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交融、复归自然—— 论富川瑶族蝴蝶歌的艺术特色和美学价值

广西大学 姚晓霞 张惠

摘要:瑶族蝴蝶歌流传于广西贺州富川县、钟山县等瑶族人民聚居地,是富川瑶族的代表性民歌,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富川瑶族蝴蝶歌极具平地瑶特色,是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本文从修辞手法、歌词结构、衬词三个方面分析富川瑶族蝴蝶歌的艺术特色,发掘其艺术之美和文化内涵。蝴蝶歌具有素朴的美学特征,其内核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民俗旅游热的当下,瑶族蝴蝶歌的自然和真实的美学价值使现代人重返自然本真的初始状态,作为精神民俗的蝴蝶歌亦成为富川旅游业的亮点。

关键词:富川;瑶族;蝴蝶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的瑶民以平地瑶为主,他们自称“梧州人”。由于长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以梧州土白话作为母语,并且习惯用梧州土白话唱山歌。在汉族和瑶族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蝴蝶歌。“蝴蝶歌,由‘留西拉咧’变化而成。基本唱词仍为七言,四句为一首,但衬词衬腔繁多、长大,几乎每字每句必衬,尤以唱‘蝴蝶’二字最为突出,故名。”[1]留西拉咧和蝴蝶歌都是梧州歌的种类。此外,蝴蝶歌优美的唱腔如同蝴蝶蜜蜂成群飞舞的声音,因此当地瑶族民歌被称为蝴蝶歌。2008年,平地瑶蝴蝶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的主要传承人有袁水生、邓桂兰、聂春兰。

富川蝴蝶歌是富川瑶族人民生活和情感的寄托,它生动形象地记录了瑶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体现出的意志和愿望。蝴蝶歌虽然大多数是即兴唱来的,却如同天然璞玉,质地精美,堪称瑶族民歌文化的精华。它的歌词具有一定的格式,修辞手法多样,语言质朴,还包含大量的衬词。蝴蝶歌歌词精妙、曲调优美,受到了瑶族人民的喜爱和传唱。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年轻一代审美发生变化,蝴蝶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蝴蝶歌的修辞手法、歌词结构、衬词的探析,挖掘富川蝴蝶歌的艺术特色,展现其艺术魅力,以促进蝴蝶歌的传承与发展。本文所引用的蝴蝶歌来自富川及相邻的钟山县等地区,歌词主要引自《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和《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两个文本。

图源:孔夫子旧书网

一、多彩修辞抒发真挚情感

蝴蝶歌内容丰富,其修辞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莫过于赋、比、兴“民歌三大法”。赋、比、兴最初源于先秦的《诗经》,可以看出汉族文化对富川瑶族的影响颇为深远,汉族与瑶族文化的交融明显体现在歌谣之中。除了最常见的赋比兴,蝴蝶歌还巧妙运用其他修辞手法,如双关、叠音、夸张等,此处主要分析其中五种。

第一,赋的修辞手法。“赋”就是敷陈其事直言之,其美感在于徐徐道来的自然和情感抒发的深刻。赋的手法例如:

落雨同娥共把伞,

日大同娥共伞荫,

同齐吃过生鸡同药酒,不反口,

同妹耍乐不反心。[2]

在这首爱情歌里,“共把伞”“共伞荫”,把阿哥阿妹之间共同的经历自然叙来。它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能使人联想到——雨天晴天两人同撑一把伞的美好画面。从撑伞的场景,自然叙及两人共同吃饭、共同吃酒等生活画面,“不反口”“不反心”,从口到心的叙述,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恋人渴望朝朝暮暮、长长久久的朴素心愿。在这首歌谣中,“赋”以甜蜜的爱情为里,以行云流水的笔法做表,虽是叙事,却由内而外地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渴望,真诚自然。

第二,比的修辞手法。“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有直喻、隐喻、正喻、反喻等。借喻如:

嘴讲是这就是这,

讲过同齐不拆开,

菜豆成双不舍拆,英台难舍梁山伯,

梁山难舍祝英台。[3]

这首蝴蝶歌中,“菜豆成双”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二者皆是喻体,忠贞不渝的爱情是本体,本体并未出现。借喻最是委婉含蓄,在歌词中直接以喻体代替本体出现,十分生动地抒发歌者的情感。梁祝是汉族民间四大传说之一,主要流传于南方民间。富川瑶民充分理解了传说中梁祝同穴化蝶的动人爱情,并将之运用于歌谣中,与平时劳作对象——成对的菜豆巧妙结合,既浪漫自然,又富于生活气息。“菜豆成双”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喻体代表着至死不渝的爱情,体现出瑶民巧妙的艺术加工思维,更进一步表明富川地区民族文化的融合姿态。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蝴蝶歌中形象生动的抒情和说理,也使蝴蝶歌更具委婉含蓄的艺术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歌谣的最后一句可能会引起读者思考,认为原文的“梁山”或许是记录有误,应作“山伯难舍祝英台”。毕竟在汉族的语言中,以“姓氏加双名”时,可以用“双名”缩略地称呼一个人,却不能用“姓氏加双名的前一个字”称呼。但是,笔者在考察其他引用梁祝典故的蝴蝶歌中,有相似的用法,如《唱英台》“进门唱,进门来,进门先唱祝英台;先唱祝英来带路,二唱梁山来带路;梁山引进书房屋,祝英带进坐歌堂;引进书房讲诗书,引进歌堂开声唱。”由此可以注意到一个极具瑶族特色的语言习惯,瑶民在引用汉族典故时,他们认为可以采用“姓氏加双名的前一个字”作为缩略称呼,代指人物。可以发现,在瑶族山歌中,人们很少出现具体姓名,一般是称“哥”“妹”“情郎”“侬”等泛称,这或许是为了便于传唱和记忆。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富川瑶民的认知中,姓名或许没有那么重要,于是梁祝典故流传过来自然出现了变异,这是因为融入了当地瑶民的思维习惯,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体现。

第三,兴的修辞手法。“兴”就是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词。一般是先说自然之物,从而在下文引起读者的思绪和联想。比如《蝴蝶双双花中舞》[4]

山上茶花朵朵开,一对蝴蝶飞过来,

蝴蝶双双花中舞,山伯英台分不开。

此歌流传于和富川毗邻的钟山县两安瑶乡地区,两地瑶民往来密切,且都采用梁祝传说,可见两首歌谣是有联系的。富川和钟山的平地瑶都有打油茶习俗,村子里的人大多自己在山上种茶叶,这首歌谣或许是采茶的联想,与上面的“菜豆”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双关的修辞手法。所谓“双关”,就是利用某个字词同音或者多义的条件,把两种通常没有联系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言在此而意在彼,表达两种意思。双关的手法如下面两句:

蜘蛛织网三江口,连情连到有傍靠,

水推不断是真丝。[5]

在这首蝴蝶歌中,蜘蛛的“真丝”与“情思”之“思”是谐音,一语双关。蜘蛛三江面上一根根地吐丝,然后连结成网,坚韧的蜘蛛丝即使被江水推阻也不会断开。蜘蛛之丝根根相连,恋人也想和所爱之人紧紧连在一起,互相依靠。蜘蛛的丝坚韧无比,不怕江水的阻力,真正的情感也应该不惧外界阻力,但愿恋人之间的情感也能矢志不渝。由此可见,在蝴蝶歌中,蛛丝相连象征着恋人间的紧密关系,坚韧的“真丝”则代表了恋人之间真正的感情。

第五,叠音词的修辞手法。叠音就是把同一个字重复使用,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蝴蝶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念起来朗朗上口,回环反复,悦耳动听。叠音手法例如:

落雨不得日日落,

日头不得日日出,

连情没有日日见,日日念,

日日见情容易过。[6]

这首蝴蝶歌,句句都有“日日”,用了叠音手法,即使是用普通话吟诵也是朗朗上口,用梧州土话吟唱出来更是错落有致,富于节奏感。这首蝴蝶歌还表明了一个道理“日日见情容易过”,即日日见面有可能导致不珍惜每一次相见,从而影响感情。简简单单的词汇,表达着朴素的道理。天不可能天天有雨,也不可能每天都是晴天,同样的,恋人之间也该讲究节制,否则适得其反,反而使感情变淡。

二、灵活结构展现民族交融

蝴蝶歌是口头文学,后来也逐渐有少量唱本流传至今。歌曲的形成离不开歌词的创作,歌词的创作表达人的情感体验。蝴蝶歌歌词大多是简练的,它不仅能抒发富川瑶族人民的情感,也能记录生产生活的经验。古代汉族人民写诗歌讲究格律和结构,蝴蝶歌的歌词也讲究一定的格式章法。富川瑶族人民由于长期与汉族人民交错杂居,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歌词结构——传统的七言四句体和独特的“三字头”四句体。此外,蝴蝶歌还有长蝴蝶歌和短蝴蝶歌的区分,主要根据表达内容的多少选择。

虽然蝴蝶歌歌词有一定的结构,但是总体上是相对灵活的。以前的普通瑶族民众知识水平有限,歌词创作较为随心所欲,这或许也是它灵活多变却浑然天成的原因。

(一)七言四句体

蝴蝶歌中的七言四句体结构吸取了汉族人民古体诗歌的精髓,表达更灵活自由,内容丰富多彩,一般二、四句入韵。如《流水欢歌迎客来》:

蜡烛结蕊灯结彩,百花争春朵朵开,

叠叠青山对脸笑,流水欢歌迎客来。[7]

这是一首最具有代表性的蝴蝶歌,它是迎宾之时唱的,表达对客人来临的喜悦,充分表现了富川瑶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这首歌词不仅句式齐整,而且韵脚还符合“二十四歌韵”,“彩”和“开”押“柴”韵,“笑”和“来”押“连”韵。除了这种工整的七言四句体,蝴蝶歌还有其他比较灵活的七言四句体,比如在其中某一句的基础上增加句子。

(二)“三字头”四句体

“三字头”四句体是富川瑶族民歌独特的句式结构,相对于七言四句体来说显得更灵活,每一句歌词的长短不是必须要统一。一般以三个字作为这首歌的“起腔”,奠定整首歌的基调。所谓“三字头”其实是从歌词第二句提炼而来,形成反复美。“三字头”四句体的蝴蝶歌变换少量词即可成为新歌谣。比如《叹心主人大屋新》的第一段:

叹心好,

叹心主人大屋新,

大屋才是匠人造,造的好,

才是主人舍得银。[8]

这是客对主唱的歌谣,三字头“叹心好”在第二句中是重复的,也即形成了“三字头”。这首蝴蝶歌表达客对主家的赞美和感激,客人来到主人新家,感叹主人家的房子造得宽敞漂亮,体现了主人家境的富足,同时山歌礼节也是酬谢主人待客热情周到。

(三)长蝴蝶歌

“蝴蝶歌根据第三句的格式,又可划分为‘长蝴蝶歌’和‘短蝴蝶歌’”[9]。有时候,短短四句难以充分表达出歌唱者的情感。所以在第三句的末尾,加入可长可短的垛句,长短由歌手即兴决定,可脱韵或离韵。用以表达或补充一二句,拓展这首歌的歌词内容,一般是奇数句。如《情郎下海我下海》:

情郎下海我下海,

情郎上天我腾云。

上到天门是我旧,是我旧,是我旧情摆下手。圆圆鸡蛋跌下江边圆圆起,圆圆鸡蛋破四齿,四齿蛋黄结两心。口吃砂糖同根蔗,蔗叶连根根连叶,有义郎君实难舍,

我才难舍有情有义人。[10]

此歌以第三句“上到天门是我旧”后的几个扩充句与“蝴蝶歌”区别开来,所以称“长蝴蝶歌”。按照上面的格式排列,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长蝴蝶歌”与普通“蝴蝶歌”的区别正是在于第三句(也即第三段)的长短。同时,我们还能从长垛句中发现瑶、汉两个民族创作诗歌的异同,汉族诗歌严格遵循七言四句的格式,而少数民族则是在遵循这个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地拉长某个句子。这首长蝴蝶歌又称“歌母”,可用于锻炼气息、口舌,熟唱这首,即可随意自如地唱蝴蝶歌或留西拉咧等山歌。事实上,长蝴蝶歌就是根据作者表达的需要增加句子,起到拓宽话题的作用。因为蝴蝶歌一般只要求二、四句押韵,所以垛句的增加相对自由。长蝴蝶歌的出现,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叙述事情。

三、巧妙衬词演绎婉转悠扬

衬词是民歌歌词的另一部分,一般来说,普通的民歌中,衬词的数量是少于实词的,衬词能起到弥补乐段、和谐乐曲的作用。与其他民歌不同的是,衬词是蝴蝶歌演唱中的很重要的部分。蝴蝶歌之所以被称为蝴蝶歌,也正是因为其巧妙的衬词,它的衬词包含大量的“蝴的蝶”“蝶的蝶”“黄蜂”。蝴蝶歌中的衬词有时候远远多于实词部分,例如整首《进山走条出山路》中,衬词多达一百四十三个,实词仅有二十八个。

以这首蝴蝶歌的前两句为例:

进(的)山(哎呃)走(的)条(哎呃)出(的)山(啦的)路,

(的 欧 嗨 的哎 呃),(留的西 啦的咧)过(的)水(啦的)走(的 咧)条(咿的咧呃)水(的)面(啦的)桥(的 咿的 留的 蝴蝶 花的 蝴的蝶)(嘞 哎的 哎的 那的 留的西呀 咿呀 咿呀 的呀 咿呀 沙) (嘞 咿的 哎 呃)[11]

“按其字数的多少,出现的位置,蝴蝶歌的‘衬词’又分为衬字、衬句和衬段这三种。”[12]衬字是单字,衬词相当于词语,比如“留的西”“啦的咧”“蝴的蝶”“黄的蜂”等。长垛衬词可以独立成句,一般分布在第二、四句正词结束之后,比如上述例子的结尾部分。

衬字“的”的运用最为普遍,主要分布在“进山”“出山”“过水”“水面”这类实词中间,将实词拆分开来。歌词的实词部分“进山走条出山路”原本比较单调,加上了“哎呃”“咿呀”“蝴的蝶”“留的西”“啦的咧”这类衬词,使整个歌谣曲调更加婉转悠扬,既有余音绕梁之感,又富有典型的富川平地瑶特色。衬词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一句唱完,下一句开启之前先唱“留的西”“啦的咧”。衬词装饰了曲调和节奏,烘托欢快的氛围,增强了蝴蝶歌的感染力。

图源:广西大学图书馆

四、从“素朴的诗”重返自然本真

在《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席勒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观察文艺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时刻,我们把一种爱和亲切的尊敬献给植物、矿物、动物、风景的自然本性,同样献给儿童、农民风俗和史前世界的人的自然本性……每个不完全缺乏感受的文明人,当他自由地漫步时,当他生活在乡间时,或者在他缅怀古代的时候,简言之,当他在非自然的坏境和场合中出乎意料地看到淳朴的自然的时候,就经历着这种情况。”[13]在分析两类诗歌时,席勒从人性出发,通过人的道德冲动,把人和自然的紧密关系转化为诗歌精神与自然的关系。“素朴的诗人特点在于,尽可能完美地摹仿现实,用自然、感性的真实、活生生的现实来打动读者;感伤诗人的特点在于,表现理想,把现实提高到理想,用理念打动读者。”[14]蝴蝶歌是不加修饰而随心唱出的山歌,它们具有席勒笔下素朴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民歌的语言和内容上。现在的人们看到素朴的蝴蝶歌时,也会如席勒所言,可以感受到自然与现实的存在。

首先,语言形式上,民歌采用直接抒情、直陈其事的叙述方式,语言质朴纯真。“但有假诗文,却无假山歌”,这是强调山歌真诚朴素的特点。山歌的存在从来不是为了比文采,而是用最直接的语言表达最符合此情此景的感受。蝴蝶歌本质上是富川瑶民的口头山歌,完全是劳动人民的乡土话、口头交流语。没有经过专业系统语言学习的人写出的蝴蝶歌,语言却多了一份质朴。无论是恋人之间的爱情还是生活之中朴素踏实的道理,都是用瑶族人民用最熟悉的语言表达和提炼出来的。“这些诗句象顺口说出来的话,象冲口而出的歌,却又那么简洁、洗练,有一种‘天然的韵味,一种动人的音乐美’”[15],最是接近日常生活。

在表达情感上,他们不拐弯抹角,而是大胆直言。这种不说假话、直言其事的表达情感的方式,表现了瑶族人民表里如一,敢于表现内在性格的特质。在生活中,他们随时随地唱山歌,看到什么就唱什么,看到菜豆就唱菜豆,看到茶花唱茶花。总之,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唱入蝴蝶歌。蝴蝶歌的歌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从而易于深入人心。如“天上星星伴月亮,公社社员靠集体”[16]二句,没有太多的修饰语,短短十四个字,就能把道理说清楚。蝴蝶歌取材从生产生活经验入手,星星和月亮都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用这样的事物讲道理既容易理解和接受,又便于记忆。诗歌的形式和衬词都有各自固定的用法,这也是为什么瑶族没有文字而这些歌谣依然能够流传的缘故。

蝴蝶歌的歌词虽然简单,但却不是出现即固定下来的,传承下来的歌谣是在流传中不断变化的。“民间文学由于存在创作与流传的不同情况,因而除作品的本体特征外,还有一个体现在作品创作与流传过程上的特征。”[17]它们不是个人独创的,不存在个人创作权的问题,而是集体创作的,并且在流传中不断地加以选择和再创造,于是兼有传承性和变异性。这种原始的创作方式,不掺杂特殊利益,而是遵从本心的情感与生活的自然,是富川瑶民的智慧结晶,包含着族群记忆和历史文化内涵。普通的瑶族劳动人民并不追求生活的歌谣的精致华丽,只为了唱出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最朴素的道理。

其次,无论是歌谣内容还是演唱形式上,蝴蝶歌都带有一种人与自然交融的和谐之美。以自然意象作这类山歌的名字,是保留其素朴特征的直接诠释。“蝴蝶歌”这一名字就源于歌谣中原始的梧州土白话的语音,并以此命名。当瑶民演唱蝴蝶歌的时候,歌唱者像是模拟自然界的腔调,听者则如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春天之中,成群结对的蝴蝶和黄蜂从身边飞过。在这个审美过程中,人与自然在想象中融合在一起。“故被海内外人士称为‘一只流淌于翅膀上的山歌’。”[18]在内容上,蝴蝶歌以丰富的自然意象入歌,如星星月亮、青山流水、蝴蝶蜜蜂、菜豆茶花等自然事物,更增加其素朴特质,与传统的文人诗此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蝴蝶歌与当地人的会期民俗结合在一起,更具真实生动的特点。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演唱蝴蝶歌的村寨中,会期成为赶会期、惯会期。前者是其他村寨的亲朋好友、青年男女去参加会期的民俗,后者指本村的会期日。在这些民俗活动中,客人越多,主人越自豪,由此可见瑶族人民的热情与好客。而晚饭后“客姑”(当地未出嫁女子的特称)、后生通过唱歌寻求友谊和寻找恋爱伴侣。如:

叹声好,

叹声主人好大门,

大门铁骑金龙凤对,年年月月在,

家里不出状元就出官。[19]

读完歌谣,一幅富川瑶民赶会期的图画跃然纸上。他们的歌谣暂时代替了对话,或者说就是用歌谣交流,既描述了会期中主客之间的亲近友好,又记录了鲜活的日常点滴。如此以生活为歌谣蓝本,可以说是一种自然朴素的存在状态了。

不加装饰的歌词尤其像童年时期孩子们跳绳游戏时的话语,是“素朴”的代名词。现代人开始关注传统民族歌谣,开始怀念传统民俗文化,开始走进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不仅因为民俗是多元文化之一,更在于它们那代表了人类最初本真的自然。在始初状态,人与自然本是统一的,随着文明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脱离自然,人性逐渐异化。因此,人们开始怀念人类童年期的文化样式,并试图通过参与其中,重新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结语

通过本文对富川瑶族蝴蝶歌的分析,可以认识到蝴蝶歌多样的修辞手法、独特的歌词结构和优美的衬词。蝴蝶歌蕴含着典型浓郁的瑶族特色,令人感受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素朴的美学特征。在语言上,蝴蝶歌直陈其事、语言质朴,在歌谣内容和演唱形式上,蝴蝶歌以大自然和生活为诗,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学精神,引领人们重返本真自然的状态。作为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蝴蝶歌既为富川瑶民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又为民间文艺注入了活力,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然而,蝴蝶歌时代渐渐远去,唱蝴蝶歌的场合越来越少,歌唱者逐渐老龄化,歌声渐渐沉寂。庆幸的是,它重新获得了国家的重视,人们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保护。今天,富川有了专门的教材《瑶族蝴蝶歌》,该教材走进了白沙镇、莲山镇等蝴蝶歌流传的乡镇中小学课堂。与此同时,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基地和农民演唱团也建立起来,定期的民族民间艺术大会促进着艺术传承。而蝴蝶歌盛行之地已成为民族民间文艺的保护基地,并以其民歌文化拉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下,瑶族蝴蝶歌等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旅游亮点。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中外文学关系转型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BZW162。)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广西卷[M]. 北京:中国ISBN中心, 1995.05.

[2]钟新建.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 瑶族蝴蝶歌[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05.

[3]奉恒高主编.瑶族通史[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06.

[4]周作秋主编,王光荣编写.民族民间文学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09.

[5]刘守华主编,巫瑞书主编.民间文学导论[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05.

[6]张紫晨著.民间文艺学原理[M].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1.06.

[7]张玉能著.席勒美学论稿[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06.

[8]李斯斯. 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研究[D].广西大学,2015.

[9]陈琳. 隆回花瑶民歌研究[D].广西大学,2016.

[10]王军林. 西北民歌“花儿”的审美文化阐释[D].湖北民族学院,2011.

[11]杨郁平. 富川平地瑶民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分析[D].燕山大学,2016.

[12]黄钰婷.广西贺州瑶族民歌《蝴蝶歌》、《喇格哩》的艺术特征分析[J].艺术百家,2010,26(02):214-218.

[13]黄钰婷.贺州瑶族民歌的艺术特征[J].歌海,2010(03):31-33+64.

[14]谢永雄.广东排瑶瑶族民歌词曲的艺术特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03):17-22.

[15]孙婷.广西原生态瑶族民歌的艺术特色[J].音乐创作,2016(11):121-122.

[16]卢敏宁.广西瑶族民歌比喻辞格探析[J].现代交际,2018(02):23-24+22.

[17]韦桂喜.广西金秀瑶族民歌的艺术特色[J].音乐时空,2015(02):85-86.

[18]田昀艳.刍议广西瑶族传统情歌的艺术特色——以“蝴蝶歌”为例[J].音乐创作,2014(05):160-162.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广西卷[M]. 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671.

[2] 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钟新建.广西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 瑶族蝴蝶歌[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82.

[5]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7]《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广西卷[M]. 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756-758.

[8]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9]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0]钟新建.广西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 瑶族蝴蝶歌[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5.

[1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广西卷[M]. 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758-760.

[12]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3]张玉能著.席勒美学论稿[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3.

[14]张玉能著.席勒美学论稿[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1.

[15]周作秋.民族民间文学原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75.

[16]黄钰婷.广西贺州瑶族民歌《蝴蝶歌》《喇格哩》的艺术特征分析[J].艺术百家.2010.

[17]张紫晨.民间文艺学原理[M].石家庄巧山文艺出版,1991:240.

[18]钟新建.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 瑶族蝴蝶歌[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

[19]钟新建.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 瑶族蝴蝶歌[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02.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广西卷[M]. 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671.

[1] 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钟新建.广西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 瑶族蝴蝶歌[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82.

[1]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广西卷[M]. 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756-758.

[1]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钟新建.广西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 瑶族蝴蝶歌[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5.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广西卷[M]. 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758-760.

[1]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文本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张玉能著.席勒美学论稿[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3.

[1]张玉能著.席勒美学论稿[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1.

[1]周作秋.民族民间文学原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75.

[1]黄钰婷.广西贺州瑶族民歌《蝴蝶歌》《喇格哩》的艺术特征分析[J].艺术百家.2010.

[1]张紫晨.民间文艺学原理[M].石家庄巧山文艺出版,1991:240.

[1]钟新建.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 瑶族蝴蝶歌[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

[1]钟新建.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 瑶族蝴蝶歌[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02.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