保持原樣。)

按照上述新規定,許多退休老人醫保個人賬戶(醫保卡)從以前每月收到260.93元降至83元,一年累計減少2135元。老人們醫保卡上的錢大幅減少,往往意味著他們無法靠這點錢自己去藥店購買足夠的治療基礎病的藥物,而動不動就得去醫院看病開藥。不僅來回折騰,麻煩,還要面對醫院開得藥價格不等,很多藥不能夠報銷等諸多問題。而且想要報銷,還有普通門診統籌”起付線”的門檻,對退休職工來說,門診超過500元的部分才可以按具體規定,部分予以報銷。

醫保賬戶沒錢了才改革

武漢據悉有一百多萬退休工人。中國官媒上沒有任何關於武漢退休職工2月8日上街抗議醫療改革新規的報導,但財新網報導說,2月9日上午,武漢市醫保局對武漢此次改革回應稱,這次個人賬戶改革面向全體職工參保人員,包含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網上流傳的公職人員不受影響是謠言,他們的錢往往是減少最多的”;針對近日退休人員的輿論反應,武漢市醫保局解釋說,”改革根據國家的大政方針部署,肯定繼續推進,後續政策將進一步改善,探索向藥店延伸,讓參保人在藥店買藥進入統籌基金報銷範圍”。

在微博上,有關武漢醫改的話題也引起了熱議。有博主發布了”武漢市政府門前抗議不合理醫改”的短影片,但現已被禁止播放。

網民強者6077認為,這次改革」簡直是在開歷史的倒車「:」老年人醫保卡裡的錢不僅變少了,而且現在在門診看病報銷也限額了,另外很多藥原本在附近藥店可以買到的,現在需要去醫院了,變得更加麻煩了。老年人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的人,很多人都有很嚴重的基礎疾病,老年人來一次醫院方便嗎?老年人看病都要家屬陪護,醫院裡人滿為患,掛號,看病都要排隊,沒有一天時間根本搞不過來,在醫院還要進行各種各樣的檢查,這些檢查費是不能報銷的,即使報銷醫藥費,也是有一個範圍的,為了一點點醫藥費,不僅要耽誤子女一天的工作,自己還要倒貼各種各樣的檢查費,不到萬不得已,誰想去醫院?這到底是減輕了老年人的負擔,還是加重了老年人的負擔?國家任何一項政策的出台,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要經過深思熟慮,更不能閉門造車,這次醫保改革為什麼不僅遭到大多數老年人的反對?更是遭到年輕人的普遍反對?醫保改革部門要對問題進行認真的反思,不能再讓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事再次發生。「

有人評論說,”就是因為醫保賬戶沒錢了才改革(明搶)的”;」誰還說三年疫情免費,8090境遇更尷尬了,醫保沒交滿,延遲退休年紀,等65歲了還在給父母排隊拿藥……”

針對武漢暫時叫停醫改的網上傳言,有網民寫道,”本次醫改是國家層面的,全國都在推行,武漢不可能單獨叫停醫改……”,」哪裡是武漢醫保,是全國很多地方都這樣改了。退休人員每個月的費用連感冒藥都買不起,這是為人民著想嗎?

武漢當局:醫療支付能力增強,職工受益

針對抗議,武漢市醫療保障局2月9日發布聲明稱:“改革後,從當期看,大部分參保職工的個人賬戶劃入會減少;從長期看,所有參保職工都增加了此前沒有的普通門診待遇,特別是患病群眾和老年人受益更多。相當於用個人賬戶減少劃入的錢為參保職工增加了普通門診統籌待遇,最終受益的還是參保職工自己。不僅如此,改革後統籌基金的規模更大,對參保職工的支付能力更強,對病種的保障更全。”

官方舉實例稱,相較於個帳減少的錢,參保職工若因病看醫,依新規高達60-80%的報銷比例,實際享受到的保障高出數百至數千元。

不過,微博流傳一位老人醫改後第一次去看病的例子,掛號、自費項目,加中西藥針劑,共花了500多元,醫保卻只能報銷1.7元,這樣的辛酸廣獲網民同情。

一位網民留言稱:“醫療市場化改革本身就是為繁榮經濟’活躍’而推動的,才不管人民的死活!”

另一位網民則諷刺稱:“還有人覺得核酸(檢測)是免費的嗎?”

廣州等城市早於1月就開始刪減退休人員的醫保待遇,大批抗議人士持續到當地的社會保障局維權,但都無法撼動當局的新規決策。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自稱為廣州區伯的維權者說,他懷疑是政府抗疫三年,包括浪費太多錢在核酸檢測,虧空了醫保基金,才會開始刪減醫保補貼。

廣州醫保改革惹民怨

他說,他原本是公務人員,享有免費的醫療,但因主動離職後,只能自費購買職工醫保,每月扣款近千元,投保10年後,如今才每月返還400多元至個人帳戶,讓他可以補貼一點藥錢,沒想到,“一權獨大的”當局一聲令下,就砍了他的“救命錢”。

現年70歲的廣州區伯告訴美國之音:“以前返還400(元)多給我,現在160(元),你這樣可以嗎?醫保改革了很多次,從第一次改革,我就有意見,大概是2000年左右,那個時候,我就感覺到真的不合理,你醫療改革越改越差,如果你是關心老百姓,越改越好的。越改越差,那就不叫做改革,那就叫做,搶奪我們的利益。”

區伯說,事涉重大民生政策和保戶的權益,當局應召開聽證會溝通,不該片面苛扣老百姓的錢,把老百姓當韭菜割。他說,醫保新規“站不住腳,也沒有法律依據”,他準備聘僱律師,打行政官司,不過,他也自知,這樣的官司徒具形式,因為,中共一黨獨大,永不認錯,而且公檢法體系掌握政府手中,民告官不可能勝訴。

對此,現居住於美國紐約的前北京人權律師吳紹平說,武漢等各地政府的醫保新規違反既有的職工醫保規章制度,損及參保人的權益,是一個不合法的行政濫權。

律師:地方政府行政濫權

吳紹平告訴美國之音:“本來這是分配到每一個人帳戶上的基金,你把它給苛扣了,或者以所謂統籌的名義,放到統籌的資金池,那就意味了,你個人的錢就少了,那統籌的部分,它只能給有住院或者有重大疾病的人才能享受得到,等於把個人的東西,把它割了一大塊,補給統籌的部分,這種做法本身就沒有規章制度的依據,實際上就是一個違法的行政行為。”

吳紹平說,中國現有三種醫保體系,分別針對公務員、城鎮居民或職工,以及農民農村的合作醫療,三種保費來源、報銷標準也不公平。其中,公務員幾乎享有免費醫療,農民的報銷比例則最低,而職工醫保,則由個人繳交薪資的2%,單位繳交8%來投保,以換取包括部分保費返還個人帳戶的保障。他說,這種多軌、又不平等的醫保體系,當然需要改革,但地方政府不具片面刪減醫保待遇的權限。

他還說,除了權益受損,醫保基金的金流流向不明,民眾也無權監督,當然對苛刻的醫保新規嚴重不滿,尤其動態清零三年來,經濟下行,去年多數地方政府出現財政赤字,在核酸等防疫支出大增的前提下,民眾很難不質疑,政府動用民眾的醫保基金來補政府的財政等虧空。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榮譽退休教授蕭慶倫(William Hsiao)也說,中國的職工醫保不是社會福利的一環,是個人交保費,換取一定的福利,當局應有契約履約精神。

專家:取消個帳的改革方向正確

不過,他也說,中國的醫保一開始就走錯路,設計出個人帳戶這種不公平的製度,近10年來,中國認知錯誤,下定決心要改革個帳,其實很正確,只是若未做好和人民的溝通,必然會引發巨大民怨。

蕭慶倫告訴美國之音:“個人帳戶是個不公平的一種保險,就是我(從)薪水中間扣5%(2%),這錢是我的,我可以用在衛生醫療這方面。那麼我死的時候,這錢是我的,是我的遺產,這是跟新加坡學來的。保險的原則是我們應該大家統籌,統籌是什麼意思呢?有的人身體好的,他也照樣付一樣的錢,可是他得到的福利會少,年紀輕的身體大概會比年紀老的好,這樣就把整個國家統一起來,這是世界上先進的國家都是這樣做的。”

蕭慶倫說,醫保的概念是要讓人人的醫療平等化,不論貧富,都可以在需要時享有醫療權,但個帳彰顯貧富差距,並壓縮到可造福更多病人的醫療統籌基金。

他說,中國從2009年推廣醫保,做到96%的覆蓋率,但三大針對公務員、城鎮居民職工和農村的醫保,福利包非常不同。

他還說,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時代,為了人人有醫保的政策,內部辯論過好幾年才推出,且為了推醫保,曾於5年內,投入相當於2%GDP的經費,提高底層人民的保障,但也略刪減了既得利益者的福利,所以,未來醫保要持續改革,就會動到部分人的福利,民怨和改革陣痛是必然的。

蕭慶倫是非常資深的醫保專家,曾為中國、台灣、香港、南非、瑞典等地的衛生改革提供諮詢。

他說,他和中國也有密切的工作關係,因此,了解中國的困境。中國地方財政吃緊,所以,中國目前的改革方向是擴大保費統籌的範圍,從一開始35萬人的縣統籌起,現已做到城市等級的統籌,但已經遇到相當多的阻礙,因為富有的城鎮會抱怨財源被貧困的城鎮拖累到,未來若進一步要統籌到省份的層級,挑戰更大。

他也認同,中國醫保基金財務不透明,也未對民眾公開,因此,民眾難免質疑虧損,不過,他認為,中國部分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例如,拉高門診起付線,可以賠付較少的錢,確保基金財務健全,雖然,也會造成醫療浪費,但不是每個人都會鑽這個漏洞,去達到報銷門檻。

(綜合報導)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